◎書法報社副總編 嚴海南
2022 年5 月6 日,“曹娥江杯”唐詩之路硬筆書法主題大賽的評選在杭州舉行。我有幸與戴家妙、王正良、王學文、王震、陳峰、許曉俊等老師們一起擔任評委參與了大賽的評選工作。
我在評選的前一天到達杭州,評審的地點就在我所住酒店的會議室,在王震主席帶領浙江硬筆書協(xié)的同仁們布置會場的時候,我有充足的時間對待評作品進行預覽,從整體上了解和把握這次全國大賽的規(guī)模和水平。浙江硬協(xié)發(fā)布的參賽作品數(shù)量是2291 件,他們還對各地各書體的投稿量和比例(各省占比、各書體占比)進行了詳細的統(tǒng)計(評選結束后還統(tǒng)計出了各省獲獎的比例),工作做得十分細致。我認為這些統(tǒng)計符合當前硬筆書法成人大賽的基本情況,是實事求是負責任的發(fā)布,與近幾年某些成人大賽發(fā)布的動輒上萬甚至數(shù)萬的投稿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硬筆書法成人大賽的熱度已是今非昔比,硬筆書法的活動很多,參賽的選擇也很多,夸大投稿量只會掩蓋硬筆書法發(fā)展的真實情況,造成虛假的熱鬧。其主要目的就是夸大活動自身的影響,但硬筆書法的路要踏踏實實地走。
參加終評的作品都已經(jīng)過浙江硬協(xié)的初選,因此我看到的600 多件待評作品水平都在一個較高的層次,面對這些作品有一種清新的愉悅之感,但如果就此判斷當今硬筆書法的整體水平很高,這是一個誤判。舉辦方已將所有的待評作品按照書體分類擺放,這樣便于同一書體中的作品一起比較而露出頭角,這也是舉辦方工作細致的表現(xiàn)。當前硬筆書法大賽楷書仍然是創(chuàng)作中的主力,在整個投稿中占有的比例相當高(本次大賽楷書1562 件,占比68%)。高水平的作品也相對較多,因而競爭也最激烈。硬筆書法大賽楷書較多,這與參賽人群有很大的關系,這些參賽者大多是從事書法教學的,楷書在書法教學中的地位眾所周知,特別是針對小學生的硬筆書法教學十之八九都是教授楷書,所以作為教學者來說無論是教學還是創(chuàng)作更重視自身的楷書硬功夫。行書次之,篆隸草甚少,這多少與硬筆書法的實用性和工具的表現(xiàn)力相關聯(lián)。我覺得,從硬筆書法的發(fā)展看,在書體上,也要注重多樣開花,多體發(fā)展,積極探索適合硬筆工具的書體表現(xiàn)形式。
評審過程中對文字的審讀工作,我覺得是這次評審中最大的亮點。也是硬筆書法大賽評選的一大創(chuàng)舉。我相信也實際見到過以前的有些大賽對文字錯漏的重視,但很多時候是因為評委在選作品的過程中多看了幾眼,因而發(fā)現(xiàn)錯漏。但是這次“曹娥江杯”唐詩之路大賽的評選,設立了一個專門的審讀小組,而且是一個陣容強大的專家小組:杭州出版社總編、浙江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浙江詩詞與楹聯(lián)學會常務副會長尚佐文,中國美院書法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辭賦學會副會長錢偉強,浙江省硬筆書協(xié)副主席、原杭州市文聯(lián)秘書長王曉斌擔任監(jiān)審和文字的審讀工作。評委們按照書體評選出來的各獎項都要經(jīng)過他們的嚴格審讀。我記得最先評完的隸書作品中有一件大家都看好的作品進入了特等獎,但是其錯漏嚴重,被監(jiān)審和審讀專家建議降級處理,當時評委的意見是降為一等獎,但是審讀專家要求更為嚴格,經(jīng)評委集體討論,最終降為二等獎,這次被降級的作品有多件,非??上?。
文字審讀是硬筆書法創(chuàng)作者不太重視的一件事。我參加過很多大賽的評審工作,因為評審的時間相對有限,對文字的審讀往往被忽略了。這樣就更加縱容了參賽者對于文字的忽視?!稌▓蟆び补P書法》舉辦的比賽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當我賽后有足夠的時間來面對這些作品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問題觸目驚心。是該重視硬筆書法創(chuàng)作文字的正確性和詩文的完整性了。希望今后的硬筆大賽能夠引領這一導向,對錯字漏字和內容的不完整要有明確的扣分和降級。
獲獎作品創(chuàng)作工具的單一也令人擔憂。硬筆創(chuàng)作工具的主力究竟應該是什么?如何在體現(xiàn)工具的多樣性時凸顯硬筆書寫的主力?如何實現(xiàn)硬筆書法本體創(chuàng)作?在本次大賽5 件特等獎作品中,有4 件是秀麗筆創(chuàng)作的,1 件是白色中性筆創(chuàng)作的。15 件一等獎作品中有8 件秀麗筆、6 件白色中性筆(個別作品是鋼筆蘸白色顏料)、1件黑色中性筆創(chuàng)作的。近些年的硬筆大賽似乎特別青睞于秀麗筆。這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我有時也很困惑,這種筆不是當下日常普遍使用的書寫工具,學生和大眾的書寫工具主要還是中性筆和鋼筆。為了追求與毛筆書法相近的效果,而舍棄硬筆書法本身的屬性,對硬筆書法這個本來就很尷尬的門類究竟有何幫助?秀麗筆書寫如果用來參加毛筆書法的大賽,顯然是不被承認的,這種只在硬筆書法創(chuàng)作中使用的工具究竟能否代表硬筆?硬筆書法“硬”的屬性究竟用什么體現(xiàn)?如何體現(xiàn)?現(xiàn)在有的培訓機構以秀麗筆作為學生書寫教學的工具,有的老師甚至說就是為了變點花樣,我覺得這真是舍本求末了。經(jīng)常有人問我,用什么樣的筆練字,我的回答是:你平時用什么筆寫字就用什么筆練字。我覺得學生是不能用秀麗筆寫作業(yè)的。這次大賽評選結束后,我和鮑賢倫老師說到這個問題,他說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在評選獎項上控制,幾次之后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他也同時說到硬筆書法要找到自身的不同點,寫出自己的特色。
硬筆書法的特色究竟是什么?這個問題這些年來一直被忽略,一是研究方面,二是創(chuàng)作導向。硬筆書法的理論研究遠沒有二十年前熱鬧,現(xiàn)在似乎也忘卻了硬筆書法還要有理論的支撐,創(chuàng)作跟風,茫然左右。導致工具泛化,取法單一化,創(chuàng)作千人一面,比如這次參賽的楷書以魏晉為主,優(yōu)秀的行草書作者屈指可數(shù),篆隸更是鳳毛麟角鮮有精品。當今硬筆書法創(chuàng)作過度的裝飾化,以小筆寫大字,以小字拼大幅,以己之短比人之長,甚至欲與毛筆書法爭高下,這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理論的荒蕪,硬筆書法前途未卜,導致硬筆書法人才的流失,稍有成就者棄硬趨軟,加入了毛筆書法的陣營。所有的問題都很少有人去深度思考。更沒有人去引導硬筆書法應該何去何從。硬筆書法要回到本體上來,任重道遠。
這次大賽要出版作品集,要求評委每人寫一件作品,王震主席特別強調要求使用硬筆書寫,我覺得這個要求很好,這本身也是一種倡導,表現(xiàn)了硬筆書人的自信。現(xiàn)在有些硬筆協(xié)會自己都不倡導寫硬筆字,對硬筆書法缺乏自信,用毛筆書法撐門面。記得十七年前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小文《硬筆搭臺 毛筆唱戲》,這種狀況目前仍然沒有改變,這也是硬筆書法的尷尬境地。作為書家,軟硬兼施并沒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也是硬筆協(xié)會和硬筆書家的義務,否則就別立這個山頭,別戴這個帽子。
我這次用中性筆寫了一件橫式簡化字作品交給大賽組委會。王震主席看了,說:橫寫現(xiàn)在很少,我們應該引導。這只是一件簡化字橫寫作品而已,它并不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但在我看來,硬筆書法還應該有簡化字橫寫的一席之地。在硬筆書法興盛的那些年,簡化字、橫寫這些樸素的美滋養(yǎng)了一大批的硬筆書人,那時候強調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從沒有離開我們的視野。從媒體做起,從協(xié)會做起,從大賽(活動)做起,從硬筆書法的生存環(huán)境,理論發(fā)展,創(chuàng)作探索,未來導向和發(fā)展更多地關注硬筆書法,改變目前硬筆書法功利太強的無序現(xiàn)狀,這是每一個熱愛硬筆書法者的責任和義務。
(此文是因為參加“曹娥江杯”唐詩之路大賽評選勾起的我對硬筆書法的一點思考,這些話我早就想說。雖然所舉的例子有的來自本次大賽,其實也是當今硬筆賽事中早就存在的現(xiàn)象。多想想這些問題,我覺得對硬筆書法不無好處,歡迎大家就硬筆書法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的更多問題進行探討。)
相關鏈接:本刊第339 期(2021 年4 月)刊登的《硬筆書法學科建設》一文曾提到:
從硬筆書寫工具的生產(chǎn)到字帖出版、展賽活動、協(xié)會成立、報刊雜志、課程標準的成長,歷經(jīng)了一個世紀,從“寫字”到“硬筆書法”的正式確立,學科已儼然成立,如何進一步推動“硬筆書法”學科的研究是擺在硬筆書法從業(yè)者面前的嚴峻課題。
“硬筆書法學”是一個既年輕又古老的學科,如果定位在實用學科她是年輕的。至少包括八個方面的內容:一、硬筆書法藝術本質的美學;二、硬筆書法技法;三、硬筆書法教育;四、硬筆傳世作品(碑、帖、墨跡);五、硬筆書法家;六、硬筆書法史;七、硬筆書法論著與理論文獻;八、硬筆書法工具、材料等用品。
本雜志社有責任和義務承擔起該學科的創(chuàng)建與研究工作的引領者,擬籌備第六屆硬筆書法理論研討會和發(fā)起人才培養(yǎng)“英雄計劃”。屆時希望各省市區(qū)硬筆書法家協(xié)會和讀者大力支持,積極獻計、獻策、獻力!
希望硬筆書法界的“一刊一報”兩家媒體能夠聯(lián)合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