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超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 430000)
新興網絡用語“emo”表示憂郁消極的情緒,繼“自閉了”“藍瘦香菇”之后體現出“喪文化”在網絡環(huán)境中的傳播。網絡中的“喪文化”作為青年亞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縮影,指流行于青年群體中表達頹廢、絕望、悲觀情緒的語言、文字或圖像。已有大量研究對網絡用語產生的認知機制及“喪文化”的傳播機制進行闡釋,但少有研究從語言認知理論與社會文化傳播相關理論結合的角度,對特定網絡用語的產生與發(fā)展進行解釋。網絡用語反映人們的語言使用、認知方式與社會環(huán)境,人們對網絡用語的認知是從網絡用語產生的渠道建構,社會環(huán)境也是網絡用語產生和流行的前提與依據,因此,該文從語言認知和“喪文化”傳播的角度揭示網絡用語“emo”的認知規(guī)律和傳播機制,有利于加深人們對網絡詞語的理解,方便網絡交流。
于海燕將狹義的網絡用語定義為網絡上流行的、在經濟性原則下產生的獨特詞語,生成速度快,傳播效率高、范圍廣,具有創(chuàng)新性、詼諧性、形象性、經濟性與粗俗性等特點[1]。其創(chuàng)新性體現在舊詞新用與新詞創(chuàng)造,如“割韭菜”從其原有的字面意思引申為機構、團體等通過拋售建倉獲得大額利潤;以及“啾咪”“累覺不愛”等網絡新詞的創(chuàng)造。其經濟性體現在打破形音義的局限,運用縮略詞等提高交流效率,如“xswl”(笑死我了)等。其形象性不僅體現在顏文字和表情包中,還體現在富有形象的語言概念中,如“蓋樓”指跟帖,“刷屏”指發(fā)布大量評論占據整個屏幕[2]。網絡用語有以下幾種類型:數字表義型(如“886”)、縮略語(“xswl”)、漢字諧音(如“藍瘦香菇”)、疊音名詞(“漂漂”即漂亮)和詞語的變異[3]。
網絡用語的產生離不開客觀世界的形勢與主體思想觀念??陀^世界的變化推動詞義演變,反映在網絡用語即網絡新詞的創(chuàng)造與舊詞新義。新詞的創(chuàng)造源于社會環(huán)境、社會觀念等客體的發(fā)展;而舊詞新義是一種將詞的原有形式賦予新義和用法的一種詞匯變異現象,在保持語言經濟性的前提下擴充了詞匯內涵、豐富詞匯用法,避免記憶負擔[4]。主體思想也推動著詞義演變,人們的情感態(tài)度、思想觀念和內心的憧憬也會影響詞義的變化,如隨著人們對寵物認可度的提高,對動物越來越熱愛,網絡新詞“毛孩子”被用來統(tǒng)稱家養(yǎng)寵物。不可否認的是,其他因素如個體差異和特定環(huán)境等也會催生網絡用語的產生與發(fā)展。因此,網絡用語的產生不僅是客觀環(huán)境變化的結果,更是人類的情感與認知與環(huán)境互動的結果,由此形成網絡文化中的“符號狂歡”。
和概念隱喻理論類似,概念轉喻(Conceptual Metonymy)最初也被看作是語言層面的修辭手法,之后Lakoff 和Johnson 將轉喻看作是一種認知機制,是理想化認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ICM)的一種形式[5]。隨后,Lakoff 和Turner 將轉喻描述成實現概念替代的映現(conceptual mapping),和概念隱喻中包含的源域目標域不同,轉喻中的映現存在于一個認知域中。研究認為轉喻中的映現建立在相對突顯(relative Salience)的認知原則基礎上,將語篇中突顯的項目看作認知參照點,喚起語篇中不突顯的項目[6]。在同一認知域中,概念轉喻使用較為突顯的概念、事物或方面代替事物中不甚突顯的事物或方面,實現映現,常見的替代包括部分代整體、功能代本體、容器代內容、具體代抽象等。在轉喻的認知過程中,一個概念實體在同一理想化認知模型中向另一概念實體提供心理參照,搭建來源域和目標域之間的橋梁。
在轉喻的意義建構中,對轉喻的概念化受突顯原則和語境的影響[7]。在突顯原則作用下,突顯的部分作為來源義,即話語的意義,為目標義提供參照。而概念整合理論解釋了語境對轉喻的影響作用,在概念整合網絡中,突顯概念和原概念構成兩個輸入空間,兩種概念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共同特性聯系起來,形成映現,而其共同特性組成的空間即為類屬空間[8]。當映現關系得到廣泛應用時,在突顯原則的作用下,目標義在語境中得到突顯,話語者在心理上實現兩者的聯結。
劉瑞將網絡詞語的產生歸結為舊詞新義、完全創(chuàng)新和仿舊造新三種[9],這三種方式在心理認知層面都離不開具體與抽象、整體與部分之間的聯結和映射,因而網絡詞語是認知的產物。網絡詞語的轉喻現象廣泛存在,包括語義鄰接與語音鄰接[10]。語義鄰接建立在語義的相似性基礎上,用部分作為源域,整體作為目標域,如使用人名指代人物性格或行為(“你是個葛朗臺”指人物貪婪又吝嗇),部分指代整個事件 (“上天臺” 指賭球失敗準備跳樓或是絕望的心境)。語音鄰接建立在讀音的相似性基礎上,多為諧音字表達,通過語音的相似性實現到目標域的映射,如“阿里嘎都”為日語中“謝謝”的諧音字,年輕群體使用其表達感謝。經濟性原則是實現轉喻的重要原則,貫穿于語義鄰接和語音鄰接過程中,也是外來詞轉喻的指導原則之一。網絡中縮略詞和音譯詞的產生使語言表達更加經濟,在提高溝通效率的同時也增加了語言的詼諧性,如“8 錯”指“不錯”,“get 不到”指“無法理解”等。
1.3.1 “喪文化”的界定
“喪文化”作為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指流行于網絡青年群體中消極、悲傷、頹廢的心理與行為,以圖文表情包、音像作品與喪消費產品為表現形式[11],其包括從“葛優(yōu)躺”的表情包到“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些人生在羅馬”的網絡言論,也包括從《人間失格》主角的頹廢生活到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 的壓抑劇情,以及“網抑云”營銷與“喪茶”的熱賣。對“喪文化”的界定不應局限于外在文化表征,應綜合考慮其社會影響和群體特征,正如將喪文化界定為表面消極的表演行為,是通過消極和自嘲的文化表征排解現實的困頓[12],以及戚毅將“喪文化”定義為“無可奈何的調侃”[13]。因此,對“喪文化”的界定應從辯證的角度出發(fā),脫離表面現象的局限性,關注其表面消極和實際樂觀的兩面性。綜上,“喪文化”是一種具有多種表現形式的亞文化,通過對困頓情境的自嘲和排解實現對現實的積極鼓勵。
1.3.2 “喪文化”的成因
社會因素:青年群體面臨著來自多方的壓力,包括升學、就業(yè)、婚戀、住房壓力等,焦慮的心態(tài)籠罩著青年的工作生活。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青年面對著更多的不確定性,現實的壓力和困頓助長了青年群體消極頹廢的心態(tài),各種喪文化的表情包和文案應運而生,成為排解、抱怨和調侃壓力困頓的媒介。
媒體因素:近年來,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突飛猛進,各種新型的社交軟件擴大了信息的傳播范圍,豐富了交流方式,短視頻和碎片化閱讀的模式助長了亞文化的發(fā)展,“喪文化”在青年群體中得到傳播。大數據時代下,自媒體通過喜好定制投放內容的形式,也使“喪文化”內容得到了二次加工傳播。此外,傳媒機構和營銷者憑借公眾對“喪文化”的喜好,在利益驅動下推出一系列有關“喪文化”的音像和產品,進一步渲染了社會公眾對頹廢消極言論的推崇。
心理因素:根據犬儒主義的觀點,當代“喪文化”是一種價值觀和道德準則的消亡,相比于哲學價值觀中對價值鍥而不舍的追求,當代人們用自嘲和逃避的態(tài)度否定價值和追求價值的努力。自我逃避式的價值虛無主義也削弱了人們應該履行的道德義務[14],當履行義務變得無足輕重時,社會價值體系就陷入了困境。在自媒體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網絡熱度容易受人追捧,成為價值和審美標桿,人們拋棄原本樂觀向上的價值標桿,將頹廢、消極、自我放棄的心態(tài)作為時尚潮流,使得喪文化逐漸發(fā)展成人們爭相追求的價值對象。但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犬儒主義關注人們消極的表象,未深入解釋人們的實際動機和社會影響,使用犬儒主義觀點解釋“喪文化”的心理機制并不全面。相反,防御性悲觀更加關注“喪文化”心理的本質,將“喪文化”歸結為一種自我保護的認知策略[15],指青年為了與現實妥協(xié)主動降低期望值從而達到自我保護的效果。防御性悲觀通過兩種方式緩解焦慮,一是,降低期望值以減少心理落差,使個體更容易以平和的心態(tài)接受失敗的結果;二是,設想多種可能性,使個體可以更好地應對突發(fā)狀況[16]?!皢饰幕蓖ㄟ^使用頹廢的文案自嘲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從而減輕焦慮,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同樣,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擬劇理論也從個體的表面與內心兩方面解釋個體行為[17]。擬劇理論中的戲劇思想認為,人們的社會交際行為和心理建構可以理解為臺前和臺后,在社會交際中的行為和言論可以視為臺前的經過修飾和雕琢的表演,是人們?yōu)樗茉炖硐胄蜗筮M行的刻意表演,而人們的形象建設、心理建構和真實意圖則是后臺準備?!皢饰幕?的傳播也可以看作是臺前臺后表演的配合,人們在臺前社交中展現出頹廢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表面將“喪”作為自己的價值標準,在后臺則希望以頹廢的表象掩飾焦慮的內心,并激勵自己克服現實困頓。
“emo” 源于英語單詞emotional,原是一種獨立搖滾風格,全稱為emotional hardcore(情感硬核),是一種表達細膩、脆弱情感的音樂風格。與之前在互聯網流行的“自閉了”“藍瘦香菇”等一樣,如今,“emo”的語義發(fā)展成了一種傷感陰郁的情緒狀態(tài),網民開始在多種場合和社交中用“我emo 了”“狠狠地emo住了”來形容自己難過的心理狀態(tài),有一定的自嘲意義?!癳mo”的使用場合很多,從受到挫折到經歷情感波動,從缺少社交活動到雙十一付尾款,其已逐漸發(fā)展成為涵蓋多種悲傷情緒狀態(tài)的詞語。人們主動使用“emo”形容自己,為負面情緒賦予自嘲、詼諧的感情色彩,表達情感關懷的需求,釋放情緒?!癳mo”作為英語縮略詞,構詞簡單,短小精悍,且符合網絡用語流行的經濟性原則,用短短三個字母即表達了難過中帶有自嘲戲謔的內心情感;因其短小發(fā)音通俗,容易在日常交流中產生衍生詞,如“我emo 了”“狠狠地emo 住了”等。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emo”作為英語縮略詞,可以看作是“emotional”的截短詞。詞語的演變受人們認知影響,縮略語的產生是轉喻映射的過程。根據縮略語的構詞方式,可以分為簡單映射、平行映射及重復映射[18]。“emo”的構詞屬于其中的簡單映射,在理想化認知模型中,“emotional”中較為突顯的“emo”及單詞的整體語義被映射至縮略語中,不夠突顯的“tional”被省略,即由部分代替整體的轉喻。牛津字典對 “emotional” 的解釋包括 “connected with feelings”“strong emotions”和“unnecessary emotions”,其中蘊含正面和負面的情緒波動。通過BNC Spoken Sampler 語料庫檢索發(fā)現,“emotional”的7 項詞語索引中,5 項表達負面情緒(見圖1),初步總結,該詞在負面情緒語境中出現的頻次更高,語義中表達負面情緒的部分更加突顯,表達正面情緒的語義由于不夠突顯而被省略。負面情緒語義被映射至縮略詞“emo”中,表示“難過的”。從而“emo”的詞義在網絡喪文化中,從原先的泛指“情緒化”,發(fā)展至難過的心理狀態(tài),再被賦予自嘲的感情色彩。
圖1 英語國家語料庫詞語索引“emotional”
從社會文化角度來看,“emo”是“喪文化”的語言表達之一。隨著“emo”在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的應用,尤其在網絡平臺“喪文化”盛行的環(huán)境下,表現“喪文化”的網絡用語得到廣泛傳播和使用,從2019年流行的“網抑云”、2020年流行的“自閉”,到2021年的“emo”,都是青年群體抒發(fā)社會壓力和負面情緒的熱詞?!癳mo”作為一種疏導性的符號,已成為人們進行“前臺表演”的媒介,通過喪文化表現出的無所謂態(tài)度隱藏自己“后臺”的負面情緒。青年群體通過使用“emo”傳達自嘲、詼諧的心理狀態(tài),以掩飾自己的內心焦慮。人們羞于當眾表達自己難過消極的心態(tài),而“emo”中帶有戲謔的情感色彩,能夠使青年群體直抒胸臆尋求情感支撐和共鳴,有利于直面情緒,排解情緒?!癳mo”是青年在前臺掩飾悲觀情緒的方式,尋求排解,以期在后臺使真實的自己得到鼓勵,克服困頓。
同時,在群體認同下,網民為了在網絡平臺上尋找歸屬感和認同,主動將熱門網絡詞語當作自己的追求目標?!癳mo”表達的“喪文化”作為一種新興的青年亞文化,憑借其新穎性獲得了人們的追捧,符合人們追求標新立異的心態(tài)?!皢饰幕本W絡熱詞的使用促進了青年群體的溝通交流,使該群體在尋求認同的過程中實現了情感共鳴。
“emo”在青年群體中的流行反映了“喪文化”的盛行,和“喪文化”的兩面性相似,“emo”的使用也是人們防御性悲觀的表現,對其解讀也應綜合考慮表象和實際?!癳mo”從表面看是在表達人們悲傷憂郁的心情狀態(tài),但究其根本,也是青年群體進行自我保護的一種認知策略。人們表面悲觀,但內心渴望得到慰藉和情感共鳴,以改善現狀。“emo”本質上是獲得大眾接受的文化符號,在各個語境中的使用反映了網民對喪文化的追逐,也體現著網絡世界和年輕群體中特有的語言符號文化。
網絡流行語“emo”作為語言表達的媒介,從產生、發(fā)展到口口相傳,再到變成體現青年群體“喪文化”的符號之一,是社會認知和社會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使用這樣的文化符號,人們得以以個性的方式表達悲傷的情感,從而在相互理解的群體中實現認同。我們應從辯證的角度對“emo”與其他網絡“喪文化”進行解讀,人們使用“喪文化”用語不僅是為了負面情緒的宣泄,還是在尋求群體中的認同和對自己現實困擾的慰藉,在此基礎上,“喪文化”應得到正確引導。
網絡輿論媒體應弘揚正確向上的價值觀,強化自身責任意識,不應在利益的誘惑下追逐網絡熱詞帶來的流量,而應以堅持正確的道德導向為己任;媒體機構和個人也要有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傳播正能量內容。青年一代的網民應學會紓解壓力、化解負面情緒,不應縱容負面情緒影響自己的心態(tài),更不應隨波逐流認為“喪文化”是時尚潮流。同時,青年一代也應承擔社會責任,減少傳播網絡“喪文化”,更應關注身邊親朋好友的心理健康,鼓勵大家用積極的心態(tài)戰(zhàn)勝暫時的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