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國
關(guān)鍵詞:形制 巫文化 意象 羽化
玉蟬最早出土于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均有發(fā)現(xiàn),造型古樸厚重,寫意抽象。蟬紋飾用在青銅器上時間要晚于玉蟬,我國很早就有“假蟬為夏”的傳統(tǒng),認為夏朝的“夏”與蟬有關(guān),郭沫若《殷契粹編考釋》“象蟬形,故稱蟬,假為蟬祭”。蟬紋的出現(xiàn)與蟬的生活習性、周期性有關(guān),也和商朝的特定社會、祭祀相關(guān)聯(lián)。
一、青銅器蟬紋和早期的巫術(shù)文化
用蟬紋裝飾青銅器盛行于殷末周初,在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均有大量出土,主要裝飾在鼎、爵、觚等酒器和食器上,常附于獸面紋、龍鳳紋、云雷紋、饕餮紋下,起輔助性紋飾效果。
(一)蟬紋裝飾器物的規(guī)制特點
朱鳳瀚認為商周之際的青銅器蟬紋具有共性,兩只凸出大目,蟬體偏長,呈垂葉形三角狀,頭部有吸管,腹部飾有節(jié)狀條紋,四周填云雷紋(圖1),并“構(gòu)成紋飾帶,多飾于鼎腹部”①,為炊食器。而商代射婦桑鑒上的蟬紋方向與京鼎相反,呈倒三角形,雙目外凸,以云雷紋為地,飾于器物上部,作為獸面紋的輔助紋飾使用,莊重無華,該器物為一盛水器(圖2)。
商周是我國青銅紋飾工藝制作高度繁榮的時代,用蟬紋裝飾青銅器蓋取其居高飲露、清潔不食之意,多用盥洗具、酒食器等器物上。從圖1 圖2 可以看出,蟬紋飾在藝術(shù)手段構(gòu)成上具有獨特性:紋樣從不單一運用,遵循對稱式條帶型排列,位置多位于青銅器的腹部、頸部,有的在鼎的足部;其次蟬紋的運用講究層次性,與其他動物紋組合使用,做到與器物的造型和制式在功能上相統(tǒng)一,并符合主紋飾表達的藝術(shù)主題;再者在構(gòu)圖手法上,通過多個蟬紋的重復以鏡像的方式傳達視覺效果,在簡單中求變化,富有對稱性和韻律美。
(二)“巫以玉事神”及蟬崇拜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古老大地上出現(xiàn)了“區(qū)域性的圖騰文化玉器”,如紅山文化、楚文化、良渚文化等,各區(qū)域文化出現(xiàn)了不同的動物圖騰,如綠松石蝌蚪、昆山玉立鷹、玉豬龍、玉等,各族群的動物圖騰崇拜首先被巫覡和特權(quán)者使用。這一時期的蟬崇拜主要是生殖崇拜,這是因為蟬多幼蟲,繁殖數(shù)量驚人,出土較早的有原始佩蟬(圓目、身體分節(jié)有4 道陰線凹槽、尾部成三角)、古佩蟬、蛹蟬佩等。在巫覡和部落首領(lǐng)看來,人口尤其是青壯人口是部落獲得生存的首要條件。楊伯達認為,他們借助蟬這種精靈,“以期獲取各種超自然的力量,保佑人口興旺與經(jīng)濟活動的成功”②,這可以在紅山文化“綠松石青蛙抱蟬”玉件得到證明(青蛙同樣具有很強的繁殖力,應是另一部落或相近部落的動物崇拜)。
殷商之前的古墓中出土了很多陪葬品玉蟬,還有很多陶器,但是到了夏商周三代器物品類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這是因商周之際神權(quán)式微,王權(quán)興起,恰逢“圖騰玉器人格化向巫、神、權(quán)過渡,禮器和酒器大發(fā)展”③時期。這一時期的器物以青銅器為主,青銅工藝突飛猛進,但對蟬的關(guān)注依然如斯,蟬紋被廣泛用在青銅器上。蟬因飲食清潔被裝飾在盛水器和酒器上,如商代射婦桑鑒、盥洗器銅等;因生活在夏季多幼蟲寓意豐收,制成貯物器青銅鼎。當然禮器和祭祀器上蟬紋仍被廣泛使用,巫文化影響依然存在。
二、漢代玉與儒道傳統(tǒng)中的蟬意象
漢代是文化張力最為雄渾博大的時代,每一次的蟬鳴就是一次文化吟唱,儒家之禪道家之蟬意象萬千,異彩紛呈,可以說是“務崇華侈”。隨著政治經(jīng)濟上的大一統(tǒng),蟬文化已經(jīng)不再是以前的單純崇拜祭祀功能,更具有人格魅力,制作工藝在商周繁雜、神秘的基礎上逐漸變得寫實和豐滿,漢八刀和圓雕技術(sh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體現(xiàn)出獨特的文化價值和社會走向。
(一)厚葬文化背景下的漢代琀蟬
漢承秦制,經(jīng)過短暫的休養(yǎng)生息后迎來了“文景之治”“光武中興”的盛世局面,這是漢代厚葬禮俗的物質(zhì)基礎,舉孝廉制度的推行加重了厚葬的社會風氣。據(jù)《鹽鐵論》記載“古者事生盡愛,送死盡哀”,認為“孝莫重乎喪”, 小小冢塋成為孝子“思慕之處”。厚葬不僅表現(xiàn)在墓葬形制上,更看重隨葬品,玉蟬只是其中的一種。夏鼐認為“所以取形于蟬,可能是因為蟬這昆蟲的生活史的循環(huán),象征變形和復活,而放在舌上的舌形玉器,易于使人聯(lián)想到蟬形”“可以對尸體起了神秘的巫術(shù)作用”④。在遠古時代,古人死后就有口含食物、貝殼的習俗,這是生產(chǎn)力低下對食物奇缺的一種表達方式,寓意與今天的“寒食”相似。玉葬則來自巫術(shù),《周禮》認為“大喪共飯玉,含玉”, 巫覡或者特權(quán)階層希望通過葬玉彰顯權(quán)力地位,死后能成為“生者崇拜、祭祀的對象”,借玉蟬“復育再生”來獲取超自然的力量讓財富和權(quán)勢一直延續(xù)下去。此外玉蟬具有“通靈”功能和宗教信仰意義,可以起到防止精氣外泄的作用,讓尸體不腐。
蟬的隨葬品分佩蟬和蟬,兩者的區(qū)別僅僅在于前者有打孔,便于配飾,后者放在舌處,九竅玉的一種。漢玉蟬區(qū)別于商周玉蟬的地方在于漢代玉材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刻,質(zhì)地晶瑩細膩,雕刻手法采用“漢八刀”,制作更加精熟。漢代蟬分弧頭和平頭兩種:前者采用完全的圓雕工藝,雙眼突出,頭部略窄于蟬體,背部陰刻線雕刻,背和雙翼分界明顯,出現(xiàn)脊棱,左右對稱直至尾部,尾部三尖特征明顯,雙翼略長,撫之扎手,腹部用陰線雕刻伸縮節(jié)紋(圖3、圖4),通體無孔,呈現(xiàn)浮雕效果,為漢代最為成熟的形態(tài);另一種玉材為青玉,做工不甚精美,頭部有弧線略平,雙眼刻紋沒有“懸凸”效果,僅背部經(jīng)過精雕細刻,雙翼合攏,呈倒“八”字形,尾部三尖略小,腹部無節(jié)(圖5、圖6),制作相對粗糙。其他蟬形制略有不同,在此不一一贅述。
總體來講,漢代玉一改商周寫意雕刻,更趨向?qū)憣?。雙目外凸,明顯與頭部分離,體近扁平、弧背、平腹、中厚邊薄,三尖特征鮮明,陰線雕刻出頭、眼、翼,整個蟬體呈現(xiàn)浮雕、淺浮雕效果,這是共性。此外“漢八刀”技法講究對稱、背向走刀,線條平直有力,如刀切斧削,寥寥數(shù)刀,躍然紙上,呈現(xiàn)自然豪放、一揮而就的藝術(shù)氣象,這是漢代玉的價值魅力所在。當然葬玉大部分是不能引起美感的陪葬品,主要起“巫術(shù)作用”,所以器形簡單,素樸雄渾,玉件亦基本不做紋飾處理。
(二)道家之蟬:長生不老和羽化成仙
秦漢時期人們對死后的世界感到未知,希望財富、權(quán)力能夠一世、二世世代傳遞,一時陰陽五行、讖緯迷信、神仙方術(shù)盛行,并逐步發(fā)展成道教。道教的核心是“道”,“道生法”,以期實現(xiàn)道法自然、清凈無為的狀態(tài)。在道家看來,蟬的生理習性歷經(jīng)卵、幼蟲、成蟲的蛻變,由地下飛身樹端脫殼生羽,這種“尸解”“復育轉(zhuǎn)而為蟬”的特性,滿足了道人對“入土的生命死而復生”的愿望。在道家的推動下,蟬可以“通靈”被世人廣泛接受,人們寄希望于葬蟬來“通向死生世界”?!稘h書·楊王孫傳》記載:“口含玉石,欲化不得?!惫识翊笮衅涞?。玉蟬厚葬風氣的盛行,反過來促進了道教的傳播,影響了人們喜好訪仙求道羽化成仙的行為。
受道家思想影響,除了玉琀外,漢畫像石也是反映漢代墓葬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元素。漢畫像石蟬紋與漢代玉琀形制有所不同,與古蟬有很深的淵源,大多以變形蟬紋為主。它用陽刻線突出頭部和體節(jié),雙睛外凸,似蟬似蠱( 圖7),寓意人死后復生。劉敦愿認為,這些蟬紋飾“介于紋飾與文字之間,應是一種含有神圣意味的符號”⑤,假如結(jié)合漢代厚葬文化的歷史現(xiàn)實,我們可以得出這些神圣符號的意義應是多方面的,既有道家神仙思想對溝通天地的崇拜,也有巫蠱鬼神下的靈魂再生意念,而作為墓葬文化的一部分,我們自然不能忽視其“強調(diào)種族繁衍的意義”。
(三)儒家之蟬:清虛高潔
蟬在古代被認為“居高食潔、清虛識變?!雹揸懺圃凇逗s賦·序》認為蟬具有五德:至文、至清、至廉、至儉、至信,是儒生士大夫修身齊家治天下的道德標準,“君子則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豈非至德之蟲哉?”這種觀點來自于對蟬生活習性的準確了解:首先蟬“蛻于濁穢”不受世俗污垢,給人高尚純潔之感,所以戴叔倫“飲露身何潔”、張孝祥“蟬蛻塵埃外”、虞世南“居高聲自遠”,表達自己志向高潔、獨善其身的情操,以“出世”之隱逸風流求“入世”之內(nèi)圣外王理想;其次君子“比德于玉”“比德于蟬”,把玉之溫潤與蟬之高潔完美結(jié)合,成就了玉蟬在古玉中的超世俗化和人格化。漢代已降,蟬玉佩和蟬冠成為士大夫和上層社普遍佩戴的裝飾品和精神追求。
此佩蟬為青白玉,刀工豪放洗練,斜刀壓地隱起雕出頭、目、背、翼各部位,典型的“漢八刀”風格(圖8),張永昌斷為東漢器物⑦。貂蟬帽源自秦,初為秦代丞相入朝往來行走的官服,《藝文類聚》亦載有“秦始皇復古冠貂蟬”,說明貂蟬冠為皇帝宰相的官服或官帽。后推而廣之,《漢官儀》“侍中,左蟬右貂”說明范圍已普及到“侍中”以上的官員。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蟬冠更是盛極一時,“每朝會,貂、蟬盈坐”,甚至出現(xiàn)“貂不足、狗尾續(xù)”的情況,可見禪文化在士大夫心中的地位。孫機認為貂蟬冠飾和金鐺蟬冠類似,大多“中間鏤出一蟬,雙睛突出”,以“蟬紋頭側(cè)的線條”來“代表蟬的六足”(圖9、圖10),“其安排頗具巧思,且形象完整,構(gòu)圖飽滿”⑧,金鐺蟬冠是中亞文化和中原文化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
古人認為貂“內(nèi)勁捍而外溫潤”,蟬高潔清虛,貂蟬冠實乃人臣之德。但在歷史上它往往成了等級權(quán)力的表征,難以和儒家“君子”人格相匹配,命運多舛,清以后,慢慢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但它表達的清高獨立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一直為世人稱道。
此外,蟬意象在文人墨客筆下表達的不僅僅是高潔之志,也有寒蟬凄切之苦、矢志憤懣之恨、羈旅離別之情、生命短暫之感,呈現(xiàn)多元的文化內(nèi)涵。
三、佛教本土化:輪回轉(zhuǎn)世在蟬冠飾的體現(xiàn)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后,一直緩慢發(fā)展,先依附道家方術(shù)后借鑒魏晉玄學,并在儒家的“修、齊、治、平”入世理性中不斷改造沖突融合,逐漸完成了本土化的過程。他們在佛法基礎上,吸收道家和民間復育蟬脫、長生不老思想,在雕刻菩薩頭像時,以蟬為飾,宣揚輪回轉(zhuǎn)世,與道家羽化成仙不謀而合,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慢慢發(fā)展壯大起來。
該蟬冠菩薩像通高120.5 厘米,青石質(zhì),頂部有巨大圓形蓮花頭光,寶繒遮耳,面相長圓,眼含笑意,佛光萬丈,似乎在俯視普渡眾生。最值得探討的是佛教將原本不相關(guān)的菩薩與東方的蟬冠勾連起來:菩薩體態(tài)豐美,衣帶飄逸,寶珠瓔珞,骨秀華貴;冠中飾一浮雕蟬紋,頭部呈弧形,雙目外凸,飾有六足,展翅欲飛,神圣異常(圖11)。蟬冠菩薩像的設計者匠心獨運,找到了佛教與中國傳統(tǒng)的最佳契合點,以蟬之高潔來展現(xiàn)菩薩的圣潔,以蟬的復育再生宣揚佛教輪回轉(zhuǎn)世的生死觀??梢哉f佛教改變了過去形而上的宗教色彩,借“蟬”的力量與儒道達成“妥協(xié)”,世俗而不失神圣,莊嚴又能普度眾生,受到民間喜愛,“金蟬子”和西游記的故事也就流傳下來了。至此,佛教在中國完成了世俗化、本土化的歷史融合進程。
總結(jié)
蟬這一獨特平凡的生命形象給人以驚喜,在文物長河中,我們很難發(fā)現(xiàn)哪一種器物能如蟬一樣受到世人的普遍喜愛和儒釋道的禮遇,在中國紋飾和玉器史上具有獨特的審美意義。可以看出,商周之前以動物崇拜和祭祀禮儀為主體的社會功能,在漢代基本上結(jié)束了,喪葬和信仰成為當時社會的普遍精神追求,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蟬更加人性化,承載著更多的美飾和文化功能。在此影響下,蟬的形制、工藝更加多變,給人美的享受和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