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喬迎婕
小時候生活在老家,門口數(shù)十米就有一個池塘。每到盛夏,蛙聲穿過層層磚墻,透過道道木門,傳到枕邊,傳到夢里,那是童年最初的記憶。
后來有了自己的院子,首先考慮的就是建個水池。有了池子,才會有盛開的荷花,盈盈而立的蜻蜓;才會有游弋的小魚,前來捕魚的野貓;才會有獵殺蚊蟲的青蛙,成群結(jié)隊的小蝌蚪;才會有飲水的野鳥,以及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小生物。它們在水池里繁衍生息,形成一個小小的生態(tài)鏈,于不經(jīng)意間給花園增添別樣的意趣。
院子硬化很少,遍植草木,是綠意森森的聊齋風(圖1),水池也是隨意自然。池子是磚石結(jié)構(gòu),裝修剩下的青磚,河邊撿來的卵石,自己勾勒的模樣。上下分三層,上面兩層較小,是水滴狀;下面一層最大,直徑一米多,是橢圓形。水從頂部流出,一層一層灌滿后流入大池。水流淙淙,院子就活了起來(圖2)。
圖1 綠意森森的院子
圖2 三層的水池
池子是花園的靈力源泉,植物是池子的溫馨點綴。沒有植物的池子是寂寞的。地處中原,冬季最低溫度接近零下十五攝氏度,這是許多植物都不能忍受的嚴寒(圖3)。因此,植物的選擇也頗費思量。
圖3 冬天的水池
先是在池邊種了些野薄荷、銅錢草(圖4),隨著接觸的花草越來越多,對它們的習性也有所了解,就開始在水池邊組合種植香草和其他耐寒植物。其中,薄荷類可以泡茶,紫蘇、百里香、迷迭香可以燉肉,香草組合兼具了美觀性與實用性。
圖4 水池邊的銅錢草
玉兔薰衣草和姬十二單的細碎紫花,藍羊茅的灰紫色針葉,草莓薄荷的粉紅花穗,以及紅脈酸模草的紫紅脈絡彼此呼應,是春夏粉紫色系婉約柔美的表達(圖5)。
圖5 香草組合
雨后,糖果薄荷的清甜,葡萄柚薄荷的果香,迷迭香的涼麻混合在一起,是清新空氣里糾纏不清的追逐與較量。
垂釣薄荷、檸檬百里香和桃花百里香的枝條彼此纏繞,密不可分,濃綠細碎的葉子中間,偶有風雨蘭伸出直直的花劍,很快探頭,嫣然一笑,又藏了起來。一個夏天,風雨蘭的花朵此起彼伏,喜滋滋地躲著貓貓。
池邊還種了一叢小菊(圖6),到了秋天,粉嘟嘟的菊花擠在水邊照鏡子,它蜂蜜一樣的甜美香氣,很快把蜜蜂與蝴蝶也召喚到了鏡子里。
圖6 小菊
水池的深度約3 厘米,里面只能種些碗蓮、荇菜。碗蓮的葉子青綠可愛,除了給小魚遮擋烈日,也是拍花的好道具。綠色背景,更襯出茉莉的潔白(圖7),風雨蘭的艷麗(圖8)。
圖7 茉莉
圖8 風雨蘭
荇菜是《詩經(jīng)》里古老又神秘的植物。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然而,這象征著美好情感的古老荇菜,開出來的卻是萌得不行的小黃花。荇菜花五瓣明黃,一元硬幣大小,有著麻布一樣的質(zhì)地,以及毛茸茸的蕾絲邊,像是巧手女子用黃布小心翼翼剪出來的(圖9)。它們從初夏開到深秋,一池萍翠,點點花黃(圖10)。
圖9 荇菜
圖10 滿池小黃花
水池里先是養(yǎng)了幾尾錦鯉,院子里野貓橫行,魚兒總是不經(jīng)意地做了點心。池子里綠藻多,又買了些青鳉魚,也是隔幾天就少一條,許是成了貓糧。
除了小魚,池子里還有很多螺螄,大螺螄和數(shù)不清的透明的螺螄寶寶。夏天會有很多綠脊背白肚皮的青蛙,以及它們的幼崽。
最喜歡在夜晚打著手電看水池。這時候,池子是安靜的,也是熱鬧的。
青蛙在葉子與池水間靜靜潛伏,有的臥在荷葉與荇菜上,有的只伸出尖尖的小腦袋。偶爾舒展四肢,靜靜游去,換個姿勢,依舊靜默。
青鳉魚只在水面上浮游,灰藍色的小身影偶爾從荇菜的葉片下穿過,浮于另一片小小水域,飄忽靈動(圖11)。
圖11 青鳉魚
小蝌蚪是一群歡快的娃娃,它們晃動著大腦袋,有時像一道影子橫掠水中,更多的時候,在水里急遽地上下游動。從水底飛快地彈到水面,再從水面猛地沉到水底,彼此交錯,樂此不疲。
然而,無憂無慮的時光總是有限的。過不了多久,它們就會褪去尾巴,長出四肢,為生計奔忙,在靜夜鳴唱。在盛夏夜晚的微風中,在米蘭茉莉的甜香里,高一聲,淺一聲,天籟一般,織就一個田園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