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華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教科院
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教師每年都要進行繼續(xù)教育,而教師面授培訓成為繼續(xù)教育的重要形式。在組織區(qū)域教師參加各類面授培訓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教師在參訓過程中很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訓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和專家講授型的培訓形式有關。專家講授型的培訓過程主要是專家講,教師聽,教師的參與度不高,這直接影響了培訓的有效性?;谶@樣的認識,筆者在組織區(qū)域教師培訓中嘗試并探索了主題研討式培訓模式,力求通過主題研討式培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在培訓中的參與度,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主題研討式培訓就是以主題研討為主的培訓,確定一個普遍存在的教學問題為研討主題,圍繞該主題進行相關的理論講座和課例展示,參加培訓的教師帶著緊扣主題的研討問題聽講座,觀摩課例,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問題研討。教師站在相互平等的立場上暢談各自的觀點,彼此傾聽他人觀點,同時把自己的知識和見解分享給他人,通過集體交流的形式共同解決問題的培訓模式。
基于主題研討培訓的內涵,其理論依據一方面是美國成人教育學家馬爾科姆· 諾爾斯提出的“成人教育學”概念。諾爾斯認為,成人學習傾向于自主學習,并以解決問題為主要學習目標,直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當前的現(xiàn)實問題,因而教育活動對成人而言是一個十分明確的學以致用的過程。成人學習者能夠針對社會生活中的具體問題進行學習,并帶有通過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強烈愿望。另一方面,學習心理學為主題研討培訓提供了理論支撐,學習心理學揭示了人的學習心理規(guī)律。其目標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方式由其有意識的目標和意圖所決定。只有人們全心全意為目標而努力,目標才能帶來高績效。因而,基于理論學習與實踐問題解決的主題研討培訓,是教師學習與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實施路徑。
主題研討式培訓主要由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按照時間先后順序依次是主題講座、課例展示、研討分享和點評提升。
培訓從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主題講座開始,培訓導師分享主題內容,闡述主題思想和相應的理論依據,明確要表達的觀點。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課例展示,在主題思想的引領下,這節(jié)課如何設計,設計意圖是什么,起到怎樣的效果,教師要帶著與以上類似的問題聽課,邊聽邊思考,形式上每個小組分配一個問題,在課例結束后,開始第三環(huán)節(jié)——小組研討,每位教師都可以就問題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聽取其他同行的觀點,大家一起交流探討,通過組員的記錄和提煉,形成新的觀點,由組長進行分享。最后環(huán)節(jié)的專家點評提升,包括對展示課例和教師分享的觀點進行評價,幫助教師進一步梳理脈絡,提高思想高度,使教師更清晰地認識到該主題的教學理論依據和實踐路徑。
1.選定培訓主題
選定培訓主題是主題研討式培訓的第一步,是對培訓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所涉及的培訓內容領域的聚焦,所有環(huán)節(jié)都圍繞主題進行。主題的優(yōu)劣是一場培訓能否圓滿進行的關鍵因素,因此,選定主題很重要。如何選取合適的培訓主題?第一,從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改革實踐出發(fā),聚焦基礎教育的實踐問題和政策問題,尋找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培訓主題,給研討式課程定下一個基調;第二,緊密結合教師日常教育教學工作,聚焦學生學習、課堂教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課程教學等基層實踐凸顯的普遍存在的重難點問題;第三,主題具有一定的研討性,既有一定高度的理論依據,又有可操作的實踐做法,能使來參加培訓的教師通過研討有所收獲。
2.確定研討問題
每一個培訓主題之下,必然包含許多具體的內容,作為承載這些具體內容的研討問題,在篩選和確定問題的過程中,應基于培訓主題來設計,把握核心理念,凸顯實際問題。一般情況下,研討問題具有“小”而“精”的特點,“小”是指問題要具體化,適合教師研討,教師面對研討問題有話可說,有話想說;“精”是指問題緊緊圍繞主題設計,從主題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操作層面出發(fā),教師通過研討能對該培訓主題產生共鳴,引起深層思考,碰撞出更多的教育智慧。
3.準備培訓內容
主題研討式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理論觀點和實踐操作層面的課例展示。確定培訓主題后,就要開始充分備課,首先是查閱相關資料,梳理文獻,整理歸納出培訓主題的理論觀點;其次是設計與該理論相關的課例,充分運用主題的理論觀點把握課例的學習目標和重難點,優(yōu)化教學設計,以理論指導實踐,整體體現(xiàn)培訓主題的實踐操作。
備課之后是磨課,一堂好課必須是經過數次的磨煉才能較好地呈現(xiàn)在培訓現(xiàn)場。同時還要進行整場培訓的模擬演練,對于授課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冷場、學員配合度差等問題,提早建立預案,以備不時之需,確保培訓的順利進行。
4.選定點評專家
研討式培訓需要一個培訓團隊,除了進行主題講座和課例展示的培訓導師,還需要一個在最后環(huán)節(jié)進行點評提升的專家。專家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要點評展示的課例,還要點評教師分享的觀點。通過點評幫助教師進一步梳理脈絡,拔高思想高度,使教師認識到該主題的教學理論依據和實踐路徑。因此,點評專家需要更高的理論水平和實踐功底,起碼在區(qū)域內是比培訓導師更有威望的專家型教師。
1.導入培訓主題
培訓導師的掌控能力、學員的參與度,是影響研討培訓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在正式授課時要充分關注這些因素。在授課過程中,首先要做一個課程引入,讓參加培訓的教師基本了解本次培訓內容,提高教師積極性,把教師帶入到研討的氛圍中。研討式培訓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主題講座,同時也是導入培訓主題的環(huán)節(jié),主題講座的內容切忌長篇大論,盡可能做到語言精練、觀點闡述清晰明了、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
2.完成分組及分配研討問題
在課例展示環(huán)節(jié)之前,完成分組和研討問題分配等事項,目的是讓教師各自帶著不同的問題聽課,有利于他們邊聽邊思考,提高聽課針對性。
通常來說,參加研討式培訓的現(xiàn)場教師人數不會太多,一般在100 人左右,按區(qū)域分成四五個小組,各個小組在會場不同區(qū)域就座,同一小組的教師坐在相同區(qū)域。分好組后由培訓導師指定組長和記錄員,明確組長的任務是組織研討,確保研討內容不跑題;記錄員的任務是記錄組員的發(fā)言內容,整合提煉出清晰、有代表性的小組觀點。最后是布置研討問題,每個小組安排一個研討問題。在布置問題時,應留有一定時間給教師記錄并理解問題,為后面的研討做好充分準備。
3.觀摩課例及思考問題
課例展示是研討培訓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授課教師展示的課例要符合主題的理論依據,是運用在實際教學課堂的實踐路徑。參訓教師在觀摩過程中邊聽邊思考。在這一階段,教師不是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聽課,而要帶著問題、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聽課過程中結合自己的認知和經驗用心思考。
4.分組開展研討活動
課例展示結束之后,可以安排授課教師進行一個簡短的說課,主要介紹課程的整體設計思路、重難點以及教學心得,這一過程有利于參訓教師進一步加深對培訓主題的理解。之后,各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開展研討活動,培訓團隊的教師可參與到各小組的研討中,增加交流和互動的機會。
研討環(huán)節(jié)是研討式培訓的重要一環(huán),它能充分發(fā)揮成人學習的特點,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時間安排是否合理顯得非常重要,研討時間不能太短,流于形式,最好控制在40 分鐘以內。組長應把握好每位教師的發(fā)言時間。
5.分享研討觀點
小組研討結束后,組長和記錄員根據研討問題整理組員的發(fā)言內容,提煉出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然后由組長或組員代表小組上臺分享小組研討觀點,每組分享時間在5分鐘以內。
6.專家點評提升
專家點評提升是研討式培訓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專家全程參與了前面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觀點和做法,而此時的教師們經過主題導入、觀摩課例以及思考研討和分享,已經對培訓主題有了較為清晰的認知,在聽專家的點評提升時,就不再是漫不經心的聽眾,而是能對專家的點評感同身受的學習者。經過點評和提升,不論是培訓團隊的導師,還是參訓教師,都會對培訓主題有進一步的理解,最終達成研討式培訓的目標。
主題研討式培訓結束后,應及時進行培訓滿意度評價調查,目的是了解培訓效果。調查內容可從主題意義、課例實施、問題設置、環(huán)節(jié)安排和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反饋,再根據教師的反饋情況和培訓現(xiàn)場情況,不斷提煉經驗,改進不足,為下一次的培訓提供更多的參考。
1.確定培訓主題:“數學好玩”
“數學好玩”最早是由我國著名數學大師陳省身提出來的,主要是解決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感到枯燥無味,很難激起學習興趣,容易產生厭倦、疲憊,更無從談起學習的積極性等問題,并利用學生好玩、貪玩、樂玩的心理特征,讓學生感到“數學好玩”,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愛上數學,主動學習數學。
2.課例: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下冊“包裝的學問”
教學重點:利用表面積等有關知識,探究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最節(jié)省包裝紙的包裝方法。
教學難點:靈活、快速地找出最節(jié)省包裝紙的策略。
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交流,反思哪種包裝方案最節(jié)約。體驗策略的多樣性,滲透節(jié)約的環(huán)保意識,發(fā)展優(yōu)化思想。
3.各組研討問題
第一組:“你認為學生是不是在玩中學、學中玩?是不是人人都參與探究?還有沒有更好的改進‘玩’的方法?”第二組:“學生是否熟練掌握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是否完成了課標要求?”第三組:“你認為,教師的課堂設計有哪些優(yōu)點和缺點?有無更好的改進意見?”這場培訓以“數學好玩”為主題,向教師展示了如何把“玩”融入數學課堂,讓學生在“玩”中學到數學知識,教師圍繞如何玩、怎樣玩、如何玩得更好等問題進行研討,實現(xiàn)培訓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1.確定研討主題
繪本教學是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比較常見的教學模式,文本解讀是繪本教學的第一步,文本解讀的程度直接影響教學設計和實施?!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 年版)》提出: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而言,繪本閱讀教學能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
2.課例——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World Book Day的文本分析和活動設計
(1)文本分析
主題語境:本節(jié)課所選取的繪本故事發(fā)生于英國的世界讀書日,是三大主題語境中“人與社會”的子主題第八項“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習俗和傳統(tǒng)節(jié)日”,而沒有服裝的Jacob 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完成了巫師的裝扮,體現(xiàn)的是該主題的第一項子主題“良好的人際關系與社會交往”。
語篇類型:故事采用敘述的語篇組織方式,是一篇記敘文,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起因、經過、結果”進行敘述。
語言知識:核心詞匯為dress up,whose,jacket,cloak,T-shirt,shorts,skirt,shirt,costume,yours;核心句型為“Whose…is this?”
語篇知識:通過學習在英國世界讀書日中因沒帶服裝道具而發(fā)生的小故事,了解記敘文的文體特征,學習記敘文中“起因、經過、結果”的內容結構。
文化知識:引導學生在故事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英國讀書日的文化元素。
(2)活動設計
本故事將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進行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習活動設計,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故事內容。
學習理解類活動:閱讀封面,觀察圖片,學習新詞,預測并理解故事。
應用實踐類活動:小組角色扮演及角色對話。
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評價故事角色,并闡釋自己遇到類似情況時的感受及行為。
3.研討問題
問題一:“您對這節(jié)課的文本解讀有哪些不一樣的理解?聯(lián)系您自己的課堂教學,有什么啟發(fā)?”問題二:“您認為這節(jié)課有哪些活動屬于學習理解類活動?設計是否合理?為什么?”問題三:“您認為這節(jié)課的應用實踐類活動和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的實施效果如何?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研討式培訓有著獨特的魅力和效果,參訓教師通過培訓的主題研討,對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有了正確的認識,提高了文本分析和活動設計的能力,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在這里,教師既是參訓者,又是啟發(fā)者,以共同研討的方式促進自己走向專業(yè)發(fā)展。當然,作為一種培訓模式,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主講教師的理論水平,教師們的研討能力、水平等都會直接影響研討的效果。如何克服這些局限性,還有待于今后的繼續(xù)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