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世明
關鍵字:
天文臺競賽;懷表;紀堯姆擺輪
提要:
鐘表收藏收獲的不僅是一枚表,更多的是對鐘表的認知,我要說的這枚表是一枚有著較為特殊歷史意義的表,初寫于2018年,也為紀念該表100周年而作。
在開始從事古董懷表收藏的幾年中,我接觸到各種品牌的不同等級的懷表,自己也嘗試一些設計,想把一些個人的想法融入到自己喜歡的藏品上,但改造完整的古董表的這種不理智行為,我自己并不認可,在鐘表市場上一般情況下認為20世紀70年代以前生產的表稱為中古表,近百年左右的表被認為是古董表,現(xiàn)存世有較多的古董懷表機心,在缺失表殼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加裝表殼發(fā)揮余熱,近些年來所謂的懷改已經泛濫,甚至成為粗制濫造的代名詞,各類鐘表海淘網站上有著大量的性價比不錯的懷表供愛好者選擇,當然這些機心的制作水平參差不齊,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有可能買到合適的,我在嘗試這個過程中得出一些結論,我需要至少在完美品相的前提下?lián)碛辛鶄€條件才滿足需求。
第一,年代選擇為1880年—1930年之間的作品: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是瑞士懷表時代發(fā)展的巔峰時代,這個時代的瑞士懷表制作最為精良,結構成熟穩(wěn)定,無論是在材質、打磨工藝,還是在精度調校上,都是懷表時代最好的黃金年代,對于作為可以日常佩戴的表,可靠堅固性尤為重要。
第二,高級別配置:通?;A計時功能杠桿擒縱結構的小三針高級懷表的走時軸承大多為21鉆,鉆數(shù)雖然不是區(qū)別等級高低的唯一標準,但通常相同品牌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等級差異,通常個人認為較高的配置還要擁有優(yōu)秀的擺輪,高級的雙金屬開口擺輪一定要擁有實金擺釘及鉑金擺釘,這樣的擺輪抗氧化性好,工藝穩(wěn)定,也有較好的精度性能,有利于走時精準的穩(wěn)定性,使用紀堯姆擺輪(Guillaume Balance)的賽級擺輪最為奢侈,通常參加天文臺精度競賽時才有用到,另外高級的懷表擒縱配有平衡叉,保證擒縱軸的橫向磨損受力均衡。
第三,優(yōu)良的打磨:一般說到打磨,有公認的日內瓦印記為證的打磨較為優(yōu)良,但是日內瓦印記的局限,主要是對日內瓦產區(qū)的產品保護,在20世紀初很多日內瓦產區(qū)外的高級制表的打磨水準并不低于日內瓦印記法則標準,所以我認為的打磨也不止是夾板的打磨,包括夾板倒角、鋼件倒角、螺絲孔倒角、大小鋼輪的倒角,這些不論是看得見還是看不見的地方,都要打磨到才行,螺絲和鋼件的鏡面拋光,擒縱叉的倒角拋光。
第四,具有較高級別的調校:前面三條說的都是裝飾性的工藝,而較高的調校則是技術性的門檻,通常像百達翡麗最高級調校的機心夾板上刻有8 Adjustments 意為8方位調校,Extra或者Superior代表著品牌自身最高級別的調校。
第五,擁有品牌證書或其它歷史證書:一塊古董表擁有完整的出生證明是非常難得的,有可考證的歷史記載才算傳承有序,無論是原出生紙,還是后補證書,都說明了表的來歷或者經歷,這一點尤為重要。現(xiàn)存高級品牌很多可以提供后補的檔案摘錄證書,也為此提供一些選擇條件。當然,最難得的還是同時擁有天文臺競賽的獲獎證書。
第六,現(xiàn)存未中斷過制表的品牌:一般情況下常見的古董表的價值取決于現(xiàn)有品牌的市場定位為前提。中斷制表歷史的品牌性價比很好,但是歷史檔案多數(shù)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難以尋到其關于生產和出售的一些歷史檔案資料。懷表的生產年代跨度大,時間久遠,即使是完美品相,狀態(tài)保持較好的情況下,滿足以上六條并不容易。
1. 編號:377635的17令(38.35mm)小三針機心,機心配置奢華,該表采用了江詩丹頓特有的螺桿式專利微調,最搶眼的三只高杯玫瑰金套筒與紅寶石相互輝映,作為一枚天文臺競賽機心,根據(jù)天文臺競賽的要求,機心編號為獨一無二,并且要求刻在基礎夾板上,保證其成績公告不會被其它替換夾板所篡改,注意基夾板上擺輪附近刻有Intégral Balancier,根據(jù)江詩丹頓官方解釋,Intégral為紀堯姆擺輪,小鋼輪夾板上刻印有“MADE FOR SHREVE.TREAT & EACRET SAN-FRANCISCO”表明該機心為江詩丹頓提供給美國的舊金山經銷商SHREVE.TREAT & EACRET公司。
2. 左3為懷表配置的平衡擒縱叉,最右側為普通無平衡叉的擒縱叉?,F(xiàn)代腕表中幾乎沒有使用平衡叉的設計,主要是不再考慮擒縱叉軸壽命問題,平衡叉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擒縱叉軸剪切力的均衡,但在當時也是只有百達翡麗大部分都采用了此配置一直沿用至懷表時代結束, 其它個別高端鐘表才有平衡叉的配置。
3. 該表的擒縱叉實照。
1. 該天文臺競賽機心已被我裝配到腕表表殼中,鑒于17令的尺寸,該表整表直徑為42mm,相對當今主流的大尺寸腕表來說可以接受。
2. 如今的喬氏天文臺已經重新翻修,早已經不作為天文觀測場地,最終于1981年交還給皇家房地產專員,并恢復為國王天文臺的名稱。它是作為商業(yè)辦公樓出租給當?shù)爻邪痰墓镜模?014年,允許將建筑物的用途從商業(yè)改為住宅。
3. Kew原天文臺頒發(fā)的競賽記錄的Class-A級證書,該證書顯示為1914年勞力士將一枚編號為492282的11令勞力士機心送至Kew進行為期45天競賽,得分為77.3分,盡管勞力士傾全力打造出僅此一枚機心獲得Class-A級證書,但市場營銷目的已經達到,從此勞力士便擁有了當時最頂級的天文臺精度認證身份,在獲此殊榮后在廣告中廣為宣傳,從此勞力士身價倍增。
2016年3月的某一天,一塊懷改表進入我的視線里,這是一塊將一枚17令(38.35mm)的江詩丹頓小三針杠桿擒縱機心改造成了方枕型的腕表,重新寫了盤面,外觀貌不出眾,但這枚表的機心照片卻讓我心跳加速,這枚表的機心幾乎滿足了我以上所有的條件,21鉆,八方位調校,三個高杯黃金套筒鑲嵌著大紅石,鋼藍寶璣游絲,擺輪蓋鉆板、擒縱蓋鉆板和擒縱輪蓋鉆板居然都是金制的,大小鋼輪使用狼牙齒輪并且倒角,傳遞輪系使用的全是紅金齒輪!擒縱平衡叉倒角,使用的江詩丹頓獨有的專利螺桿式微調,以及Intégral擺輪(紀堯姆擺輪的一種)搭載的全是實金擺釘,還有配有兩顆白色的鉑金擺釘,這幾乎是江詩丹頓中基礎功能表中最高級配置了,在此之前見過有如此奢侈配置的江詩丹頓懷表都是18令(40.6mm)以上的大尺寸,最為重要的是這塊機心的編號刻在了天文臺競賽所規(guī)定的基夾板上,說明這是一塊可能參加過天文臺競賽的表,而且品相完美,在經過一番不小的周折,終于如愿以償,這枚表附帶前任主人從德國天文臺數(shù)據(jù)資料庫開具的天文臺競賽后補證書,證書上顯示,該枚表在1918年至1919年跨年間參加過Kew天文臺競賽,并且獲得名次和記錄,得分是86.4。
Kew天文臺英文名稱為The King’s Observatory,通常稱為喬氏天文臺,是當時世界上四大著名的最權威的精度計時競賽天文臺之一,英王喬治三世于1769年創(chuàng)建,早期專門為觀測金星凌日現(xiàn)象而設立的皇家天文臺,至18世紀末,國家級天文臺已遍布歐亞,在人類發(fā)明精密電子計時儀器之前,由于機械計時儀器因自身存在的物理工藝限制,觀察計時儀器精度是否準確,最權威的精度測量就是以天文臺觀測星軌來校準的。 1878年Kew天文臺開始為專業(yè)計時提供精度計時競賽,該天文臺所屬國英國,相對日內瓦與納沙泰爾天文臺來說,遠赴異國機構去參加競賽更顯公正,勞力士在20世紀初為開拓全球市場時,首戰(zhàn)的主賽場也是這里,并且在1914在這里拿下了勞力士歷史上第一枚腕表的天文臺競賽證書。
按照Kew的競賽標準,100分為滿分,80分以上才會獲得Class-E/G,也就是“Especially Good”意為特別優(yōu)秀,成績相當不錯。
4. 圖為原參賽檔案的掃描件,這枚表為該檔案中第一行,送參方登記方是Vacheron Constantin,登記編號為377635,獲得Class-A E/G的天文臺競賽公告證書。
5. 圖中最右側畫橫線的部分小字為Returned in 1box insured for 600FCS to ceaser of parcels on november 5th”意思為, “于11月5日將這包裹的600瑞士法郎保險退還給發(fā)貨人”。機心編號377635和377640兩枚機心通過同一個包裹寄送至天文臺進行參賽,品牌方為此支付了600瑞士法郎的保障金,這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實行郵政審查制度,并定期檢查信件和包裹中的機密信息或違禁品,寄往中立國瑞士的包裹可能會受到更多的懷疑。
6. 左圖:中左邊為普通雙金屬開口擺輪,右邊為Guillaume擺輪,一般情況下廣義上采用了Guillaume合金制作的擺輪被稱為忌堯姆合金擺輪,或者紀廉姆擺輪,大多數(shù)在外觀上擺幅另一側的擺臂較長,有別于普通雙金屬開口擺輪,但是并不是這種形制的擺輪都是紀堯姆擺輪,在德國傳統(tǒng)制表風格上,普通雙金屬開口擺輪都類似紀堯姆擺輪形制,大多也不具備紀堯姆擺輪的功能。右圖:江詩丹頓所采用的螺桿式微調專利申請人是E.J.Roux和L.U.Patio,登記日期是1884年1月8日,美國專利號為291780。
我開始尋找有關這塊表的全部信息,畢竟是一塊古董表,歷近百年,想要尋找到這枚的歷史檔案并不容易,參加天文臺競賽的表擁有獨一無二的檔案編號,我在第一時間就去尋找到了當年的Kew天文臺的聯(lián)系方式,通過各方渠道得知Kew天文臺移交給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我與他們取得了聯(lián)系后,該實驗室的Michelle Cooper女士告知我所有的天文臺檔案都已經移交給了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海事博物館(Royal Museums Greenwich),并且提供了他們的聯(lián)絡方式,于是又馬上聯(lián)絡,也很快就有了回應,被告知,大概在10個工作日后會提供答復,我擔心沒有結果,于是我沒有懈怠,找到了江詩丹頓官方的國際版論壇,上面的藏家高手如云,向他們尋求幫助或許會收獲,我聯(lián)絡了當時論壇著名的江詩丹頓專家版主DanShao,并得到了回復,他對這枚表的歷史也很感興趣,重點在于這枚表是江詩丹頓為數(shù)較少保留下來參加過天文臺競賽并且獲得名次的,他還告知我他已經委托朋友去尋找當年的歷史檔案了,讓我等待消息, 然而不到10個工作日,卻提前等來了格林威治博物館發(fā)來的好消息,回復郵件的是一名在天文臺工作的志愿者,曾經服役于皇家海軍的中校軍官Peter Linstead-Smith,OBE先生(由英國皇室授勛的大英帝國官佐勛章Officer,簡稱“OBE”),他郵件中提到參賽公告證書存檔副本已經遺失,但是檢索到了這枚表參賽時的檔案記錄以及原參賽登記證,并且將這些資料原本檔案進行電子掃描發(fā)送了給我,這樣的結果讓我欣喜,沒有想到可以在橫跨近一個世紀后,再次從歐洲尋到了這枚近百年前在英國天文臺競賽的原始檔案,四天后Danshao的回復,他的朋友沒有從江詩丹頓原廠詢問到相關參賽的信息,但是也從天文臺檔案資料中找到了1918/1919年的參賽檔案,包括競賽成績列表,并且他在郵件中說想約我見面,親自把相關的檔案信息給我。
天文臺舉辦的精度大賽在19世紀中期興起,相當于鐘表界的奧運盛會,舉辦天文臺競賽的為首四大天文臺分別為瑞士日內瓦Geneva天文臺、瑞士納沙泰爾Neuchatel天文臺、英國Kew天文臺、法國Besan?on天文臺,此外還有德國格拉蘇蒂Glashü tte天文臺、德國海軍Deutschen Seawarte天文臺、美國海軍U.S.Naval廣義上的天文臺表,自古以來凡沾得上邊的,浩如瀚海,其中極少一部分才是狹義上的天文臺表,Observ atory Chronometer,特指官方天文臺(不包括BO和COSC)根據(jù)各自所制定精度標準正式認證的表。
1. 百達翡麗的Ref.3699,此型號表獨此一枚,曾是百達翡麗前任總裁菲利普斯登的私人腕表,這塊表機心編號為861115,設計為50秒旋轉一周的中心式陀飛輪,使用了比鋼質密度低的無磁性鈹青銅擺輪框架,擺輪使用當年了溫度補償最有效,價格昂貴,較難加工的紀堯姆擺輪。這個陀飛輪機心在1945年制作完成,并且由著名的天文臺競賽調校專業(yè)大師André Zibach和Max Studer調校后送至日內瓦天文臺進行參賽,從1948年至1963年參加了多達11次天文臺競賽,并且獲得所屬類別的一等獎。期中1948年同年參加了納沙泰爾和日內瓦兩個天文臺競賽獲得名次,現(xiàn)典藏于百達翡麗鐘表博物館中。
2. 圖為百達翡麗Ref.2458P,機心編號為861121,從1948年至1952年共參加了三次日內瓦天文臺競賽,并且在1948年競賽中獲得了季軍名次。2012年12月紐約佳士得拍出了377.9萬瑞士法郎的天價。注意該表的擺輪為紀堯姆擺輪。
這類真正的天文臺表,也就是所謂的天文臺競賽表,并不是指該型號獲得天文臺認證,而是此唯一編號的機心從品牌送到天文臺進行的精度競賽,獲得名次記錄會永久存檔,因此是除原廠以外可以通過天文臺檔案資料查得到該表的記錄信息,和現(xiàn)在所提到的天文臺認證是完全不同的,品牌參加一次天文臺競賽的成本可能出這一枚表本身的制作成本,因此參加天文臺競賽的表具有較為特殊的屬性:
首先,參加過天文臺競賽的表幾乎代表了品牌的當時最高水平的調校和制表技術,由于天文臺競賽是當時檢驗制表技術最權威的決戰(zhàn),所以熱衷參與競賽的廠商都不惜余力的投入財力和技術,每一塊送至天文臺參賽之前都需要準備半年以 上的時間由專業(yè)調校師進行調校選拔,送至天文臺參賽時間大部分都長達40天以上,因為包含冷熱溫度不同的條件進行比賽,很多賽事都是跨年度進行的。
其次,參加過天文臺競賽的表,是特殊制作,使用特殊擺輪,特殊調校,并非量產,數(shù)量相對總產量非常稀少。1896年(Dr Guillaume)紀堯姆博士所發(fā)明的合金擺輪首次出現(xiàn)天文臺精度計時競賽中,這種被稱為Anibal的合金材料為40%鎳,用來替代普通雙金屬開口擺輪內側的鋼制材料,因此即使保存較差的忌堯姆擺輪內側也不會出現(xiàn)嚴重氧化,也可作為判斷是否是忌堯姆擺輪的一個方法。眾所周知一塊杠桿式擒縱多方位調校優(yōu)良的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擺輪與游絲的平衡性,在懷表時代,一般懷表多數(shù)使用的是雙金屬開口擺輪,也叫溫度補償擺輪,這個時期的游絲和擺輪的制作水準受到材料限制,雖然解決了部分溫差變化時與游絲平衡的補償,它在溫度變化時,游絲彈性隨溫度產生線性變化,而普通的雙金屬開口擺輪在溫度變化下的慣量呈現(xiàn)為二次方程,因此產生了中間溫度差,而使用紀堯姆合金擺輪在溫度變化下慣量呈線性變化,所以能夠更加有效的補償溫度帶來的誤差。因此在這個時代的機械表中,紀堯姆擺輪是最佳的溫度補償擺輪,但是數(shù)量很少的原因正是它的制作成本過高造成的。
3. 左圖:1918-1919年Kew天文臺競賽公布的成績表,編號為377635參賽成績?yōu)?6.4,與此同時,共同參賽鄰近編號為377637與377640分別獲得了86.3和84.9的成績,注意在第三縱欄中擺輪形式標注為Intégral。 右圖:1910年日內瓦天文臺競賽的前三等獎成績名單,其中江詩丹頓在二等獎以上的成績面前與百達翡麗平分秋色。但是參與天文臺競賽的數(shù)量遠遠不及百達翡麗多。
4.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了原Peseux 260天文臺競賽型機心的腕表,使用的是原機心配置的紀堯姆擺輪。
5. 左側為江詩丹頓官方原廠提供的機心編號377635的檔案萃取證書,右側為德國天文臺數(shù)據(jù)資料庫提供的KEW天文臺競賽記錄證明,該證書記錄了機心編號為377635的表獲得1918年/1919年KEW天文臺競賽Class-A級證明。
關于紀堯姆擺輪識別的幾個重要特征,由于紀堯姆擺輪主要是在材料上采用了鎳合金來替代鋼材料,唯一的外觀特征是擁有相對較長的四條擺臂的擺輪,并且符合以下特征的才可以判定為紀堯姆擺輪:首先是在1896年之后擁有天文臺競賽檔案記錄的表大多數(shù)具備使用紀堯姆擺輪的條件,其次是基夾板上刻有機心編號,屬于符合天文臺競賽參賽規(guī)則的表,使用紀堯姆擺輪可能性較高。
最后,天文臺競賽中獲獎的表,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這是當時最權威的認證,也是對獲獎品牌技術的認可,舉辦競賽時間跨度最久的是瑞士納沙泰爾天文臺,從1866年開始到1975年停止,大約一百多年里,平均每年一屆,總體參賽的鐘表保有數(shù)量估計不到萬只左右,歷史上參與競賽的表大部分沒有被再次銷售過,很多都隨著品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完好保存下來的少之又少,除現(xiàn)存在各大鐘表博物館以外,其余少量的會在各種拍賣會中流通。
目前可見到現(xiàn)存的天文臺競賽中獲獎的懷表普遍尺寸偏大,百達翡麗大部分參賽機心尺寸在19令以上,主要原因是較大的擺輪尺寸便于調校,走時精度相對穩(wěn)定,在競賽中獲勝的幾率更高,所以裝配腕表的話,表殼口徑會大于48mm令人難以接受,最佳選擇應為17令以下,這樣表徑尺寸會控制在43mm以下,縱觀各大鐘表拍賣記錄,17令天文臺競賽表幾乎是這個時代可以遇見到最小的口徑懷表了。
1. 官方提供的萃取檔案證書中,第一行關于此表類型,出售的只有機心,因此只有唯一可識別機心編號:377635,無表殼編號,根據(jù)官方內部解釋,在型號中“RA17″Extra AB,意為:R表示表冠上弦,A表示杠桿式擒縱,17″代表機心尺寸17令,Extra代表最高等級,AB是法語Avec Bulletin的縮寫,代表擁有天文臺競賽獲獎證書,出售時間為1919年。
2. 江詩丹頓皇家天文臺系列懷表,江詩丹頓在1907年注冊了Chronomètre Royal 為商標,盤面為白色琺瑯,立兵式阿拉伯數(shù)字(Upright Arabic numerals),該系列懷表機心普遍采用了杠桿式擒縱,鋼藍寶璣游絲,雙金屬開口擺輪,黃銅鎏金夾板,狼牙式大小鋼輪,中心黃金套筒,鵝頸式微調。
1945年后,天文臺競賽迎接來了腕表時代的巔峰,日內瓦以及力洛克等崛起的鐘表品牌,先后投入了大量天文臺競賽的活動之中,在此時電子振蕩校準儀已經開始在各廠家普及,大大降低了對于精度調校的難度與周期,成本也隨之下降,對于單純人工調校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式,于是關于D類表的天文臺競賽的數(shù)量開始上升,例如浪琴、歐米茄、真力時、雅典、鐵達時、萬國等品牌幾乎霸占了整個腕表時代的天文臺競賽舞臺,也誕生了很多種類優(yōu)秀的天文臺競賽機心型號,當然這些表雖然相比懷表時代的數(shù)量要龐大的多,但和懷表相比,真正參加競賽的賽機真正流入市場進行銷售的就更少了,這個時期的競賽機心缺乏觀賞性,天生制造出來就是單純?yōu)樗椭撂煳呐_進行精度競賽,只有擒縱擺輪和游絲部分做了最優(yōu)調整,很多甚至看上去只是毛坯機心一樣,未經過任何修飾打磨。并且和正常銷售生產的表不同,在發(fā)條動力上做了減法,以保障在競賽的規(guī)定時間內的走時精度,當然這樣的機心在機械表重新復活前并不被人看好,因此在90年代跳蚤市場上可以以很低的價格買到,獨立制表崛起后,專門為參加競賽而設計的機心被得到重視,很多獨立制表人將其打包收走,例如著名的獨立制表人Kari Voutilainen據(jù)說曾經收購了50枚沒有出廠的Peseux 260天文臺競賽型機心用于重新制作腕表,該機心是瑞士機心供應商Peseux生產,專門為天文臺競賽而生,提供給各品牌用于天文臺競賽,例據(jù)說共生產了3300枚,從未向個人銷售過,雖然Kari的P260機心重新制成的腕表在最近的拍賣會成交價已經超過了70萬港幣,但是這類表依然也只是天文臺競賽類型機心,并不是當年真正送至天文臺參與過競賽,不過Kari選擇了與法國貝桑松天文臺重啟認證業(yè)務的合作。
我對該表表盤進行了設計,參考江詩丹頓歷史作品與其它天文臺競賽腕表風格,沿用了皇家天文臺系列懷表的經典盤面立兵字體的阿拉伯數(shù)字與軌道刻度,并將12設置為勃艮地酒紅色,因其機心為開面式懷表機心,原表冠設置為12點位置,小秒盤為6點位置,變更為3點表冠位置,小秒盤為9點位置,并且在3點位置為對應平衡9點小秒盤,用KEW天文臺單詞環(huán)繞,中間為天文臺公告與紅色的機心編號,平衡美觀而有天文臺競賽表的特點,小秒盤的直徑與軌道刻度直徑比例為1:2.7,這樣的小秒盤尺寸接近擺輪直徑達,配上鋼藍梨型針,顯得盤面大氣不拘謹。表殼采用不銹鋼材質,旋蓋背透,做到生活防水,為了上弦和調試的手感舒適,我專門定做了一枚大尺寸的鉑金材質的表冠,上弦手感輕盈柔和,該機心的馬耳它十字與其他同型機心5齒不同,采用的是6齒型,基本參數(shù)如下:表殼直徑:42mm,走時動能為36小時振頻18000Hz,目前走時日差在+5秒左右,對于百年前的古董機心,能達到如此水平,我已無它求。
3. 經過反復修改,共嘗試了A、B、C、D四款表盤設計,最初設計A是將天文臺信息設置在品牌LOGO位置,設計B將12更換成紅色字體,機心編號和天文臺信息置于9點位的小秒針盤上,天文臺信息置于軌道外下方6點位置,該設計缺乏平衡,視覺上有所欠缺。設計C與最終設計D區(qū)別在于小秒盤面直徑較小,10和8是完整數(shù)字,最終采納的D設計將小秒盤與天文臺信息進行等比例放大,使得整體顯得比例協(xié)調大氣。
4. 個人重新設計的表盤與江詩丹頓皇家天文臺懷表的盤面對比,總體沿用了原有立兵字體和軌道刻度的經典設計,使其更符合江詩丹頓懷表的經典傳統(tǒng)風格。
2016年底終于完成了這枚心儀已久的作品,那種喜悅至今還能感受到,我迫不及待的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欣賞,迎來各種贊許的目光。2018年初我戴著它遠赴瑞士日內瓦參加了SIHH國際鐘表沙龍,參觀了江詩丹頓日內瓦總部,也參觀了百達翡麗沙龍和百達翡麗博物館,沿著日內瓦湖畔前往納沙泰爾,穿越那白雪皚皚的汝拉山谷,參觀了拉紹德封鐘表博物館,拜訪了獨立制表人并與其交流心得,得到了朋友們的認可。從完成整表至今已經陪伴我度過了5個春秋,而從機心誕生那天起,已過百年的它依然用鏗鏘有力的滴答聲,講述著那不可磨滅的榮耀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