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薪成,趙 晶,王世杰,崔劍征
(1.沈陽工業(yè)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870;2.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航天學院 航天科學與力學系,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碳納米管(CNTs)作為典型的一維結(jié)構(gòu)納米填充材料,因其獨特的幾何結(jié)構(gòu)使其具備高達1 TPa彈性模量和11 GPa~63 GPa拉伸強度的機械性能[1],良好的導電性、高熔點、低密度[2]、高耐腐蝕性[3]等性能,成為研究者們的關(guān)注焦點。賈承赟等[4]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備了多壁碳納米管(MWCNTs)補強丁腈橡膠(NBR)復合材料,研究發(fā)現(xiàn)MWCNTs的引入會明顯增強NBR的硬度、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同時提高了NBR的耐磨性能。袁兆奎等[5]采用雙輥共混法研究了CNTs用量對丁腈橡膠性能的影響,發(fā)現(xiàn)隨著CNTs用量的增加,NBR的拉伸強度和撕裂強度呈現(xiàn)出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復合材料的耐熱和耐磨性能有所增強。
碳納米管根據(jù)卷取方式的不同會呈現(xiàn)出3種不同類型:扶手椅型、鋸齒型和螺旋型。碳納米管卷曲的手性指數(shù)(n,m)決定了其直徑和手性,也決定了碳納米管的金屬性、半導體或小帶隙半導體性的電子輸運行為[6]。Borja Coto[7]利用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研究了CNTs手性指數(shù)對環(huán)氧樹脂/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的影響,發(fā)現(xiàn)CNTs手性對復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強度影響較小。Zheng等[8]利用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采用位移加載方法研究了不同手性指數(shù)的CNTs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為基體的復合材料界面剪切強度的影響,發(fā)現(xiàn)CNTs手性角與復合材料界面剪切強度成正比,扶手椅型CNTs是補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體的最佳碳納米管類型。本文采用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通過研究3種不同手性指數(shù)的CNTs/NBR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和摩擦學性能,從原子層面分析CNTs手性對CNTs/NBR復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構(gòu)建出3種不同手性指數(shù)的CNTs,具體模型參數(shù)如表1所示。不同CNTs/NBR分子模型的構(gòu)建方法相同,這里僅介紹(5,5)扶手椅型CNTs/NBR分子模型的構(gòu)建。將(5,5)扶手椅型CNTs放入大小為(4.0×5.0×4.0) nm3的晶格中心,構(gòu)建丁二烯和丙烯腈單元比例為3∶2、聚合度為30的NBR分子鏈,將其填充進晶格內(nèi)部直到周期性晶格密度達到NBR理論密度1.0 g/cm3。
為得到全局最小能量構(gòu)型,首先采用共軛梯度方法[9]對體系進行多次幾何優(yōu)化,直至體系能量達到能量收斂精度10-5kcal/mol。隨后進行600 ps的NVT系綜分子動力學平衡以消除內(nèi)部應力,溫度設置為298 K,最后進行600 ps的NPT系綜分子動力學平衡,壓強設置為101 kPa。將得到的復合材料模型作為中間層,(4.0×5.0×0.8) nm3和(4.0×5.0×1.7) nm3鐵原子層分別作為頂層和底層構(gòu)建三層摩擦副分子模型,模型結(jié)構(gòu)如圖1所示。對體系進行5次退火循環(huán)(Anneal),溫度范圍為150 K~350 K,單次循環(huán)進行200 ps的NVT系綜分子動力學平衡,時間步長為1 fs。最后選擇5次退火后能量最低構(gòu)象進行限制性剪切模擬,賦予上下兩層鐵原子摩擦副0.1/s的速度,方向延X軸正反方向,隨后讓體系在NVT系統(tǒng)下運行450 ps,溫度設置為298 K。
圖1 三層摩擦副分子模型
上述分子動力學的建模和動力學平衡均采用MaterialStudio8.0(MS8.0)完成,力場選用COMPASS[10]力場,系統(tǒng)溫度的控制方法和壓強的控制方法采用Andersen和Berendsen方法,靜電作用與原子間作用力的計算方法采用Ewald和Atom-based方法[11-15]。分子動力學模擬步長設為1 fs,分子勢能的截斷半徑設為1.25 nm。
采用恒應力法[16]獲得復合材料的應力與應變關(guān)系曲線,模擬過程如下:將CNTs/NBR復合材料模型沿著CNTs軸向逐次施加增量為5 MPa的應力拉伸體系,拉伸過程中保持體系內(nèi)壓強不變,每次拉伸后體系均進行5 ps的NPT系綜分子動力學平衡,控壓方法選擇Souza-Martins,體系內(nèi)各原子自動按照拉伸后的尺寸進行分子動力學平衡計算,最終得到3種不同手性指數(shù)CNTs/NBR復合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CNTs/NBR復合材料應力-應變曲線
根據(jù)圖2中所示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應力-應變曲線線性階段的斜率得到手性指數(shù)分別為(5,5)、(6,4)和(9,0)的CNTs/NBR復合材料的彈性模量為1.38 GPa、1.56 GPa和1.26 GPa,手性指數(shù)為(6,4)的CNTs復合材料彈性勢能分別比其他兩種復合材料提升了13.04%和23.81%。同時由圖2可以看出:3種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分別為180 MPa、194 MPa和176 MPa;手性指數(shù)為(6,4)的CNTs/NBR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分別比其他兩種材料提升了7.78%和10.23%。由此可見,相較于其他兩種復合材料,手性指數(shù)為(6,4)的CNTs/NBR復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
3種不同手性指數(shù)CNTs/NBR復合材料的剪切行為模擬過程如圖3所示。經(jīng)過計算后發(fā)現(xiàn),手性指數(shù)分別為(5,5)、(6,4)和(9,0)的CNTs/NBR復合材料磨損率分別為55.90%、54.80%和59.45%,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0.55、0.54和0.56。手性指數(shù)為(6,4)的CNTs/NBR復合材料相較于其他兩種復合材料具有更小的磨損量和摩擦因數(shù),摩擦學性能更加優(yōu)異。
圖3 CNTs/NBR復合材料的剪切行為模擬過程
為了進一步揭示CNTs手性指數(shù)影響NBR基體摩擦學性能的微觀機理,分別提取了3種復合材料延厚度方向的相對原子濃度分布曲線、摩擦溫度曲線和原子速度曲線,如圖4所示。
從圖4(a)可以看出:在摩擦界面處,手性指數(shù)為(6,4)的CNTs/NBR復合材料具有更低的原子濃度,相較于其他兩種復合材料分別降低了11.37%和13.58%。這意味著引入手性指數(shù)為(6,4)的CNTs能夠降低NBR復合材料在摩擦界面處的原子濃度,減少被鐵原子層帶走的NBR高分子鏈數(shù)量,進而有效降低NBR復合材料的磨損率,提升NBR基體的摩擦學性能。
從圖4(b)可以看出:手性指數(shù)為(6,4)的CNTs/NBR復合材料在摩擦界面處具有更低的摩擦溫度,相較于其他兩種復合材料分別降低了26.38%和33.17%,該現(xiàn)象與相對原子濃度分布結(jié)論保持一致。這是由于手性指數(shù)為(6,4)的CNTs的加入使得NBR高分子鏈更好地吸附在基體中心位置,提升了NBR基體的內(nèi)部結(jié)合強度和表面硬度,降低了NBR基體在剪切作用下的能量耗散,進而增強了其抵抗粘附摩擦的能力[17],從而降低了摩擦界面溫度。
從圖4(c)中可以看出:在摩擦界面處,引入手性指數(shù)為(6,4)的CNTs使得NBR基體具有更低的原子速度,相較于其他兩種復合材料分別降低了26.12%和38.48%,該現(xiàn)象再次與原子濃度分布和界面摩擦溫度結(jié)果保持一致。這是由于摩擦溫度的降低會對原子運動產(chǎn)生影響,限制了NBR高分子鏈脫離基體向鐵原子層的運動,降低了NBR基體的潛在磨損量,進而增強了NBR基體的摩擦學性能。
圖4 3種CNTs/NBR復合材料的特征曲線
(1) 在不同手性指數(shù)CNTs補強的NBR復合材料中,手性指數(shù)(6,4)螺旋型CNTs補強的NBR復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彈性模量和拉伸強度,這一現(xiàn)象可以理解為手性指數(shù)(6,4)CNTs因其特殊結(jié)構(gòu)促使更多的NBR高分子鏈吸附在其附近,復合材料整體結(jié)構(gòu)更加緊湊穩(wěn)定,進而提升了CNTs/NBR復合材料的機械性能,使得復合材料具備更好的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
(2) 手性指數(shù)(6,4)螺旋型CNTs補強的NBR復合材料具有更低的磨損率、摩擦因數(shù)和界面摩擦溫度,這一現(xiàn)象可以理解為手性指數(shù)(6,4)CNTs的加入使得NBR高分子鏈更好地吸附在基體中心位置,提升了NBR基體的內(nèi)部結(jié)合強度和表面硬度,限制了摩擦界面原子的運動,進而提升了NBR基體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增強了NBR基體的摩擦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