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鑒 楊保慶 黃奎源 陳曉文 韋乃丹 姚人銀
(廣西欽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學部,廣西欽州市 535000)
化療是一種針對癌癥進行的全身治療手段,無論是采用口服、靜脈滴注、體腔給藥還是其他方式給藥,化療藥物都會隨著血液循環(huán)進入全身的絕大多數(shù)器官和組織[1]。化療藥物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往往會引起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血細胞減少、胃腸道反應、皮膚黏膜反應、心肝腎功能異常等,其中胃腸道反應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2]?;熕幬锟芍苯哟碳の改c道引起不良反應,也可通過抑制消化道黏膜增生或作用于非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引起不良反應[3]?;煶R姷奈改c道反應是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導致脫水、電解質(zhì)失衡,并可因影響進食,造成體重下降、氮負平衡,從而降低患者對化療藥物的耐受性,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甚至導致其拒絕接受化療[4-5]。如果化療前不進行有效預防,90%以上的患者會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于化療的第2~4天其嚴重程度達到高峰[6]。本研究觀察福沙匹坦雙葡甲胺聯(lián)合昂丹司瓊治療化療性胃腸道反應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12月在我院采用順鉑進行化療的68例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患者均經(jīng)病理學檢查和/或細胞學檢查診斷為惡性腫瘤,且符合化療指征;(2)年齡35~65歲,體能狀況評分[7]為0~2分,體力狀況較好;(3)預計生存期>3個月,無重要器官功能障礙;(4)育齡女性患者同意在研究期間和研究結(jié)束后3個月內(nèi)采取避孕措施,入組前7 d內(nèi)血清或尿妊娠試驗陰性,非哺乳期患者;男性患者同意在研究期間和研究期結(jié)束后3個月內(nèi)采用避孕措施;(5)應用順鉑方案化療,且主要化療藥物為1 d內(nèi)使用;(6)患者自愿入組,簽署知情同意書,治療依從性好。排除標準:(1)入組前4周內(nèi)或同時參加其他臨床試驗的患者,2周內(nèi)使用過高致吐風險化療藥物的患者;(2)合并胃腸道梗阻、腦轉(zhuǎn)移、顱內(nèi)壓增高或其他潛在的可引起和/或加重胃腸道反應的疾病(如代謝紊亂、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等)的患者;(3)化療前已有嘔吐癥狀或有Ⅰ~Ⅱ度惡心,化療前24 h內(nèi)接受過除本研究方案規(guī)定首日聯(lián)合使用的地塞米松以外的其他抗嘔吐藥物(包括糖皮質(zhì)激素)的患者;(4)正在接受或用藥后2~7 d內(nèi)需進行上腹部或頭顱放療者;(5)合并必須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的基礎(chǔ)疾病的患者;(6)任何原因?qū)е虏荒苓M食或?qū)Ρ狙芯克褂盟幬?福沙匹坦雙葡甲胺、昂丹司瓊)過敏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68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35~65(43.16±3.25)歲,體質(zhì)指數(shù)(23.50±2.60)kg/m2;非小細胞肺癌15例,乳腺癌8例,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6例,泌尿系統(tǒng)惡性腫瘤5例。觀察組男18性例、女性16例,年齡35~65(42.76±3.65)歲;體質(zhì)指數(shù)(22.28±2.45)kg/m2;非小細胞肺癌16例,乳腺癌9例,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5例,泌尿系統(tǒng)惡性腫瘤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zhì)指數(shù)、腫瘤類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后進行。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順鉑(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356,批號:AA4A7024B)60~80 mg/m2化療,均于第1天化療前30 min給予地塞米松(廣東南國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4618)6 mg口服;給予注射用鹽酸昂丹司瓊(江蘇奧賽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6)靜脈注射,分別于化療前15 min及化療后4 h、8 h各靜脈注射8 mg,停止化療后口服鹽酸昂丹司瓊片(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0062),8 mg/次,每8~12 h口服1次,連用4 d。觀察組在上述用藥的基礎(chǔ)上于化療前30 min給予注射用福沙匹坦雙葡甲胺(江蘇豪森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269)150 mg靜脈滴注,20~30 min內(nèi)滴注完畢。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第4天胃腸道反應的嚴重程度,包括惡心、嘔吐、腹瀉。按WHO標準[8],對惡心、嘔吐、腹瀉癥狀的嚴重程度進行評價。① 惡心程度:0級指無惡心癥狀;1級指輕度惡心但能進食,食欲正常;2級指食欲明顯下降但能進食;3級指不能進食,日常生活受影響。② 嘔吐程度:0級指無嘔吐癥狀;1級指24 h內(nèi)嘔吐1次;2級指24 h內(nèi)嘔吐2~5次;3級指24 h內(nèi)嘔吐6~10次;4級指24 h內(nèi)嘔吐>10次,需胃腸道支持治療。③ 腹瀉程度:0級指無腹瀉癥狀;1級指大便次數(shù)增加2~3次/d;2級指大便次數(shù)增加4~6次/d,或夜間大便,中度腹痛;3級指大便次數(shù)增加7~9次/d,大便失禁,嚴重腹痛;4級指大便增加>10次/d或明顯血性腹瀉或需胃腸外支持治療。(2)觀察兩組患者化療前和化療結(jié)束后1周的生活質(zhì)量。采用36項健康調(diào)查簡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9]評價患者生活質(zhì)量,SF-36量表包含8個維度共36個條目,分別為生理機能(10個條目)、生理職能(4個條目)、軀體疼痛(2個條目)、總體健康(5個條目)、精力(4個條目)、社會功能(2個條目)、情感職能(3個條目)、精神健康(5個條目),另外包含一項健康指標即健康變化條目,用于評價過去1年內(nèi)健康狀況的總體變化情況,該條目不參與量表計分。SF-36量表得分按各維度條目計分換算而得,量表最高得分是800分,將各維度的原始分轉(zhuǎn)換成標準分(百分制),得分換算的基本公式為:換算得分=(實際分值-該方面可能的最低分值)/(該方面的最高得分-最低得分)×100,評分越低代表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差。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化療后胃腸道反應情況的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化療后觀察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瀉的嚴重程度均較輕(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化療后胃腸道反應情況的比較[n(%)]
2.2 兩組患者化療前后SF-36量表得分的比較 化療前,兩組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及量表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化療后,對照組SF-36量表各維度得分及量表總分均低于化療前,觀察組除生理職能維度評分外,其余SF-36量表各維度得分及量表總分均低于化療前,但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化療前后SF-36量表得分的比較(x±s,分)
組別n總體健康化療前化療后t值P值精力化療前化療后t值P值社會功能化療前化療后t值P值對照組3467.05±13.2054.20±13.403.983<0.00170.05±9.2056.20±12.305.258<0.00176.40±10.0660.20±13.025.741<0.001觀察組3466.72±12.0860.63±12.062.0800.04172.55±11.2065.18±12.022.6160.01178.22±11.1466.70±13.043.917<0.001 t值0.1082.0801.0063.0450.7072.057P值0.9150.0410.3180.0030.4820.044
組別n情感職能化療前化療后t值P值精神健康化療前化療后t值P值總分化療前化療后t值P值對照組3468.40±10.6856.20±13.304.171<0.00174.56±9.8056.30±12.406.737<0.001574.66±30.50458.73±40.0613.430<0.001觀察組3471.55±11.2063.55±12.102.8290.00672.25±10.0463.46±12.603.1810.002573.46±26.30515.27±32.208.161<0.001 t值1.1872.3840.9602.3620.1746.414P值0.2400.0200.3410.0210.863<0.001
化療是一種全身性治療手段,和手術(shù)、放療并稱為癌癥的三大治療手段。手術(shù)和放療屬于局部治療,對于潛在的轉(zhuǎn)移病灶和已發(fā)生臨床轉(zhuǎn)移的癌癥難以發(fā)揮有效作用,而化療藥物可隨著血液循環(huán)進入全身的絕大部分器官和組織,作用范圍廣,因此一些正常細胞可能也會受到損害[10-11]。胃腸道黏膜細胞屬于增殖型細胞,生長迅速,化療藥物對胃腸道黏膜細胞造成的毒性反應在用藥后的數(shù)小時內(nèi)即可出現(xiàn)?;熕幬锟芍苯哟碳の改c道引起不良反應,也可通過損傷腸道上皮細胞、抑制消化道黏膜增生而引起腸道菌群失調(diào),或是經(jīng)由非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發(fā)胃腸道反應[12]。雖然化療能夠延長癌癥患者的生命周期并改善癌癥相關(guān)癥狀,但化療的毒副作用,特別是胃腸道反應明顯,可降低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13]。因此,減少化療的毒副作用,減輕胃腸道反應,可增加患者獲益。
目前臨床上控制化療性胃腸道反應的藥物主要有糖皮質(zhì)激素、5-羥色胺3受體拮抗劑、神經(jīng)激肽受體拮抗劑等,這幾類藥物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來降低化療性胃腸道反應的發(fā)生率和減輕其嚴重程度[14-15]。合理使用止吐藥有助于提高化療療效及患者治療依從性,但由于化療性胃腸道反應的發(fā)生機制復雜,任何一種藥物的單一治療效果均存在局限性,聯(lián)合多種治療方式往往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化療后觀察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瀉癥狀的嚴重程度均輕于對照組(均P<0.05),這提示福沙匹坦雙葡甲胺聯(lián)合昂丹司瓊治療化療性胃腸道反應效果較單純昂丹司瓊治療更好。昂丹司瓊是第一代5-羥色胺3受體拮抗劑,具有強大的止吐功能,但半衰期短,常須反復給藥[16];而福沙匹坦雙葡甲胺是阿瑞匹坦的前體藥物,屬于神經(jīng)激肽受體拮抗劑,可有效阻斷P物質(zhì)的作用點或神經(jīng)激肽受體,從而達到抑制化療性胃腸道反應的作用,可用于預防高致吐性化療方案引起的胃腸道反應,且其半衰期為9~13 h,持續(xù)止吐作用良好[17]。福沙匹坦雙葡甲胺靜脈給藥后在體內(nèi)迅速轉(zhuǎn)化為阿瑞匹坦,起效快,療效顯著[18-1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化療后,觀察組除生理職能維度評分外,SF-36量表其余維度得分及量表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表明觀察組患者化療后的生活質(zhì)量高于對照組,這提示福沙匹坦雙葡甲胺聯(lián)合昂丹司瓊可減輕化療對腫瘤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福沙匹坦雙葡甲胺只需在化療前30 min靜脈注射1次,減少了給藥次數(shù);另外,福沙匹坦雙葡甲胺具有多種代謝途徑,但不經(jīng)腎臟排泄,因此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均可使用,用于老年患者時亦不需要調(diào)整用藥劑量。
綜上所述,與單純應用昂丹司瓊相比,福沙匹坦雙葡甲胺聯(lián)合昂丹司瓊可更有效地減輕惡性腫瘤患者的化療性胃腸道反應嚴重程度,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影響更小,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