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王雅玲
中國傳統(tǒng)金銀首飾制作工藝中的點翠,是花絲鑲嵌工藝中的一個輔助技藝,起著點綴美化金銀首飾的作用。制作點翠飾品時,先用金或鎦金的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胎體,然后涂上膠水,將裁剪后的翠羽仔細地鑲嵌在胎體上,再搭配各種珠寶玉石材料,最終制成精美的首飾和器物。
點翠工藝最早可能出現(xiàn)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薄拜嬕杂鸫洹笨赡苤傅木褪恰包c翠”工藝。
大同市博物館藏清代點翠和金首飾
唐代詩人李賀《瑤華樂》中“施紅點翠照虞泉,曳云拖玉下昆山”和李嶠的“羅裙玉佩當軒出,點翠施紅競春日”,都是在吟詠“點翠”之美。唐代點翠飾品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種成熟且頗為流行的女性裝飾,制作方法是在金鈿上粘貼一層鳥羽,由于鳥羽多選擇翠綠之色,故稱之為“翠鈿”?!缎绿茣の逍兄尽酚涊d安樂公主有一條名為百鳥羽毛的裙子,顧名思義,裙子用各種鳥類的羽毛制作而成。這條裙子不管從哪一面看,顏色都不盡相同,“正看為一色,旁看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
北宋初年,點翠開始變?yōu)橐允罪椦b飾為主的“奢侈品”。在宋代史籍里,點翠一般記載為“翡翠”“鋪翠”“翠毛”等。有史書記載北宋初期的長公主,身著鋪翠工藝的衣裳進宮,宋太祖責備道:“王家服此,宮闈戚里相效,翠羽價高,小民逐利傷生,實汝之由?!彼翁嬗陂_寶五年(972 年)下詔“禁鋪翠”,之后宋徽宗接受郭天信的意見也提倡減少翠羽的使用,但是成效微乎其微。南宋初年,隨著商業(yè)繁榮和經(jīng)濟發(fā)展,出現(xiàn)了眾多點翠工坊,上至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迷戀于翠羽和黃金首飾?!端螘嫺濉分姓f:“京城內(nèi)外有專以打造金箔及鋪翠、銷金為業(yè)者不下數(shù)百家,列之市肆,藏之篋盝,通販往來者往往至數(shù)千人”,可見當時對翠鳥的肆意捕殺現(xiàn)象較為普遍,點翠飾品價格高昂。于是宋高宗于紹興五年(1135)頒布鋪翠禁令,紹興二十七年(1157)再次下旨將交趾所貢翠羽五百“焚之通衢,立法以禁”,重申“自今后,宮中首飾衣服,并不許鋪翠、銷金”,并嚴禁廣州、福建采捕翠鳥,現(xiàn)有的銷金、翠羽服飾限三日內(nèi)銷毀,明知故犯或知情不報者受罰,舉報則受賞。《宋史全文》記載御藥院上奏:“永祐、昭慈等攢宮帝后生辰酌獻,所用鋪翠鏤金花。乞以藥玉葉漆金紙代充?!彼幱窬褪橇鹆?,宋代以琉璃仿制點翠制品的做法,可以說是現(xiàn)代以燒藍、點綢等技術(shù)手段代替點翠的實踐先驅(qū)。
宋朝的點翠之風亦為金元兩朝所沿襲。《金史》載皇后花株冠“用鋪翠滴粉鏤金裝珍珠結(jié)制”。元代《新編事文類要啟札青錢》卷九《藝術(shù)門》中有“金銀匠、珠翠匠”“某人結(jié)珠鋪翠妙奪造化”等語,由此可見宋、金、元時珍珠、翠羽普遍用于首飾上,鋪翠、結(jié)珠已成為金銀首飾制作中的一道專門工序。
明代,點翠工藝也用于器具之上?!短焖戒洝分蟹Q“銀點翠杏葉壺二十把,點翠滿池嬌銀山一座”。
清乾隆時期(1736—1795)點翠工藝發(fā)展到了頂峰,并逐步形成一門獨特的金工技藝。清宮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專門設(shè)立“皮庫”,負責管理和收集翠羽,而“銀庫”專設(shè)3 名點翠匠,承造“翠活計”。這些盛世余暉下的宮廷奢豪之物滲透到貴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首飾,大到擺件、屏風、家具,都能看到點翠的身影。點翠的風行不僅因為外形精致,更因為工藝復雜、原料稀有、色久不褪,使其成為身份的象征。
晚清、民國時期,隨著人們的生活、服飾、審美等發(fā)生巨大變化,傳統(tǒng)的點翠裝飾不再受上層社會青睞,致使點翠首飾需求量驟減,加上人類對翠鳥的肆意捕殺導致翠鳥數(shù)量急劇減少,瀕臨絕跡,點翠工藝開始走向衰落。中國最后一家傳統(tǒng)點翠工坊于1933 年閉門停業(yè)。
如今,翠鳥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明令禁止捕獵與販賣貿(mào)易?,F(xiàn)代匠人改良了傳統(tǒng)工藝,用染色鵝毛、藍色緞帶、養(yǎng)殖孔雀羽毛來替代翠羽,使其工藝得以傳承。
點翠首飾的紋飾一般以傳統(tǒng)吉祥圖案為主,內(nèi)容主要由福、祿、壽、喜、財五大主題構(gòu)成,反映了農(nóng)耕時代的吉祥觀念,通常包括植物紋、動物紋等。
植物紋飾主要有牡丹、荷花、菊花、蓮花、葫蘆、石榴等。其中牡丹、荷花、菊花、蓮花等花卉紋象征四季富貴、平安喜樂;石榴、葫蘆的紋樣代表著多子、多福、多壽。
動物圖案中的龍、鳳、蝙蝠、蜻蜓、蝴蝶等應(yīng)用較廣。龍鳳都是祥瑞之物,龍鳳相配寓意龍鳳呈祥;蝙蝠代表福上有福;蜻蜓紋樣寓意青春永駐、亭亭玉立,蜻蜓與寶瓶紋樣相結(jié)合,則蘊涵“清廷平安”之意;蝴蝶是幸福、愛情的象征,蝴蝶紋樣預示愛情甜美、婚姻美滿。
點翠飾品的胎底可分為金屬胎底和紙?zhí)?。相比金屬胎,紙?zhí)榈椎狞c翠飾品很容易脫落變形。這里主要介紹金屬胎點翠首飾的工藝流程,主要有采集、制胎、花絲鑲嵌、輯翠、刮青5 個步驟。
采集。點翠收集的一般都是藍耳翠鳥的羽毛,以背部或翅膀羽毛為主,有軟翠和硬翠之分。取自背部的羽毛稱為“軟翠”,翅膀部位的羽毛稱為“硬翠”。軟翠屬最上品者,也稱作“翠絨”,色澤鮮亮,質(zhì)感柔軟,工藝復雜細膩,多用于加工難度較大的“點”法環(huán)節(jié)。硬翠相對色差較大,色暗質(zhì)硬,比較適合制作成片造型,多用作“剪”和“貼”。由于軟翠數(shù)量極少,需要工匠師傅憑借豐富的經(jīng)驗篩選出色調(diào)與質(zhì)地相似的翠羽拼合在一起,軟翠的標準尺寸是3厘米,而硬翠一般以10 厘米為統(tǒng)一尺寸。
圖①清銅鎏金點翠花蝶紋結(jié)子
圖②③清銅鎏金點翠蟬紋發(fā)釵
圖④⑤清銅鎏金點翠蝙蝠紋發(fā)釵
在制作點翠飾品的時候,每只翠鳥身上一般只采大約28 根羽毛,還必須“活取”,因為翠鳥一旦生病或死亡,羽毛便會喪失炫影般的光澤。
制胎。制胎過程對工匠的技術(shù)有著極大考驗,金屬胎做工考究,胎底平面光滑,底托制作精細。
花絲鑲嵌。制胎完成后,把翠羽完整嵌入金屬底托,在外圍的“金邊”襯飾下,加之珍珠、翡翠、瑪瑙等裝飾。
輯翠。先將多支羽毛規(guī)則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再將翠羽梳理平順,放置在牛角板上,用毛筆蘸取鹿膠、蜂蜜及水調(diào)和而成的膠水涂抹在翠羽背面,防止羽毛四散,靜置干燥后,用刮平刀按照胎底的大致形狀進行裁剪,再用竹簽頭或毛筆尖粘取剪好的翠羽直接貼在涂有鹿膠的胎底上,重復上述步驟再一排一排地將翠羽貼上去。陰干之后,用沾了水再烤干的熟宣紙將翠羽包裹好,把不平整的部位按平,使得翠羽與底托完美貼合在一起。
清銅鎏金點翠花卉紋頭飾
刮青。用翡翠刀以30°左右的角度將翠羽刮成藍色,優(yōu)秀的工匠刮出來的藍色鮮艷璀璨、永不褪色。若刮青失敗,翠鳥羽毛就會逐漸恢復原來的顏色。
大同市博物館珍藏著8 件清代點翠首飾,它們出土于大同地區(qū)廣靈縣。
結(jié)子,就是頭發(fā)卡子。銅鎏金點翠花蝶紋結(jié)子雕工之精、做工之細、造型之美,堪稱清代飾品佳作。曲長14 厘米,寬7 厘米,銅鎏金質(zhì)地,形似橢圓狀,飾牡丹紋,花與葉之間為鏤空狀,花心和葉均采用點翠工藝,仿若一簇盛開的牡丹,寓意“富貴吉祥”。
銅鎏金點翠蟬紋發(fā)釵一對,曲長都是19 厘米,寬4.2 厘米,銅鎏金質(zhì)地,蟬形,軀干及兩翅采用點翠工藝,嵌精美翠毛。一件是一根細長的針柄;另一件是兩組釵柄,以備別插。
銅鎏金點翠蝙蝠紋發(fā)釵是一對蝙蝠姐妹花,通體鎏金,呈橢圓狀,器表飾蝙蝠紋。一件曲長11 厘米,寬4 厘米;另一件曲長9 厘米,寬6 厘米,都采用點翠工藝裝飾。一件是一根細長的針柄;另一件是兩組釵柄,以備別插。
清鑲玉嵌羽毛銅簪
銅鎏金點翠花卉紋頭飾長28 厘米,呈半圓曲狀,飾牡丹紋,以點翠工藝裝飾。造型輕巧玲瓏,做工精致,絢麗耀眼且有靈動感,嬌艷活潑又不失雍容華貴。
鑲玉嵌羽毛銅簪,簪首最長7.6 厘米,最寬5.2 厘米,簪腳長10 厘米。簪面中心鑲方形玉,玉作“吉”字樣,四面以點翠工藝裝飾,上部呈花瓣狀,下部呈羽狀,簪背后有彈簧與簪腳相連,可活動。
清鑲玉嵌羽毛銅簪
鑲玉嵌羽毛銅簪,簪首最長7 厘米,最寬5 厘米,簪腳長10.4 厘米。簪面中心鑲玉,玉片呈花卉狀,中心系有2 粒紅色小珠,四面以點翠工藝裝飾,呈花紋狀。簪背后有彈簧與簪腳相連,可活動。
這些點翠首飾制作精美、風格獨特,自出土以來就色鮮如初。清代的貴婦名媛把它們戴在云鬢之間,以此裝點生活。它們是古代宮廷貴族奢侈之物,是匠心獨韻神妙之物,更是大同市博物館那抹驚艷了時光的斑斕之色,為研究清代點翠工藝提供了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