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羅茜尹 王亞蓉
沈從文及夫人張兆和與王?、王亞蓉的合影
從學科發(fā)展的角度而言,中國的紡織考古研究始于新中國成立之后對古代服飾歷史的梳理,發(fā)展于20 世紀70 年代以來紡織文物實證資料的陸續(xù)出土,在進一步輔以實驗考古的方法之后,中國的紡織考古學科日趨完善。
中國的紡織考古依托于古代中國的服飾文化,但其發(fā)生發(fā)展中的每一步都無前路可循。從學科的完善而言,紡織考古經歷了文本和圖像研究、現(xiàn)場發(fā)掘保護、后期實驗考古等階段,每一階段的積淀與成果都是時代所趨與個人所長碰撞激發(fā)的結果。
飽水狀態(tài)發(fā)掘的江西靖安東周墓葬織錦衣身及刺繡袖緣
20 世紀以來逐步發(fā)展起來的中國考古學,以材料進行分科是較為常見的情況。相較于宋明即有傳統(tǒng)的金石學而言,紡織考古的起步十分晚。究其根本,大約因為紡織品是一種容易朽壞的物質載體,其糟朽、腐壞與永恒長久的文化理想幾乎完全相悖,無法寄托古人的情感與追求。
紡織考古的學科發(fā)展依托于對古代服飾的相關梳理,相較于歷代文獻中偶有提到的各類紡織名目及加工方式,古人對于服飾的記錄、討論甚至考證可謂貫穿整個中國文獻史。不過對歷代服飾的系統(tǒng)梳理也未早于20 世紀60 年代。1964 年,因周恩來總理對外交工作中文化性禮品的部分設想,系統(tǒng)梳理歷代服飾的學術研究工作得以開展。因務實求索的唯物觀念,對服飾的探索深入到具體的紡織工藝技術層面。同時期,伴隨基本建設而來的許多墓葬的搶救性發(fā)掘讓一批古代紡織品重見天日。自此,紡織考古學科終于拉開了序幕。
中國古代服飾歷史的考證是十分困難的,從材料而言,我國擁有較為完善的文獻傳承譜系,至清代被收入“四庫”的已有3462 種圖書,共計79338 卷。其中雖無專論服飾的書籍,但服飾相關的記載卻散布于各處,可以說服飾研究的文獻基礎就是通曉“四庫”。
服飾研究的實物資料更加零散,可納入服飾研究的文物包括造型器、建筑墻體刻繪、紙絹本繪畫等間接材料及服飾文物的直接材料。從保存難度而言,無機質材料物證易保存,有機質的紡織文物則極難保存。
無論是文獻資料還是實證文物,均呈現(xiàn)早期資料少、直接資料有限的客觀情況。在此情況下,沈從文先生《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用以比證的文獻不下千種,文物實證則不下10 萬件。
就紡織文物的實證發(fā)現(xiàn)而言,五代時期的《紀聞譚》提及唐代宗寶應二年(763 年),因帝后合葬,重開墓室后發(fā)現(xiàn)墻面如新,“唯衣服皆朱黃色”。此后直到20 世紀初,對紡織文物的發(fā)現(xiàn)與記錄才陸續(xù)出現(xiàn),先有敦煌藏經洞的大量唐宋絹畫、織繡品被發(fā)現(xiàn);接著,1926年,李濟先生在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中發(fā)現(xiàn)半個蠶繭,這半個蠶繭在趙承澤先生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紡織卷》中被認為是中國對蠶絲應用的最早實證;1925—1950 年間,俄羅斯、瑞典、日本等國學者都曾參與到漢唐絲綢的相關發(fā)現(xiàn)中。
如果說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服飾研究對明清之前的資料只能依賴圖像等間接資料的話,那么20 世紀的后30 年,則既是紡織服飾早期實證驚艷出場的時代,也是我國紡織考古的現(xiàn)場發(fā)掘清理技術在困難中不斷成長的時代。
對于紡織品而言,有機質的屬性是其無法長期保存且極易朽壞的根本原因。自然情況下,紡織物的存世時間無法超過500 年,但不同的氣候環(huán)境與置放空間也會對紡織品的保存產生極大影響。無氧、干燥的環(huán)境對于保存紡織品較為有益;飽水的無氧環(huán)境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絕微生物對紡織品的侵害,但長期處于飽水狀態(tài),構成紡織品的蛋白質大分子會發(fā)生水解,造成分子鏈的斷裂,這使得這些紡織品在出土時看上去“完好如新”,實際上“一觸即溶”。相較而言,穩(wěn)定的“密閉”環(huán)境對于紡織品的保存較為有益,而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因素、無法密閉的空間等都會對紡織品產生較大的侵害,因此無論紡織品原先“保存”于何種環(huán)境中,一旦被發(fā)現(xiàn)并被發(fā)掘,對它們來說都是進一步傷害的開始。
王亞蓉先生繪制的纂組結構
寬度為1 厘米的大葆臺漢墓纂組織帽帶
王亞蓉先生復原的纂組結構
可以說,對于紡織品的發(fā)掘都是搶救性的,需要在盡量短的時間內穩(wěn)定文物狀態(tài),并給予其合適的保存環(huán)境,于是起取、清理與隔離保護成為紡織品考古發(fā)掘的關鍵所在。
1972 年發(fā)現(xiàn)于湖南長沙的馬王堆漢墓與1981 年發(fā)現(xiàn)于湖北江陵的馬山一號楚墓,都處于南方高溫高濕地區(qū),得益于埋葬時造成的封閉性,這兩處墓葬讓人們見到了戰(zhàn)國時期和漢代中國絲織物的技藝成就。但潮濕的地下環(huán)境對考古工作中的起取或是揭展、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考古工作者一步步地摸索技巧。
對于主要依靠墓葬保存的地下紡織文物而言,毫無損壞地揭取它們幾無可能。被埋葬的有機質文物極少數能因環(huán)境原因獲得“密封”,但在耗氧結束前,紡織物也必然經歷了微生物、地下環(huán)境等多重傷害。糟朽、暗黃是零星幸存的紡織文物的常態(tài),即便保存良好的紡織文物,其因埋葬環(huán)境造成的干裂、軟爛等狀況,也極大阻礙了對其工藝價值的進一步研究。
由于紡織文物所使用的動、植物纖維原料都較纖細,即便紡織物狀況良好,也無法直接使用雙手完成其工藝技術研究,需用高倍放大鏡輔助才能了解線條纖維之間的表面關系,對于較為復雜或多層次的工藝結構難以通過視覺方式進行準確分辨,因此采用實驗模擬的方式,是獲取中國古代紡織信息最為重要的輔助手段,也是紡織服飾考古發(fā)展中的必經過程。
王亞蓉先生繪唐代幞頭
“中國服飾研究,文字材料多,和具體問題差距大,純粹由文字出發(fā)而作出的說明和圖解,所得知識實難全面?!边@是首版于1981 年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以下簡稱《研究》)的開篇,也是沈從文先生開始工作的客觀基礎。
在周恩來總理提出編寫古代服飾圖書的想法后,1949 年后就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從事文物研究工作的沈從文先生,受到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祁燕銘先生的推薦,接下了這份工作,但此類研究是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對象的。沈從文先生在《研究》中指出:“由于當作試點進行,工作方法是先就館中(此處指中國歷史博物館)材料和個人習見材料,按年代排個先后次序,分別加以摹繪。我即依據每一圖稿,試用不同體例,適當引申文獻,進行些綜合分析比較……解釋些問題,也提出些新的問題,供今后進一步探討?!?/p>
傳世閻立本作《蕭翼賺蘭亭圖》
而這種以圖、文相比較的研究方法,也就成了紡織服飾考古的真正開端,《研究》的方法是以實證說話。在由香港商務印書館于1981年刊行的《研究》初版中,174 個篇目25 萬字,旁征博引輕松寫意,圖文對照清晰明了,在此背后蘊含著沈從文先生極為細致的研究與考證。如《研究》中曾4 次提及傳世閻立本所作《蕭翼賺蘭亭圖》,其中提到了衣袍膝襕(宋代袍服流行在膝處有一道接縫,稱為“橫襕”或“膝襕”)、幞頭形制,及一個小小罐蓋。若說膝襕與幞頭算作明顯的服飾要素,會被著重觀察并不奇怪,但沈先生的觀察卻遠不止此,“殊不知圖中燒茶部分,有一荷葉形小小茶葉罐蓋,只宋元銀瓷器上常見”,并由此斷言《蕭翼賺蘭亭圖》非閻立本所作,可見其治學之精細與嚴謹。
有意思的是,類似《蕭翼賺蘭亭圖》這樣的作品,卻并未出現(xiàn)在《研究》的300 余幅配圖中。為了更加有效闡明問題,《研究》之中的許多插圖都是建立在許多文物基礎上的圖像總結。
1972 年,馬王堆漢墓被發(fā)現(xiàn),其中一號墓的保存和密閉情況都可算得天獨厚,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極大關注,但其實當時所有的參與者均沒有相關發(fā)掘與保護經驗,尤其是對紡織文物的起取、保護更是全無頭緒。
作為馬王堆漢墓發(fā)掘與絲織文物清理的主要負責人,時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技術室副主任的王?先生在謹慎細致摸索后認為:“從揭取,到保護存放的箱子、柜子和封裝,有一套處理保護的方法。我得出的結論是,不保護是最好的保護方法?!保ㄍ鮼喨兀骸墩路畬崳簭纳驈奈南壬砟暾f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 年)
1956 年因為局部塌方,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被發(fā)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該墓的紡織文物并未得到最佳保護,以致今日定陵的紡織品均呈現(xiàn)泛黃糟朽的狀態(tài)。馬王堆漢墓的紡織品可以算作中國古代紡織品中最早以文物“原貌”“面世”的?!安槐Wo”的馬王堆文物,直至今日仍保有出土時的色彩,這就是第一代紡織考古人為后人摸索的方法。
在馬王堆漢墓清理之前,王?先生為修復阿爾巴尼亞羊皮書發(fā)明了“紡織品桑蠶單絲網·PVB 加固技術”。因為蠶絲的透明與極強韌性,不僅不影響加固文物的外觀,而且非常耐老化,成為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紡織品修復的重要輔助手段。它完全符合文物修復工作中的“最小干預”和“具可逆性”原則,可以算作中國文物修復的國產“秘技”。
1973 年以后,王?與王亞蓉先生撐起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8 年后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紡織考古工作。1991 年王?先生無法出行之后,王亞蓉先生獨立外出并帶領團隊,繼續(xù)依據低干擾原則,僅使用調節(jié)溫濕度的方法,逐步摸索出從古尸身上完整脫取衣物、保色清洗紡織文物等處置的具體方式與原則,紡織文物的發(fā)掘與保護工作基本成熟。
越是古早的紡織文物越難以起取、保護,即便文物得以面世,對于需要求實的考古工作而言,其實仍不足夠。例如,1985 年提取保護了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的相關文物后,在撰寫考古報告時,對于編號為N10 的鳳鳥花卉紋繡淺黃絹面綿袍的領緣,包括夏鼐先生都無法給予準確定名。
這種領緣的裝飾帶并非N10 獨有,馬山一號楚墓中相同或類似的裝飾帶共有3—4 種,如N9 龍鳳虎紋繡單衣的領緣也是此種裝飾,寬約6.8 厘米,單位紋樣長度約17 厘米。實際上,N10 領緣裝飾帶的緯線非常特殊地纏繞在一根或兩根經線上,當時無法理解極細的絲線是如何盤繞的,只能含糊地將其定名為“田獵紋絳”。
馬山一號楚墓田獵紋絳領緣局部
王亞蓉先生以納縷繡復制的田獵紋絳
就紡織名物而言,絳主要呈條帶狀,一般為經編或經緯交織法完成。通過技術實驗,我們認識到只有使用細針對底層織物的緯線進行纏繞,才能形成文物所呈現(xiàn)的色彩清晰的顆粒狀裝飾效果,如王亞蓉先生就通過實驗以納縷繡復制了田獵紋絳。
在對田獵紋絳的研究過程中,所經歷的編結、交織與納縷繡的各類技術實驗,既是對古代紡織技術的深入理解,也是對工藝技術效果的進一步考察。為了獲取更為準確的信息,此類方式一方面需要最為全面的考古數據,同時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成本,因此尚無法在業(yè)內形成慣例,只能依靠研究者自身的興趣與經費支持進行深入研究。
以技術作為依托的紡織考古實驗,是探索中國古代紡織的必要手段。通過具體的工藝技法實驗,在研究破譯紡織文物信息的同時,還能獲得紡織文物復原的成果。
今日的中國在服裝上是有所遺憾的,我們似乎空有泱泱的傳統(tǒng),卻未有獨具的風格。追其根由,或許是因為在對待傳統(tǒng)服飾上我們經歷了重暢想而“輕談”工藝的階段,又因破除糟粕的迫切愿望而陷入現(xiàn)代化速度的泥淖中,僅以科學、求實的條框束縛自己,以至無暇回顧過往的精華。
若細細追究,我們其實會發(fā)現(xiàn),在第一代紡織考古人的身上,務實、理性確實是他們的研究標準,但在理性背后所堅守的卻是愛與責任。
著名散文家黃裳先生在《沈從文和他的新書—讀<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這樣評價:“作者的研究對象是服飾,這就要求將形態(tài)萬方、彩色斑斕的實物用文字再現(xiàn)在紙上,需要散文家的出色才能,不只是忠實的再現(xiàn),還得寫出事物活潑潑的情趣。這是常規(guī)的科學研究著作所不易得的特色,全書有大量美麗的插圖,而文字之美,卻使讀者感到姿媚轉勝。”
沈從文先生的讀書筆記
王亞蓉先生據沈從文先生的設想對唐代李重潤墓石槨宮裝婦女線圖的著色圖稿
這一評價顯然極具見地,閱讀《研究》時,我們一定能夠發(fā)現(xiàn),沈從文先生建立在極其龐大古代文獻、文物閱讀基礎上的,是對文化的極度熱愛與濃濃興味。如在談到“戰(zhàn)國銅鑒上的水陸攻戰(zhàn)紋”的時候,提及佩劍的緣起與戰(zhàn)國的興盛,不過200 字,就將秦王因佩劍過長,倉促之中無法拔劍自保,只能繞柱躲閃的典故巧妙穿插,輕松地將戰(zhàn)國時期崇尚長尺度的劍這一情景呈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
沈先生在《研究》中認為:“總的說來,這份工作和個人前半生搞的文學創(chuàng)作方法態(tài)度或仍有相通處,由于具體時間不及一年,只是由個人認識角度出發(fā),據實物圖像為主,試用不同方式,比較有系統(tǒng)進行探討綜合的第一部分工作。內容材料雖有連續(xù)性,解釋說明卻缺少統(tǒng)一性。給人印象,總的看來雖具有一個長篇小說的規(guī)模,內容卻近似風格不一分章敘事的散文?!?/p>
細讀《研究》,拋開那些具體的古代服飾線索,僅從文字的韻律、章節(jié)的構成、圖文的并行而論,看似松散的結構,未擬注釋的暢談,170 多個章目背后是引經據典的推敲,是精描細繪的圖示,是一個充滿了情懷、感恩與善意的靈魂,也是對于古代美妙無限憧憬的信念與執(zhí)著。這些豐沛的情感,讓《研究》讀起來輕松而有趣,于是170 多個章目,就變成了170 多個圍繞中國古代的服飾、文化、生活而說的不同故事。
王?、王亞蓉先生都不是最早跟隨沈先生從事古代服飾研究的助手,但他們是中國紡織服飾考古得以完善的真正力量。與以豐滿文字為世人熟知的沈先生不同,王?先生沒有文史背景,雖然學習過繪畫,也會拉小提琴,參軍時在文工團工作,但他的情緒總是內斂的,他的工作總是細致的,對于秩序與技術的精微操作有著天性的執(zhí)著,理性與責任占據了他的大部分人生。
王?先生復原的金縷玉衣結構示意
王?、王亞蓉先生分取法門寺寶函
王?先生記錄的軌跡圖
1953 年因朝鮮停戰(zhàn)而請假進京為工作找尋資料的王?先生,對建筑、古生物、文物等一切具有積淀的東西都非常感興趣。當他在參觀途中認識了主動為每一位觀眾講解的沈先生后,他人生的方向似乎也就逐漸定型。
1958 年從志愿軍復原之后,王?先生進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任技術室副主任,無論對同事、對工作,細致保護似乎成為了一切的核心。古代絞纈工藝研究,是王?先生進入紡織服飾考古工作后第一個系列的專項研究,現(xiàn)在許多看起來稀松平常的方法(如實驗記錄、圖文相證等),在20 世紀60 年代的中國,受限于物質條件、學科特征、文史傳統(tǒng)等因素,并不多見。
對山西大同煤礦萬人坑的清理,可以看作是王?先生首次對尸身進行處置。沒有先例參考的滿城漢墓金縷玉衣復原與發(fā)明絲網修復阿爾巴尼亞羊皮書,似乎是時代在推動著王?先生樹立起自己的考古態(tài)度與工作風格。從1972年震驚世界的馬王堆漢墓的發(fā)掘與絲綢提取保護開始,中國的紡織考古真正形成了自身既科學又“簡樸”的順“物”而為的保護方法。隨后,江陵鳳凰山漢墓絲綢保護、容憲公主墓出土服飾研究保護、江陵馬山一號楚墓絲織品發(fā)掘與保護、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文物提取與保護等紡織考古的實踐,讓中國的紡織考古逐漸完善。
近40 年的時間,王?先生奔忙于考古工作一線,同時輔助、延續(xù)著沈先生的物質文化史與紡織服飾史的研究工作,每一件工作都事無巨細地記錄、整理,每一個任務都全力以赴地投入與拼搏。辛苦奔忙,為紡織服飾文物的考古發(fā)掘建立了規(guī)范與方法,也最終拖垮了王?先生的身體。然而,萬幸的是,自1973年起開始輔助沈先生的王亞蓉先生,繼續(xù)堅持了下去。
馬山一號楚墓N10 鳳鳥花卉紋繡淺黃絹面綿袍
王亞蓉先生復制的N10 鳳鳥花卉紋繡淺黃絹面綿袍
作為女性,王亞蓉先生的紡織考古之路有著自身的獨特性,但作為新中國的女性,在男女平等之下,女性首先需要面對的是與男性一致的工作強度。在1973—1978 年間,王亞蓉先生與王?先生都是白天工作,晚上再輔助沈先生。1975—1991 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所有紡織考古相關工作都是由兩位先生共同完成的。
或許正是女性的特質,或是與生俱來的天賦,王亞蓉先生的人生之中,似乎都在探尋著美。因為其對美的孜孜以求的精神,才有了其與紡織考古的不解之緣。1973 年因在圖書館里查找設計玩具的資料而輾轉認識沈先生是因為此;1974 年,對著放大鏡與照片琢磨復原出原寬僅1 厘米的纂組帽系帶工藝是因為此;1985 年,將在民間搜集的各類針法總結匯編成《中國民間刺繡》是因為此;1988 年之前,陸續(xù)自費復原了江陵馬山一號楚墓的服飾與工藝更是因為此……
育蠶繅絲、織造繡作,是華夏民族幾千年未斷的絲織文化傳統(tǒng),面對我國至少7000 多年的用絲史,沈從文、王?、王亞蓉先生各展所長,為我們搭建起了鏈接古今的橋梁,也教會了我們路徑不同但又殊途同歸的習古承今的方法。若我們回顧過去,在幾千年的積淀之中,曾經的中國衣服已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今天的我們唯一需要的,或許不過是像曾經每一個時代的人們都做過的那樣,在三位先生搭建起的橋梁之上,承一貫之仁和之禮,納材料技術之所長,行去粗取精之得,創(chuàng)有承而繼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