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四個共同”:邊疆民族地區(q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的實踐理路

2022-09-25 16:36:10海軍郭猛
關鍵詞:邊疆民族民族主義共同體

海軍 郭猛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的歷史方位,著眼于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重大決策。如何深刻認識和準確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特質,理應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的題中應有之義。值得重視的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個共同”(2014年9月,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各民族共同開發(fā)了祖國的遼闊疆域,共同創(chuàng)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他增加了“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形成了“四個共同"的完整論述)的中華民族歷史觀的話語敘述可以作為進一步理解和闡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新向度?!八膫€共同”理論的提出是習近平總書記契合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基本國情,對新時代中國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最新凝練。本文不瑞淺陋,立意于“四個共同”的理論意義及實踐價值意蘊,從而深刻把握邊疆民族地區(q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面臨的挑戰(zhàn),以期為新時代邊疆民族地區(qū)優(yōu)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路徑提供實踐理路

一、“四個共同”視域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厘析

(一)“四個共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理論視野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廓清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中“中華民族”的概念和級序性。何為中華民族,學術界多年前就進行過不少探究和討論有學者基于中華民族是中國各民族總稱的閘釋,提出了自已的看法和見解,認為此種解釋并不錯,但有所欠缺:一是作為稱謂的詞語不是實體名詞。二是總稱并不表示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此外近年來,隨著各種涉藏、涉疆極端主義思潮的挑戰(zhàn)和沖擊,在學術層面不斷“解構中華民族”,逐漸窄化中華民族共同體,單純以“一個民族、一種語言、一個國家”的模式強調自身的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進而強化不同形式“獨”的傾向。面對學術場域諸多分歧和爭論,需要拓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視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從幾千年各民族先民在同拓疆域、同寫歷史、共建文化和共育精神的交往交流交融歷史進程中析出的“四個共同”理論,旨在跳出關于中華民族的屬性之爭,強調中華民族的整體性、共同性和貫通性。從本體論走向關系論更加體現(xiàn)了共同性紐帶,在價值層面上有利于消解民族和國家、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緊張關系,以共同性超越差異性的宏觀視野和政治智慧,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拓展了新的理論視野。

(二)“四個共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實踐導向

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決定了我們在實踐層面需要進行什么樣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即應在思想上教育闡釋以共同體形式生存和發(fā)展的中華民族是如何從自在、自覺到自強的歷史演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實體基礎上如何交流交往交融形成共識性情感認同。當前既有研究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基本概念、具體內涵和特點等方面,未能詮釋清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特殊性和專題性價值,也缺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fā)展的歷史性整體考察,而這恰恰是全面實現(xiàn)面向社會大眾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必要的學理前提和認識基礎。找準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體生成和強化的指向,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核心要義?!八膫€共同”理念,揭示了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主流所向,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提供了歷史邏輯和歷史底蘊,在歷史進程中各民族形成的政治共識、情感共識、文化共識和精神共識等方面的共同性意識,有利于回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面臨的階段性特征,進一步明晰中華民族整體性這條認識主線,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實踐層面提供了目標指引,進而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屬性。

二、新時代邊疆民族地區(q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面臨的挑戰(zhàn)

(一)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帶來的利益差別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層影響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始終堅持把加快邊疆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僅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就徹底改變了邊疆民族地區(qū)“刀耕火種”“羊腸小道”“人背馬駛”的落后狀態(tài),有的民族更是從“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興邊富民行動、精準扶貧與鄉(xiāng)村振興的深人推進,邊疆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顯著成效。在《邊疆藍皮書:中國邊疆發(fā)展報告(2020-2021)》中以翔實的統(tǒng)計數據和實地調查資料闡述了我國邊疆民族地區(qū)在決戰(zhàn)脫貧攻堅、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提高民生福證、完善公共服務和保障體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但在新發(fā)展格局下,邊疆民族地區(qū)由于特殊的歷史傳統(tǒng)、資源桌賦、產業(yè)結構、市場發(fā)育程度以及周邊環(huán)境等多方面復雜因素影響,與全國及其他區(qū)域相比在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發(fā)展的平衡度方面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xiàn)在區(qū)域內以及區(qū)域外不同省份之間經濟發(fā)展的差異性。區(qū)域內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如內蒙古東西跨度直線距離2400千米,東西部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矛盾突出從地區(qū)生產總值來看,2021年鄂爾多斯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3市經濟總量占到全區(qū)的54.3%,而東部赤峰市、通遼市、錫林郭勒盟、興安盟以及呼倫貝爾市國土面積占全區(qū)一半以上又是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區(qū),其經濟總量只約占全區(qū)的31%(數據來源于內蒙古各盟市政府網站)。區(qū)域外不同省份之間發(fā)展的不平衡,如2021年9個沿邊省區(qū),地區(qū)生產總值最高的是遼寧為27584.1億元,最低的是西藏為2080.17億元,二者差距為13.26倍。從人均收人來看,最低的甘肅為22066元,最高的遼寧為35112元,二者之間相差13046元(數據來源于國家統(tǒng)計局、沿邊省區(qū)政府網站)。民族作為一個社會群體民族意識的實質是顧全本民族的生存、交往、發(fā)展的地位,享有和保護本民族的各種待遇、權利和利益。因而,邊疆民族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現(xiàn)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邊疆民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降低邊疆民族群眾心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對邊疆民族地區(q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消極影響

(二)狹隘的民族意識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危害

民族意識,是各民族成員在發(fā)展歷程中以及與其他各民族的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對本民族歸屬和權益的顧全。但體現(xiàn)樸素民族感情的民族意識強調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被某種過于功利的政治勢力運用和支配時,就逐漸窄化為狹隘的民族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我國民族工作領域中“兩種民族主義"即大漢族主義(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也是狹隘民族意識的一種表現(xiàn),是民族意識的一種極端變化形式。大漢族主義即指追求漢族的“一族一國”,歧視漢族以外的各少數民族,主要體現(xiàn)漢族的一種大民族主義優(yōu)越感,主張中國是漢族的一族之國的意識形態(tài)、政治綱領和實踐。地方民族主義同樣是追求一族一國的政治理想,是少數民族中的剝削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系上的反映,體現(xiàn)在抹殺自身的中國國家認同和中華民族身份,妄圖從統(tǒng)一的祖國中分離出去,建立自已民族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實行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政策,從根本上廢除了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私有制、剝削階級)。但由于意識的相對獨立性,進人21世紀以后,隨著國內外局勢的深刻變化,社會轉型以及各民族自我意識的增強,“兩種民族主義”依然殘留在一部分人的腦海中,并起著影響作用。如現(xiàn)階段大漢族主義表現(xiàn)為歧視少數民族以及忽視或視少數民族的民族特點,面對愈發(fā)復雜的民族現(xiàn)象、民族矛盾,有學者建議采用西方主導的民族國家話語敘述,廢除中國公民民族成分政策解決中國民族問題。地方民族主義呈現(xiàn)出民族分立、保守和排外的傾向。因而,部分邊疆民族地區(qū)殘留的大漢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不僅對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的大局產生消極影響,而且對我國民族團結造成了不良影響,對邊疆民族地區(q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了巨大的危害

(三)跨國民族主義思潮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破壞

跨國民族主義肇始于19世紀的歐洲,隨著20世紀90年代日漸高漲的第三次民族主義浪潮,基于不同族際地緣政治格局和填補冷戰(zhàn)后的意識形態(tài)真空,先后出現(xiàn)了泛德意志主義、泛突厥主義、泛伊斯蘭主義、泛非主義等以“大民族主義”為主要特征的跨國民族主義思潮。從消極層面來說,跨國民族主義是一種非理性的情緒,不論表面講得多么堂而皇之,其實質不過是用借口粉飾貪婪,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獲取本民族的利益。思潮勃興,折射出時代之變,跨國民族主義對全球政治走向產生了重要影響,致使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在跨國民族主義的激化下傳統(tǒng)安全與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交織,社會穩(wěn)定遭受嚴重威脅。中國的邊疆民族地區(qū)在地理區(qū)位、民族文化、經濟發(fā)展等方面均具有獨特性,加之歷史遺留與現(xiàn)實發(fā)展等多種要素的耦合,邊疆民族地區(qū)擁有地域性和民族性雙重特征,難以不受其波及。比如,蘇聯(lián)解體后,中亞五國為了最大限度地爭取各主體民族的支持,大打民族牌,這就為“泛突厥主義”卷土重來創(chuàng)造了溫床,對中國西北邊疆安全及社會穩(wěn)定產生了極大的現(xiàn)實危害。在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新疆的“東突”問題。目前“東突分裂勢力已成為新疆中亞同源跨國民族問題影響最大的根源。除此之外,中國周邊跨國民族主義思潮還有以“三蒙統(tǒng)一”謬論作為思想基礎的“泛蒙主義”、東北亞地區(qū)的“大朝鮮主義”,東南亞地區(qū)的“大泰主義”以及“大越南主義”等跨國民族主義思潮。正如有學者指出,邊疆地區(qū)不僅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多民族地區(qū),而且在國家地緣政治和地緣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為國家治理能力的矛盾核心沖突范疇,邊疆民族地區(qū)必定要強化治理能力,關鍵是要謹防跨國民族主義思潮基于邊疆民族地區(qū)的民族問題與邊境問題、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以及宗教問題誘發(fā)邊疆民族的國家離心傾向,動搖邊疆民族地區(q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

三、“四個共同”:邊疆民族地區(q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xiàn)實進路

(一)基于“各民族共同開發(fā)遼闊疆域”,防范和化解民族領域重大風險隱患

疆域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在主權國家時代,疆域意指領土的范圍或面積,表現(xiàn)為一個主權國家權力控制下的地理空間。疆域的政治屬性決定了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和精神產生和發(fā)展中的關鍵性作用,彰顯的是國家本位和國家認同,而非民族立場和文化本位?!鞍铉芮Ю?,維民所止?!痹诤棋臍v史長河中,我國各民族的先民在相互交流交往交融中共同開拓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多民族中國疆域。

邊疆民族地區(qū)是境內外敵對勢力各種顛覆滲透破壞活動的重災區(qū),在民族領域存在民族因素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以及宗教極端活動等重大風險隱患。今天,在這片960多萬平方千米廣衰富饒的土地上凝結和鐫刻著中華各民族先民的汗水和印記,是各族先民留給我們的神圣領土,是值得我們各民族守護的美好家園?!案髅褡骞餐_拓遼闊疆域”的核心要義是指歷史上的中國不是漢族政權的中國,也不是少數民族政權的中國,多民族中國疆域的形成是中華大地上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結果。各族同胞應充分對中華民族懷有一種心靈歸屬情感和民族認同心態(tài)、各民族守望相助,守好邊疆民族地區(qū)各族同胞美好的物質家園和精神家園,有效克服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狹隘民族意識、跨國民族主義思潮的偏見,切實化解各種復雜矛盾和風險,嚴密防范堅決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各種滲透破壞活動,堅決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國家安全,防范和化解民族領域重大的風險隱患

(二)基于“各民族共同書寫悠久歷史”,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在中國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則呈現(xiàn)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這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是經過長期歷史發(fā)展形成的,是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締造的,很多古代民族走上中國歷史舞臺,無論哪個民族問鼎王權,劍柄撐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國家,都以中華正統(tǒng)自居,都把追求中華各民族團結統(tǒng)一看作“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特別是近代以后,中華各民族在風云激蕩、血火淬煉過程中并肩御共同體意識空前高漲和增強,中華民族由自在轉向了自覺

隨著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完全勝利,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和各族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改善。然而,受限于自然環(huán)境、地理區(qū)位、歷史遺留等因素的影響,邊疆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仍然面臨許多制約?!案髅褡骞餐_拓遼闊疆域”的核心要義是指中國的歷史是以生活在這片疆域的各民族為主體共同書寫的,各族群眾應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目標邁進。這就要求我們牢固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進一步增強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歷史的了解和認同,始終牢記各民族在偉大祖國歷史的傳承與續(xù)上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堅決防范陷人“漢族中心論”“華夏民族主干融合論”等誤區(qū),通過完善差別化區(qū)域政策、推動邊疆民族地區(qū)主動對接國家區(qū)域重大戰(zhàn)略、深化東西部協(xié)作和定點幫扶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以及深人推進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等精準化政策扶持和舉措,加快邊疆民族地區(qū)發(fā)展,確保邊疆民族地區(qū)群眾共享發(fā)展成果

(三)基于“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燦爛文化,廣泛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對于一個民族共同體而言,不同族體文化的長期交往、彼此滲透、相互吸納又是民族共同體形成與維系的決定性因素。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生活在中華大地的各個民族基于本民族的思維特質和價值追求,在適應獨特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的過程中經過無數次碰撞、交流、混融、匯集呈現(xiàn)出“滿天星斗”的中華文化格局。正是如此,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對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結構自我生成邏輯的精當概括

邊疆民族地區(qū)在交往交流過程中,由于各自民族文化產生的背景、內涵沒有得到其他民族的深入認識、了解,民族矛盾糾紛易發(fā)、頻發(fā),阻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燦爛文化”的核心要義是指中華文化從來都不曾自詡自我的優(yōu)先性,而是同其他民族不斷交流互鑒、在心理、現(xiàn)實生活等層面相互交融共筑的文化認同體。當前,邊疆民族地區(qū)廣泛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要以中華文化積淀的“兼容并包、海納百川”最深沉的價值追求為導向,打破傳統(tǒng)的阻礙民族交往交流的空間封閉與心理隔閱。這就要求我們緊緊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在空間、文化、經濟以及社會心理等方面全面構筑民族互嵌交融的現(xiàn)實場域。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開展各族群眾交流、培養(yǎng)、融洽感情的活動,促進從空間到經濟、文化、社會和心理進一步交融,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體,讓各族群眾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鄰居,結得了美滿姻緣。此外,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僅是一個實踐問題,也是一個理論問題和認識問題。尊重差異,不強調特殊性,不固化民族差異性,堅決反對“固化論和同化論”。

(四)基于“各民族共同培育一偉大精神”,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回首中華數千年的悠久文明,中華民族精神從炎黃時代開始孕育產生,秦漢大一統(tǒng)局面下,中華民族精神基本構建完成,特別漢代以來儒學逐步發(fā)展為中國官方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成為古代中華民族精神的主要源泉。此后無論哪個民族人主中原,都把儒家思想作為引領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并滲透到社會生活、民族心理以及民族性格等各個領域,其包含的天下一家的統(tǒng)一精神;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厚德載物的和合精神以及禮治精神等在熔鑄中華民族愛國精神、提升道德情操等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和社會現(xiàn)代化轉型的進程,邊疆民族地區(qū)不僅物質與精神的分離日益顯現(xiàn),出現(xiàn)了人的精神世界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中逐漸空虛和債乏的“單向度的人”的系列特征,而且由于地緣政治、經濟弱勢等因素使得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和精神歸依被外界困擾因素遮蔽出現(xiàn)短暫性“休克”“各民族共同培育偉大精神”的核心要義是指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塑造的精神力量,已經蘊藏在每一個民族的成員之中,成為了加強精神信仰和民族認同感,凝聚各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有效凝練。邊疆民族地區(qū)在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需要在各族群眾中既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推動各民族堅定“五個認同”,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chuàng)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等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潤物細無聲”的事情,特別是要適應新時代特點大力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以夯實建構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之基,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

綜上所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個共同”理論的重要論述從歷史觀的話語敘述闡述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形成和歷史共性,可以作為進一步理解和闡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新向度。盡管“四個共同”理論并不能解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所有理論問題,但以“共同體”為導向和框架并應用于審視中華民族的發(fā)展脈絡、民族關系的主基調以及豐富和發(fā)展中國特色民族理論話語體系,為探析邊疆民族地區(q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可能路徑提供了規(guī)律遵循與價值指引。

猜你喜歡
邊疆民族民族主義共同體
愛的共同體
從震旦到復旦:清末的外語教學與民族主義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體的戰(zhàn)斗
論王船山民族主義思想的近代嬗變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10:32
邊疆民族地區(qū)高校開展合唱團的重要性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9
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淺析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36
《中國邊疆民族研究》征稿函
附錄:《中國邊疆民族研究》1—6輯目錄
凤台县| 南开区| 光山县| 新民市| 元江| 贞丰县| 龙口市| 会东县| 绥德县| 中西区| 南昌县| 黔西县| 巴中市| 六枝特区| 中阳县| 汾西县| 麦盖提县| 河津市| 海伦市| 大连市| 东乡| 郁南县| 星子县| 阿拉善右旗| 滦平县| 新龙县| 泗洪县| 锦屏县| 元朗区| 新昌县| 聂拉木县| 漳州市| 会宁县| 新乡市| 邵东县| 侯马市| 济南市| 英山县| 黑龙江省| 邹城市|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