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芹,何燕嶺,梁順全
(中山蘇特寶新材料有限公司,廣東 中山 528441)
在聚烯烴高分子材料中,相比紫外吸收劑和光屏蔽劑等,作為近年來發(fā)展最快的新型添加劑,受阻胺光穩(wěn)定劑[1]的光穩(wěn)定效果優(yōu)異[2],因此得到了大量應用。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受阻胺類化合物同樣具有高效的阻燃性能,其在受熱燃燒時,會分解形成一系列的自由基如OR、哌啶氮、R、NO等,可以有效減少高分子材料燃燒過程中自由基的產生,從而實現阻燃性能[3]。
圖1為受阻胺的化學式,可以看出,受阻胺為含氮六元雜環(huán)化合物,具有立體效應,其中R為取代基,可以是H氫、R烷基、OR烷氧基等;A為輔助基團,與哌啶基連接。
圖1 受阻胺的化學結構式Fig.1 The Chemical formula of obstructed amines
實驗結果證明[4],由于取代基的差異,受阻胺化合物的堿性強弱也存在差異,堿性由強到弱依次為N-H、N-R、N-OR。從研究成果可知,堿性最弱的N-OR為阻燃受阻胺[5],其余的均不具備阻燃特性。
國內的學者對受阻胺類阻燃劑進行了不少研究,大多都是以TMP(2,2,6,6-四甲基哌啶酮)為起始原料,通過催化反應獲得氮氧自由基中間產物,再在不同的氧化還原引發(fā)體系中,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fā)生相轉移,中間產物與環(huán)己烷發(fā)生合成反應,獲得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酮,各反應的差異在于氧化劑與還原劑。陳苗琴等人[6]以過氧化氫為氧化劑,還原劑為FeSO4·7H2O,制備了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酮。朱新斌等人[7]以叔丁基過氧化氫為氧化劑,溴化銅為還原劑,制備了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酮。有少量國外的專利公開了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酮的合成研究成果。Galbo等人[8]在Fe2+化合物與有機酸的催化作用下,阻聚劑701與C6H12發(fā)生環(huán)氧基取代反應,獲得了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酮,此方法存在轉化率不高、工藝條件要求高等缺點。Basbas等人[9]在Cu+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與C7H12O發(fā)生反應獲得了中間體,但此方法的反應速率低,無法實現工業(yè)化生產。Dichtl等人[10]建立了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酮的簡單可靠的合成方法,使用過氧化物、Cu+化合物等為催化劑,阻聚劑702與酮類化合物發(fā)生取代反應,制備了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酮。盡管此方法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由于選擇性較低,目標產物相對較少,產率偏低,因此無法應用于工業(yè)生產中。Kai-Uwe等人[11]在CuCl的催化作用下,阻聚劑701與C7H12O發(fā)生反應獲得了目標產物,但C7H12O的價格昂貴,生產成本高,不利于規(guī)模化生產。
本方法以t-BuOOH為氧化劑,FeSO4·7H2O為還原劑構成引發(fā)體系,以阻聚劑4-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阻聚劑701)和環(huán)己烷為原料,通過一步反應獲得目標產物,研究了反應條件和反應機理,并對合成產物進行了表征與純度分析。
儀器設備:DRX-400型核磁共振波譜儀,Finnigan-4510型質譜儀,LC-20AT型液相色譜儀,DF-101S型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SHZ-D(Ⅲ)型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RE-52AA型旋轉蒸發(fā)儀器,DZF-6050型真空干燥箱。
主要原料:4-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阻聚劑701,工業(yè)級),過氧化叔丁醇(t-BuOOH)、七水合硫酸亞鐵(FeSO4·7H2O)、無水亞硫酸鈉(Na2SO3)、環(huán)己烷(C6H12)、乙酸乙酯(C4H8O2)、氯化鈉(NaCl)(均為分析純)。
各原料的摩爾比為:阻聚劑701∶C6H12∶ FeSO4·7H2O∶t-BuOOH=0.1∶1.0∶0.02∶0.5。各原料的加入量分別為:阻聚劑701 17.2g,C6H1284g,FeSO4·7H2O 6.2g,t-BuOOH 64.4g,其 中t-BuOOH的質量濃度為70%。輔料為乙酸乙酯、亞硫酸鈉、氯化鈉,其中Na2SO3的質量濃度為10%,NaCl的質量濃度為10%。合成反應如圖2所示。
圖2 1-環(huán)己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酮的合成反應式Fig.2 Synthesis of 1-cyclohexyloxy-2,2,6,6-tetramethylpiperid-4-one
往500mL三口燒瓶中依次加入阻聚劑701、C6H12、FeSO4·7H2O,攪拌,升溫到55℃。往混合液中滴加引發(fā)劑t-BuOOH,要求在1h內滴加完畢。滴加完成后升溫至65℃并在此溫度下持續(xù)反應24h后,將反應體系溫度降至室溫。觀察反應過程,可以看到溶液開始為紅褐色,慢慢變?yōu)榈S色,同時會有大量沉淀物產生,要將沉淀物過濾去除。
將200mL的C4H8O2作為稀釋劑加入去掉沉淀物的濾液中,依次用Na2SO3水溶液、NaCl溶液、去離子水洗滌濾液。用Na2SO3水溶液洗滌,可將過量的t-BuOOH去除,用NaCl溶液、去離子水洗滌,可除去未反應的氮氧自由基。觀察水層基本無色后,洗滌結束。在有機相中加入無水Na2SO4,再經過濾、減壓蒸餾、真空干燥,即可獲得1-環(huán)己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酮。計算得到本反應的收率為68.5%。
本實驗以t-BuOOH為氧化劑,FeSO4·7H2O為還原劑,構成氧化-還原引發(fā)體系,反應過程如下:Fe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轉移至有機相,并被氧化為Fe3+,氧化劑t-BuOOH進入反應體系后,轉化為自由基t-BuO·,此自由基將阻聚劑701中的羥基轉化成氧,從而獲得中間產物氧氮自由基。持續(xù)滴加引發(fā)劑t-BuOOH,過量的t-BuO·與C6H12發(fā)生反應,C6H12失去氫得到了自由基,上述獲得的中間產物氮氧自由基與環(huán)己基自由基發(fā)生偶合反應,從而獲得產品。反應機理如圖3所示。
圖3 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酮的反應機理Fig. 3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of 1-cyclohexyloxy-2,2,6,6-tetramethylpiperid-4-one
將獲得的產品進行了核磁共振氫譜、核磁共振碳譜、ESI-MS表征。
以CDCl3為溶劑,獲得的核磁共振氫譜、核磁共振碳譜的各碳位置見圖4。1H-NMR (C D C l3):3.6 9(s,1 H,C H),2.5 3(m,2 H,C H2),2.24(m,2H,CH2),2.08(s,2H,CH2),1.78(s,2H,CH2),1.4 1~1.5 8(m,6 H,C H2),1.2 8(s,6 H,C H3),1.23(s,6H,CH3)。13C-NMR(CDCl3),×10-6:208.11(1號碳),53.49(2號碳),65.42(3號碳),32.36(4號碳),85.03(5號碳),32.63(6號碳),33.77(7號碳),22.28(8號碳),20.87(9號碳),27.73(10號碳)。
圖4 產品的碳譜位置圖Fig.4 Carbon product position
從碳譜可以看出,由本實驗獲得的產品,其各碳原子的化學位移是相對應的(圖5)。
圖5 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的碳譜圖Fig.5 13C-NMR spectra of 1-cyclohexyloxy-2,2,6,6-tetramethylpiperid-4-one
圖6是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的質譜圖。從圖6可知,ESI-MS(m/z)為254(M+,100%),與目標產品的的分子量相符。
圖6 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的質譜圖Fig.6 ESI-MS spectra of 1-cyclohexyloxy-2,2,6,6-tetramethylpiperid-4-one
從13C-NMR、質譜1、H-NMR的數據可以確定,本方法獲得的產物為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酮,純度為99.7%。
本文以阻聚劑4-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阻聚劑701)和C6H12為原料,在以過t-BuOOH為氧化劑,FeSO4·7H2O為還原劑的引發(fā)體系中,獲得了自由基中間體,氮氧自由基與環(huán)己基自由基發(fā)生反應,即可獲得目標產物1-環(huán)己氧基-4-氧-2,2,6,6-四甲基哌啶酮。采用核磁共振、質譜與高效液相色譜等手段,對合成產物進行了表征與純度分析。從分析測試結果可知,采用本方法制備的中間體,收率達68.5%,純度為99.7%,收率與純度明顯優(yōu)于現有的合成技術。本方法為一步法反應,有效縮短了合成路線,反應條件簡單,工藝穩(wěn)定可靠,原料成本低,能夠實現連續(xù)、穩(wěn)定的規(guī)模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