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瓊 廣東工業(yè)大學國際交流學院
調查發(fā)現,來粵留學生對中國文化和國情的了解動力主要源自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以及克服跨文化交際的障礙以盡快融入中國生活的現實要求。來粵留學生對中國文化和國情的了解大部分源自學校開設的中國文化和國情課程,部分來自與外國朋友、中國師生的交流及社區(qū)生活,缺乏深入了解中國社會的實踐經驗。留學生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渠道不多,動力不足,輻射面小。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在粵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實踐路徑的建議:首先在課程改革上應當創(chuàng)新中國文化和國情教育,著力講述中國當代奮斗史;其次加強來華留學生管理,推動留學生開展課外社會實踐;最后建立國際校友聯系機制,著力培養(yǎng)具有影響力的青年代表。
教育部在2018年印發(fā)的《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guī)范(試行)》(以下簡稱《規(guī)范》)中明確,來華留學生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包括學科專業(yè)水平、對中國的認識和理解、語言能力以及跨文化和全球勝任力。其中“對中國的認識和理解”這一目標中,明確要求來華留學生“應當熟悉中國歷史、地理、社會、經濟等中國國情和文化基本知識,了解中國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國社會主流價值觀和公共道德觀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觀念和道德意識”;在“跨文化和全球勝任力”目標中,明確要求來華留學生“應當具備包容、認知和適應文化多樣性的意識、知識、態(tài)度和技能,能夠在不同民族、社會和國家之間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團結中發(fā)揮作用”。承擔來華留學生教學任務的高校應根據這一人才培養(yǎng)目標,開設“中國概況”等必修課程和相關的教學實踐活動,讓留學生學習中國國情和文化的基本知識,加深對中國的正確認識。來華留學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是連接中外交流的橋梁紐帶。他們既是中國文化的親歷者,也是傳播中國故事的敘事主體。因此,從提升國際傳播能力,講好中國故事的角度,增強來華留學生的中國國情教育和文化認同是非常重要的。從這方面來看,承擔來華留學生教育任務的高校如何正確引導來華外國青年講好中國故事,使其發(fā)揮促進中外交流的積極作用,是高校服務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需求的重要內容,也是制定來華留學生中國國情教育類課程大綱的重要參考依據。
外國青年在華留學期間,可以近距離地觀察中國社會,以“他方”視角感受中華文化,還可以親自參與校內青年組織、社團組織或居住地社區(qū)的志愿活動。因此各級青年組織、高校以及社區(qū)如何組織外國青年積極參與社區(qū)和社會志愿活動,為外國青年體驗真實、立體的中國創(chuàng)造條件,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參與研究調查的在粵留學生共有310名,分別來自廣州和深圳的12所高校。參與研究調查的高校開辦國際學生非學歷教育和學歷教育已有十多年,課程設置、師資和國際學生管理等方面已發(fā)展得較為成熟和穩(wěn)定,其也是廣東省省內接收國際學生的主要高校。從參與調研的學生情況來看,年齡在18—40歲的學生超過93%,青年占絕大多數;男女比例分別為51.21%和48.79%,數量相當;超過67%的學生在中國生活超過了一年,其中有11.29%超過了五年,大多數學生在中國生活的時間較長;從漢語水平來看,超過53%的學生達到1—4級(最高級為6級),約23.79%的學生達到5—6級,其可以使用漢語讀書看報和寫學術論文。此外,參與調研的國際學生有59%正在就讀本科,約20%正在就讀碩士和博士,其余為非學歷教育學生(如交換生、夏令營生、預科生或語言生)。
《規(guī)范》明確要求來華國際學生在大學課程中必須要學習中國國情和文化課。來華留學的學歷生,無論是參加漢語授課課程還是外語授課課程,課程中都應包含中國國情和文化課的必修課程。但這一規(guī)定對非學歷教育的國際學生(如漢語言進修生、預科生、交換生等)并沒有硬性要求。
調研發(fā)現,國際學生獲取中國文化和國情知識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但從調研結果來看,不同選項之間的占比差距較大,有的差距達到10%—20%。國際學生的了解渠道可分為主要渠道、次要渠道以及補充渠道。
首先,國際學生在校內學習“中國文化”或“中國概況”課程,以及在和中國朋友交流中了解中國文化和國情,是最普遍和常見的渠道,大約有60%的國際學生會選擇。約有34%—39%的國際學生選擇“使用中國媒體”“參加中國傳統節(jié)日活動”“在中國城市觀光旅游”以及“參觀中國的博物館、觀看演出”的選項,可以說這幾個選項是國際學生次要的了解渠道,其中“使用中國媒體”包括社交媒體(如微信)和新聞媒體(如央視、中國日報等)。絕大多數留學生來華后都會在手機上下載安裝微信,作為接收學校和老師的通知及與在華的家人朋友聯系的主要社交平臺,不少對外教學單位都會因此開通專門的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相關通知。排名其后的選項的占比為25%及以下,說明這些方式不是留學生生活中常見和常用的。
從上述的調研結果來看,教育部要求接收來華國際學生的高校開辦中國國情和文化課程的必修課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成為國際學生正面了解中國的主要渠道。除上課外,有的高校會組織留學生參加各種交流和實踐活動,如中國傳統節(jié)日的慶?;顒?,參觀博物館和觀看演出等,這些都是中國國情和文化知識輸出的渠道,也是留學生體驗中國社會和風土人情較好的選擇。但選項中其他在校園里進行的活動,如“與中國老師談論中國文化”“與中國同學談論中國文化”“教室或校園里張貼的海報使我了解到‘中國文化’的內容”的占比則比較低,是排名最末的幾個選項,這說明在校園內除了上課,并沒有更多有效交流和獲取中國文化和國情知識的渠道,留學生與其他中國師生的交流也偏少,這些都是高校國際學生管理機構可以進一步改善和加強的方面。
圖 1 留學生獲取中國文化和國情知識的渠道(作者自繪)
高校開設的中國國情和文化課程,是國際學生了解真實、正面的中國的最主要途徑之一。我們分別調研了教師和國際學生對中國國情和文化課程的教學內容、課程設置的看法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深入了解課程的教學情況。
在參與調研的學生中,約有80.13%的學生參加了學校專門開設的中國國情和文化課程,與調研中82.12%的學歷生比例相近。根據《規(guī)范》要求,中國國情和文化課程是來華留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因此受訪的高校全部都開設了不同形式的中國概況課,貫徹執(zhí)行了《規(guī)范》的教學要求。
課堂語言對教學內容的傳達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學習的主體是母語非漢語的國際學生,課堂語言的選擇應考慮學生實際的語言水平、接受能力和學習意愿。調研顯示,國際學生對課堂語言的要求與實際課堂有所出入。超過77%的授課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漢語教授這門課程,但希望使用漢語上課或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均可的國際學生占比為63.91%左右,約有36.09%的國際學生希望將英語作為課堂語言。從受訪學生的反饋來看,有的學生對中國文化和國情課興趣寥寥,最主要的原因是“聽不懂”,因此采用何種課堂語言,如何更有效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以及如何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設計豐富、合理的教學內容安排,是教師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圖2 留學生和教師對課堂語言的選擇(作者自繪)
調查顯示,國際學生認為他們在課堂上學習到最多的是中國節(jié)日、中國歷史和中國美食等方面的知識,而中國經濟發(fā)展、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以及中國國家政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識則涉及較少。從教材上看,絕大部分中國概況課程中都包含了中國歷史、地理、藝術文化、經濟等方面的介紹,且一般都有中文和英文兩種版本,但絕大部分教材沒有將相關的國家政治制度的知識收錄進來。此外,由于紙質教材的局限性,中國經濟、國家政策、科技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很多數據還需要教師在授課時及時更新。
中國國情和文化課程作為外國留學生了解中國文化和國情的最主要途徑,有83.1%的學生希望通過該課程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有59.3%的學生希望通過這個課程提高漢語能力;有53.3%學生則希望通過此課程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以克服來華后由于文化差異而導致的交際困難;約39.4%的國際學生是希望通過該課程了解中國國情和文化,繼而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有32.5%的學生則希望通過這門課程開闊自己的視野和眼界。從這個查上來看,國際學生認為這門課程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由于巨大的文化背景差異,大部分外國留學生來華后或多或少都會面臨文化適應性的問題,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去接觸、了解中國文化,摸索著去解決在實際中遇到的文化差異問題,國際學生也將中國國情和文化課程作為其更好地了解和適應中國生活的一個渠道。因而,我們認為,這門課程的作用不僅是傳授相關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讓國際學生對中國社會、文化、經濟、科技、政治制度等方面有更深入和透徹的認識,幫助他們更好地在中國學習、生活,使其真切地體驗在中國學習和生活的美好。
圖3 國際學生對中國國情和文化課的預期(作者自繪)
從授課模式的調查來看,68.21%的學生都希望以“課內講授+課外實踐體驗+討論”的模式進行教學。對來華國際學生而言,他們在華學習和生活,是對中國刻板印象的一種顛覆。因此,國際學生也希望,除了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以外,能加入實踐和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以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因此,我們認為適當的課堂討論和課外實踐和參觀可以激發(fā)國際學生對深入了解中國國情和文化的興趣,對國際學生認識真實的中國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此外,教學中有效的師生互動也可以讓教師了解國際學生對中國的真實感受和想法。
來華留學生教育不僅是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必然追求,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國家戰(zhàn)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質量為核心,兼顧規(guī)模、結構、效益的協調發(fā)展,是新時代對來華留學生教育向內涵式發(fā)展轉型提出的要求 。
本研究報告首先從來華留學生的文化認同研究入手,將調研成果轉化為改進具體管理和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意見,為廣大留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學和管理服務。其次,在中國國情和文化教學上,了解來華留學生的深度需求,并借助社會和社區(qū)的力量,結合新媒體技術,探索出具體的實踐路徑,為來華留學生提供更具深度和廣度的國情和文化實踐教育。最后,面對日益復雜的世界形勢,如何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有效地開展基于尊重和理解的對話與溝通,是我國所面臨的新挑戰(zhàn)。來華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有助于打破傳統的偏見和文化壁壘,有助于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在未來,來華留學生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將更上一個臺階,本課題的相關成果對國家形象宣傳、公共外交和培養(yǎng)新一代世界青年等領域研究也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