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峰
摘要 基于對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紅色經典內涵的認知,探討其特點,即時代性、政治性和民族性,并建構統(tǒng)編教材中紅色經典及育人功能實現路徑,即基于鏈接紅色經典資源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意識,基于跨媒介閱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基于項目式教學賡續(xù)紅色文化基因。
關鍵詞 紅色經典 內涵特點 育人功能 實現路徑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學習任務群9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研習”和“學習任務群15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專題研討”是重溫革命先輩英勇奮斗革命精神和無私無畏愛國精神的文本載體,是培植當代青少年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徑,是實現高中語文學科“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方式。
一、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紅色經典的內涵和特點
1.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紅色經典的內涵
從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發(fā)展脈絡來看,紅色經典是指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后創(chuàng)作的反映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年代社會生活圖景的一批優(yōu)秀文藝作品的總稱。在藝術形式上,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紅色經典大都運用現實非虛構的手法。在內容上,大都指向對革命斗爭生活的追憶,對革命情懷的書寫,對革命英雄的塑造,熱情歌頌工農兵,謳歌新中國與社會主義,對當代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和重要作用。
2.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紅色經典的特點
(1)時代性
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紅色經典主要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生動體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高尚人格。教材中的紅色經典是中國近現代革命史、社會主義建設史和改革開放史的濃縮,是教育學生認識黨領導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艱辛歷程,厚植紅色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
(2)政治性
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中紅色經典指向反映中國近現代歷史上革命傳統(tǒng)的優(yōu)秀作品。以高中語文紅色經典閱讀厚植中國革命傳統(tǒng),實現高中語文學科“立德樹人”功能,這與教育的“三個面向”要求相契合。紅色經典是高中語文教育的重要文本資源,具有無可置疑的政治正確性。
(3)民族性
紅色經典聚焦于反映近現代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兒女獻身革命、投身建設和勇于改革的可歌可泣斗爭圖景,賡續(xù)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基因,傳承了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中華兒女自強不息、敢于斗爭、樂于奉獻、百折不撓精神的真實寫照,具有鮮活的民族特性。
二、統(tǒng)編教材實現紅色經典育人功能的路徑
1.基于鏈接紅色經典資源培養(yǎng)學生紅色經典閱讀意識
語文教學在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上需要將視野拓展到現實生活中去,使語文教學走向廣闊的生活天地。統(tǒng)編教材要實現紅色經典的立德樹人功能,需要整合課內和課外兩種課程資源,尤其是要挖掘生活中的各類紅色資源,實現由課內的紅色經典與生活中紅色資源的對接。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都是本土化的紅色經典資源,能拉近學生與中國革命傳統(tǒng)之間的距離,活化學生對紅色經典的閱讀體驗。挖掘本土化的紅色經典資源是促進學生汲取精神成長力量的源泉。
廣袤的中華大地曾經遍撒革命的火種,曾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地方,如今到處流傳著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紅色資源俯拾皆是?;诩t色經典的閱讀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要主動鏈接本土紅色資源。如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第3課《縣委書記的榜樣一焦裕祿》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主動鏈接中共臨洮縣委原書記、縣長柴生芳的光輝事跡,引入一篇《此木生芳,芳澤千秋》的通訊,因為柴生芳殫精竭慮、夙夜為公、忘我奉獻的事跡就發(fā)生在臨洮,這種本土紅色資源,教師可以將它作為預習文本,在深刻感知柴生芳感人事跡的基礎上讓學生與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對話,從而拉近與教材中文本的時代距離,學生在紅色經典閱讀經驗的活化中能更好地感知文本對焦裕祿、柴生芳等意志堅定、不畏艱難、無私奉獻革命精神的謳歌。這樣有助于發(fā)揮教材中紅色經典對于當代青少年精神成長的促進功能,強化學生的使命擔當意識和家國情懷。
2.基于跨媒介閱讀激發(fā)學生紅色經典閱讀的濃厚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興趣缺失,紅色經典就無法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紅色經典中的先輩革命精神也就無法內化為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因此,開展跨媒介閱讀顯得尤為重要。
在統(tǒng)編高中語文紅色經典的教學中,可以嘗試開展跨媒介閱讀,將教材中紅色經典的靜態(tài)文字在跨媒介閱讀中轉變?yōu)槎嘣Ⅲw的閱讀方式,從而實現保持紅色經典長久生命力的目標。如在“青春理想一一‘紅色經典詩詞專題研討”的教學中,可以基于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的《沁園春·長沙》《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文本,將音頻、視頻朗讀引入教學,讓學生感受作品傳達出的青春激揚的革命情懷和雄闊遼遠的革命意境。再如在統(tǒng)編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百合花》的教學中,可以剪輯并引入同名電影的視頻,幫助學生在文本閱讀基礎上深刻理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青年們心系國家前途、為國捐軀的奉獻精神,感受青年戰(zhàn)士身上青春的價值和力量。
3.基于學習任務群開展項目式教學,賡續(xù)紅色文化基因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課程內容”的規(guī)定之“學習任務群15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專題研討”,無疑是對“學習任務群9中國革命傳統(tǒng)作品研習”內容的深化。學習內容的深化意味著教與學方式的變革,也意味著我們要基于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和學習內容變化開展專題式教學,基于專題研究逐步提高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逐步加深學生對中國革命傳統(tǒng)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在統(tǒng)編教材紅色經典閱讀中開展項目式教學,就是鼓勵學生基于紅色經典主動探索問題,解決紅色經典閱讀中的問題,持續(xù)獲得更加深刻的文本閱讀體驗。可以引導學生精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詩文專集,在主題引領下專題探究作品表現的思想內涵或語言藝術。也可以引導學生精讀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發(fā)展偉大歷程的長篇文學作品,選擇作品的一個角度開展文學評論寫作或專題研討活動。如在選擇性必修的教學中,開展以“一代天驕一一毛澤東詩詞專題研討”為主題的項目式教學,開展“誦以詠懷”的誦讀活動、“諧詩之律”的吟唱活動、獨領風騷的書法活動、權威闡述的專家點評活動等系列項目式的教學,引導學生完成專題學習任務,體味毛澤東詩詞中奮斗不息、敢于拼搏的堅毅精神。
實踐證明,以統(tǒng)編教材中紅色經典的內涵和特點為切入點,在鏈接課程資源中培養(yǎng)學生紅色經典閱讀意識,在跨媒介閱讀中激發(fā)學生紅色經典閱讀興趣,在項目式教學中賡續(xù)紅色文化基因,不失為實現統(tǒng)編教材中紅色經典的育人功能的有效實踐路徑!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重點課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發(fā)展的實踐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 [2020] GHB2062。]
[作者通聯:甘肅定西市臨洮縣文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