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錦
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
《金鎖記》的主人公曹七巧的鮮明個性和悲劇命運使得她成為現(xiàn)代文學作品人物畫廊中不可忽視的女性形象,具有濃厚的藝術(shù)魅力與分析價值。從天真少女到怨毒婦人,在以往的文學閱讀和研究中,多著眼于她一生對金錢的迷戀和追逐??勺犯菰?,她難逃的是心魔的桎梏。從心理批評的相關(guān)理論看,其畸形變態(tài)心理的形成,一方面來自自我、外界、本我、超我四者構(gòu)成的“一仆三主”人格結(jié)構(gòu)的動蕩,一方面來自人的各種需要的缺失。由此可以對曹七巧這個人物形象形成更為深刻的理解。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整體由本我、自我、超我三個主要部分所構(gòu)成。本我是一個原始的、與生俱來的、無意識的結(jié)構(gòu),它主要由性的沖動構(gòu)成,它沒有道德觀念,所遵循的是“快樂原則”,唯一的需要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滿足本身。自我是社會的產(chǎn)物,所遵循的是“現(xiàn)實原則”,指導人遵守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與法紀秩序,在這個前提下去尋求滿足本能欲望的方式。超我是人格在道義方面的體現(xiàn),它遵循“道德原則”,是禁忌、道德、倫理的規(guī)范標準以及宗教戒律的體現(xiàn)者。它設(shè)法引導自我走向更高的途徑??梢哉f,本我代表著熱情、本能,是三者中灑脫、自由的代表;自我則受到一定限制,這是一個經(jīng)過社會規(guī)范塑造之后的代表;而超我是崇高、極致的代表。
基于三者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弗洛伊德通過形象的“一仆三主”的比喻來闡釋這種結(jié)構(gòu):“可憐的自我,須侍候三個殘酷的主人:一即外界,一即超我,一即伊底。它感到三面被圍,復受三種危險的威脅。它要自薦為伊底的對象,而吸收伊底的力比多。它要調(diào)解伊底和現(xiàn)實,彌縫伊底和現(xiàn)實之間的沖突。它的一舉一動復為嚴厲的超我所監(jiān)視。自我只得力圖減少各方面的勢力和影響,而造成和諧?!奔彝ブ兴说膫€人生存和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這種相對的穩(wěn)定和諧,而主人公曹七巧的一生正是陷入了這種“一仆三主”結(jié)構(gòu)的沖突中。從艱難持守到分崩離析,從少女變瘋婦,又何止“悲慘”二字?
曹七巧原是油麻店家的女兒,經(jīng)兄嫂與姜家安排,被擄進高墻內(nèi)“獻祭”給了病人。對于婚姻,她沒有選擇的權(quán)利,這是一場赤裸裸的物物交換。自己的丈夫常年臥床,無法滿足她正常的情欲、性欲。幾十年的光陰,她用盡全力克制住“本我”這種性欲的渴望,虔誠跪拜于貞節(jié)的墳?zāi)?,將自己的青春歲月一點點燒盡,將偉大的三從四德一遍遍誦讀進骨子里。她明白自己早已不是那個天真活潑的少女,而僅僅是生育工具。曹七巧多年來違背本心的建立并持守自己人格的“一仆三主”結(jié)構(gòu),自我接受著三者的監(jiān)視,同時盡力協(xié)調(diào)平衡各方關(guān)系,她生吞下性欲的糾葛、現(xiàn)實的黯淡、道德的約束,使鮮活積極的人性漸漸喪失。
就是這樣的克制,卻由心底造出了一個夢。畢竟她是個人,愛上了自己的小叔子,而他絕不可能救她于深淵,七巧也自知無望。當他舊事重提,真正的面目袒露出來時,或許才讓七巧經(jīng)歷了一場精神崩潰。七巧以為是自己貧瘠的人生里要生出奇跡之花,只是還沒開放就已經(jīng)被斷掉了生長的理由。他可知,七巧的念頭早已被強壓心底,哪怕他再讓七巧感到珍惜,七巧囿于倫理的條框,也沒有邁出那一步。卻正是這樣,他輕易的挑撥就可以引起七巧強大的深情。季澤的策略對七巧來說何其精準、何其毒辣,精神世界的充盈和滿足不正是七巧在這個“牢籠”中最渴望擁有的嗎?錢和情,在七巧的天平上,孰輕孰重,早已明晰?!氨疚摇彪U些要打破七巧多年苦苦維持的“和平”,這又是怎樣的一場災(zāi)禍?“愛的缺失比錢的缺失更可怕。愛情、性欲、男歡女愛,那是生命的元素,是與人的生命本質(zhì)聯(lián)系在一起的。曹七巧面對的不僅僅是金鎖的桎梏,更殘酷的是她即使想打碎金鎖,仍然得不到真正的愛與異性的健康肉身?!薄氨疚摇迸c“自我”生生撕扯著,七巧醒悟了,金錢,自然是金錢,也惟有金錢,才是他真正的目的。風流的他心中怎容得下情字?利用感情來獲取利益,季澤為人又是何等的鄙??!果然世上無可信之人、無可愛之人,只有金錢,能給人帶來唯一的安全感。經(jīng)歷了感情上慘痛的洗禮,她大徹大悟,或許什么都變得無所謂了。明白了人間無愛的七巧,走向了更加瘋狂且執(zhí)迷的路。
七巧在領(lǐng)教了季澤的“感人大戲”后,“一仆三主”的人格結(jié)構(gòu)分崩離析了。多年的煎熬、委屈、壓抑都在那一刻沖破了這道好似固若金湯的防線,“本我”與“自我”的裂縫只要出現(xiàn)就不會彌合!于是,她用像剃刀片一樣的話語和行動生生地刮著身邊的親人,撕裂、生疼。她抓牢手中用黃金鑄成的且是唯一的籌碼,破壞了兒女的幸福,因為他們所得的都是七巧用盡一生去追尋而從未得到的,這是欲望宣泄的方式。她已度過一場悲凄的人生,而時間在她心中深深種下了怨毒、嫉妒。兒子長白和兒媳芝壽的結(jié)合,是兩個健全人的結(jié)合;女兒和童世舫的結(jié)合,是兩個心愛之人的結(jié)合。正常的情欲、性欲滿足和純潔的愛情,就這樣出現(xiàn)了,當與七巧相遇,碰撞出的是她的熊熊欲火和報復心。她走上了一條與傳統(tǒng)母親相反的路,賭上兒女的幸福、自己的天倫、世人的眼光,為自己荒涼的一生燃燒了一次??梢哉f芝壽和絹姑娘的死都是她一手造成的。如果說作為妻子、兒媳、妯娌的她惹人生憐,那作為母親的她就是惹人生恨。
從弗洛伊德人格結(jié)構(gòu)論看曹七巧,她的悲劇一生正是“一仆三主”人格結(jié)構(gòu)的不穩(wěn)定導致的毀滅。少女階段到中年階段,她用血淚維持了這個結(jié)構(gòu)的平衡,極力壓制“本我”,造成人性的扭曲。老年的七巧面對下一代,將多年的壓抑釋放,允許“本我”以破壞二者幸福的方式宣泄?!督疰i記》的超凡之處,就在于作者道出了人性、心理變態(tài)畸形的深度與復雜性,通過弗洛伊德的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分析曹七巧悲劇成因,著眼于人物心理的異化,由衷贊嘆作者爐火純青的筆力。
心理學家馬斯洛充分意識到了需要在人的內(nèi)心世界中的地位,頗為全面地勾畫了人的需要的構(gòu)成和層次性特點。在他看來,人的需要可分為七個層次,由低級到高級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識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高層次的需要發(fā)展后,低層次的需要仍然存在。人的各種需要必須得到滿足,否則人就會生病。從這一理論看,不論是作為個體的自我還是群體中的一員,曹七巧作為人的各種需要存在不同程度和類別的缺失,這也是造成其畸形心理的重要原因。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馬斯洛的層次體系中比較基本的需要層次。生理需要的滿足是維持個體生存的前提,安全需要是指,人需要有生活的保障,喜歡處在安全、有秩序、可以預測的環(huán)境中。曹七巧的這兩種需要都是得不到滿足的,由此可見其生存之艱難。試問她這樣一個依靠丈夫家族生存的女子,在無法滿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情況下,又如何捱過這細碎漫長的光陰?她又將如何尋得依靠?
七巧本是油麻店出身的女子,有著少女情懷和俏皮天性,而哥哥將其賣入姜公館,嫁給了身染疾病的二少爺。婚姻只是一場交易,各取所需,身處深淵之中又何來歡愉靜好?丈夫無法滿足她對于健康情欲的需要。她被囚于“牢籠”,生生被剝奪、侵蝕了愛的自由權(quán)利。除了完成作為妻子和母親的使命,在這個“牢籠”之中,她不應(yīng)有任何其他的正當需求。在一定意義上,她發(fā)揮了繁衍后代工具的作用,當然也不配擁有人的喜怒哀樂。舊家庭這座看似華麗的牢籠,鎖住了她的行動與腳步,讓正常的情欲和人性壓在心底,不容她哭泣,只顧榨取她的青春和天性。丈夫去世,孤兒寡母的處境,更是稍不留神就遭遇不公。這種生理、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更使得她牢牢抓住金錢,竭力保住這最后的一絲絲支持生存的希望。她早已看透大家族的丑陋和不堪,更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權(quán)力的能量。她必須在這個充滿威脅與恐怖的地方活下去。分家成了七巧人生一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她專注于實實在在的金錢之上,這是她作為這個大家族中的女人最后擁有的一點權(quán)利,更是最后一絲希望。面對女兒身邊的異性,她以過分防范的態(tài)度屢屢警告,不論是曹春熹還是童世舫:“誰不想要你的錢?”她一生都在追逐金錢、捍衛(wèi)金錢,也被金錢桎梏,他人看來是瘋子般的言行,殊不知,生命的所有熱情都集聚在一處了。
歸屬與愛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歸屬于某一團體,成為其中的一員;渴望得到愛并把愛給予他人。尊重需要指的是希望尊重別人,也希望得到別人尊重的一種需要。這種需要是和人們渴望富有實力、成就、名譽、聲望、獲得獨立與自由相聯(lián)系的。作為姜家的一員,七巧卻像是一個外人,歸屬感、被愛、被尊重,從來都是繞過了她。七巧生命的黯淡無光,不僅僅來自本我、自我、超我的一世糾葛,也包括外界對她的冷漠。陳思和先生談到作家創(chuàng)作時說:“她不給生活留一點暖色,因為她本人也不怎么相信人間確有真愛。”作家就是這樣撤去所有愛與溫情的面紗,去塑造出“最為徹底的人”。她瘋得徹底,痛的徹底,也因為她極度缺失這種愛與被愛、尊重與被尊重的前提。
是什么讓一個鮮活的女子成了茶余飯后的談資,更上演了分家時的鬧???“人作為一種高級動物,不僅具有自然性,還具有社會性,社會的不認可和忽視把七巧的性格導向了一個病態(tài)的方向。”七巧與姜家并非門當戶對,卑微的出身,彷佛揭示了她一輩子被譏諷奚落的命運。即使后來被扶正,這仍是貼在身上躲不掉的“標簽”。婆婆的冷眼、妯娌間的私語、丫鬟們的議論,讓她在這個家中成了“不配套”的存在。她越渴望融入家族、得到尊重,得到的越是他人的慢待忽視。就這樣,七巧變成了一個“怨婦”,用“說話像剃刀片”的嘴,把人刮得生疼,中傷別人,又不曾真正痛快。“她日常所表現(xiàn)出的愛鬧、嘴敞是想引起人們對她的注意,以這種乖張的方式變態(tài)地對‘社交需求’進行索取,其結(jié)果卻導致了‘尊重需求’的進一步流失?!睕]有真正感受到愛情、親情的溫暖,再加上周圍人的鄙夷和輕視,將一顆原本炙熱的心置于寒冰九天。當她運用那尖酸輕浮的語言在親人間戲謔妹妹、在妯娌間傳播兒子兒媳的私密之事時,不會有人關(guān)心她到底發(fā)生過什么,而是自然而然的聯(lián)系到她的微賤出身,這種話從她嘴里說出也就不足為奇了。這種固有的門第之見使得七巧更加生出陰鷙、偏執(zhí)、極端的心理。本就可悲的命運,沒有宣泄的出口,沒有善良的寬慰,受著別人的偏見冷眼過日子,那么她畸形心理的形成也就可以多一分理解了。作為母親,她與自己一雙兒女的關(guān)系也是不正常的,她更像是一個兒女命運的決策者、命令者。兒女對她來說,少了生命延續(xù)的溫情意義,多了一份尋求心理宣泄與平衡的功能。在多年的委曲求全中,她早已看透大家族的丑陋和不堪,更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權(quán)力的誘惑和能量。一個女子受盡折磨,又作威作福。在姜家這個情感的荒域里,她還擁有什么?她還能失去什么?幾十年的光陰,不就是這個樣子!
根據(jù)弗洛伊德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和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金鎖記》的主人公曹七巧之所以生出畸形變態(tài)的心理并進而指導她瘋魔般的言行,是由于:她多年來艱難持守“一仆三主”的人格結(jié)構(gòu),而過度壓抑的“本我”致使結(jié)構(gòu)分崩離析,她運用其他方式宣泄自己的欲望;其次,各種心理需要的缺失將一顆原本炙熱的心置于寒冰九天,更加深了她尖酸刻薄、放縱鄙陋的人性。她“鋌而走險”去追尋奢望,抓取泡影,最終一無所得,失無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