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斐 趙 晴 孫勇虎 張朝霞 楊寶琦 楊 青 劉國艷 施仲香 劉 紅 張福仁
1山東大學,山東濟南,250012;2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yī)院(山東省皮膚病醫(yī)院),山東省皮膚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東濟南,250022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以劇烈瘙癢和反復出現(xiàn)的濕疹為特征[1]。在我國,1~7歲兒童AD患病率接近13%,其中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比例為25.4%[2]。對于皮損面積大、瘙癢程度重的中重度AD,通常無法通過局部治療有效控制病情,而全身治療如系統(tǒng)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等由于較高的風險效益比和潛在的不良反應,限制了其在兒童中的應用[3]。度普利尤單抗是一種白介素-4受體α亞基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可同時抑制 IL-4 和 IL-13的信號傳遞,阻斷2型輔助性T細胞介導的炎癥[4]。美國FDA和中國國家藥監(jiān)局分別于2020 年 5 月和2022年2月批準度普利尤單抗適用于治療≥6歲的中重度AD患者,但是目前度普利尤單抗治療兒童中重度AD的真實世界數(shù)據(jù)很少。本研究評估了度普利尤單抗治療1~12歲兒童中重度AD真實世界的療效和安全性。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共納入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山東省皮膚病醫(yī)院就診的15例兒童中重度AD并使用度普利尤單抗治療的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Williams診斷標準[5];②用SCORAD法[6]評估疾病嚴重程度,SCORAD評分≥25分為中重度;③年齡<12歲;④傳統(tǒng)藥物效果不明顯。排除標準:①活動性感染;②合并心、肝、腎等嚴重器官功能障礙,合并血液疾病或腫瘤;③對度普利尤單抗及所含藥物成分過敏;④臨床資料不全可能影響療效評價。
1.2 方法
1.2.1 采集內(nèi)容 收集患兒基線時的人口學和臨床特征,包括年齡、性別、疾病持續(xù)時間、過敏史和過敏性疾病家族史等;采集患兒使用度普利尤單抗治療開始時、治療4周、12周、16周的特應性皮炎評分(SCORAD評分)、濕疹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shù)評分(EASI評分)、瘙癢數(shù)字評價量表(瘙癢NRS評分);收集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不良事件。
2.1 臨床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中重度AD患兒15例,其中女性患兒8例?;純耗挲g為1~10(5.9±2.6)歲。疾病持續(xù)時間為0.3~10(4.6±2.9)年。33.3%(n=5)的患兒有過敏史,53.3%(n=8)的患兒有過敏性疾病家族史。所有患兒首次均給予度普利尤單抗300 mg皮下注射,隨后每隔2~4周注射300 mg,個別患兒因個人原因治療間隔時間偶有波動。在治療期間,12例患兒同時外用藥物治療(糖皮質(zhì)激素、鈣調(diào)磷酸酶抑制劑等),其中1例患兒配合中藥外洗治療,2例患兒服用抗組胺藥物。其余3例患兒單用度普利尤單抗治療。
2.2 療效評價 本研究中,共有10例患兒完成12周隨訪,其中有8例隨訪至16周。將患兒各觀察點的EASI、SCORAD、瘙癢NRS評分較基線變化百分比進行Wilcoxon符號秩檢驗,結(jié)果示各項評分較基線變化百分比與假設中位數(shù)(0)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項指標變化情況見表1。隨著時間推移,達EASI-50、EASI-75、EASI-90的患兒比例均逐漸升高,且完成16周隨訪的8例患兒全部達到EASI-50,75%達到EASI-75,50%達到EASI-90,見圖1。
表1 第0、4、12 和16周隨訪患者特征
圖1 第4、12、16周達EASI-50、EASI-75、 EASI-90患者百分比
完成16周隨訪的8例患兒中,將平均治療間隔>3周的患兒與平均治療間隔≤3周的患兒的基線至16周EASI變化百分比進行Wilcoxon Mann-Whitney秩和檢驗可見,后者的EASI評分下降程度高于前者(P<0.05),見表2。
表2 8例患者第16周隨訪時較治療前EASI變化百分比
2.3 不良反應 隨訪期間所有患者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及嚴重不良事件。
AD是兒童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嚴重的AD可嚴重影響患兒的生長發(fā)育及患兒及其照顧者的生活質(zhì)量。此外,AD作為變應性疾病的一種,與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可同時存在,原因可能是遺傳因素和相似的炎癥失調(diào)機制[7]。度普利尤單抗通過針對AD病理生理學中的關鍵炎癥途徑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早期干預可能會限制變應性疾病的進展以及慢性炎癥的發(fā)生。因此,對于兒童而言,探索一個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國外一項對于367例6~12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中[8],將所有患兒根據(jù)度普利尤單抗的用藥劑量及間隔隨機分為長間隔大劑量組(每4周注射300 mg)、短間隔小劑量組(每2周注射100 mg/200 mg)及安慰劑組,治療期間所有患者均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結(jié)果顯示在所有預設終點,與安慰劑組相比,使用度普利尤單抗的兩組患者在癥狀、體征和生活質(zhì)量方面均產(chǎn)生了具有臨床意義和統(tǒng)計學意義的改善,且長間隔大劑量組大部分評分改善優(yōu)于短間隔小劑量組。在本研究中,SCORAD評分、EASI評分、瘙癢NRS評分變化百分比的療效指標改善較上述研究明顯,原因可能由于本研究的治療劑量(300 mg)與長間隔大劑量組相同,且治療間隔(約2~4周注射1次)較長間隔大劑量組更短,因此評分改善更加明顯。此外,在本研究完成16周隨訪的8例患者中,平均治療間隔≤3周的患者EASI評分下降程度高于>3周的患者。有既往研究表明,使用度普利尤單抗治療6個月至6歲兒童AD,單次皮下注射度普利尤單抗在減少AD的體征和癥狀方面產(chǎn)生了顯著的臨床療效,在前3周各項療效指標均有持續(xù)性改善,然而在第4周,各項療效指標提示患者病情有反彈趨勢[9],這更加證明了我們的設想,即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用藥間隔可能會達到更滿意的治療效果。
在治療安全性上,曾有研究證明了在長達52周的觀察期內(nèi),度普利尤單抗在兒童中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提到的最常見不良反應是鼻咽炎和AD癥狀加重[10]。也有文獻指出,部分AD患者對于度普利尤單抗治療僅有部分應答或非持久性應答,對于這些患者,需要更靈活地選擇治療方法,如增加度普利尤單抗的注射劑量和頻率或聯(lián)用免疫抑制劑等[11],但目前缺少研究證明此類方案的安全性,故此類治療方案的選擇應謹慎并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本研究中所有患兒隨訪期間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及嚴重不良事件。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實了真實世界下度普利尤單抗在1~12歲兒童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主要是樣本量較小,隨訪時間較短,且患者的基礎治療方案和度普利尤單抗治療間隔不統(tǒng)一,可能造成結(jié)果的偏移。因此,需要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研究證實度普利尤單抗治療兒童AD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