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娟
外語視頻直播課堂的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研究及啟示*
吳玲娟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 外語與文化傳播學院,上海 201209)
隨著視頻直播課程的興起,教學行為體現(xiàn)出多模態(tài)化的動態(tài)交互特征。外語視頻直播課堂受外國文化與語言本身表達特點的影響,其師生在課堂上行為表現(xiàn)的多模態(tài)交互特征更加明顯,因此可以作為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研究的典型場景之一,然而整理發(fā)現(xiàn)相關的研究實際相對較少?;诖?,文章首先構建了外語視頻直播課堂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分析框架;接著,文章利用此分析框架并通過多模態(tài)標注軟件ELAN,分析了30節(jié)基礎英語視頻直播課堂中師生的語言行為、身體動作和信息技術應用行為;隨后,文章歸納了此類課程在教學模式、語言互動和多模態(tài)協(xié)同方面的特征;最后,文章提出了改善外語視頻直播教學效果的相關建議。文章期望通過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完善課堂教學多模態(tài)行為分析框架,為視頻直播課堂的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分析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鑒,以切實提高外語視頻直播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
視頻直播課堂;語言行為;身體動作;信息技術應用
視頻直播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形式,在此類課堂中,音頻和視頻信號同步傳輸,可以幫助師生利用口語、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和肢體動作等多種模態(tài)資源即時共享信息和交流情感,從而還原面對面教學場景并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如今憑借此特點,視頻直播課堂在受到越來越多師生青睞的同時,也成為教學研究領域新的熱點,針對其涌現(xiàn)了一系列相關研究。課堂中的教學行為分析一直是教學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其可以為教學過程性評價與精準教學服務提供參考與依據(jù)[1],進而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國內(nèi)針對課堂教學行為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整體來看其大多聚焦MOOC、智慧課堂和信息化課堂等教學環(huán)境,對在線直播特別是視頻直播課堂的教學行為關注相對不足。另外,視頻直播課堂中的教學行為更加復雜,其不再是單一化的教師語言行為,而是由師生語言行為、身體動作與信息技術行為協(xié)同的多模態(tài)化動態(tài)信息交互行為。因此,要客觀、深入地反映視頻直播課堂的教學行為,除了常規(guī)的師生言語行為,師生的非語言行為數(shù)據(jù)如面部表情、姿勢、眼動和步態(tài)等也是教學行為分析的焦點[2]。另外,由于直播課堂的教師教學活動均通過技術媒介展開,故師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行為也不能被忽視。
外語教學作為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受到了視頻直播教育的影響并產(chǎn)出了大量頗受歡迎的外語視頻直播課程。外語視頻直播課程受外國文化與語言本身表達特點的影響,其師生的課堂行為表現(xiàn)更是體現(xiàn)出明顯的多模態(tài)交互特征,是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研究的典型場景。然而,雖然針對課堂中的教學行為出現(xiàn)了少量研究,但當前這些研究大多只涉及教師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中的某一方面(如教師口頭話語或信息技術應用行為),教師的肢體動作和學生的語言、身體動作、信息技術應用等多模態(tài)學習行為尚未得到關注?;诖?,本研究首先設計了外語視頻直播課堂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分析框架,然后以視頻直播基礎英語課程為例,從語言行為、身體動作和信息技術應用行為三個角度聚焦外語視頻直播課堂中教師的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多模態(tài)學習行為,最后總結此類新型課堂的教學特征并提出改善其教學效果的相關建議,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課堂教學行為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并切實提高外語視頻直播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
本研究根據(jù)課堂互動分析、二語習得及非語言交際等領域的有關理論構建了外語視頻直播課堂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分析框架,從語言行為、身體動作和信息技術應用三個維度來分析教師的多模態(tài)教授行為和學生的多模態(tài)學習行為,如表1所示。
表1 外語視頻直播課堂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分析框架
行為類型次級類別行為表述 教師多模態(tài)教授行為語言行為提問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向學生提出展示型問題或參考型問題。 反饋對學生的回答、作業(yè)、表現(xiàn)等學習行為和結果進行評價型反饋或話語型反饋。 講授知識借助課件和教學工具來口頭解釋和拓展知識點。 發(fā)布指令通過較為禮貌的指令語或禮貌程度較低的指令語來指示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或遵守課堂紀律。 身體動作手勢通過表征手勢、語用手勢、人際手勢、指示手勢、節(jié)拍手勢和重音手勢來傳遞教學信息、發(fā)布教學指令、進行認可或表揚。 上身肢體動作通過點頭、搖頭、擺動身體和前傾四類上半身肢體動作來傳遞教學信息、發(fā)布教學指令和提供反饋。 信息技術應用呈現(xiàn)信息播放教學相關的音視頻、使用打字或畫筆工具寫板書、發(fā)放虛擬教學貼紙。 發(fā)放獎勵發(fā)放獎杯、星星、蛋糕、鉆石等虛擬獎勵。 展示作品使用桌面共享工具來共享文字或圖片資料、投射師生頭像。 互動交流在聊天區(qū)通過文字或圖片與學生交流。 查找網(wǎng)絡資料利用網(wǎng)絡搜索引擎查找資料。 管理課堂使用禁言、授權、鎖屏類工具來維持課堂紀律。 學生多模態(tài)學習行為語言行為回答問題口頭回應教師的提問。 跟讀或閱讀口頭重復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閱讀課件中的文字內(nèi)容。 主動發(fā)言主動提出問題或發(fā)起對話。 身體動作手勢通過表征性手勢、語用手勢、人際手勢、指示手勢、節(jié)拍手勢和重音手勢來表達意義和交流情感。 上身肢體動作通過點頭、搖頭、前傾或擺動身體等上半身肢體動作來表達意義和交流情感。 信息技術應用完成網(wǎng)絡書面練習使用畫筆、打字工具、鼠標或觸摸屏完成網(wǎng)絡書面練習。 互動交流在聊天區(qū)通過文字或圖片與教師交流、使用舉手或幫助按鈕。 查找網(wǎng)絡資料使用網(wǎng)絡搜索引擎查找資料。
具體來說,在語言行為方面,基于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tǒng)和1:1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編碼體系[3][4]將教師語言活動分為提問、反饋、講授知識和發(fā)布指令四類,將學生話語行為分為回答問題、跟讀或閱讀、主動發(fā)言三類。然后,進一步將類型相對固定但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的教師提問、反饋語和指令語進行細分(由于不同課程的具體授課內(nèi)容不盡相同,故沒有將知識講授語細分),如依據(jù)Nunan[5]的課堂提問類別,將教師問題分為教師事先知道答案的展示型問題和教師不知道答案、需要學生自己推理、判斷的參考型問題;參考Cullen[6]的觀點,將教師反饋語分為評判學生的行為或結果是否可被接受的評價型反饋語和側重學生表現(xiàn)、結果的內(nèi)容和意義的話語型反饋語;參考徐英[7]關于課堂控制性語言禮貌程度的觀點,將教師指令語分為禮貌程度較高指令語和禮貌型程度較低指令語。在身體動作方面,將師生的身體動作分為表達交際意義的手勢和上身肢體動作兩類(排除如捋頭發(fā)、托腮等自我調(diào)節(jié)習慣性手勢和移動椅子等沒有交際意義的身體動作)。一方面,根據(jù)Kendon[8]的手勢分類并結合手勢的不同功能,將師生手勢分為描述具體物件、動作或象征抽象概念意義的表征性手勢,發(fā)揮某種語用功能的語用手勢,用于認可或表揚等積極反饋的人際手勢,指向具體或抽象的物體或方位的指示手勢,伴隨話語或音樂節(jié)奏有規(guī)律地敲擊或拍手的節(jié)拍手勢,和用以強調(diào)話語中某個重要信息的重音手勢六類;另一方面,結合外語視頻直播課程師生形象的呈現(xiàn)特點,將師生的上身肢體動作分為點頭、搖頭、擺動身體、前傾四類。在信息技術應用行為方面,參考1:1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編碼體系的教師技術應用維度和直播課堂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行為變量[9][10]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行為分為呈現(xiàn)信息、發(fā)放獎勵、展示作品、互動交流、查找網(wǎng)絡資料、管理課堂六類(由于教師全程使用PPT或PDF教學文件,故課件展示未被納入),同時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行為分為完成網(wǎng)絡書面練習、互動交流和查找網(wǎng)絡資料三類。
近年來,極具互動性和趣味性、師資多元化并能提供浸入式英語口語交際環(huán)境的視頻直播青少年英語課程受到了學習者的歡迎。本研究首先綜合依據(jù)教師教學評分(或好評率)、學生文字評價等教學反饋信息選定當前口碑良好且市場占有率較高的貝達英語、說客英語等在線英語學習平臺,并對平臺上的近百節(jié)由優(yōu)質(zhì)師資授課的小學階段英語視頻直播課程的課后回放錄像進行錄屏,建立了一個視頻直播基礎英語課程錄像資源庫;然后邀請3名具有多模態(tài)教學研究背景的英語教師從教學內(nèi)容、手段和效果等角度對這些初步篩選出的優(yōu)質(zhì)課程錄像進行教學評分,從中選取打分排名靠前的30節(jié)優(yōu)質(zhì)一對一或一對多視頻直播基礎英語課程錄像為研究語料。視頻直播課程累計總時長為757.8分鐘(25.3分鐘/節(jié)),共涉及符合我國相關規(guī)定的境內(nèi)外教30名和小學生45人次。課程的授課界面通常包括課件區(qū)、人像區(qū)、聊天區(qū)和系統(tǒng)工具等,教師和學生都打開攝像頭,師生的面部表情、手勢和上半身肢體動作都能被清晰地觀察到。
圖1 多模態(tài)視頻標注軟件ELAN標注界面
本研究使用可以精確定位到0.01秒的多模態(tài)標注軟件ELAN 6.0,對視頻中的語言、肢體和技術行為進行精確的觀察、分析和標注。依據(jù)上述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分析框架,首先設定標注類型、層級并編輯詳細的受控詞匯;然后轉寫師生的口語內(nèi)容并對視頻進行多層同步標注;最后導出標注類型和時長等結果并導入到Excel表格進行統(tǒng)計。ELAN標注界面如圖1所示,圖中間的讀數(shù)標尺為時間軸,上方左右側分別是視頻顯示區(qū)和多模態(tài)參數(shù)的設置區(qū),其中下方是多層標注區(qū)。標注層內(nèi)的橫線代表標注對象即某種教學行為的時長,橫線上方為標注或轉寫的內(nèi)容。
(1)師生語言行為
研究發(fā)現(xiàn),平均每節(jié)課師生的話語時長占比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在55.0%的課堂時間里,教師通過口頭語言來傳遞教學信息及與學生交流,話語率介于34.6%~76.3%;學生口語輸出的時間占課堂時間的21.2%,其中最低為9.5%,最高為35.1%。
表2 平均每節(jié)課師生的話語時長占比
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 教師話語時長占比55.0%34.6%76.3% 學生話語時長占比21.2%9.5%35.1%
師生各類語言活動的時長占比如表3所示。其中,教師的話語活動側重于反饋,占比42.5%;而學生的話語活動中,45.6%為被動回答教師提問,42.8%為重復和模仿教師話語或閱讀單詞、句子或段落,較少進行主動發(fā)言。
表3 師生各類語言活動的時長占比
教師話語學生話語 提問反饋講授知識發(fā)布指令回答問題跟讀或閱讀主動發(fā)言 時長占比19.1%42.5%24.5%13.9%45.6%42.8%11.6%
表4 教師提問、反饋語和指令語的相關信息
提問(52次/節(jié))反饋語(109次/節(jié))指令語(39次/節(jié)) 展示型參考型評價型話語型禮貌程度高型禮貌程度低型 頻率86.5%13.5%41.3%58.7%56.4%43.6%
教師的提問、反饋語和指令語的相關信息如表4所示。根據(jù)結果可知,在平均每節(jié)課中,教師提問52次,其中86.5%為展示型問題(如“What color is this?”),只有13.5%為參考型問題(如“What will you do in this case?”);教師口頭反饋109次,其中41.3%為評價型反饋語(如“Yes.”),重復(如“Yes, it’s Thursday today.”)、拓展(如“Nice, I like hikings too.”)、引導(如“We say, an apple a day keeps...”)或糾錯(如“Not fifty, but fifteen.”)等話語型反饋占58.7%;教師發(fā)布39次口頭教學指令,其中56.4%較為禮貌,常用的有包容式祈使句(如“Let’s draw a line.”)、可能式疑問(如“Can you draw a circle?”)等;其余禮貌程度較低,包括赤裸式祈使句(如“Click here.”)、希望式陳述句(如“I want you to paint it red.”)等。
(2)師生身體動作
手勢是課堂中使用最頻繁的身體動作,根據(jù)研究結果,平均每節(jié)課外教使用手勢123次、學生使用手勢10.4次。具體來說,師生身體動作的相關信息如表5所示。就功能而言,師生使用最頻繁的是表征手勢,如用食指在空中畫圈表示“round”;其次為語用手勢,教師多使用該類型手勢來發(fā)布教學指令,如單手成耳朵狀放在耳后表示邀請學生發(fā)言,而學生的語用手勢主要為揮手打招呼或道別;接著為人際手勢,如豎起大拇指表示贊揚;指示手勢、節(jié)拍手勢和重音手勢的頻次相對較少。此外,平均每節(jié)課中教師和學生具有交際意義的上身肢體動作分別有23.5次和1.3次,其中最頻繁的為點頭,大多表示對對方表現(xiàn)的認同;其次為搖擺身體,如伴隨音樂或配合指令語“l(fā)et’s dance”而搖擺身體;接著為身體前傾,具有示意學生開口說話的功能;師生搖頭的頻率都較低,通常表示否定或配合語言“shake your head”而搖頭。
表5 師生身體動作的相關信息
手勢上身肢體動作 表征語用人際指示節(jié)拍重音點頭搖頭搖擺身體身體前傾 教師頻次472829135110.41.75.85.6 學生頻次61.610.90.80.10.70.20.30.1
(3)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行為
根據(jù)結果可知,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行為的頻次(35.7次)明顯多于學生(5.2次),具體來說,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行為的相關信息如表6所示。對教師而言,應用信息技術大多是為了呈現(xiàn)教學信息,如書寫板書、播放音視頻和使用虛擬貼紙來傳遞教學信息;其次為發(fā)放虛擬獎杯、星星、花朵等虛擬獎勵;然后是通過共享屏幕來展示學生作品或頭像和在討論區(qū)發(fā)帖交流;教師很少在課上查找網(wǎng)絡資料而且很少使用禁言、授權等功能來維持課堂紀律。對學生而言,應用信息技術主要是為了完成連線、拼寫單詞、點擊或拖拉詞匯與圖片等書面練習,很少使用舉手、幫助等工具或在聊天區(qū)通過文字和圖片與老師交流,也極少在課上查找網(wǎng)絡資料。
表6 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行為的相關信息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行為(35.7次/節(jié))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行為(5.2次/節(jié)) 呈現(xiàn)信息發(fā)放獎勵展示作品互動交流查找資料課堂管理書面練習互動交流查找資料 頻次286.20.60.60.20.14.80.30.1
基于上述師生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數(shù)據(jù),本研究可以總結出視頻直播基礎英語課堂在教學模式、語言互動、模態(tài)配合等方面的特征。
(1)教學模式:教師主控-混合型課堂,學生主體地位未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
據(jù)統(tǒng)計,教師的大部分身體動作和所有信息技術應用行為都與他們的語言行為同時發(fā)生,而僅在5.7%的課堂時間里通過身體動作來獨立表達意義;學生的多數(shù)身體動作與語言行為交叉重合,但在0.6%的課堂時間里,其身體行為脫離語言獨立完成交際任務,而且其信息技術應用行為(占9%的課堂時間)都沒有伴隨語言活動。因此,本研究認為外語視頻直播課堂中教師活動率=教師語言率+教師獨立表義身體行為率,學生活動率=學生語言率+學生獨立表義身體行為率+學生信息技術應用率。故在本研究中,教師平均活動率=55.0%+5.7%=60.7%>60%,學生平均活動率=21.2%+0.6%+9%=30.8%<40%。根據(jù)蔣立兵等[11]的教學模式判斷標準,可以認為視頻直播基礎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為教師主控-混合型課堂。此外,語言輸入是教師的主體教學行為,占一半以上的課堂時間;而學生的話語輸出只占約1/5的課堂時間且他們很少主動發(fā)言,其信息技術應用行為和身體動作占時也較少。由此推斷,聽講是學生的主體行為??梢姡曨l直播基礎英語課程仍未擺脫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得到充分體現(xiàn)。
(2)言語互動:師生語言互動頻繁但不夠真實、深入
師生言語互動率是反映課堂互動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參考蔣立兵等[12]的觀點并結合課堂實際情況,本研究認為外語視頻直播課堂的語言互動率=教師提問率+教師口頭反饋率+教師口頭指令率+學生話語率。我們根據(jù)表3,計算出教師提問、反饋語和指令語在平均課程時長中的占比分別為10.5%、23.4%和7.6%,因此視頻直播基礎英語課堂的平均課堂互動率=10.5%+23.4%+7.6%+21.2%=62.7%,高于互動型課堂的60%邊界,換言之,師生課堂語言互動比較頻繁。然而,就互動質(zhì)量而言,大部分師生言語交際不夠真實、深入,仍屬于“課堂教學交際”模式[13]。首先,教師所提問題絕大部分為認知水平較低、旨在讓學生進行重復性語言操練的展示型問題,而能啟發(f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且貼近真實生活情境的參考型問題卻很少;其次,反饋語雖然兼顧了學生的情感和認知需求,但其中評價型反饋語超過2/5,而側重話語內(nèi)容和意義、能引起學生深入思考且引發(fā)比IRF更復雜的多話步交互結構的話語型反饋語只占不到3/5。
(3)多模態(tài)協(xié)同:打造了生動、活潑、高效的課堂,激發(fā)了學習動機和積極性
首先,語言、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實物和身體動作等符號資源的有效配合,不僅有助于打造生動、活潑、高效的課堂,而且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例如,在講解“This is a cat.”這一句型時,除了PPT上顯示小貓的圖像和文字,教師會將文字“This is…”和“cat”分別用紅色和藍色下劃線加以突顯并使用虛擬小貓貼紙放在師生頭上,同時做出小貓捋胡須的手勢。語言、文字、圖像和手勢模態(tài)協(xié)調(diào)搭配,不僅生動有效地傳遞了教學信息,還成功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其課堂參與度。其次,除了使用簡潔、明了的文字或口頭指令語,教師也會通過一只手成耳朵形狀放在耳后、邀請等手勢或手勢組合或側耳傾聽、點頭等身體動作來要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文字、語言與身體動作協(xié)同合作能讓學生更好地執(zhí)行教學指令,提高課堂效率。此外,外教還善于在口頭表揚的同時結合大拇指、鼓掌或OK等手勢,星星、笑臉等虛擬貼紙,鼓掌音頻、慶祝視頻、蛋糕或花朵卡片、喇叭或拍手玩具等實物教具以及文字“Good job!”“Cool!”等各種模態(tài)來綜合對學生進行積極反饋,創(chuàng)造了積極的情感交流氛圍,能有效降低學生的焦慮并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另外,學生也會通過手勢、身姿等身體動作來表達他們無法用語言傳遞的意義,同時給教師提供真實、可靠的教學效果反饋信號。
教學行為是影響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因素?;谝陨戏治?,本研究從教學行為視角提出了改善外語視頻直播教學質(zhì)量的建議。
在外語直播教學特別是口語視頻直播課堂中,語言互動仍是課堂的主要互動方式,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語言輸出機會參與更加自然且有深度的語言交際,改變學生被動聽課的局面,提高他們的課堂主體地位。首先,教師需要控制展示型問題的比例特別是盡量減少可以簡單地用“Yes”或“No”回答的展示型問題的數(shù)量,同時增加更貼近真實生活交際情景、更具啟發(fā)性的參考型問題的頻次,促使學生圍繞問題展開深入思考并輸出結構更復雜且更接近真實、自然環(huán)境的話語。其次,教師要更加重視對學生話語內(nèi)容和意義的反饋,盡可能在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后對他們的話語內(nèi)容和意義進行拓展、引導或重述,引發(fā)學生通過多話步回合會話結構開展有深度的外語語言交際,培養(yǎng)其高階思維能力和現(xiàn)實情景外語交際能力。此外,教師可以使用更多的禮貌程度更高的指令語來建立更加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互動和意義協(xié)商空間,同時鼓勵學生主動啟動話步,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課堂話語主動權。
視頻直播平臺能夠同步傳遞音頻和視頻信號,這使教師和學生的手勢、上身肢體動作等非語言行為成為重要的情感溝通和信息呈現(xiàn)渠道,同時也對視頻直播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充分意識到身體語言的重要性并結合教學對象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通過流暢且協(xié)調(diào)的身體動作來呈現(xiàn)出精神飽滿、親切自然、端莊大方的教師形象,營造積極、愉悅的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要掌控好課堂中身體動作的幅度和頻率,協(xié)同搭配身體動作與有聲語言、文字等模態(tài)來有效傳遞教學信息和增強師生情感交流;此外,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肢體反饋信號來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便及時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視頻直播課堂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視頻直播課堂活動的質(zhì)量取決于教師能否合理、有效地應用不同的信息技術[14]。除了利用音視頻、白板、畫筆、圖片、虛擬貼紙和聊天工具等信息技術來有效呈現(xiàn)教學信息和促進師生情感交流,教師也需要合理利用直播平臺的技術優(yōu)勢來加強課堂管理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只在學生有需要的時候才開放屏幕畫筆或打字工具,一旦學生完成書面練習,教師就可以關閉畫筆或打字工具,避免自律性不高的學生在屏幕上亂涂亂畫而影響教學效果。此外,教師要避免濫用看似有趣但和教學內(nèi)容相關度不高的虛擬貼紙和特效,防止因學生注意力分散而影響教學效率。
本研究首先建構了外語視頻直播課堂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分析框架,并通過多模態(tài)視頻分析工具ELAN標注和分析了視頻直播基礎英語課堂師生的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然后總結了此類課堂在教學模式、語言互動和多模態(tài)協(xié)同方面的特征,最后提出了改善外語視頻直播課堂教學效果的相關建議。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實證分析的樣本數(shù)量不多,因此期待在未來的研究中能擴大樣本量,以更精準地反映外語視頻直播課程的教學行為和教學特征。此外,本研究只是從整體上研究了在線直播課堂的多模態(tài)教學行為,其特定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多模態(tài)積極反饋、多模態(tài)教學指令的教學行為特征以及產(chǎn)生的具體教學效果也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1][2]張文梅,祁彬斌,范文翔.數(shù)據(jù)驅動的教學行為分析:現(xiàn)狀、邏輯與發(fā)展趨向[J].遠程教育雜志,2021,(1):84-93.
[3]Flanders N A. Intent, action and feedback: A preparation for teaching[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63,(3):251-260.
[4][9]韓后,王冬青,曹暢.1:1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的分析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5):89-95.
[5]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c, 1991:194.
[6]Cullen R. Supportive teacher talk: The importance of the F-move[J]. ELT Journal, 2002,(2):116-126.
[7]徐英.外語課堂教師禮貌情況調(diào)查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1):62-68、81.
[8]Kendon A. Gesture: Visible action as utteran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108-354.
[10][14]高明,張婧婧.在線直播課堂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行為的個案研究[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21,(5):63-72.
[11][12]蔣立兵,毛齊明,萬真,等.智慧教室促進高校課堂教學變革的績效研究——基于課堂教學行為的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8,(6):52-58.
[13]范文芳,樊亞城.試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兩種交際模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S1):77-80.
Research on Multi-modal Teaching Behaviors in Live Video Streaming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d Its Enlightenment
WU Ling-juan
With the rise of live video streaming classroom, the teaching behaviors reflect the dynamic intera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modality, and the live video streaming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contributed to the capture of multi-modal teaching behaviors and is one of the typical scenarios of multi-modal teaching behavior research, but in fact,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not as expect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ly constructed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behaviors in live video streaming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Th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language behaviors, body movement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behaviors in 30 live video streaming of basic English classroom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analysis framework and the multi-modality mark software ELAN. After that, the features of the teaching model,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multi-modality synergy in such classrooms, were summarize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live video streaming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were put forward. This paper hoped to enrich and improve the framework system of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analysis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provide some method reference for the analysis of multi-modal teaching behavior in video live streaming classroom,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live video streaming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live video streaming classroom; language behavior; body mov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G40-057
A
1009—8097(2022)10—0053—08
10.3969/j.issn.1009-8097.2022.10.006
本文為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少兒在線外教英語課堂多模態(tài)話語協(xié)同及有效性研究”(項目編號:C20210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吳玲娟,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等,郵箱為hillarywu2004@163.com。
2022年4月9日
編輯: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