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慧
(吉林師范大學 吉林 四平 136000)
詩歌是藝術的女王,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在擁有著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中,詩歌猶如一座靚麗的寶庫,經過不斷沉淀和積累,其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語言魅力。意象在詩歌中充當著情感的襯托物的作用,以意象表達詩意,進而傳遞詩情。漢詩俄譯中的意象轉換不是簡單的字對字、詞對詞的機械轉換,而是譯者參與原文、投入原文,并充分明確地表達詩歌情感的能動創(chuàng)作過程。
意象是中西詩學中出現頻率較高的一個概念。意象被認為是與知覺、思維等認識活動有密切的關系,即人們在感知、認識外界事物時伴隨著一種心理意象的產生。西方最早將意象列為藝術審美范疇的是康德,他認為詩人要把看不見的一些理性觀念的東西翻譯成為可以感覺到的東西,在具象化中使它們達到理性的最高度。事實上,正是在詩的藝術中,審美意象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研讀一篇詩歌,首先要弄清楚詩歌的字面表達含義,其次要讀明白詩歌的深層次含義,即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而意象作為詩歌表達感情的載體,是值得特別注意的。以我之意,將思想感情融入于客觀之象中,正如王國維所說:“以我觀物,物皆著我色彩?!蓖ㄟ^意象來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我國最早闡釋“意”與“象”是在《周易·系辭》中,“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他的意思就是古代圣人運用表物的“象”,和語言文字來表
達人的思想情感。“象”就是物象、外觀、形狀,可以理解為一個具體的事物?!耙狻本褪且馑?、思想態(tài)度、情感寄托。
先秦思想家認為“象”是表意,“意”是表思維,意象通過言語以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肚f子·外物》中有“得意忘言”,以“象“為基礎物,賦予其深意,用“言”去表達“言”是明象的工具?!跋蟆睘椤耙狻倍妗S纱丝梢?,“象”“意”“言”三者是互相依存的關系。
在翻譯歷史上有很多俄國譯者翻譯中國古代詩詞,中國詩歌深受俄國讀者喜愛。比如俄羅斯翻譯家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巴斯曼諾夫(М.И.Басманов,1918—2006)曾經翻譯了李清照的著作《清平樂》。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這首詞是李清照在丈夫死后所作,為了悼念亡夫,以此作追憶自己的一生。全詩借助“梅花”這個意象來表達詞人的情感?!懊坊ā笔遣粦謬篮?、傲然獨立的。這首詞上片中寫道:小時候下雪,常常沉醉在插梅花的興致中。這是早年賞梅、玩梅的歡樂。后來雖然梅花還在,還是那么美麗,但是卻沒有心思賞玩,揉搓著梅枝,淚水卻已經沾滿了衣襟。這是詞人中年時的落寞和幽怨。在下片中,詞人表達的是,現如今,梅花盛開,但卻已經身在海角天涯,而頭發(fā)已經稀疏、兩鬢也已經斑白。晚風吹過,應該很難見到梅花的多姿絢爛了?!帮L勢”這一意象代表著自然的“風勢”,同時它借指“政勢”和“國勢”。這里是借助“梅花”這一意象來表達詞人晚年的淪落、痛苦和苦悶,也表示著詞人晚年憂國憂民的心緒,“梅花散落”喻指不利的國家形勢。整首詞從梅花盛開的陶醉,賞梅落寞而流淚,梅花散落無心賞梅這一串聯的情節(jié)將自己的一生之想寄托在梅花這一意象中,實為巧妙。
下面再來看巴斯曼諾夫的譯作(節(jié)選):
Падал снег.А в саду мэйхуа,Как всегда,в ту пору цвела.
Помню,веточку алых цветов,Захмелев,я в прическу вплела.
Но осыпались эти цветы,И моих не украсят волос...
Вечереет.И ветер подул.И за окнами стало темно.
Бесполезно искать мэйхуа–Не увидишь ее все равно.
巴斯曼諾夫的譯文對原文本進行了刪改,增加了很多種情形。把這首詞的譯本進行回譯,是這樣表達的:“雪落了,在花園里,梅花一如既往地盛開。還記得曾經把一鮮紅色的花枝編在了頭發(fā)里。但是這些花掉了,頭發(fā)沒有了裝飾。淚水止不住地流淌,弄濕了衣服。而現在,在異國他鄉(xiāng),一人過年,孤苦伶仃。不知道什么時候我的鬢發(fā)變白!入夜,晚風徐來,外面已經黑了。找梅花也是徒勞的,反正也是見不到她的?!?/p>
在他筆下中,“梅花”這一意象直接音譯為“мэйхуа”,開篇“Как всегда,в ту пору цвела”,營造了花開滿園的景色特征。利用“梅花”這一意象,寫道“я в прическу вплела”“украсят волос”“слезы бегут”“Стала мокрой одежда от слез”,拓展了“梅花編發(fā)”“裝飾頭發(fā)”“淚流不止”“淚沾衣襟”的情節(jié),形象地闡釋出由喜到悲的過程。而到后來的“в чужедальнем краю Новый год я встречаю одна”則表達出了無比的孤單之感?!哀抱唰咬支荮讧洄?мне виски седина”,生活的磨難給予詞人鬢發(fā)斑白,這和原作是相符的。在環(huán)境描寫方面寫道:“Вечереет.И ветер подул.И за окнами стало темно”,用“入夜”“晚風”“天黑”這一組意象群渲染氣氛,“風勢”這一意象巴斯曼諾夫用“ветер подул”來表達,梅花落盡,飄零散落在地,就像詞人自己一般晚年顛沛流離。一夜風霜后哪里還看得到梅花呢?使得前后的“歡樂”與“哀愁”的藝術形象躍然紙上??梢哉f巴斯曼諾夫進行的不是等值的翻譯,但是卻把詞人李清照的喜悲、哀婉表達得淋漓盡致,而且“梅花”這一意象始終貫穿全詞,再現詩歌的藝術形象,不失為一篇佳作。
下面再來看李清照的《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是詞人李清照重陽節(jié)把酒賞菊所作。表達對丈夫的思念與自己生活的孤寂之情。詞以“薄霧”“濃云”兩個意象開篇,交代外部天氣不佳的環(huán)境,烘托出凄涼、哀愁的氣氛?!鞍胍箾龀跬浮敝械摹皼觥逼鋵嵤且徽Z雙關,不僅指床涼、夜晚寒涼,更是指此時詞人內心的凄苦。詞的下片寫到詞人一邊飲酒,一邊賞菊,一邊思念丈夫。晚風來襲,卷簾而入,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了凄涼的氣氛,也影響了詞人的心境。人生如菊,“人比黃花瘦”也襯托出黃昏時分詞人獨自飲酒的凄若和寂寥。
下面再來看巴斯曼諾夫的譯作(節(jié)選):
Прозрачной дымкой,тучею кудлатой.
Уходит долгий,
Непогожий день...
А ветер западный,
Рвет шторы полотно...
Ты желтой хризантемы увяданье,
Увидеть мог бы,заглянув в окно.
這首詞在巴斯曼諾夫筆下被賦予了新的畫面。譯者將詞中的“薄霧”“дымкой”;“濃云”“тучею”;“玉枕”“подушки холодок”;“西風”“ветер западный”;“黃 花”“желтой хризантемы увяданье”等 意 象 串 聯成一個畫面,這些意象都是帶有悲傷、寂寞、孤單的情感色彩,因而很容易讓讀者感受到詞人所處的環(huán)境和當時的心境。而后,詩人根據自己的理解增加了“будет одиночеству наградой”;“Таится запах сорванных когда-то Цветов,которых нет уже давно”等情景畫面,因而才會有“Какой измерить мерою страданье”這樣的感嘆。這份苦又是什么?在詞人的眼里是彼此分離,思念度日,逐漸消瘦。而巴斯曼諾夫將“人比黃花瘦”這一意象譯成“желтой хризантемы увяданье”,這可以很好地理解到“黃花瘦”,但是卻沒有很好地理解到“人比黃花瘦”的心里基調。如果能在“人”和“黃花”間建立起聯系,形成對比會更加突出詞人的心理情感。因此在意象的翻譯中,不僅要清晰地表達原文,也要做到把原文的意義傳達給讀者。
下面再來看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這首詩是詩人早年在揚州旅舍所作,由望月而思鄉(xiāng),借“月”這一意象表達情感。這首詩說的是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上,好像在地上泛起了霜。明月是亮麗且光明的,同時又是寒森且清冷的。對于一個作客他鄉(xiāng)的人,哀愁情緒在夜晚泛起波瀾,詩人沉浸在寂寥的月夜中。而“霜”不僅體現出月夜的寒冷,更表達出詩人此時客舍他鄉(xiāng)無依無靠的孤寂?!芭e頭”和“低頭”兩個動作形成了動態(tài)的對比,更和前文“月光”和“霜”相映襯。詩人完完全全地沉陷于“思”之中,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更是思念逝去的年華。全詩以“月”這一意象貫穿全文,語言樸素,意境深遠,真摯感人。
這首詩的俄譯本中,將“床前明月光”譯為“В изголовии ложа.Сияет,светлеет луна”。譯者將傾瀉的月光用動詞“сияет”和“светлеет”表示,“сиять”表示發(fā)光、照耀;“светлеть”表示點亮、變亮。而在譯本一中用的動詞是“лечь”“сиять”和“светлеть”,更加讓人們感受到月光的明亮、皎潔和耀眼。在另一俄譯本中,這句 話 被 譯 為“У самой моей постели.Легла от луны дорожка”。譯者將月光比作一條小路,“Легла от луны дорожка”,這里是譯者的想象,這條小路仿佛把自己和親人連接起來,把此地和故鄉(xiāng)連接起來,縮短了人與月的距離,這是對“月光”的聯想,這個比喻也十分恰當。后兩句中的意象翻譯文學色彩并不濃烈?!哀抱唰悃蕨唰洄猝支?на луну я,Лицо к небесам обратив”這兩句只是簡單地寫出“望見了月亮”這一動作,沒有充分地把詩人思鄉(xiāng)及思親的情感表達出來。
要把詩歌所展現的意境完美地傳達給讀者,要遵循“信”“達”“雅”的翻譯原則,也要講究翻譯策略。因為他們指引著文化意象的詮釋。漢詩中意象的翻譯方法主要有直譯法、意譯法、直譯加注法和省略法。
直譯法就是直譯原作中的意象,將原作中的意象準確地表達出來。比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有這樣一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痹~人要描寫的是風的凜冽、狂暴,以至于把花都摧毀。但是詞人卻反面著筆,描寫風過花留下了幾許殘香和一片凋落,用這種方法反襯風之大,以此烘托自己內心的苦楚和沉痛。巴斯曼諾夫的譯本是:“Стих ветер наконец-то.И вокруг.В пыли цветы душистые лежат”。他把詞人要表達的心緒用“В пыли цветы душистые лежат ”譯出,使讀者清晰明了地感受當時的環(huán)境,為下文的情感抒發(fā)做鋪墊。使讀者能夠由物及人,感受詞人的情感。
意譯法是用合適的詞語替代或者轉譯原詩中的意象。比如李白的《桃花潭》中有這樣一句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边@里是詩人李白借助桃花潭水的深不見底來表達自己與汪倫的友情比這潭水還要深厚?!疤一ㄌ端边@一意象可以直譯為“Иозера Персиковых Цветов”,但是“深千尺”在這里要做一個處理?!俺摺笔侵袊挠嬃繂挝唬屚鈬丝吹枚@句話要表達的是什么含義,采取歸化翻譯,進行轉義。桃花潭深不見底,猶如“無底深淵”,因此譯成“Бездонной пучины глубь”,這有利于讀者感知原詩所表達的情感。
直譯加注法是根據詩的意境增加對原詩中文化意象的修飾語或解釋性成分,使原語文化意象豐富化、明晰化。比如李清照的《點絳唇》中“寂寞深閨,愁腸一寸愁千縷”譯為:“Всюду в доме моем тишина,И душа паутиною грусти/Крепко-крепко оплетена.”這并不是字對字、詞對詞的翻譯,而是譯者根據自己的理解而添加的,符合全文的主旨。
省略法是在譯文中不譯原詩的文化意象,直接忽略。這和文化差異有關,比如李白的詩句“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中,“高樓”指代的是足不出戶,居于深宅之中的戍客的妻子。而在俄語語言文化中“高樓”卻沒有這樣的意思。翻譯者將此句翻譯成“А в женских покоях как раз в эту ночь/Бессонница вздохи и грусть”,“高樓”譯為“женские покои”(舊時代女性的內室),這保留了原語文化意象的寓意,也很好地傳達了原詩的意涵。
通過物象明曉“詩情”。詩歌是反映現實生活和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在進行漢詩俄譯的時候要遵循意象的翻譯方法,從意象出發(fā),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譯者要尊重原詩,更要尊重譯文讀者。
注釋:
①趙毅衡:《新批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
②③Ли Цин-чжа:Строфы из граненой яшмы/Пер.с кит.,вступ.ст.и примеч.М.Басманова.М.:Худож.лит.,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