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薇薇
一
住在宜昌的大阿姨隔三岔五與母親打電話,相互道安。最近她說想回闊別幾十年的蘇州過90 壽辰,到時邀請親友去松鶴樓一聚。而后,再去倉街看看韓家浜與儷園那片土地。
大阿姨所說的儷園,我小時候,家里長輩沒提起過?;蛟S是因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少說些事,對于家人也是一種愛護。歲月如梭,各自都在平凡的日常中為生存而忙碌,真正知道韓家浜、儷園也是近幾年的事了。如今60 后的我也退休了,陪母親閑聊時間多了,儷園就記在了我腦子里。大阿姨與母親在儷園長大,那里有過她們一家人開心的日子,是親情聯(lián)接的歡聚之地。因此,儷園對于她們來說刻骨銘心。
于是,我根據(jù)母親的片斷記憶和描述,結(jié)合大阿姨提供的一些信息,查找了韓家浜一帶的街巷資料,那些塵封已久的往事漸漸清晰。
蘇州倉街原有支巷韓家浜,據(jù)記載:麗姬巷(含韓家浜、新街、高駁岸)東至城河,西出倉街,長28 米,寬2米,彈石路面,20 世紀90 年代初廢棄。麗姬巷北,高駁岸南,舊時有韓家浜?!短K州城廂圖》在其北標有振亞布廠(振亞絲織廠前身)字樣。韓家浜、新街、高駁岸三處于20 世紀50 年代因劃入振亞絲織廠內(nèi)而撤名。
母親回憶,舊時儷園所在的韓家浜段護城河的河水非常清澈,經(jīng)過的船只少,河里可游泳,城墻上可散步。韓家浜一帶住戶不多,小巷內(nèi)有一段是振亞絲織廠高高的圍墻,聽得到廠里的機器聲。住戶有在上海做生意的、有跑碼頭說書的、有開糞行的,也有做幫傭的等等。走出韓家浜西弄口倉街上有一爿老虎灶,當時的倉街住戶已很多,也蠻熱鬧,傳說中的“餓煞倉街”不太確實。
韓家浜巷中還有小弄,后段北側(cè)與新街相通,往新街去有零零落落幾戶人家。走過其中一戶的菜地,有一個很小很破的尼姑庵,庵中只有兩三個尼姑。倉街出去到高駁岸西口,有座小石橋通向小新橋巷。母親說,她有個同學家住耦園的樓上,姓徐,常州人。每天她會約母親一起上學,那時耦園很破,有看園人。
儷園就坐落于小巷韓家浜盡頭,1950 年代隨韓家浜一起被劃入振亞絲織廠內(nèi),工人稱它為小洋房。儷園低調(diào)而優(yōu)雅,三面環(huán)水,東靠護城河內(nèi)河,對岸是城墻,遠遠眺望,就像一座迷你小島。站在城墻上可以清楚看園內(nèi)石匾,上面刻有儷園二字。儷園占地兩畝,有一幢平層花園洋房,建于1920 年代末。儷園建筑面積并不大,內(nèi)設有四間寢室,還有客廳、衛(wèi)生間等??蛷d有前后門,后門出去可到達輔房??蛷d收縮于四寢室之間,母親說有點像麻將中的五筒。主建筑結(jié)構(gòu)簡潔對稱,雖然只有一層,但它的地基高,防潮功能很好。它的東北側(cè)建有三間中式輔房:灶間、餐房、傭工房。
☉ 麗姬巷
最令人賞心悅目的是花園,它依水而筑,圍墻上爬滿了鮮艷的十姐妹、薔薇花。東北墻邊的花壇種栽了玫瑰、月季和一些叫不上名的鮮花。曲徑兩旁種栽的是冬青樹,道外是綠色草坪,草坪上種有白玉蘭、臘梅、松柏等等。沿河之處柳樹與桃樹,紅梅與綠梅相間,輔房前有橙樹、夾竹桃,客廳窗外一隅還有紫薇樹。
花園東邊還有一處玻璃花房,內(nèi)有各種名貴花卉和盆景。外公的寢室窗外栽有三棵大櫻花樹。初春時節(jié),滿樹櫻花絢爛綻放,微風輕雨中花瓣飄落,瞬間像鋪上了花毯。
花園四季有花開,美不勝收。主人對花園的精心布局,傭工的專職打理,吸引了城墻上散步的東吳大學外國教員,他們常常駐足觀望,在這人煙稀少的護城河邊畔,竟會有這么一所洋房,隱逸在繁花與綠蔭之中,遠離城市的喧囂。
二
儷園的建筑由外公親自設計,外公生于1901 年,常州武進人。曾就讀于江蘇省第五中學,畢業(yè)后考入東南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受教于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教授,后去德國工業(yè)大學深造。他勤工儉學六年回國,就職于江蘇省建工廳,工作一段時間后辭職,獨自來蘇州創(chuàng)業(yè),經(jīng)營昌華營造廠,專業(yè)從事建筑設計,涉及很多行業(yè)。他還被聘為蘇州電話局顧問工程師,并投資電器等行業(yè)。
外婆比外公小兩歲,讀過私塾。我的太外公曾是清朝秀才,私塾先生。外婆早年就學于蘇州滸墅關(guān)蠶桑學堂,畢業(yè)后留校任指導員。外婆年輕時長得很漂亮,是個有點小情趣的女生,課間休息時,她會讓同學幫她做作業(yè),自己則坐上講臺說書作為回報,有聲有色的腔調(diào),常常引得同學們一片歡笑。
與外婆同在蠶桑學堂的有她的大哥,當時任教員,還有在讀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姨婆。姨婆是費達生的學生。1990 年代,姨婆路過蘇州時,曾去探望過費先生,那時費先生已入高齡,身體也不好,交談有困難,沒多打擾,就抱憾告別了。
外公出國之前,經(jīng)人介紹與外婆相識。外公回國后建造了儷園,與外婆在儷園喜結(jié)連理。他們生有二子三女。兩個兒子于抗戰(zhàn)前后夭折,三個女兒讀書頗有成效。解放后除母親在蘇州外,其他人都去外地讀書或工作。外公應邀去了湖北省建工廳任總工程師,曾參與茅以升主持的武漢長江大橋設計工作。外婆婚后在家操持家事,后隨外公到武漢安家,儷園再無家人居住,有一段時間借與他人辦公。后來,儷園被振亞絲織廠劃入廠區(qū)內(nèi)。
對于外公造園選址我曾有過疑問,有網(wǎng)文說,舊時倉街是蘇州地區(qū)最大的江北棚,外來居民剛來時住的是“滾地龍”(即一長排竹子和蘆席搭出來的棚),慢慢站穩(wěn)了腳跟開始建屋安居。那么,以當時外公的經(jīng)濟條件,完全可以選擇更好一點的地方,為何會選中倉街呢?
母親說,這可能與外公六年留洋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吧。為了解開疑問,我專門閱讀了一些關(guān)于德國建筑和生活習俗方面的文章,家中建造花園對德國人來說,是錦上添花。而對于有趣味有藝術(shù)品位的人來說,是手中不斷更新的作品,是享受自然的源泉,是浪漫的棲身之地。這種觀念顯然對外公有很大影響。
三
我與外公相處的時間不長,父母原在蘇州專區(qū)醫(yī)院工作,1960 年代末我隨父母到了常熟。
母親在哥哥2 歲時,去南京藥理學院進修深造。她邊帶哥哥邊學習,很是辛苦。外公外婆當時生活條件比較好,家中還有一保姆,他們看到消瘦的母親很是心疼,便把哥哥接到身邊撫養(yǎng)。直至1970 年代初期,外公還攜哥哥到常熟和我們團聚,那時外婆已不幸離世。
我對外婆的記憶僅僅停留在童年,也是淡淡的,依稀記得外婆很慈祥。外公到常熟后,我和他不太親近,甚至有點疏遠。我長大后單獨在蘇州工作,外公偶爾也會來看我,我才慢慢與他靠近。外公是一個比較傳統(tǒng)的人,看家中老照片,他年輕時非常帥氣,對兄弟姐妹重情重義。抗戰(zhàn)爆發(fā)時,外公的一個侄女恰巧在蘇州,逃難時,外公一直把她帶在身邊,視同己出??箲?zhàn)勝利后她不愿再回常州,外公就把她留在蘇州,與三個女兒一起讀書,供她讀景海女子師范學校。這所學校舊時蘇城很有名,學費昂貴,選修鋼琴的話,還要另外加錢,外公毫無怨言。
外公的二哥有八個子女,經(jīng)濟上不是很寬裕,外公每個月給他接濟。后來,二哥身患重病,外公便把他接到儷園,多方尋醫(yī)問藥,幫他治病。整整一年的照顧,外公終究沒能挽住二哥的生命,在儷園送走了二哥。可是沒想到一年后,外公悲痛地送走了二哥的第三個兒子,那是轟動蘇城的東吳大學墜機事件。
外公的這個侄子學名王叔毅,家里叫他王大煒,他是家里最頑皮,但也是最聰明的一個孩子。他曾就讀于國立二中,是個有理想抱負的熱血青年,后在外公重慶的公司任職。抗戰(zhàn)中,王叔毅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保家衛(wèi)國的號召下毅然從戎。
1948 年某日上午,母親正在景海女中二樓初中部上課,她的座位靠窗口,能看到東吳大學的鐘樓,見有飛機飛入,她覺得好奇,怎么會飛到學校呢?很快她聽到街上有人大聲呼喊,學校里也傳來響聲,眾人奔走相告:出事了!她和同學一起去學校門口看情況,發(fā)現(xiàn)站滿了人,說是有架小型訓練機掉下來,飛行員當場死亡。
下午她和兩個姐姐放學回家,有個高高瘦瘦身著戎裝的軍人找上門來,介紹說自己是杭州筧橋中央航校的教官,是為墜機事件而來,母親這才知道原來墜機身亡的就是堂哥王大煒。
2014 年《蘇州日報》發(fā)表的一篇《蘇州大學墜機事件》,詳細描述了當時的情況。1948 年5 月4 日上午10 時許,杭州筧橋航空學校的一架教練機在東吳大學上空低空飛行,飛機機翼不慎觸及體育館北面的東吳大學子實堂(男生宿舍)屋脊,以致墜機。后經(jīng)該校來員查明,飛機失事的原因是機械故障。近日我在《蘇州雜志》又讀到一篇文章,作者是目擊者,說此墜機事件中身亡的應為兩人,運回的是兩副棺木。
現(xiàn)在外公外婆離世已有幾十年了,舊時的情景猶如就在昨天。大姨的計劃因疫情沒能成行,她說只要有一點可能,還是會來蘇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