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丹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在廢名的作品《橋》中,“墳”這一意象多次出現(xiàn)。它既是鄉(xiāng)村田園的風景,也是作品中人物詩意哲思的起點。作者借助程小林人生各階段的視角對墳展開了不同的描寫,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審美追求以及對死亡的思考。
《橋》前半部分多用孩子的視角呈現(xiàn)墳這個意象。相較于成人,兒童在認知上有模糊式、直覺式的特點;同時,他們所處的社會地位也較為邊緣化,因此常能捕捉到一些成人易忽視的細節(jié)。選用兒童視角對墳進行描寫,是廢名在敘述策略上的有意安排,其中蘊含了他更為隱蔽的審美思考和社會批判。
《芭茅》中孩子們趁先生不在時集體出逃,去了南城腳下的家家墳。墳地里埋葬的是死者,文中家家墳更是流寇屠城后的聚葬之地,按常理應當籠罩著恐怖悲哀的氛圍。但孩子們普遍對死亡缺乏清晰的認識(如文中的程小林,連“忌日”和“生日”都混為一談),竟能把“家家墳”視作與“前街”“后街”等同的地名無差別地看待。他們在墳地里看到的風景不但不陰森,甚至十分迷人:“草是那么吞著陽光綠,疑心它在那里慢慢的閃跳,或者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唧咕。”“芭茅森森的立住,好像許多寶劍,青青的天,就在尖頭?!眱和驗槿狈硇越涷灒隗w察外物時往往呈現(xiàn)出巴赫金所說的“不理解”的特點。這種認知特點也被豐子愷表述為“絕緣”:“所謂絕緣,就是對一種事物的時候,解除事物在世間的一切關系、因果而孤零地觀看。使其事物之對于外物像不良導體的玻璃的對于電流,斷絕關系,所以名為絕緣。絕緣的時候,所看見的是孤獨的、純粹的事物的本體的‘相’?!庇墒浅扇丝吹降亩嗍恰瓣P系”的物,兒童看到的才更貼近事物的本相。以兒童視角敘事,許多經驗化的表達必將受阻,這不得不帶來敘述的后撤——敘述立場從成人的無所不能后撤到孩童的懵懂無知,恰恰濾去了諸多刻板印象,帶來一種混沌和原生態(tài)的敘述效果。
成年后的小林回憶童年時曾說:“墳對我確同山一樣是大地的景致?!贝颂幾匀欢种苯拥那楦惺惆l(fā),實則是廢名對讀者所作的一種觀念導引:墳屬于田園自然風光的一部分,不但不可怕,而且十分美麗。他有意閉口不談人們對于墳的傳統(tǒng)印象,是希望讀者能夠以新的眼光去關注墳作為景觀而具有的美學特征。這一前提之下,文中一些有違經驗性判斷的描寫便得以被理解:孩子們在禁忌之地能夠無憂無慮地玩耍,用芭茅葉卷喇叭,比誰吹的聲音響;又或是趴在石碑上找名字,若遇到有與自己姓氏相同的名字,那“這名字儼然就是一個活人,非常親稔”。墳地與其中玩耍的孩子共同構成了一幅和諧純美的鄉(xiāng)村圖景,而建構這一有機整體的關鍵即是童心。童心使孩子們天然具有藝術特質,正如維柯所認為的,原始人和兒童有著詩性思維,他們不用理性、而用感官認識事物,能夠“憑想象來創(chuàng)造”;朱光潛也曾指出,兒童與一般藝術家一樣,都是所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廢名正是抓住了童心的特質,稀釋了墳的傳統(tǒng)審美,使得原本陰森或禁忌的地理概念在其筆下的兒童世界里別具神韻。
但如果說孩子們全然無所畏懼地擁抱墳,也不盡然。文章有兩次提到孩子們隱隱的恐懼。一次是一群孩子剛走進墳地,“雖然人多,心頭倒有些冷然”。另一次是老四談及自己在官山上玩,程小林脫口驚叫道“官山上都是墳哩”。在老四辯駁之后,他才轉而附和“那簡直比玩龍燈還好玩”。墳畢竟不是單純的自然景觀,它是死亡的載體。孩子對死亡的認識尚在形成過程之中,所以成人世界里某些既成的觀念會影響他們的判斷。比如《送路燈》和《清明》中提到的諸多冥事風俗:提燈、上墳、焚香、燒紙、鳴炮……繁復刻板的儀式和陰郁悲涼的氛圍極可能引起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實際上作者對這些儀式頗有嘲諷,他寫清明節(jié)上墳時好事者就著香火烤祭品吃,又寫送路燈的隊伍里有人談笑風生——戲謔的態(tài)度瓦解著某種不堪一擊的莊重。孩子從冥事風俗中觀察到的死亡,既有成人世界的莊重和文化習俗層面的儀式感,也有由自身“不理解”而帶來的將死亡游戲化的特質。相比于這種間接的窺探,作者其實更贊賞孩子們親身坐在墳地里,腳踩著大地,平靜地端詳生命的葉落歸根,感知人與造化自然的聯(lián)系。水清草美的鄉(xiāng)村里,郊野的墳連接了生與死、人與自然,昭示著天然規(guī)律而不含強加的情感,也許更接近死亡的原貌。廢名借用兒童較少受社會意識形態(tài)浸染的原初體驗來書寫死亡,去除了成人世界因為成規(guī)、功利而對現(xiàn)實生存持有的狹隘認識,呈現(xiàn)出更原始、更廣博的生命情境。
廢名在《橋》的上半部中對墳的描寫,并沒有大規(guī)模地使用成人視野去鋪衍,而常以兒童的視角展現(xiàn)兒童與自然的關系。在兒童懵懂稚拙的視野里,墳既意味并連接著死亡,也是他們游戲和成長的快樂空間。廢名兒童視角里的墳,帶來了嶄新的美學風貌和閱讀感受,也呈現(xiàn)出了關于人與自然、生存與死亡這些范疇的別致思考。
周作人在《〈棗〉和〈橋〉的序》中提到,“我覺得廢名君的著作在現(xiàn)代中國小說界有他獨特的價值者,其第一的原因是其文章之美”。而關于《橋》中那些“美”的情境,灌嬰則將主要成因歸結為敘事的非寫實性,他認為“這里的田疇、山、水、樹木、村莊、陰、晴、朝、夕,都有一層縹緲朦朧的色彩,似夢境又似仙境。這本書引讀者走入的世界是一個‘世外桃源’”。實際上,《橋》之所以能夠從一切物象中發(fā)掘美、去構建一個純美烏托邦,與抒情主人公的審美化眼光不無關系。尤其在成年后,抒情主人公程小林擁有了詩人和畫家的新身份,這便意味著他更加具備了捕捉美的習慣和能力。這種人物身份的安排為廢名竭盡筆墨呈現(xiàn)萬物之美提供了便利。
《橋》中的墳與其他物象一樣,其美感往往產生于抒情主人公敏感細微的體察與豐富活潑的聯(lián)想?!肚迕鳌芬黄行×趾颓僮印⒓氈褚坏郎蠅灂r看到綠草與石碑彼此掩映,便開始饒有興致地思量此情此景能否入畫,但終因實物“濃淡不一”而作罷:石碑年年剝蝕,草色卻年年新。畫家小林自然又純熟地把位置關系、色彩光影等繪畫技法運用到對墳的欣賞活動中,如此一來,文章雖以語言為媒介,卻能在畫家視角的幫助下突破這種媒介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讀者對聲、光、色、形等視覺要素的豐富聯(lián)想,使其感受到一種繪畫美。接著,小林又目睹墳頭的青青草色中兩位美人比肩,那情景更是“叫他站住了,仿佛霎時面對了Eternity”?!皽\草也格外意深,幫他沉默?!睆U名放緩了敘事節(jié)奏,使小林能夠在瞬息的沉默之中生發(fā)出關于滄海桑田的遐想——我們不妨猜測,他也許看到了多年后美人遲暮,也化為腳下青冢。此處小林和墳處于一種凝視關系之中。在小林的凝視下,墳、淺草、石碑構成了一種對話關系,其美學特征在舒緩的敘述中被很好地渲染。
類似的聯(lián)想在《鑰匙》一篇中也有體現(xiàn)。琴子由所見之墳想到,“天上的月正好比仙人的墳,里頭有一位女子,絕代佳人,長生不老”。這里化用了嫦娥奔月的典故,將月亮比作嫦娥的墳。而有意思的是,廢名曾在《新詩問答》中贊賞過李商隱的一句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他認為李商隱“深深地感著現(xiàn)實的悲哀,故能表現(xiàn)得美”。如果將琴子的聯(lián)想與李商隱的詩句聯(lián)系起來看,兩者意境實有相合之處:月中美人固然得以永生,卻無奈只好做孤獨的仙人,與俗世溫情隔絕;這種處境就像一座墳墓,埋葬著死去的愛與自由。廢名憑借他詩人的頭腦發(fā)掘了典故中悲劇性的美,將古典詩歌的意境融入墳這一意象,并用象喻性的語言使其得以彰顯。同時,他所采用的“唐人絕句”般含蓄蘊藉的文法也營造出一層凄婉朦朧的氛圍,有助于意象之美的闡發(fā)。
廢名通過審美化的描寫讓墳逐漸從世俗逃逸,走向詩意。并且他沒有拘泥于對具體物象進行審美分析,而更以墳為出發(fā)點,討論了與之相關的“死亡”“永恒”等話題,進行了對于整體生命的美學化思考。這些思考常通過抒情主人公的心理和對話呈現(xiàn)。如《清明》中小林、琴子、細竹三人見到墳前新孀痛哭,產生了不同的反應。他們各異的反應能幫助讀者認識詩意與世俗的對立,從而理解廢名所想傳達的審美境界。琴子說:“這倒也是古亦有之:‘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碧赵姳臼青皣@“知音世所稀”,琴子雖引此詩應無此意,只是由路邊的高墳聯(lián)想到了高節(jié)之士。她將墳視為一種圣潔清高、美麗靜穆的存在,其中寄寓了自己所欽慕的理想人格。小林則發(fā)表了這樣的意見:“我想年輕死了是長春,我們對了青草,永遠是一個青年。”這個浪漫主義的詩人沒有苦惱于無法遁逃的死亡,把墳視作了青年人的好歸宿。他的目光脫離了一時一地的墳墓,在無比宏大的視野里認識到,死亡未嘗不是人生中永恒的風景。廢名贊賞這樣的審美態(tài)度。他自己就提倡過詩人應有“厭世觀”:“大凡厭世詩人一定很安樂,至少他是冷靜的,真的,他描寫一番景物給我們看了?!薄皡捠馈辈⒎禽p生,而是提醒人們不要因嘗到“生”的美好就狂熱迷戀現(xiàn)世生活并為之羈絆,進而拒絕對“死”的一切美好想象。
有意思的是,琴子和小林對墳的贊美、欣賞,最后都被細竹一句“不要這樣亂說”所打斷。原文中作者在此處站出來說:“他們真是見地不同。”對于所見之墳,如果細竹的不敢妄議代表著世俗大眾的生死觀,那么另外兩人則是絕對的世俗叛逆者——盡管作者可能夸大了小林對美的偏執(zhí)程度和他性格中的超脫。廢名的立場顯然偏向于反叛世俗的這一邊,在他的抒情化敘事和美學認知體系中,墳已經被高度美學化,其沉重的隱喻意味被大大淡化。而這樣寫作的動因或許來自廢名本人的審美情趣。沈從文曾提到,廢名善于“用平靜的心,感受一切大千世界的動靜,從為平常眼睛所疏忽處看出動靜的美”。廢名一生致力于發(fā)現(xiàn)美,哪怕是在關于“死”的世界里。因此作品中人物的審美眼光一定程度上可看作廢名日常生活習慣的一種復現(xiàn)。
廢名自幼受故鄉(xiāng)湖北黃梅濃厚的佛教文化熏習,平生曾與僧人交游,師友之間亦有熊十力、周作人、俞平伯等人可與之談佛論道。他信奉印度佛教唯識學思想,著有《阿賴耶識論》。他重視佛學之于文藝的價值,曾表明:“中國后來如果不是受了一點佛教影響,文藝里的空氣恐怕更陳腐,文章里恐怕更要損失好些好看的字面?!敝旃鉂撘舱f過:“廢名先生富敏感好苦思,有禪家與道人風味。他的詩有一個深玄的背景,難懂的是這背景?!笨梢姀U名十分認同佛教文化對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的積極影響,并且他對佛學的興趣也的確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所體現(xiàn)。
《橋》中對墳的書寫也明顯帶有佛教文化的烙印。其實墳本來即是佛教常用的象征性意象,而廢名更側重于在深廣的人生哲學領域闡發(fā)它的禪意。如《鑰匙》一篇寫小林與琴子談及印度的墳,小林說:“那個佛之國大概沒有墳的風景,但我所懷的這一個的意思,到底可以吊唁人類的一切人物。我覺得是一個很美的詩情,否則未免正是我相?!边@里提到了一個佛教術語——“我相”?!拔蚁唷奔醋晕抑啵ㄎ乙?、我愛、我慢、我癡這些可以證明“我”之存在的一切東西。小林顯然否定這種執(zhí)著“取證”的態(tài)度;他贊同的是佛教無常、無我的世界觀,認為倘把有利害關聯(lián)的外物(此處當指死亡和墳)都當作是“我”,執(zhí)暫時的現(xiàn)象為真、為永恒,必生煩惱,便也無從領略那“一個很美的詩情”了。同一篇中廢名又寫到小林逗留于黃昏下的墳地,思忖良久后對琴子、細竹說:“我們這些人算是做了人類的墳墓,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然而沒有如此少數(shù)的人物,人類便是個陌生的曠野,路人無所憑吊,亦不足以振作自己的前程。”將以上兩處關于墳的描寫聯(lián)系起來看,我們很容易能感知到程小林身上那種解讀禪理、自我修行的強烈自覺。他在旅途中路經墳地時從未停止思辨死亡、檢省自我——他似乎扮演著一個參禪的哲學家的角色,主張在修行中尋求自我生命人格的完善。這背后或許正彰顯了廢名對佛理研究的重視以及他在佛學影響下養(yǎng)成的生命親證的習慣。
除卻佛教術語及概念的滲透,廢名描寫墳時所用文法也多受佛家思維模式所啟發(fā)。例如禪宗講求“頓悟”“機鋒”,將直截的說教剖白視作不通佛理的蠢行。這促成了廢名對留白手法的運用。廢名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求把自己的意思說出來,即是求‘不隔’”,但“平實生活里的意思卻未必是說得出來的”。留白的意境和場景正如禪宗不執(zhí)著于道破的態(tài)度,這利于人用心自悟。文中去天祿山的路上,面對一丘無墓碑的古墳,琴子說:“這不曉得是什么人的墳,想不到我們到這里……”話沒說完就戛然而止。她要表達的是對無名之墳的遺憾或敬意嗎?又或是慶幸自己與先人產生了關聯(lián)嗎?某種哲思呼之欲出,又突然中止,再開口便是她看見草地上的白羊而贊美“這羊真好看”了。作者故意隱去物與物、物與理之間的聯(lián)系,用跳躍的意象捕捉人物瞬時的靈感,如此淡化了具體情境,擴大了想象空間,即使作品中人物的思緒打住了,讀者仍能在停頓中繼續(xù)進行自己的思考。
此外,廢名也認同佛教循環(huán)的時間觀,傾向于使鄉(xiāng)土中的生命回歸周而復始的自然狀態(tài)。他鐘愛庾信的詩句“霜隨柳白,月逐墳圓”,稱“‘月逐墳圓’這一句我直覺的感得中國難得有第二人這么寫”。因為此詩描繪的不是某個具體時刻的情景,而是人類世代都在面對的畫面,背后是佛陀般對現(xiàn)世苦難的欣然和解?!稑颉分袎灥囊庀筘灤┝顺绦×值娜松麟A段,從童年到成年。不斷出現(xiàn)的墳不是線性時間的分割點,而是循環(huán)時間的標記:一方面暗示著以往,以往無法改變,是靜止的,也是永恒的;另一方面又預示著將來,將來無常,但冥冥之中確似有定數(shù)。廢名在循環(huán)時間觀念中將墳的存在形式推向解脫的極致,以禪的達觀解讀現(xiàn)世人生,積極的基調之上又含有淡淡的悲苦況味。
廢名以佛學的角度進入了人生哲學的思考。這一角度含蓄地建構了物與理之間的對應關系,賦予了意象墳更幽微的玄學意味。
《橋》中“墳”的頻繁出現(xiàn),說明了廢名對這一意象的重視和鐘愛。他推翻了諸多成見,結合兒童視角和詩人畫家的眼光帶我們領略墳的獨特美學意境。對墳之美的不懈發(fā)掘,植根于作者的日常審美習慣以及他超脫的生死觀。事實上這一景象在廢名的其他作品中同樣多見。他傾向于將生死視作生命的自然消長,由是落筆時往往輕描淡寫、不動聲色,如《竹林的故事》中三姑娘的父親的死,僅僅被一句“綠團團的坡上從此不見了老程的蹤跡”一筆帶過;又如他的詩歌《墓》亦只是輕嘆“人生直以夢而長存,人生其如墓何”,惆悵但不消沉。這些墳的意象共同指向一種 “詩人的厭世觀”,而其中關于人生的追問和探尋則常在廢名自身佛學修養(yǎng)的背景下展開。廢名一直關注著人生路上的墳,一路參禪悟道,以筆下人物的“夫子自道”抒發(fā)自己的生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