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燕,李璐瑒
(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北京 100010)
爐甘石為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族菱鋅礦,主含碳酸鋅,鉛和鋅2種金屬的地球化學(xué)性質(zhì)和生成的地質(zhì)條件相同或相似,常在多金屬礦床中共生,故爐甘石中含鉛。爐甘石為外用藥,一般炮制后使用,具有解毒明目退翳、收濕止癢斂瘡的功效。目前,市場上煅爐甘石多采用明煅后直接粉碎成細粉的炮制方法,雖然煅后的吸濕收斂作用增強,適用于外科濕瘡、赤眼等癥,但重金屬鉛等雜質(zhì)的含量仍較高。爐甘石經(jīng)煅燒后,主要成分碳酸鋅分解成氧化鋅,《中國藥典》要求煅爐甘石的氧化鋅含量不得少于56%[1],但未限制其中鉛等有害成分的含量。含有煅爐甘石的中藥外用制劑品種較多,如馬應(yīng)龍八寶眼膏、馬應(yīng)龍麝香痔瘡膏、熊膽痔靈栓(膏)等,部分常用的醫(yī)療機構(gòu)院內(nèi)制劑也含有煅爐甘石,這類外用藥廣泛用于皮膚科、肛腸科、眼科等,為避免鉛成分經(jīng)皮吸收致中毒,有必要控制煅爐甘石中鉛的含量。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收載煅爐甘石的炮制方法為“取凈爐甘石,照明煅法煅至紅透,再照水飛法水飛,干燥”[1],與其“煅淬+水飛”的傳統(tǒng)炮制方法[2-3]有一定差異。本研究中選用同一批次爐甘石生品,以上述2種方法進行炮制加工,對照生品及傳統(tǒng)炮制品的煅后棄渣,按2020年版《中國藥典(四部)》通則2321鉛、鎘、砷、汞、銅測定法[4]測定其中鉛的含量,同時測定了5批市售以明煅后直接粉碎方法加工的煅爐甘石樣品中鉛的含量,并參考相關(guān)文獻,探討了不同炮制方法對煅爐甘石中鉛含量的影響,為建立煅爐甘石中鉛含量質(zhì)控標準和規(guī)范炮制方法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Agilent ICP-MS7900型、Agilent Technologies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GHZ-16型微波消解儀(北京國環(huán)高科自動化技術(shù)研究院);ME204/02型電子天平(賽默飛世爾科技新西蘭有限公司,痕量金屬級別)。
爐甘石生品藥材(安國市某中藥材有限公司,編號為SP1-SP4)符合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爐甘石項下性狀和鑒別特征[1],其炮制方法見表1;煅爐甘石(編號為SA1-SA2和SB1-SB3)樣品來源見表1;混合標準溶液[內(nèi)標,含鉍(Bi)、鍺(Ge)、銦(In)、鋰(Li)、鈧(Sc)、釔(Y),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質(zhì)量濃度為100μg/mL,貨號為GNM-M06097-2013];鉛(Pb)標準溶液(鋼研納克檢測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質(zhì)量濃度為1 000μg/mL);金(Au)單元素標準溶液(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鋼鐵研究總院,質(zhì)量濃度為1 000μg/mL)。
表1 爐甘石生品炮制方法及炮制品樣品來源Tab.1 Processing methods of raw Calamina and sources of processed Calamina samples
2.1.1 炮制方法
傳統(tǒng)炮制方法:取凈爐甘石,置耐火容器內(nèi),用武火加熱,煅至紅透,取出,立即倒入水中浸淬,攪拌,傾取上層水中混懸液,殘渣繼續(xù)煅淬3~4次,至不能混懸為度,合并混懸液,靜置,澄清,傾去上層水,干燥[2]。
市售產(chǎn)品炮制方法:取凈爐甘石,砸成小塊,置適宜容器內(nèi),煅至紅透,取出,放涼,粉碎成細粉。
2.1.2 樣品處理[4]
取樣品,60℃干燥2 h,粉碎成粗粉,取0.5 g,精密稱定,置耐壓、耐高溫的微波消解罐中,加硝酸5 mL,密閉,用微波消解儀消解。消解完全,待消解液冷卻至60℃以下,從消解罐中取出,放冷,置50 mL容量瓶中,用適量水洗滌消解罐3次,將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加入稀釋后的金單元素標準溶液(質(zhì)量濃度為1μg/mL)200μL,用水稀釋并定容,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備用。同法制備不加金單元素標準溶液的陰性對照品溶液。
2.1.3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選取208Pb同位素,以209Bi為內(nèi)標。儀器的內(nèi)標進樣管始終插入內(nèi)標溶液中,依次將儀器的樣品管插入各質(zhì)量濃度的鉛標準溶液中進行測定(濃度依次遞增),以待測樣品的質(zhì)量濃度(X,μg/L)為橫坐標、3次測量響應(yīng)值的平均值(Y)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并在相同分析條件下進行空白試驗,以扣除干擾,得回歸方程Y=16.040 3X+1.164 6,r=0.999 8。
2.1.4 樣品中鉛含量測定
按2.1.3項下方法,將儀器的樣品管插入供試品溶液中,測定,取3次讀數(shù)的平均值。根據(jù)線性回歸方程計算得相應(yīng)質(zhì)量濃度;并在相同分析條件下進行空白試驗,扣除空白干擾。結(jié)果見表2。
表2 爐甘石生品及其炮制品、炮制品棄渣和煅爐甘石樣品中鉛含量測定結(jié)果(mg/kg)Tab.2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lead in raw and processed Calamina,abandoned scum of processed Calamina,calcined Calamina samples(mg/kg)
2.2.1 爐甘石炮制工藝歷史沿革
文獻記載,爐甘石最早使用于宋元時期,均為煅燒后入藥[5]。其炮制方法最早記載見于《銀海精微》,亦有爐甘石始載于《外丹本草》之說[6]。但《外丹本草》原書亦已佚,故以《本草品匯精要》為最早收載爐甘石的本草文獻,且爐甘石在《本草綱目》《本草求真》《本草備要》《得配本草》等本草學(xué)論著中都有記載。歷代醫(yī)籍記載的炮制方法雖多,但均屬“煅淬法”范疇,煅淬+水飛細粉的核心工藝未變化,僅在淬火液體的選擇上有差異[5]。
2.2.2 爐甘石基原與炮制品性狀
1963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爐甘石的基原為“一種主含碳酸鋅的天然礦石”[7],此后歷版《中國藥典》收載爐甘石的基原都僅有菱鋅礦。菱鋅礦屬三方晶系碳酸鹽類礦物[8],是由閃鋅礦經(jīng)氧化而形成的次生礦物,常見于鉛鋅硫化物礦床的氧化帶下部及其附近[9],分布在山西、廣西、四川、重慶、遼寧、云南、湖南等地。除菱鋅礦外,水鋅礦也是爐甘石的基原礦物。水鋅礦又稱鋅華,形成于含鋅礦脈的氧化帶中[10]。在爐甘石生品中,鉛主要分布于水鋅礦中且分布相對均勻,鉛的分布與水鋅礦中的鋅密切相關(guān)[11]。煅爐甘石基原、炮制方法概括及成品顏色見表3。
表3 煅爐甘石基原、炮制方法概括及成品顏色Tab.3 Origins,processing methods of calcined Calamina and colors of finished products
近年來有學(xué)者發(fā)現(xiàn),市售爐甘石樣品主要以水鋅礦為主,來源為菱鋅礦的爐甘石較少見[12],菱鋅礦和水鋅礦是當前市場上爐甘石的主流品種,以水鋅礦為主。無論是水鋅礦還是菱鋅礦,經(jīng)適當高溫煅燒后,其成分均轉(zhuǎn)變成氧化鋅[5]。故有學(xué)者認為《中國藥典》應(yīng)增補水鋅礦為爐甘石的基原礦物[13-14]。爐甘石生品呈灰白色或淡紅色[1],上述2種爐甘石基原礦物經(jīng)炮制后的成品性狀一致,為白色、淡黃色或粉紅色粉末,體輕,質(zhì)松軟、細膩光滑。煅爐甘石主要成分為氧化鋅,氧化鋅本為白色至極微黃白色的無砂性細微粉末[4],爐甘石中鐵、錳元素等雜質(zhì)及含量造成炮制品的顏色多樣。本研究中對同一批次爐甘石采用傳統(tǒng)方法炮制的成品與煅后直接粉碎的成品相比,顏色較淺,或與煅淬+水飛的過程除去了部分鉛等雜質(zhì)有關(guān)。
2.2.3 《中國藥典》收載煅爐甘石炮制方法的演變
除1953年版外,爐甘石在歷版《中國藥典》中均有收載。自1963年版《中國藥典》開始收載“炮炙通則”[7],該版“通則”雖在水制法中收載了“飛”法,但在煅法項下只收載了“直火煅”“悶煅”,并無“煅淬”的方法。故未以“炮炙通則”來概括爐甘石的炮制方法,而是直接在“煅爐甘石”項下規(guī)定其炮制方法為取凈爐甘石,打碎,置坩堝中,在無煙爐火中煅燒至微紅,取出,立即倒入水盆中浸淬,攪拌,傾出混懸液,將石渣晾干,再煅燒3~4次,最后將石渣去掉;取混懸液澄清,傾去清水,將濾出的細粉干燥,即得[7]。這與煅爐甘石“煅淬→棄渣→水飛”的傳統(tǒng)炮制方法是相符的。
1977年版《中國藥典》的“炮制通則”收載“水飛”法和“煅”法,在“煅爐甘石”項下規(guī)定其炮制方法為取凈爐甘石,煅紅,照水飛法水飛,曬干[15],從此版開始用“炮制通則”的形式規(guī)定煅爐甘石的加工方法。1985年版《中國藥典》“炮制通則”的煅法項下收載“明煅”“煅淬”,將原來在此項下的“悶煅”歸到了制炭項下,但在“煅爐甘石”項下規(guī)定其炮制方法為取凈爐甘石,照明煅法煅紅,再照水飛法水飛,曬干[16]。盡管此版《中國藥典》“炮制通則”中收載了“煅淬”,但“煅爐甘石”是照明煅法煅紅后直接水飛。雖然趁熱水飛也起到了淬的作用,但與傳統(tǒng)方法不同的是,藥典方法煅爐甘石成品的細粉并不是來自煅后趁熱浸淬進水中而得到的混懸液,而是一部分本應(yīng)多次煅淬后的棄渣和煅爐甘石細粉成品共同研成糊狀后,在水飛過程中分離而得。
可見,自從1977年版《中國藥典》開始以“炮制通則”的形式規(guī)定煅爐甘石的加工方法以來,失去了趁熱水淬后的“棄渣”環(huán)節(jié),有可能使未棄石渣中的鉛成分被研后水飛進煅爐甘石成品中,造成鉛含量稍高。歷版《中國藥典》收載的煅爐甘石炮制方法概括見表4。
表4 歷版《中國藥典》收載的煅爐甘石炮制方法概括Tab.4 Summary of processing methods of calcined Calamina recorded in the all Chinese Pharmacopoeia
作為皮膚科和眼科外用藥,爐甘石具有防腐、收斂、保護作用,能吸收創(chuàng)面分泌液,亦能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的生長和繁殖,常用于治療皮膚炎癥或表面創(chuàng)傷,一般不作內(nèi)服。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可增強組織細胞的再生能力,加速傷口愈合[6]。氧化鋅的含量和粒徑對爐甘石的抑菌活性有直接影響[23]。爐甘石煅燒后鋅元素主要以氧化鋅形式存在,鉛元素主要以氧化鉛形式存在,氧化鉛不溶于水且具有較強的親水性,采用水飛炮制法可將氧化鉛與氧化鋅分離,從而減除爐甘石煅制品中的鉛元素[11],并使成品的細度達到藥用要求,發(fā)揮抑菌活性。
煅淬是將藥物按明煅法煅燒至紅透后,立即投入規(guī)定的液體輔料中驟然冷卻的方法。爐甘石煅后水淬,可使藥物質(zhì)地酥脆,清除藥物中的雜質(zhì),從而提高藥物質(zhì)量[2]。從物理性質(zhì)來看,鋅礦和水鋅礦2種基原礦物的爐甘石均為多孔性結(jié)構(gòu),本身質(zhì)地輕松,煅燒后更是質(zhì)地酥脆,較易加工,若僅是為了用藥方便,煅燒后的樣品即可輕松研碎,成為極細粉。但古代學(xué)者在炮制中強調(diào)反復(fù)淬制,破碎的方法也從“研”改進為“水飛”。煅淬可減少藥物中鉛的含量[24-26]。目前,采用煅淬炮制方法的常用礦物藥包括代赭石、磁石、自然銅、紫石英、爐甘石等,其中只有爐甘石在煅淬后還要進行水飛。在反復(fù)的煅淬過程中,爐甘石在物理因素作用下層層剝離,礦物顆粒崩散,對去除重金屬等雜質(zhì)有重要作用,這一過程并不簡單等同于以“炮制通則”形式概括的煅爐甘石的炮制方法。從爐甘石的整個炮制過程來看,高溫煅燒只是將堿式碳酸鋅轉(zhuǎn)化為氧化鋅,散失的是水和二氧化碳,樣品中的礦物雜質(zhì)可能并未減少。故為純凈藥物,降低毒性,對經(jīng)過煅燒的爐甘石進行進一步炮制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以傳統(tǒng)的“煅淬+水飛”炮制方法加工成的煅爐甘石,鉛含量低于市售“明煅后直接粉碎”方法加工成的煅爐甘石,經(jīng)過“煅+淬+水飛”的處理,爐甘石中的部分鉛雜質(zhì)沉積在煅淬后的棄渣中,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炮制方法在去除雜質(zhì)和潔凈藥物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