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姚函
(清華大學 人文學院,北京 100084)
學界關于唐代商人研究成果豐碩,但較少從經(jīng)濟收入的視角來分析。唐代商人據(jù)前人概括至少有四種分類方式(1)參見胡戟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479-480頁;徐嚴華《唐代商人研究綜述》,載于《鄂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第一種,按經(jīng)營對象分:有鹽商、茶商、米商、木材商、珠寶商、對外貿(mào)易商、絲織品商、金融商、南北雜貨商、船商等(2)參見鄭學檬《關于唐代商人和商業(yè)資本的若干問題》,載于《廈門大學學報》1980年第4期;張澤咸《唐代工商業(y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谷更有《唐代船商的地域特征和經(jīng)濟實力》,載于《思想戰(zhàn)線》2001年第5期。。第二種,按經(jīng)濟實力分:張澤咸、馮敏等分為小商、中等商人、富商和官商四類;宋軍風等人分為富商豪賈(包括大商人、專賣商、捉錢令史和經(jīng)商官僚貴族)和中小商人(中等商人、小商販)(3)參見張澤咸《唐代工商業(y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301頁;馮敏《唐代商人類型概說》,載于《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宋軍風《唐代商人家庭狀況初探》,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碩士學位論文。。第三種,按身份分:王雙懷、王靈等人分為官商和私商;王志勝從家庭角度分為一般商人、多元商人家庭和特權商人家庭(4)參見王靈善《論唐代商人的政治地位》,載于《山西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王志勝《唐代家庭收入初探》,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碩士學位論文。。第四種,按商人在商品流通過程和生產(chǎn)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行商、坐賈、牙人等(5)參見王孝通《中國商業(yè)史》,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第105頁;張弓《唐五代時期的牙人》,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編《魏晉隋唐史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252-266頁。。此外,還有外商、胡商(6)參見介永強《唐代的外商》,載于《晉陽學刊》1995年第1期;王利民《唐宋時代在華的外商》,載于《文史》1998年第4期;薛平拴《論唐代的胡商》,載于《唐都學刊》1994年第3期。,作為特殊的一類,研究其胡漢、蕃國問題。
由于需要估算商人群體的經(jīng)濟收入,筆者將商人分為大商人和中小商人兩大部分。其中大商人屬于經(jīng)濟、社會地位較高的階層,一般包括富商大賈(私營)、官商(官營)。而“官商”界限模糊,張澤咸認為官商成因為朝野官員指使下屬經(jīng)商,或原是富商以錢買官。而本文所指“商人”包括為官經(jīng)營帶有一定官職的商人,但不包括有經(jīng)商行為而仍以俸祿收入為主的官僚貴族。而入仕商人(7)參見宋軍風《唐代入仕商人任職考析》,載于《唐都學刊》2011年第3期。體現(xiàn)從商人到官僚身份的轉(zhuǎn)化,是階層地位流動的群體,可以放在商人部分討論。
不同于官僚貴族有較為詳細的經(jīng)濟史料,反映商人收入的材料較少,筆者認為估算商人收入有三種方法:第一,各種零散的商人收入材料,一般會記載某位有名的商人,然后提及相關的收入數(shù)據(jù),但是這種情況多反映在大商人身上,作為個案可以,但不確定是否具有代表群體的典型性。第二,根據(jù)不同的商品價格推算商人收入,但涉及的商品種類較多,薛平拴曾統(tǒng)計唐代商品有25類,至少450種(8)參見薛平拴《論唐代商人經(jīng)營內(nèi)容的特點》,載于《唐史論叢》1995年輯,第274頁。。除了常見的糧食、絲帛、禽畜等有價格史料,其他的商品難以估算,因此這一方法較為困難。第三,以商稅、借商等官方數(shù)據(jù)估計商人收入,這一方法適用于估計整體情況,不適用于反映收入細節(jié)。而且商人收入具有一次性和不穩(wěn)定性,不能體現(xiàn)年月收入,只能體現(xiàn)一次性收入或者總資產(chǎn)。因此主要以第一種方法為主,以第二種為輔,收集相關史料,物價換算忽略比價的波動,粗略估算商人收入。
長安商人按記載的多寡分為有名商人和一般商人。長安的有名商人,一般多為富商大賈,記載較詳?shù)挠兴吻?、裴明禮、鄒鳳熾、竇乂、羅會、郭行先、任宗、楊崇義、王元寶、郭萬金、任令方、康謙、王布、王宗、王酒胡、張手美、張高等。下面估算他們的收入。
裴明禮,生活在太宗貞觀至高宗上元時期(9)裴明禮事跡,詳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卷243《治生·裴明禮》,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1874頁。。將他一生中三次經(jīng)商收入估算出來,粗據(jù)物價換算,大致情況見表1:
表1 唐代商人裴明禮經(jīng)商收入與支出情況
裴明禮專門收集“人間所棄物”,積累出售,獲得了巨萬家財。然后在金光門外買了一塊不毛之地,采用投擲瓦礫進框給予酬勞的方式打掃完垃圾,實際支付一兩人報酬(因為大多數(shù)人沒有投中)。在地上牧羊養(yǎng)羊糞,投入果核牛耕,長出果苗數(shù)車賣出,收獲巨萬。然后又在該地上建宅第,置蜂房,種花果。裴明禮能通過一塊不毛之地,重復利用,經(jīng)營不同商品,獲得百倍以上的利潤,足見其經(jīng)濟頭腦。
鄒鳳熾,又名鄒駱駝,高宗時期人(10)鄒駱駝事跡,詳見張鷟撰《朝野僉載》卷5,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19-120頁;《西京記》,《太平廣記》卷495《雜錄三·鄒鳳熾》,第4062頁。?!段骶┯洝酚涊d其住于“西京懷德坊南門之東”[1]4062,《朝野僉載》稱其活動在東市北的“勝業(yè)坊”[7]119。而且兩處的經(jīng)商內(nèi)容不同。因此有學者認為兩人不是同一人(11)參見武伯綸《古城集》,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頁。。但是筆者認為是同一個人,不同的經(jīng)商內(nèi)容可以理解為他經(jīng)商的兩個階段?!冻皟L載》卷5記載他的發(fā)跡史,《桂苑叢談》記載他巨富時期的消費情況(見表2)。
表2 唐代商人鄒鳳熾經(jīng)商情況
珠寶價格、錦衣玉食、服用器物,難以估算。發(fā)跡前,鄒鳳熾主要賣餅,年收入約36貫,結(jié)果因挖金暴富,估算其收入16 800貫。發(fā)跡后,鄒鳳熾開邸店為業(yè),廣設園宅,家產(chǎn)至少十萬貫,奴婢支出五萬貫。
宋清。《柳宗元集》《唐國史補》皆有記載(12)參見柳宗元撰《柳宗元集》卷17《宋清傳》,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471-472頁;李肇撰《唐國史補》卷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46頁。。柳宗元曾專門為其立傳,約在建中四年(784)之前,而且宋清“居藥四十年”[9],可見宋清大致生活在玄宗天寶到德宗建中年間。宋清是長安西部藥市的藥商。他是通過收購山澤之人采集的藥材“優(yōu)主之”,然后賣給長安的醫(yī)工輔佐藥方。只要是得病的都可以求藥,上至大官,下至貧士。其經(jīng)營方式多是賒賬多銷,一年沒還,就焚債券,并表示只為養(yǎng)家,并不逐利。結(jié)果“求者益眾,其應益廣”,并且有了“人有義聲,賣藥宋清”[10]的名聲。擴大了銷量,甚至賣到其他州?!俺俪鋈胍瀑H,清輒賣藥迎送之”,他所賒“百數(shù)十人”中后來成為官員的,將俸祿“饋遺清”,而且中朝專門有人為他題寫“香劑”款識:“長安宋清以鬻藥致富,嘗以香劑遺中朝,簪紳題識,器曰:‘三勻煎焚之富貴,清妙其法,止龍腦麝末精沈等耳?!盵11]“賒死者”更是有千百人,可見生意之廣,而且“歲計所入利亦百倍”,純利10 000%,可見收入不少。
竇乂,代宗德宗時期扶風人(13)參見《太平廣記》卷243《治生·竇乂》,第1875-1879頁。。他是有扶風竇氏家族勢力扶持的商人,其經(jīng)商與家族幫助分不開,而且他兼及多個行業(yè),與官員交往獲利,是集手工業(yè)與商業(yè)于一身的富商大賈。據(jù)寧欣梳理其經(jīng)商經(jīng)歷:13歲初闖京城,約大歷八年(773)賣絲履得到小本。然后種榆樹賣榆條,作屋椽,車輪售賣;建中初,采取雇人簡單分工的流水作業(yè),做成蠟燭;買西市低洼地約十幾畝,造店二十間,日獲利數(shù)千;通過加工玉器,得錢數(shù)十萬貫;買一小宅,修整后送給有權勢的李晟太尉,借機替五六巨商子弟求得官職,又獲中介費數(shù)萬貫。買樹做成陸博局,計利百余倍。在街西諸大市投資(相當于股本)各千余貫(14)參見寧欣《論唐代長安另類商人與市場發(fā)育——以〈竇乂傳〉為中心》,載于《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見表3)。
表3 唐代商人竇乂經(jīng)商收入與支出情況
由上表估計竇乂的資產(chǎn)至少100萬貫,后來僅店鋪收入一年可賺73 000貫,后期收入是前期的20萬倍。以建中后的收入為例,我們可以探究竇乂年均經(jīng)營收入的比例(見圖1)。玉器銷售和店鋪租賃是收入的主要部分,分別占49%和35%,可見奢侈品銷售和租賃是當時商業(yè)活動營利較多的類型。
圖1 唐代商人竇乂年收入比例
上述四位富商大賈可以說代表不同的經(jīng)營方式:裴明禮和竇乂屬于家族與工商業(yè)型,他們都是有家族背景,跨多個行業(yè),以較少成本換取百倍利潤的商人。河東裴氏和扶風竇氏都是世家大族,具有較多的政治經(jīng)濟資源,但兩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裴明禮靠經(jīng)商資本從政,累至太常卿。貞觀正三品俸祿年總收入估為1 283貫,與經(jīng)商幾年20萬貫的資產(chǎn)相比較少,但他在政治上如魚得水,名留正史。而竇乂選擇與官員交好成為中介謀取利益,一年就可賺得73 000貫,遠高于正三品的俸祿。鄒鳳熾屬于一夜暴富型,但他所積累的資本與后期消費不成比例,可見其后期也賺得不少,才能維持如此巨大的開銷。宋清屬于薄利多銷型,以名聲為主,結(jié)交權貴又贏得民心,經(jīng)過安史之亂尚維持40年,可見其經(jīng)濟實力。
當然長安還有其他大商人,經(jīng)濟收入材料有限,大致情況見表4:
表4 唐代長安商人經(jīng)商收入情況(15) 除了裴明禮、鄒鳳熾、宋清和竇乂以外的其他大商人。
上述材料多是富商大賈,收入最高為竇乂,至少100萬貫,史載長安巨萬以上的有名富豪11人,而“乂乃于兩市,選大商產(chǎn)巨萬者,得五六人”[1]1878。同一時期長安至少有五六人是巨萬,萬貫以上20人。前人認為富商大賈的巨額貨幣資本,主要通過賤買貴賣途徑,從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身上榨取高額利潤而積累起來的,商業(yè)年利潤率高到100%以上(16)參見鄭學檬《關于唐代商人和商業(yè)資本的若干問題》,載于《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4期。。實際上以手工業(yè)制品起家,到賣絲帛、珠寶等奢侈品更容易獲利。宋人陳起《嘆鏡詞》稱長安一面鏡子可賣千金,可見其暴利。商人的收入有時高于官員的年收入,比如竇乂年收入約20萬貫,比一品官年俸祿收入高10余倍,但并不如官員穩(wěn)定,如任令方被沒收60萬貫。
還有官員借富商錢不還的例子:元和四年(809)“神策吏李昱假貸長安富人錢八千貫,滿三歲不償,孟容遣吏收捕械系,克日命還之?!盵12]4102貸8 000貫相當于四五品的年俸祿,神策吏的俸祿顯然十年也還不上。
另據(jù)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志349《唐故衡王府長史致仕石(解)府君墓志銘》記載:
初,吳房令鄭丹為當時聞人,假賈畜家錢百萬,沒其生業(yè)不能以償。辯于官司,治之遭迫,移禁中牟獄。行賈視公善馬,曰:“鄭囚得馬,吾當代輸五十萬?!钡は炔恢?,或言公乃效馬,賈者義之,焚券免責。[13]
從六品的縣令鄭丹,向商賈借蓄積家錢達百萬(1 000貫),結(jié)果不能償還,去打官司,長安行賈見其善于相馬,于是鄭丹得到其50萬錢(500貫)的資助,得以焚券免責,還錢出獄??梢婇L安大商人的富有。
《新唐書·食貨志》記載每年鑄錢的貨幣發(fā)行量最多為32萬貫[3]599。而超過32萬貫的商人就有鄒鳳熾、王元寶、竇乂、任令方等人,竇乂的資產(chǎn)更是3倍于貨幣發(fā)行量。昭宗時,巨商王酒胡納錢30萬貫,助修朱雀門,又納10萬貫助修安國寺。文宗時“天下歲鑄錢不及十萬”,王酒胡能一次捐助政府40萬貫錢,足見這些富商大賈的富有。大商人的收入應在10 000貫以上,最高可達百萬貫。
長安更多的是中小商人,其收入記載極為稀少。
坐賈方面,有張手美家飲食店,一年四季特別是過節(jié)期間,食品花樣較多。專門賣粥的張氏:“長安西市帛肆有販粥求利而為之平者姓張,不得名家富于財,居光德里,其女國色也?!盵14]賃驢商,《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1載:“(四月)七日,卯時,子巡軍中張亮等二人……便雇驢三頭,騎之發(fā)去。驢一頭行廿里,功錢五十文,三頭計百五十文,行廿里到心凈寺?!盵15]一頭驢行程二十里,雇價50文,三頭共計150文。還有“車子家”,以賃車為業(yè),據(jù)考證,車坊是放置車輛的場所,所備車輛按乘車人數(shù)、貨物輕重、行程遠近,出租收費。一般的在市店鋪能獲利一倍:“興生市郭兒,從頭市內(nèi)坐。例有百余千,火下三五個。行行皆有鋪,鋪里有雜貨。山鄣貴物來,巧語能相和。眼勾穩(wěn)物著,不肯遣放過。意盡端坐取,得利過一倍。”[16]至于盈利多少,有一材料:商人妻“夫亡十年,旗亭之內(nèi),尚有舊業(yè),朝肆暮家,日贏錢三百則可支矣”[1]1471。也就是說,年收入108貫,是九品官收入的1/13,一生的總資產(chǎn)約在五六千貫。
除了坐賈,還有行商,比如絲帛商:“(元和中)次子至德歸販繒,洛陽市來往長安間,歲以金帛奉昌?!盵1]3994還有小商販,他們走街串巷,直接深入居民區(qū)進行商業(yè)貿(mào)易。比如魚販:“太府卿崔公名潔,在長安與進士陳彤同往街西尋親故。過天門街,偶遇賣魚甚鮮?!盵1]1125餅販:有發(fā)跡以前的鄒駱駝,“嘗以小車推蒸餅賣之”[1]3216。房光庭與做糕餅之人同行:“嘗送親故之葬出鼎門,際晚且饑,會餐糕餅者與同行,數(shù)人食之。”[1]4053賣油郎張帽驅(qū)驢馱桶:“里有沽其油者月余,恠其油好而賤?!盵6]1085賣油質(zhì)量好,但是價格賤。另外還有擺攤算卦,《酉陽雜俎》記載武則天侄兒武攸緒,“年十四,潛于長安市中賣卜,一處不過五六日。”[6]224《新唐書·隱逸傳》亦收錄此事:“賣卜長安市,得錢輒委去?!盵3]5602在長安市賣卜算卦是一門營生?!断蓚魇斑z》記載小商販求食無路,制作車輻販賣:“大和中,長安大雪月余,負販小民求食無路。樂山因冒雪往車之家,謂之曰:‘我善作車輻,可立致百所,計功三百文?!贞径?,未逾三鼓,百所成矣。凌晨,錢三十千歸,以拯饑貧者?!盵17]為100戶人家制作車輻,每功300文,日得30貫收入,已經(jīng)是比坐賈還高的收入了,但應不能保持每天都能獲得同樣的收入。
唐代長安的商業(yè)是全國商業(yè)的中心。關于長安商人人數(shù),楊德泉認為東、西市“工商店鋪當在八萬家左右”,嚴耕望認為“兩市店舍合計必逾十萬之數(shù),人口當逾四十萬,或至五十萬以上”。而薛平拴根據(jù)考古材料,認為“工商業(yè)人口而言,當在30萬人左右”(17)參見薛平拴《隋唐長安商業(yè)市場的繁榮及其原因》,載于《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這是固定的坐賈估計,加上行商,恐怕更多。大商人的人數(shù),《朝野僉載》記載:“斜封得官者二百人,從屠沽而敗高位?!盵7]7景云初,姚崇、宋璟所請停孝和朝斜封官數(shù)千員,“大部分應是商人”(18)參見薛平拴《論唐代商人階層的政治意識與自衛(wèi)意識》,收入《唐史論叢》2008年輯,第59頁。。而且元和十二年(817)官方又規(guī)定:“納粟一千石者,使授解褐官;有官者依資授官;納粟二千石者,超兩資授官?!盵4]5793公開鬻爵,元和糧價為每石0.02-0.5貫,那么能買官職的商人資產(chǎn)至少在500貫以上,大商人正好滿足這一范圍。
另外,德宗建中三年(783)四月,還有關于長安商人的財富狀況:
時兩河用兵,月費百余萬緡,府庫不支數(shù)月。太常博士韋都賓、陳京建議,以為“貨利所聚,皆在富商,請括富商錢,出萬緡者,借其余以供軍。計天下不過借一二千商,則數(shù)年之用足矣。”上從之。甲子,詔借商人錢,令度支條上。判度支杜佑大索長安中商賈所有貨,意其不實,輒加搒捶,人不勝苦,有縊死者,長安囂然如被寇盜。計所得八十余萬緡。又括僦柜質(zhì)錢,凡蓄積錢帛粟麥者,皆借四分之一,封其柜窖;百姓為之罷市,相帥遮宰相馬自訴,以千萬數(shù)?!嫴⒔枭趟?,二百萬緡,人已竭矣。[18]
德宗初年藩鎮(zhèn)不穩(wěn),供軍急需,月費100萬貫,在國庫不支的情況下,朝臣建言讓一兩千富商出資,可供數(shù)年國用。德宗下詔命度支借商人錢,只得現(xiàn)錢80萬貫,又搜刮了柜質(zhì)錢等各種積蓄的錢糧,借1/4,最后在長安只征得200萬貫。若以后者120萬貫作為商人總積蓄的1/4,則被借錢的商人,家產(chǎn)總計可達560萬貫以上。可見,長安可能確實有不少富商巨賈。除了這數(shù)以千計的富商,其他人都應該是中小商人。
為了體現(xiàn)各類型商人收入的差異,筆者結(jié)合前人研究,整理了除長安以外其他商人的收入狀況(見表5),從中可見,這些商人分布在南北多個地區(qū),城鎮(zhèn)、鄉(xiāng)村兼具;包括茶、鹽、米、醋、藥、家具、絲綢、雜貨等生活類貿(mào)易,建筑、木材等生產(chǎn)類貿(mào)易,還有旅店、金融、船舶運輸?shù)确疹愘Q(mào)易;有胡商,也有女性商人。將表格中的收入進行對比(見圖2):
圖2 唐代商人一次性收入對比(單位:貫)
從上圖可見,鹽、茶、絲帛、家具、旅店、金融、珠寶商收入更高,普遍在10 000貫左右,多數(shù)是大商人。而將珠寶商、房商、肉商、旅店商、絲帛商、家具商、木材商的收入進行對比后,可以發(fā)現(xiàn)人們對于珠寶等奢侈品的需求更高,除了物以稀為貴以外,唐人對于奢侈品的需求也是存在的。
而其他類型比如船商、藥商、飲食商、牲畜商等屬于薄利多銷,計日盈利,中小商人的比重較多。比如益州藥販:“則天末年,益州有一老父,攜一藥壺于城中賣藥?!盵1]154賣油郎:“東明油客,不知名氏,常負擔賣油于側(cè)近坊內(nèi)親居觀東偏門內(nèi)?!盵19]漢州王翰:“唐大和五年,漢州什郁縣百姓王翰,常在市日逐小利?!盵6]1999賣魚鮮的楊氏:“池州民楊氏,以賣鮮為業(yè)?!盵3]3891荊州私販:“荊州廬山人,常販燒樸石灰,往來于白袱南草市?!盵6]243這些中下商人所做營生覆蓋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豐富了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
表5 唐代非長安籍商人經(jīng)商收入情況
續(xù)表5 時間商人類型營類材料收入(貫)來源未知揚州王老藥商 賣藥奉金二十鎰,并與故人說若無錢,可去揚州北邸賣藥王老家取一千萬20鎰為40兩,共35萬貫,取1萬貫《太平廣記》卷16、22未知玄俗妻藥商 賣藥巴豆云母,亦賣之于都市,七丸一錢,可愈百病0.14文/丸《太平廣記》卷60未知齊州劉十郎醋商 鬻醋油數(shù)年之內(nèi),其息百倍,家累千金千金,純利10000%《太平廣記》卷139未知洞庭呂鄉(xiāng)筠雜貨商販江西雜貨逐什一之利純利10%《太平廣記》卷240未知徐彥成木材商納杉為棺納杉板為棺,獲錢數(shù)十萬,如是三往,頗獲其利每次100+貫《太平廣記》卷354未知漳浦人米商賣米舂谷為米載詣州貨之……米五十余石《太平廣記》卷355未知云安龔播鹽商販鹽獲厚利,不十余年間,積財巨萬,竟為三蜀大賈不到十年100 000貫《太平廣記》卷401未知岐州王祜旅店商開館舍雖有千人詣之,曾不缺乏《太平廣記》卷443未知江陵商人郭七郎子未知未知盡獲所有僅五六萬緡……輸數(shù)百萬于鬻爵門者……行李間猶有二三千緡收5-6萬貫,支剩0.2-0.3萬貫《太平廣記》卷499
唐代商業(yè)發(fā)達,商人頻出,其事跡留存史書之中,筆記小說里也留下了經(jīng)商的一些細節(jié)。前文著重分析了長安大商人二十余人和中小商人數(shù)十人的收入,據(jù)史料初步折算為錢帛收入,得到了較為籠統(tǒng)的數(shù)據(jù)。然后在忽略錢物比價的情況下,以年收入1 000貫為界,初步估算大商人與中小商人的收入峰值。兩種商人收入也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大商人普遍資產(chǎn)在10 000貫以上,一些經(jīng)營較為穩(wěn)定的商人年收入都在10 000貫以上。而中小商人計日盈利,若以日計300文為數(shù),年收入108貫,是大商人年收入的1/100。
同時,還對不同經(jīng)營類型的商人收入進行了對比分析,認為經(jīng)營鹽、茶、絲帛、家具、旅店、金融、珠寶商收入更高,普遍在10 000貫左右,多數(shù)是大商人。而其他類型比如船商、藥商、飲食商、牲畜商等屬于薄利多銷,計日盈利,中小商人的比重較多。
在初步探究長安商人的收入之后,可以將其與京官收入進行對比。京官,筆者根據(jù)固定時期的京官俸祿估算的年收入,以五品為界,中高層官員在5 000-15 000貫,下層在1 500-5 000貫。而大商人在1 000-10 000貫,中小商人在10-1 000貫。可以看出大商人的收入水平基本在中高層官員之間。
而官與商之間的轉(zhuǎn)換,在唐代也并不是一條鴻溝。從官變成商,一般而言,食祿之官確實是不能經(jīng)商的。比如禮部員外郎、國子博士尹知章,“性和厚,喜慍不形于色,未嘗言及家人產(chǎn)業(yè)。其子嘗請并市樵米,以備歲時之費,知章曰:‘如汝所言,則下人何以取資?吾幸食祿,不宜奪其利也!’竟不從。”[12]4974-4975可見官員不與商人爭利是一直以來的傳統(tǒng)思想。
但是也有反例,官員放棄做官而去經(jīng)商,比如《唐故使持節(jié)泉州諸軍事州刺史上柱國河東薛府君夫人張氏墓志銘并序》記載墓主人張氏的丈夫薛穎:
乾封中,選為齊州祝阿縣令。穎念清介之名,不可私身為利,因舉正其犯,謝病去官。然家道素貧,頗營計校,養(yǎng)羊酤酪,灌園鬻蔬,八九年中,遂至豐贍,內(nèi)顧即足,無復進士之心。先妣勸誘不行,因泣而垂責曰:“汝父臨亡,特以經(jīng)史法律付汝,汝今但殖貨利,亦何殊于商農(nóng)邪?且汝外有謝病之名,而內(nèi)無貞隱之實,求之出處,竟欲何從?汝往日謝官,吾曲成汝志,今吾念汝仕,而獨此違汝,為人子而母言不聽,大事去矣!”穎奉感激深重,遂復選為烏江縣令。[20]
薛穎做齊州祝阿縣令時,家中貧困,后來他謝病辭官之后,開始養(yǎng)羊賣菜,過了八九年家境豐贍,他竟然不想再做官了,直到他的母親哭泣責備,他才再次當上烏江縣令。可見,與商人不爭利的前提,那就是官員自身能靠俸祿生活,而縣官很有可能因為地貧俸寡而難以養(yǎng)活自己。因此,官與商之間的轉(zhuǎn)換也是客觀存在的,而從商變成官,前文如裴明禮之類的富商,通過捐錢成了官員,斜封官中,多數(shù)是捐錢的富商大賈。
唐代大商人收入如此之高,可與高級官員收入比肩。唐中后期,官方時常以助軍等名義向富商借錢。時任判度支的杜佑更是認為:“今諸道用兵,月費度支錢一百余萬貫,若獲五百萬貫,才可支給數(shù)月。”[12]332可是嚴刑峻法鞭笞商人,甚至將一些商人逼到自殺,才從80萬貫集齊了200萬貫。這一方面證明長安商人確實富有,但另一方面也看出唐中后期官方對商人的盤剝?nèi)找婕又?。除了借錢,很多地方榷稅、場監(jiān)錢都要去商人那里兌換。文宗太和年間庾敬休奏:“劍南西川、山南西道每年稅茶及除陌錢,舊例委度支巡院勾當,榷稅當司于上都召商人便換?!盵12]4913懿宗咸通年間戶部侍郎、判度支崔彥昭奏:“當司應收管江、淮諸道州府咸通八年已前兩稅榷酒及支米價,并二十文除陌諸色屬省錢,準舊例逐年商人投狀便換。自南蠻用兵已來,置供軍使,當司在諸州府場監(jiān)錢,猶有商人便換,赍省司便換文牒至本州府請領,皆被諸州府稱準供軍使指揮占留。以此商人疑惑,乃致當司支用不充。乞下諸道州府場監(jiān)院依限送納及給還商人,不得托稱占留者?!盵12]622商人掌握了大量的現(xiàn)錢,在鑄錢量一定的情況下,官方也希望將商人手中的錢流通起來而不是私藏府庫,而官員對于商人財富的侵占更是時有發(fā)生。
唐代商人的經(jīng)營類型各有不同,收入來源多種多樣,對其收入的探究,有助于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商人在唐代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梳理更多材料,思考唐代是否產(chǎn)生“富民階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