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內(nèi)容提要:2011—2016年,南京博物院先后兩次對興化蔣莊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完整揭露良渚文化墓地一處,共清理墓葬284座。其中10座墓葬隨葬琮、璧等玉質(zhì)禮器,為高等級墓葬,集中分布在墓地南部。這批高等級墓葬所出玉琮、璧與以寺墩遺址為代表的太湖北部良渚文化貴族大墓所出形制相同,年代相當于良渚文化中晚期。蔣莊遺址良渚文化高等級墓葬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江淮東部地區(qū)良渚文化的社會組織結(jié)構(gòu)、喪葬習(xí)俗、精神信仰,及其與良渚文化核心區(qū)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等問題均具有重要價值。
蔣莊遺址位于江蘇省興化市與東臺市交界處的張郭鎮(zhèn)蔣莊村,西北距興化市區(qū)35千米,東北距東臺市區(qū)15千米,中心地理坐標北緯32.756°、東經(jīng)120.199°,海拔高程3米(圖一)。蔣莊遺址所在區(qū)域為水網(wǎng)密布的江淮東部里下河低洼平原地區(qū),泰東河從遺址東側(cè)穿過,南側(cè)為匯入泰東河的支流,遺址現(xiàn)存面積近2萬平方米[1]。因泰東河拓寬、疏浚工程涉及到遺址本體,2010年夏,受江蘇省文物局委托,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派員對沿線進行考古調(diào)查勘探,發(fā)現(xiàn)蔣莊遺址。經(jīng)國家文物局批準,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徐州博物館、淮安博物館于2011年10月開始對遺址進行了第一次搶救性考古發(fā)掘,該次發(fā)掘工作持續(xù)到2012年10月。鑒于遺址的重要性,2015年12月,南京博物院與泰州市博物館再次對遺址進行主動性考古發(fā)掘,此次發(fā)掘工作至2016年4月結(jié)束。蔣莊遺址的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曾以概述形式發(fā)表[2],現(xiàn)選取其中10座出土有玉琮、玉璧的較高等級墓葬予以詳細介紹。
圖一//蔣莊遺址位置示意圖
蔣莊遺址共清理良渚文
化墓葬284座,墓葬集中分布于遺址東北部墓地,另在遺址中部有零星分布。東北墓地整體呈南北向,其東、南、西界已明確,北側(cè)為現(xiàn)代道路與水塘,未完全揭露。墓葬呈密集分布,有明顯分區(qū),墓葬排列有序,多數(shù)墓葬存在疊壓打破關(guān)系,是一處延續(xù)使用的公共墓地。隨葬玉琮、玉璧的較高等級墓葬位于墓地南部,大致呈東西兩排并列,其余墓葬在墓地各區(qū)均有分布,二者之間似無嚴格界線(圖二)。
圖二// 隨葬玉琮、璧墓葬在墓地中的位置
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坑明確,深淺不一,個別深度超過0.7米。絕大多數(shù)墓葬頭向東,個別頭向西,少量二次葬墓為南北向。葬具使用情況較為普遍,部分葬具痕跡保存較好。以單人葬為主,少量雙人合葬墓,二次葬比例較高,多數(shù)墓葬人骨保存較好。
隨葬玉琮墓葬共2座,為M45、M111。
M45 位于T117東南部,開口于T117第7層下,打破第8層。墓坑開口長1.13、寬0.52、深0.14~0.25米。長軸方向201°。未見葬具。單人堆骨二次葬,墓主為27歲左右的成年男性,骨骼不全,保存較好,主要為頭骨跟長骨,呈南北向聚集堆放,頭骨置于墓坑南端,股骨、肱骨、尺骨、橈骨、脛骨、腓骨等長骨大致平行并列堆放,足骨置于墓坑西側(cè)偏北。隨葬玉器、石器各3件:玉琮1件緊靠頭骨與長骨平行放置,一根肢骨位于其上,2件小玉璧壓在頭骨下;石錛、石刀各1件置于骨堆中,石鉞1件置于骨堆上(圖三)。
圖三//M45平、剖面圖
玉琮 1件。M45︰1,陽起石,淺墨綠色,局部斑駁泛白。器體修長,共分8節(jié),上寬下窄,射部呈圓角方形,中部縱向雙面管鉆圓孔,內(nèi)部留有臺痕。通體經(jīng)打磨拋光,分節(jié)陰刻簡化人面紋,線條細且淺,局部模糊不清,可辨圓形雙眼及條形吻部。上射徑6.8、下射徑6.4、孔徑4.6、高23.5厘米(圖四︰1;封三︰2)。
2.玉琮(M45︰1)
小玉璧 2件。透閃石,淺黃綠色。扁圓餅狀,形似紡輪。一面平整,打磨光滑;另一面中部微鼓弧,殘留較淺的線切割痕跡。中部單面鉆圓孔。M45︰3,直徑 4.35、孔徑 0.43~0.54、厚 0.3~0.45厘米(圖四︰3)。M45︰4,直徑4.4、孔徑0.35~0.5、厚0.25~0.58厘米(圖四︰4)。
石鉞 1件。M45︰2,頁巖,深灰色。器體寬大扁薄,有肩,近凸字形,頂端有多處疤痕,一側(cè)肩部略殘,雙面直刃,局部有小疤痕。單面管鉆圓孔,通體磨光??讖?.85~3、頂端寬15.2、刃寬21.3、高16.2厘米(圖四︰5)。
石錛 1件。M45︰6,硅質(zhì)頁巖,淺灰色。扁長條形,有段,頂端局部殘缺,器身近三分之一處起段,起段處殘存明顯切割痕,單面直刃,刃口鋒利,通體磨光。刃寬4.2、高10.8厘米(圖四︰6)。
石刀 1件。M45︰5,閃長巖,深麻灰色。器形小巧扁薄,通體斜長,長條形把手略殘,刀身雙面弧刃,見有細小崩疤。器身殘留多處打擊疤痕,通體磨光。長7.3厘米(圖四︰2)。
圖四//M45出土隨葬品
M111 位于T117東南部,部分至T115內(nèi)。開口于T117第7層下,打破第8層。墓坑開口長2.5、寬 0.7~0.9、深 0.31米。葬具長 2.18、寬 0.58~0.67、高0.21、厚0.04米。方向95°。墓主為年齡35~39歲的男性,人骨保存較好,相對位置凌亂,應(yīng)為二次葬。右側(cè)股骨內(nèi)側(cè)朝上,左側(cè)脛骨后面朝上,右側(cè)脛骨內(nèi)后朝上,椎骨散見各處,骶骨位于右側(cè)股骨下端,手指骨及腳趾骨不全。隨葬玉器3、石器7、陶器2件。玉琮1件置于胸部,疊壓于肋骨之下,玉錐形器1件壓在頭骨下側(cè),玉珠1件位于頭骨旁;2件石鉞疊放于骨盆左側(cè),石錛3件,其中1件置于頭骨旁,另2件位于墓主右側(cè),與長骨平行放置,石鑿2件,1件置于左側(cè)股骨外側(cè),另1件位于右側(cè)小臂旁;陶鼎、壺各1件置于小腿部(圖五)。
圖五//M111平、剖面圖
玉琮 1件。M111︰1,透閃石,淺綠色,局部暗紅。矮體弧邊方柱形,器身見較大面積的開料加工留下的凹面,斜面經(jīng)打磨,射呈圓環(huán)狀,中部管鉆大圓孔,孔壁經(jīng)打磨拋光。外壁有4個淺凸面,凸面以轉(zhuǎn)角線為中軸雕刻紋飾,凸面間以縱向居中的寬淺凹槽分割,每個凸面上的紋飾又以橫向窄淺凹槽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下為簡化人面紋,中為簡化獸面紋。人面紋眼部單圈管鉆,無眼角,眼下為橫向條形凸鼻;獸面紋眼部內(nèi)為單圈管鉆,外有一圈近橢圓形眼眶,兩眼之間有橋形連接,眼下為橫向條形凸鼻。射徑7.3~7.6、孔徑6.6、高6.2厘米(圖六︰1;封三︰1)。
1.玉琮(M111︰1)
玉錐形器 1件。M111︰12,透閃石,淺綠色。長條圓柱形,榫部略殘,有對鉆圓孔,尖部殘,通體磨光。殘高7厘米(圖六︰11)。
玉珠 1件。M111︰2,透閃石,淺綠色。近腰鼓形,器形不甚規(guī)整。兩端留存有切割痕,通體磨光,一側(cè)磨平,縱向?qū)︺@圓孔。直徑0.77~0.87、孔徑0.27、高0.87厘米(圖六︰10)。
石鉞 2件。M111︰7,頁巖,麻灰色。寬扁形,頂端微弧,雙面弧刃,頂端及刃部有多處崩口,局部殘缺較多,上部居中有一對鉆圓孔,內(nèi)部留有臺痕,通體磨光??讖?.4、頂端寬15.4、高19.6厘米(圖六︰6)。M111︰8,泥巖,麻灰色。寬扁形,頂端弧,雙面弧刃。刃口較鈍,頂端及刃部有多處崩口,刃部崩缺較大,上部居中有一對鉆圓孔,孔形不甚規(guī)整,內(nèi)部留有臺痕,通體磨光??讖?.8、頂端寬8.5、刃端寬 10.2、高 12.5厘 米(圖六︰12)。
石錛 3件。M111︰3,泥巖,深灰色。有段,寬扁形,頂端平,器身近三分之一處起段,起段處留有明顯切割痕,單面直刃,刃口鋒利,通體磨光,遍布細小磨痕。頂端寬6.3、刃端寬7、高8.6厘米(圖六︰3)。M111︰4,頁巖,淺灰綠色。窄長條形厚體,有段,頂端平,器身五分之一處起段,起段處見有明顯切割痕,單面刃,刃口不平,器身侵蝕嚴重,通體磨光。頂端寬3.9、刃端寬4.4、高25.5厘米(圖六︰4)。M111︰6,頁巖,淺灰綠色。有段,窄長條形厚體,頂端斜平,器身五分之一處起段,單面刃,刃口不平,器身侵蝕嚴重,通體磨光。頂端寬3.7、刃端寬4.3、高23.4厘米(圖六︰5)。
石鑿 2件。M111︰5,硅質(zhì)頁巖,灰白色,局部斑駁。窄長條形厚體,頂端弧,單面直刃,器身局部凹凸不平,殘見打擊疤痕,通體磨光。頂端寬0.8、刃端寬0.7、高11.5厘米(圖六︰2)。M111︰9,泥巖,深灰綠色。窄長條形扁體,頂端不平,殘留切割加工痕,單面直刃,刃口鋒利,有小崩口,通體磨光。頂端寬 2.5、刃端寬 3.1、高 19.2厘米(圖六︰7)。
陶鼎 1件。M111︰10,夾炭紅陶。侈口,圓唇,斜沿,弧腹,圜底。三足均殘缺??趶?4.3、殘高10.3厘米(圖六︰9)。
陶壺 1件。M111︰11,泥質(zhì)灰陶。口部殘,高直頸,頸部內(nèi)壁可見明顯瓦楞狀制作痕,扁弧腹,圜底,底內(nèi)微隆起,高圈足外撇。圈足徑7.3、殘高10厘米(圖六︰8)。
圖六//M111出土隨葬品
隨葬玉璧墓葬共 8 座,為 M36、M46、M66、M80、M86、M100、M110、M116。
M36 位于T115東北部,開口于T115第8層下,打破第9層。墓坑開口長2.21、寬1.12~1.19、深0.25米,方向124°。未見葬具。墓主為40~45歲的成年女性,人骨保存較好,大致按各部位位置擺放,較為凌亂,應(yīng)為二次葬。股骨、脛骨、腓骨前后翻轉(zhuǎn),手指及腳趾骨不全。隨葬玉器、陶器各3件:玉璧1件緊靠下頜骨,一段椎骨卡在鉆孔中,玉珠1件位于頭骨下側(cè),玉錐形器1件位于頸下;陶鼎1件置于腳端,陶罐2件,其中1件置于腹部,另1件置于墓坑西端(圖七)。
圖七//M36平、剖面圖
玉璧 1件。M36︰1,陽起石,墨綠色。器形規(guī)整厚重,器表見明顯弧形線切割痕,切痕處略下凹,中部雙面管鉆圓孔,殘有臺痕。器體一面刻有祭壇形符號,祭壇符號整體呈“凸”字形三級臺階,祭壇下部居中刻一圓圈,圓圈內(nèi)刻一豎線。通體磨光。直徑24、孔徑5.1~5.2、厚1.3~1.4厘米(圖八︰1;封三︰3、4)。
3.玉璧(M36︰1)
4.玉璧(M36︰1)刻符
玉錐形器 1件。M36︰5,透閃石,淺黃綠色。長條四棱柱形,榫部殘,有不對稱對鉆圓孔,榫部下側(cè)有一周淺刻槽,方錐形尖。通體磨光,器身一側(cè)有一道縱向凹槽。殘高5.5厘米(圖八︰3)。
玉珠 1件。M36︰6,透閃石,淡黃色。圓柱形,中部縱向?qū)︺@圓孔。通體磨光,柱面局部打磨近平,有一道縱向淺凹槽。直徑0.6、孔徑0.28、高0.82厘米(圖八︰4)。
陶鼎 1件。M36︰3,夾炭紅陶。侈口,折沿,方圓唇,斜弧腹,圜底,三足均僅剩根部,足根部正面穿孔??趶?9.2、殘高6.5厘米(圖八︰5)。
陶罐 2件。泥質(zhì)灰陶。M36︰2,口部殘,廣肩,下腹斜收,平底微弧,矮圈足。圈足徑6.9、殘高9.2厘米(圖八︰6)。M36︰4,侈口,方唇,高頸略束,斜弧肩,弧腹,平底??趶?4.7、底徑13、高25.6厘米(圖八︰2)。
圖八//M36出土隨葬品
M46 位于T117東南部,開口于T117第7層下,打破第8層。墓坑開口長2.76、寬0.94~0.98、深0.16~0.3米。方向106°。雙人合葬墓,人骨保存較好。北側(cè)為年齡35~39歲的成年男性,骨骼大致排成人形,股骨、脛骨后面朝上,脛骨左右位置顛倒。南側(cè)為成年女性,在墓坑西南角,集中無規(guī)律擺放長骨及盆骨。隨葬玉器2、石器4、陶器3件:玉璧1件置于腹部,疊壓于骨骼下,玉錐形器1件出于近下頜骨處;石錛2件,1件置于頭骨旁,另1件置于盆骨下,石墜飾2件位于盆骨左側(cè);3件陶罐集中放置在墓坑西端(圖九)。
圖九//M46平、剖面圖
玉璧 1件。M46︰1,陽起石,墨綠色,局部暗紅。器形規(guī)整略扁薄,一面有較大崩疤,另一面見弧形線切割痕,切痕下凹明顯,中部雙面管鉆圓孔,殘有臺痕。通體磨光。直徑21.5~22.2、孔徑4.4、厚1~1.15厘米(圖一〇︰1)。
玉錐形器 1件。M46︰2,透閃石,淺綠色泛白。長條圓柱形,榫部殘缺,圓錐形尖。通體磨光。殘高6.3厘米(圖一〇︰5)。
石錛 2件。硅質(zhì)頁巖,深灰色。有段,中部起段,單面直刃,通體磨光。M46︰5,器體短小,頂端斜平,刃部鋒利,器身有多處細小崩疤。頂端寬3.3、刃端寬3.8、高3.6厘米(圖一〇︰9)。M46︰9,扁條形,頂端近平,刃口有細小崩疤,器身有多處較大疤痕。頂端寬3.6、刃端寬4、高6.7厘米(圖一〇︰4)。
石墜飾 2件。泥巖,灰綠色。兩端斜,頂端有一縱向刻槽,近頂端處有一周刻槽。通體磨光。M46︰3,高3.5厘米(圖一〇︰7)。M46︰4,高3.3厘米(圖一〇︰8)。
陶罐 3件。泥質(zhì)灰陶。侈口,高頸。M46︰8,圓唇,折肩,折肩處有一周凹弦紋,弧腹近直,平底,上腹部有密集凹弦紋??趶?1.5、底徑16.8、高45厘米(圖一〇︰2)。M46︰6,尖唇,弧肩,弧腹斜收,平底,上腹部有密集凹弦紋??趶?22.4、底徑 15.1、高 43.1厘米(圖一〇︰3)。M46︰7,尖圓唇,沿外翻,弧肩,斜弧腹,平底微外圜。沿面有兩周凹弦紋,上腹部有密集凹弦紋??趶?18.8、底徑 17.1、高 34.3厘米(圖一〇︰6)。
圖一〇//M46出土隨葬品
M66 位于T117東南部,開口于T117第7層下,打破第8層。墓坑開口長2.73、寬1.03~1.1、深0.25~0.29米,方向109°。未見葬具。雙人合葬墓,人骨保存較好。東側(cè)為24~26歲的成年男性,人骨放置混亂,頭骨置于東部,長骨無規(guī)律放置。西側(cè)為成年女性,股骨、脛骨、腓骨無規(guī)律置于墓坑西部。墓坑西端大口缸下壓成人頭骨。隨葬玉器2、石器2、陶器6件:玉璧1件位于胸部,置于骨骼之上,玉錐形器1件壓在頭骨下;殘石鉞1件位于腳端,石錛1件壓于玉璧之下;陶壺2件,1件位于腹部,另1件置于墓坑偏西位置,陶鼎2件,1件位于腳端,另1件位于墓坑西端,與大口缸疊壓在一起,陶大口缸1件被打碎后,堆放在墓坑西端,陶盆1件位于大口缸南側(cè),近墓坑南壁(圖一一)。
圖一一//M66平、剖面圖
玉璧 1件。M66︰2,陽起石,墨綠色,局部斑駁。器形規(guī)整略扁薄,邊緣有多處崩口。中部雙面管鉆圓孔,兩面對鉆有錯位,殘有明顯的臺痕,通體磨光。直徑21.2~21.4、孔徑4、厚1~1.2厘米(圖一二︰2)。
玉錐形器 1件。M66︰8,透閃石,淺綠色。長條圓柱形,榫部殘,對鉆穿孔,圓錐形尖。通體磨光,器身一側(cè)有一道縱向凹槽。殘高5.2厘米(圖一二︰8)。
石鉞 1件。M66︰1,頁巖,淺灰色。器體寬大扁薄,僅剩殘塊,通體磨光。殘高15.5厘米(圖一二︰1)。
石錛 1件。M66︰3,硅質(zhì)泥巖,淺灰綠色。有段,寬扁條形,頂端近平,器身三分之一處起段,單面直刃,刃口有小崩疤,器身上半部有明顯疤痕,通體磨光。頂端寬2.7、刃端寬3.1、高5.5厘米(圖一二︰3)。
陶鼎 2件。夾炭紅陶。圓唇,侈口,弧腹,圜底。M66︰6,三足缺失??趶?7.2、殘高12.5厘米(圖一二︰6)。M66︰10,三寬扁足殘剩根部??趶?3.1、殘高8.9厘米(圖一二︰10)。
陶壺 2件。泥質(zhì)灰陶。口部殘,高頸略束,肩部微折,弧腹,圜底,圈足外撇。M66︰4,器內(nèi)壁見有明顯制作痕跡。圈足徑7.8、殘高11.1厘米(圖一二︰4)。M66︰5,圈足徑 6.8、殘高 9.7厘米(圖一二︰5)。
陶大口缸 1件。M66︰7,夾砂紅陶。敞口,寬勾沿,沿面有數(shù)周凹槽,斜腹,腹內(nèi)壁凹凸不平,小平底。器表飾交錯籃紋??趶?0.2、底徑19.6、高40厘米(圖一二︰7)。
陶盆 1件。M66︰9,泥質(zhì)紅陶。敞口,圓唇,沿微外翻,斜弧壁,平底??趶?9.4、底徑8.2、高6.5厘米(圖一二︰9)。
圖一二//M66出土隨葬品
M80 位于T315西北部,部分至T317內(nèi),開口于T315第8b層下,打破第10層。墓坑開口長2.48、寬0.9~0.94、深0.4米。方向102°。葬具痕跡明顯,長 2.11、寬 0.72~0.8、高 0.22、殘厚 0.03~0.05米。墓主為年齡35~39歲的男性。股骨及以上部位骨骼正常擺放,小腿骨較為凌亂,左側(cè)脛骨后面朝上,右側(cè)脛骨內(nèi)側(cè)朝上,大量獸骨堆放于腳端。隨葬玉器2、石器6、骨器1、陶器2件:玉璧1件壓于胸腹部之上,玉錐形器1件壓在頭骨之下;石錛4件,2件位于右肩部,1件位于右手處,另1件置于左側(cè)股骨外側(cè),石鑿1件位于左側(cè)肱骨處,石鉞1件置于右側(cè)手臂處;陶罐1件位于墓坑西端棺外,陶器底1件位于腳部;骨鏃1件位于左側(cè)肱骨之外,近玉璧(圖一三)。
圖一三//M80平、剖面圖
玉璧 1件。M80︰1,陽起石,墨綠色,局部暗紅色。器形規(guī)整扁薄,一面見弧形線切割痕,切痕下凹明顯,中部雙面管鉆圓孔,兩面對鉆有錯位,殘有明顯的臺痕。通體磨光。直徑24.8、孔徑3.6、厚0.8~1.1厘米(圖一四︰1)。
玉錐形器 1件。M80︰10,透閃石,淺綠色泛白。長圓柱形,上端殘,殘缺處經(jīng)再次打磨修整,圓錐形尖。通體磨光。殘高5厘米(圖一四︰4)。
石鉞 1件。M80︰5,泥巖,麻灰色。器體寬扁,頂端平直,雙面弧刃,刃口鋒利,上端有兩個單面鉆圓孔,刃部遍布崩口,兩側(cè)密布打擊疤痕,通體磨光??讖?.5~1.7、頂端寬12.4、刃端寬11.9、高10.4厘米(圖一四︰8)。
石錛 4件。M80︰2,硅質(zhì)頁巖,淺灰綠色泛白。有段,窄長條形,頂端近斜平,器身三分之一處起段,單面直刃,刃口鋒利。器身上端有多處疤痕,通體磨光。頂端寬2.9、刃端寬3.5、高11厘米(圖一四︰2;封三︰5)。M80︰4,硅質(zhì)泥巖,淺灰綠色。窄條鏟形,頂端斜,明顯窄于刃端,器身中部有橫脊,刃口平鈍。通體磨光。頂端寬1.1、刃端寬1.8、高4.9厘米(圖一四︰3)。M80︰3,硅質(zhì)頁巖,淺灰綠色。扁平條形,背微弧,頂端不平,切割痕明顯,單面直刃,刃口鋒利。器身有明顯崩疤,通體磨光。頂端寬2.8、刃端寬2.9、高6.6厘米(圖一四︰5)。M80︰6,硅質(zhì)頁巖,深灰色。有段,扁長條形,頂端平,器身三分之一處起段,起段處殘有明顯切割痕,單面弧刃,刃口鋒利。通體磨光。頂端寬5、刃端寬6.1、高13.5厘米(圖一四︰6)。
5.石錛(M80︰2)
石鑿 1件。M80︰7,硅質(zhì)泥巖,淺灰色,局部泛白。細長條形,頂端弧,背微弧,單面弧刃。通體磨光。頂端寬1.2、刃端寬1、高18.5厘米(圖一四︰7)。
骨鏃 1件。M80︰11,長條三棱錐形,尖部及鋌部均略殘,器身滿布斜向交錯刻劃紋。殘高8.3厘米(圖一四︰11)。
陶罐 1件。M80︰9,泥質(zhì)灰陶。圓唇,侈口,高頸,折肩,直腹微弧,平底。折肩處有兩道凹弦紋,器腹中上部遍布凹弦紋??趶?7.1、底徑12.4、高37.5厘米(圖一四︰10)。
陶器底 1件。M80︰8,泥質(zhì)灰陶。腹部以上殘,下腹斜弧收,圜底,矮圈足外撇。器內(nèi)壁可見拼接痕。圈足徑6.9、殘高5.3厘米(圖一四︰9)。
圖一四//M80出土隨葬品
M86 位于T117東南部,部分至T317內(nèi)。開口于T117第7層下,打破第8層。墓坑開口長2.95、寬 0.92~0.96、深 0.31~0.42 米。方向 104°。葬具僅存痕跡,為弧底獨木棺。葬具長2.4、寬0.82、殘高0.23、厚0.03米。墓主為年齡30~35歲的男性,人骨保存稍差,大體呈人形擺置,較凌亂,兩側(cè)股骨后面向上,脛骨、腓骨在下肢處無規(guī)律放置。隨葬玉器2、石器及陶器各4件。玉器、石器及小件陶器均位于棺內(nèi),其中玉璧1件置于上身骨骼下,玉錐形器1件位于頸下,2件大陶罐置于棺外西側(cè)(圖一五)。
圖一五//M86平、剖面圖
玉璧 1件。M86︰4,陽起石,器表斑駁,呈墨綠色至暗紅色過渡。器形規(guī)整扁薄,邊緣有多處崩口,中部雙面管鉆圓孔,兩面對鉆深淺不一,殘有明顯的臺痕。通體經(jīng)打磨拋光。直徑21.3、孔徑4.4~4.7、厚1~1.4厘米(圖一六︰1)。
玉錐形器 1件。M86︰10,透閃石,淺綠色泛白。長條扁圓柱形,一面弧鼓,殘見切割痕,另一面略磨平,榫部略殘,有上下兩個對鉆圓孔,上側(cè)鉆孔已殘,圓錐形尖。通體磨光。殘高5.5厘米(圖一六︰3)。
石鉞 1件。M86︰3,泥巖,深灰色。寬扁長方形,頂端弧,雙面刃微弧,刃部有多處崩口。通體磨光。頂端寬12.1、刃端寬12.7、高20.5厘米(圖一六︰2;封三︰6)。
6.石鉞(M86︰3)
石錛 1件。M86︰2,硅質(zhì)頁巖,淺灰綠色。有段,器體短小,頂端不平,未經(jīng)打磨,器身中部偏下位置起段,單面直刃,刃部有細小崩口。通體磨光。頂端寬 2.7、刃端寬 2.9、高 3.7厘米(圖一六︰4)。
石鑿 1件。M86︰1,泥巖,淺灰泛白色。細長條形,頂端有較大打擊疤痕,背微弧,單面刃,刃部崩損嚴重。通體磨光。頂端寬1.3、刃端寬1.2、高20.6厘米(圖一六︰7)。
石刀 1件。M86︰9,泥巖,深灰黑色。器形小巧扁薄,通體斜長,長條形把手,刀身雙面弧刃,把手處有一對鉆圓孔。通體磨光。長8.1厘米(圖一六︰5)。
陶鼎 1件。M86︰5,夾炭紅陶。侈口,圓唇,沿面內(nèi)凹,肩部呈瓦楞狀,斜弧腹,圜底,寬扁足,足面有縱向凸棱,兩側(cè)有多道縱向刻劃,三足尖部均殘缺??趶?6.3、殘高11.4厘米(圖一六︰9)。
陶罐 3件。M86︰8,泥質(zhì)紅陶,器表黑色陶衣已脫落。侈口,圓唇,唇部略殘,斜弧肩,深直腹微弧,平底。口徑15.4、底徑12.9、高30.6厘米(圖一六︰6)。M86︰7,泥質(zhì)灰陶。侈口,方唇,束頸,斜弧肩,弧腹,平底。腹部有數(shù)道凹弦紋??趶?3、底徑13.4、高19.4厘米(圖一六︰8)。
圖一六//M86出土隨葬品
M100 位于T115東北部,開口于T115第8層下,打破第9層,南側(cè)被M36打破。墓坑開口長2.75、寬0.8~0.88、深0.37米。葬具痕跡明顯,長2.57、寬 0.74、殘高 0.18~0.26、厚 0.01~0.04 米。腳箱在棺西端,南北長0.68、東西寬0.38、殘高0.26~0.28、厚0.01~0.04米。墓主為年齡41~50歲的女性,人骨十分凌亂,大致呈人形擺放。隨葬玉器6、陶器3件:玉璧1件位于腹部,玉鐲2件,分列玉璧兩側(cè),小玉璧1件位于頭骨左側(cè),玉錐形器1件置于頸部,玉珠1件壓于頭骨下;陶鼎1件位于腳部,陶壺1件位于右小腿骨外側(cè),陶罐1件置于腳箱之中(圖一七)。
圖一七//M100平、剖面圖
玉璧 1件。M100︰3,陽起石,墨綠色,局部泛白。器形規(guī)整略厚重,邊緣有多處崩口,一面見弧形線切割痕,中部雙面管鉆圓孔,鉆孔規(guī)整內(nèi)壁經(jīng)磨光。通體磨光。直徑20.4~20.7、孔徑4.4、厚0.8~1.3厘米(圖一八︰1;彩插七︰1)。
1.玉璧(M100︰3)
玉鐲 2件。M100︰2,透閃石,淺綠色,局部有白斑。體形較寬呈筒形,上口徑略小于下口徑,內(nèi)壁較直,外壁微內(nèi)凹。通體磨光。內(nèi)徑5.3~5.4、外徑5.8~6.1、高2.9厘米(圖一八︰4)。M100︰4,透閃石,淺黃綠色。體形較寬呈筒形,外壁微內(nèi)凹,近亞腰形,器身局部有崩疤。通體磨光。外口徑7、內(nèi)口徑6.2、腹中內(nèi)口徑5.9、高3.4厘米(圖一八︰5;彩插七︰2)。
2.玉鐲(M100︰4)
小玉璧 1件。M100︰5,陽起石,墨綠色,局部有白斑。圓餅形,似大玉璧鉆芯改制。偏離中心處有雙面對鉆圓孔,邊緣處有多處細小崩口,器表見明顯加工痕跡。通體磨光。直徑4.3~4.5、孔徑0.2~0.52、厚 0.57~0.73厘米(圖一八︰9;彩插七︰3)。
3.小玉璧(M100︰5)
玉錐形器 1件。M100︰6,透閃石,淺綠色泛白。長條方柱形,榫部殘,器體兩側(cè)偏上部位有凹痕,圓錐形尖。通體磨光。殘高10.5厘米(圖一八︰2;彩插七︰4)。
4.玉錐形器(M100︰6)
玉珠 1件。M100︰1,透閃石,淺綠色泛白。近腰鼓形,兩端切割平整,留存有切割痕,通體磨光,一側(cè)有一小凹痕,縱向?qū)︺@圓孔,有錯位,見明顯臺痕。直徑 1.63、孔徑0.25~0.55、高 1.78~1.84厘米(圖一八︰3)。
陶鼎 1件。M100︰8,夾炭紅陶。侈口,圓唇,斜沿,弧腹,圜底,三足均殘缺,足根部有兩穿孔??趶?6.9、殘高8.4厘米(圖一八︰6)。
陶罐 1件。M100︰7,泥質(zhì)灰陶。侈口,方唇,束頸,廣弧肩,弧腹斜收,圜底,矮圈足外撇。上腹部飾斜向交叉刻劃紋,下腹部有兩組水波紋??趶?13.8、底徑 12、高 26.5厘米(圖一八︰8;彩插七︰5)。
5.陶罐(M100︰7)
陶壺 1件。M100︰9,泥質(zhì)灰陶,器表施黑色陶衣。侈口,圓唇,束頸,斜弧肩,弧腹,底不平,略上凸,矮圈足外撇。肩部有四個對稱的月牙形裝飾,上戳印密集圓孔??趶?.7、圈足徑5.8、高8.1厘米(圖一八︰7;彩插七︰6)。
圖一八//M100出土隨葬品
6.陶壺(M100︰9)
M110 位于T115東北部,局部至T117內(nèi)。開口于T115第8層下,打破第9層,被M100打破。墓南北長0.75、東西寬0.5~0.56、殘深0.08~0.1米。長軸方向192°。墓主為年齡25~30歲的女性。人骨保存較好,頭骨置于墓坑北部,長骨呈南北向置于墓坑中。隨葬玉器6、陶器3件:玉璧1件及玉鐲2件壓在人骨上,玉琮式管及小玉璧各1件,置于頭骨之下,玉紡輪1件壓在玉璧之下;陶鼎1件位于墓坑?xùn)|部,陶壺1件位于人骨中,部分壓于玉璧下,陶紡輪1件壓在玉璧之下(圖一九)。
圖一九//M110平、剖面圖
玉璧 1件。M110︰1,陽起石,墨綠色。器形規(guī)整扁薄,邊緣內(nèi)凹,一面見弧形線切割痕,切痕略下凹,中部雙面管鉆圓孔,其中一面鉆孔較深,鉆孔規(guī)整,內(nèi)壁磨光。通體打磨拋光。直徑20.9~21.1、孔徑4.6、厚0.9厘米(圖二〇︰1;彩插八︰1)。
1.玉璧(M110︰1)
玉鐲 2件。M110︰2,透閃石,淺綠色泛黃,局部暗紅。寬環(huán)帶形,外壁微內(nèi)凹,近亞腰形。通體磨光。外口徑7.2、內(nèi)口徑6.2、腹中部內(nèi)徑6、高1.7厘米(圖二〇︰2;彩插八︰3)。M110︰3,透閃石,淺綠色。窄環(huán)形,內(nèi)壁近直,外壁弧鼓。通體磨光。外徑 6.8、內(nèi)徑 5.6、高 1.1厘米(圖二〇︰3;彩插八︰4)。
3.玉鐲(M110︰2)
4.玉鐲(M110︰3)
玉琮式管 1件。M110︰9,蛇紋石,乳白色。長方柱形,共分3節(jié),上寬下窄,中部縱向雙面管鉆圓孔,通體磨光,分節(jié)陰刻簡化人面紋,線條細淺,局部模糊不清,可見吻部。上射徑1.2、下射徑1.05、孔徑 0.65、高 3.6厘米(圖二〇︰6;彩插八︰2)。
2.玉琮式管(M110︰9)
小玉璧 1件。M110︰7,透閃石,淺綠色泛白。扁圓餅狀,形似紡輪,器形規(guī)整,中部雙面管鉆圓孔,器身邊緣有多處崩疤。通體磨光。直徑3.5、孔徑0.38、厚0.3~0.35厘米(圖二〇︰5)。
玉紡輪 1件。M110︰6,蛇紋石,白色略泛綠。截面近梯形,中部雙面管鉆圓孔,器身邊緣有兩處崩疤,器表遭侵蝕而略顯粗糙。直徑3.4~3.7、孔徑0.5、厚0.5厘米(圖二〇︰4)。
陶鼎 1件。M110︰5,夾炭紅陶。侈口,圓唇,斜沿,直弧腹下微垂,圜底,三足僅殘存根部。足面有縱向凸棱??趶?4.3、殘高11.5厘米(圖二〇︰8;彩插八︰5)。
5.陶鼎(M110︰5)
陶壺 1件。M110︰4,泥質(zhì)灰陶,器表施黑衣。近直口,圓唇,口外沿有對稱雙鼻,縱穿圓孔,高直頸,鼓弧腹,圜底,矮圈足外撇。口徑6.7、圈足徑6.6、高8.1厘米(圖二〇︰7;彩插八︰6)。
6.陶壺(M110︰4)
陶紡輪 1件。M110︰8,泥質(zhì)灰陶。算珠狀,上下端面平整,側(cè)面鼓弧,中部鉆圓孔,一面刻有三道圓圈,并有五條弧線與之相交??讖?.2、直徑3.3、厚1.2厘米(圖二〇︰9)。
圖二〇//M110出土隨葬品
M116 位于T117東南部,開口于T117第7層下,打破第8層。墓坑開口長1.36、寬0.54~0.6、深0.17米。長軸方向113°。未見葬具。人骨經(jīng)焚燒后下葬,呈白色。焚燒后的人骨按墓坑方向東西向集中擺放,整體呈長條形。隨葬玉器1、石器3、陶器1件:玉璧1件位于墓坑中部偏東,置于骨骼
之上;陶罐1件位于墓坑西壁處;石刀及石鑿各1件疊壓于陶罐下,石錛1件位于墓坑近東壁處。依據(jù)骨骼尺寸及隨葬的石質(zhì)生產(chǎn)工具推測,墓主應(yīng)為成年男性(圖二一)。
圖二一//M116平、剖面圖
玉璧 1件。M116︰1,陽起石,墨綠色。器形規(guī)整,中間厚四周略薄,中部有雙面管鉆圓孔,兩面對鉆有錯位,殘有臺痕。通體磨光。直徑21.8、孔徑4.7、厚1~1.4厘米(圖二二︰1)。
石錛 1件。M116︰2,硅質(zhì)頁巖,灰綠色,局部泛白。有段,長條形,頂端近平,殘有打擊疤痕,器身三分之一處起段,弧背,單面直刃,刃口鋒利,器身局部有小崩疤。通體磨光。頂端寬3.3、刃端寬4.5、高11.9厘米(圖二二︰2)。
石鑿 1件。M116︰4,硅質(zhì)頁巖,灰綠色。窄條形厚體,頂端不平,殘留打擊疤痕,弧背,單面直刃,刃口鋒利。通體磨光。頂端寬0.9、刃端寬0.9、高6.7厘米(圖二二︰4)。
石刀 1件。M116︰5,砂巖,麻灰色。器形小巧扁薄,通體斜長,短條形把手,刀身雙面直刃微弧,器身遍布打擊疤痕。通體磨光。長11.1厘米(圖二二︰5)。
陶罐 1件。M116︰3,泥質(zhì)灰陶。直口,尖唇,鼓弧肩,斜弧腹,底部內(nèi)凹。內(nèi)壁見瓦楞狀制作痕跡??趶?.8、底徑6.4、高7.4厘米(圖二二︰3)。
圖二二//M116出土隨葬品
本文所介紹出土玉琮、璧的10座墓葬層位相同[3],位置相對集中,其中M36、M100、M110墓主為女性,形成一組打破關(guān)系(M36→M100→M110),另7座男性墓之間無疊壓打破,除M45外,彼此間存在一定的間距。經(jīng)鑒定,10座墓葬均為二次葬,分拾骨二次葬和燒骨二次葬(火葬)兩類。燒骨二次葬1座(M116),隨葬品及墓坑未見焚燒跡象,應(yīng)為他處焚燒后拾殘骨下葬。其余9座均為拾骨二次葬,拾骨二次葬骨骼一般呈人形擺放,骨骼多凌亂,錯置及缺失現(xiàn)象較為普遍,其中M45、M110的人骨集中堆放,墓坑呈南北向。整個墓地中,葬具的使用較為常見,此10座墓葬具較為明確的有M80、M86、M100、M111,無葬具的有M45、M110、M116,M36、M46、M66未發(fā)現(xiàn)葬具,但不排除因保存太差而發(fā)掘過程中未能準確辨識出。
10座墓共隨葬玉、石、陶、骨器87件,骨器僅骨鏃1件,玉器(30件)、石器(29件)、陶器(27件)占比大致相當。玉器有琮、璧、鐲、小璧、錐、琮式管、珠、紡輪,石器有鉞、錛、鑿、刀、墜飾,陶器有鼎、壺、罐、盆、大口缸及紡輪等。石器均經(jīng)磨光,多數(shù)刃部見有崩口等使用痕跡,應(yīng)為實用器。陶器中鼎、壺等器體偏小,似為明器,存在毀器現(xiàn)象。女性墓不隨葬石器,男性墓未見玉鐲、陶紡輪等隨葬品,隨葬品所體現(xiàn)出的性別差異明確。7座墓隨葬玉錐形器各1件,玉鐲成對出土。男性墓中石鉞與錛最為常見,7座男性墓均有石錛隨葬,其中5座鉞、錛同出。陶器中鼎、罐、壺最為常見,占陶器總數(shù)的85%,隨葬陶鼎者6座、陶壺及罐各5座。多用鼎搭配罐或壺,鼎、壺同出者4座,鼎、罐同出者3座,鼎、罐、壺同出者僅M100,M45未隨葬陶器。10座墓葬均未見陶豆隨葬。
本批墓葬所出的高節(jié)玉琮、玉璧與以寺墩遺址[4]為代表的太湖北部良渚文化貴族大墓所出形制相同,時代相近。蔣莊遺址共獲得三十余個碳十四測年數(shù)據(jù),年代集中在公元前3000至前2400年之間,隨葬琮、璧等玉禮器墓葬相當于遺址中晚期,其中M111人骨碳十四測年經(jīng)校正后絕對年代范圍在公元前2870至前2570年之間(95.4%置信度)。綜上判斷,蔣莊遺址隨葬玉禮器墓葬年代應(yīng)相當于良渚文化中晚期。
關(guān)于良渚文化時期江淮東部同時期考古學(xué)文化性質(zhì)的認識,學(xué)界存在不同觀點,江淮地區(qū)與環(huán)太湖地區(qū)的文化交流早在青蓮崗、馬家浜、駱駝墩文化之間已較為密切,崧澤文化時期由南至北的影響逐步加深,良渚文化時期江淮東部已成為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圍,濱海地區(qū)是崧澤、良渚文化北上的主要通道。蔣莊遺址良渚文化時期遺存在保留濃厚本地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之上,吸收了大量良渚文化因素,特別在玉石器傳統(tǒng)方面已與良渚文化核心區(qū)幾無差異。因此筆者認為蔣莊遺址良渚文化時期新石器時代遺存是良渚文化北上與本地文化融合后的產(chǎn)物,可以納入良渚文化范疇,是隸屬于一江之隔太湖北部政治中心的“地方”,而這個政治中心應(yīng)是江蘇常州寺墩。江淮之間目前已知出土良渚玉琮或璧的遺址有江蘇海安青墩[5]、阜寧陸莊[6]、金湖漁業(yè)村(夾溝)[7],安徽定遠德勝村[8]、肥東劉崗[9]等遺址。蔣莊是良渚文化核心區(qū)之外,出土玉琮、璧墓葬數(shù)量最多的良渚文化遺址,對于研究江淮東部地區(qū)良渚文化的社會組織結(jié)構(gòu)、喪葬習(xí)俗、精神信仰,及其與良渚文化核心區(qū)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等問題均具有重要價值。
(附記:本次發(fā)掘項目負責人為林留根,先后參加發(fā)掘、勘探及資料整理工作的有甘恢元、閆龍、周金波、孫延立、王宜京、齊軍、田長有、朱雪菲、劉乃會、劉鎖財、鄧萬鎖、劉天讓、寇憲偉、智建榮、李明方、李向凱、高小文、文銀學(xué)等,及山東大學(xué)、南京師范大學(xué)、安徽大學(xué)的部分碩士研究生。周潤墾、周陽陽、孫建中等參與了遺址前期調(diào)查工作,人骨由朱曉汀鑒定,玉石器由莊麗娜、朱文斌鑒定測試,器物照片由王曉濤、文銀學(xué)拍攝。在遺址調(diào)查及發(fā)掘過程中,得到當?shù)卣跋嚓P(guān)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協(xié)助,在此特別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