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明
(張掖市臨澤縣沙河林場,甘肅張掖 734000)
桃樹為中型落葉喬木,生長迅速,一般桃的經(jīng)濟壽命為20~40 年,這與管理水平有直接關系,桃樹的根系一般垂直分布在1m 以內的土中,尤其在20~60cm 土層分布密度較大,水平分布一般與樹冠垂直投影相同,追肥時以側根和水平根的范圍和深度為宜。桃樹的根系對氧氣的需求量高于其他果樹,栽培于土壤疏松、透氣性好的土壤中生長和結果較好。桃樹的花芽分化期與品種、氣候和結果枝的種類以及桃樹的生長強弱有關,環(huán)剝、摘心利于提早花芽分化,樹勢弱及樹齡大的花芽分化早,生長旺盛的樹花芽分化遲。桃樹的花芽一般在土層20cm 處地溫達到13℃、日平均氣溫達到14℃以上時就能開放。多數(shù)品種為完全花,有正常的雄蕊和雌蕊,多數(shù)品種花瓣為單層5 瓣,有些品種雄蕊退化,自花結實低,栽培時根據(jù)品種特性需配植授粉樹。桃樹果實發(fā)育分為3 個時期:①第1 次迅速生長期約30d。②硬核期因品種的不同而不同,早熟品種一般10d,晚熟品種一般50~60d,中熟品種生長期介于早、晚熟品種之間。③果實第2 次迅速生長期。一般從開花到結果70~80d 為早熟品種,81~100d 為中熟品種,101~120d 為晚熟品種,當然在同一株樹上根據(jù)結果部位和結果枝生長勢不同成熟時期也有不同。
桃樹育苗以嫁接育苗和種子育苗為主,大部分為以毛桃、山桃和李為原砧進行嫁接的品種。
選擇土壤肥沃、灌水便利的地塊作為苗圃地。在北方以春季育苗為主,先利用農(nóng)業(yè)機械將土地耙耱整平,然后在土地上覆膜,按照行距20~40cm、株距15~20cm 進行刺穴播種,播種深度5~10cm,種穴上覆蓋砂土,667m2用種量為20~30kg,一般以山毛桃或杏樹種子為主,部分地區(qū)也采用桃仁播種育苗。
主要有芽接和枝接,大量使用的砧木有毛桃、山桃、甘肅桃,也可用李做砧木。一般嫁接部位距地面10~15cm 為宜,采用切接法,大部分地區(qū)嫁接期為8 月下旬-9 月初。芽接時間一般在4 月下旬-9 月上旬,這期間樹液流動旺盛,一般采用“T”型芽接插入法,嫁接時避開雨季。
臨澤紫桃、山東密桃等品種屬自花授粉品種,實生苗抗寒、抗旱力強。
必須選擇交通便利、排灌設施良好、土層深厚、具有防風設施的區(qū)域建設桃園,在苗木選擇上,應選用根系發(fā)達、長勢良好、無病蟲害的苗木進行栽植。盡量選擇成熟期提早的品種,同時要注意品種搭配,一般0.67hm2栽植2~3 個授粉樹種。栽植時間在3 月下旬-4 月上旬,667m2栽植密度為80~111 株,也可根據(jù)平地、坡地、梯田安排株行距2m×3m 或3m×3m,為提高單位產(chǎn)出量,現(xiàn)在各地普遍實行矮化密植栽培。栽植樹坑一般深60~80cm、寬100~120cm,挖坑穴時,注意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挖好穴后把部分表土和充分腐熟的基肥25~50kg 充分混合,栽植前將混合好的土放入坑內,再填入適量表土,栽植深度高出樹木根頸部2~3cm,填土時,適度提一提苗木,使根系充分伸展。在臨澤,若是土地封凍前栽植,必須做好防凍措施。
在樹體小、便于機械操作時期,進行行間縱橫開溝、環(huán)狀溝、放射狀溝,溝深一般40cm、寬50cm,在溝內施入腐熟的有機肥和少量的復合肥后埋土。在樹冠大、不利于機械操作時期,采用在樹冠垂直下方紡錘型挖穴施肥的方式進行,根據(jù)根系的生長長度,逐年向外深翻,不斷擴穴改土,達到全園深翻的目的,黏重土壤的,可加大有機肥施入量,并摻沙進行改良,一般在9月底-10 月底,在臨澤必須在土壤封凍之前完成。
對土壤進行翻耙,深度10~30cm,同時清除雜草,翻曬土壤,每次灌水后都要進行中耕除草,通過中耕除草,也可減少桃園的病蟲害。
桃園合理間作是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經(jīng)濟效益的有效措施,適用于幼齡桃園,提倡間作西瓜、甜瓜、洋芋、豆類、蔬菜等矮稈作物,杜絕種植玉米、高梁等生長期長的高稈植物。
桃樹生長中主要對氮肥、鉀肥的需求較大,磷肥一般用量小,氮肥在盛果期樹用量較大,幼樹期氮肥施入過量會造成枝條徒長、結果延遲,在花芽分化期,加大磷肥用量能夠提高授粉率,果實膨大期施足鉀肥能夠增加果實糖分的積累。在土壤封凍之前施足基肥,以遲效的農(nóng)家肥料為主,采用環(huán)狀施和穴施,數(shù)量占總施肥量的80%。追肥主要以速效肥料為主,花前追肥以氮肥為主,一般每株施氮肥0.2~0.4kg,花后每株追施氮肥0.2~0.4kg;果實膨大期每株追施2︰1︰1 的氮︰磷︰鉀肥0.2~0.4kg,果實采收后追肥以磷鉀肥為主,增加樹體養(yǎng)分,提高樹體越冬能力[1]。
桃樹的根外追肥主要集中在花前期、幼果期,在花前期噴灑尿素30~50 倍液,在花前噴2 次硼砂250 倍液,在幼果期噴2~3 次氨基酸鈣300 倍溶液。根外追肥要注意肥料種類和用藥濃度,避免灼傷樹木。以陰天噴施效果為好。
根據(jù)桃樹的生長特性,春天桃樹萌發(fā)時和土壤化凍之前進行灌水,夏季按照降水多少一般每月灌水1次,秋季為減少桃樹病蟲害,盡量少灌水,冬季有灌溉條件的地區(qū),盡量灌足冬水。
桃樹生長旺盛,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造成樹體枝條茂密、樹冠高大、結果率不高。合理的整形修剪是提高產(chǎn)量和果實品質的重要措施,通過正確的修剪方法,可以有效處理生長和結果的矛盾,減少病蟲害,提高產(chǎn)量,防止樹體早衰,達到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目的。
目的是充分利用桃樹生長特點,使樹體迅速形成豐產(chǎn)骨架,防止先端徒長和下部光禿,促使各類枝條生長分布均勻,使樹冠通風透光,防止早衰。常用的有自然開心形和主干形等。以自然開心形而言,桃樹定干高50~60cm,萌芽后從新梢中選生長健壯、長勢相近、間距10~20cm,并向四周均勻分布3 個枝作主枝培育,其余采用摘心或扭梢進行控制,主枝生長長度一般在70cm 時摘心,促發(fā)二次枝。冬剪時根據(jù)三主枝的生長情況在飽滿芽處短截,剪口留外芽,二次枝在50cm 時選留第一側枝,各主枝的同一側枝要留在同一方向,第2 年在距第一側枝對面間距30~35cm 留第二側枝,第3 年在距第二側枝60~65cm 對面留第3 側枝,每年夏季根據(jù)樹型調整角度和方位,并在主枝和側枝上盡量保留小枝和結果枝組結果。
主要是培育牢固的樹體骨架,以整形為主擴大樹冠為目的,對骨干枝、延長枝按照既定的樹型進行短截培育,對非骨干枝進行輕剪長放,逐步培育成為結果枝組,疏除過密枝條,做到枝條錯落有致、上下不重疊。
桃樹落葉后到第2 年芽萌動前,早剪比較有利于果樹越冬。
5.3.1 短截。桃樹幼樹修剪長度以樹枝總長度的60cm為宜,盛果期徒長枝以30cm 為宜,要注意剪口芽留外芽,短截必須注意樹齡、樹勢和枝條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幼樹旺樹、強枝要從輕,而對于老樹、弱樹或細弱枝要重截。
5.3.2 疏枝。主要疏除弱枝、病蟲枝、下垂枝、過密枝,在樹勢生長不平衡時,要疏除旺盛枝條。
5.3.3 結果枝修剪。需根據(jù)桃樹品種特性和樹勢、樹齡確定,幼樹結果枝修剪要輕,盛果期樹稍重,在幼樹期長果枝留6~10 個花芽,盛果期留4~6 個花芽,中果枝留4~6 個花芽,盛果期留3~4 個花芽,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多時一般只疏不截,可多縮、多疏、少留果。
5.3.4 枝組修剪。桃樹的修剪主要注重枝組的修剪培育,實踐中推廣的有桃樹雙枝更新培育法和單枝更新培養(yǎng)法。雙枝更新修剪方法是在結果枝基部選2 個相接近的枝條,上面的枝條按照結果枝培育,下面的枝條留2 個基部的飽滿芽進行培育,到冬季疏除結果枝,翌年繼續(xù)留一結果截一培育。桃樹的單枝培育更新修剪是對生長健壯中長果枝中剪,達到既能結果又能抽出新枝,冬季剪去上面的小枝,下部重截,培養(yǎng)結果和營養(yǎng)枝[2]。
5.4.1 結果初期。定植3~6 年采用輕剪長放,對副主枝、強枝要進行拉枝,開張角度,對徒長枝、競爭枝進行控制,使其成為結果枝組,主要采取的修剪方法有扭梢、摘心與扭梢結合、剪梢、拉枝。
5.4.2 盛果期。定植6~15 年這個時期樹冠已穩(wěn)定,果實產(chǎn)量高而穩(wěn)定,主枝逐漸開展、徒長枝及副梢生長緩慢,調節(jié)結果與生長及改善樹冠內部的光照條件是首要任務,修剪量應根據(jù)樹木結果量的增加而改變,對接果枝組要進行更新修剪,要及時回縮更新,多留更新枝,防止枝組早衰結果部位上移。
5.4.3 衰老期。定植15 年以上的樹延長枝的生長已不足30cm,長、中果枝數(shù)量下降,短果枝和花束枝增多,樹體內膛空虛,結果部位外移,這個時期修剪的主要方式是骨干枝的回縮,對大枝輕回縮,中小枝回縮到強枝或飽滿芽處,充分利用徒長枝更新結果枝,更新樹木根系并加強肥水管理。
結合桃樹生長結果習性,在秋季果實采收后要給果樹施足有機肥料,配植授粉樹,花期放蜂對果樹進行授粉,也可進行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同時合理搭配施肥比例,適量增加鉀肥的用量,做好果園排灌水設備維護,做好果樹不同時期病蟲害的防治。
果樹疏果在5 月中下旬前完成,一些早熟品種在4 月下旬為宜,多數(shù)品種是長果枝留3~4 個果實,中果枝留2~3 個果實,短果枝留1~2 個果實。光照條件好、長勢好的長果枝,可留4 個果實,樹冠內部的長果枝宜留2 個果實。另外,對果樹上的小果、畸形果、病蟲果都全部清除[3]。
套袋可以提高果實的營養(yǎng)吸收,減少病蟲害的侵入,提高果實的銷售價格,適用于中晚熟品種。套袋時間在5-6 月進行,主要根據(jù)品種果實生長情況而定。
桃樹的主要病害有桃細菌性穿孔?。ㄔ缙诼淙~?。?、縮葉病、桃黑星病、桃炭疽病、桃流膠病、根癌?。€根?。┑?;蟲害有蚜蟲類、桑白蚧、桃紅頸天牛、桃小食心蟲、紅蜘蛛、桃卷葉蛾等。
7.1.1 加強栽培管理。及時做好果園土壤深翻疏松工作,收集樹上和地上的病果,刮除病斑、膠體、病瘤,清除枯枝、落葉等物,帶出園外燒毀或深埋。在桃樹落葉土地灌冬水后,用石硫合劑進行樹干涂白。
7.1.2 黃板誘殺。667m2掛20 片以上黃板,可以誘殺蚜蟲,減少或者不噴殺蚜蟲藥劑
7.1.3 束草誘蟲。越冬前在樹干上用干草圍一圈,誘捕害蟲。
7.1.4 糖醋、性誘殺。掛糖醋液能誘殺金龜子,掛性誘劑誘殺桃小食心蟲雄蛾,套袋的桃園可以不掛性誘劑。
7.2.1 桃細菌性穿孔病。桃樹展葉后用50%消菌靈1000 倍液、25%葉枯寧500 倍液,每10~15d 1 次,共噴3 次,可以有效防治細菌性穿孔病。
7.2.2 桃樹縮葉病。受害桃樹嫩梢出現(xiàn)卷曲,呈現(xiàn)發(fā)紅的顏色,在葉片伸展過程中卷曲越嚴重,最后導致新梢死亡,桃樹花芽膨大、頂芽剛露紅時,噴3°~5°Be 石硫合劑可控制縮葉病的發(fā)生[4]。
7.2.3 桃黑星病。主要為害果實、葉和枝梢,果實受害時,果實肩部出現(xiàn)圓形的黑斑,果實接近成熟時病斑連片,顏色變成紫黑色,使果實失去經(jīng)濟價值,防治方法:①冬季修剪病枝,清除僵果及枯枝落葉。②夏季降低果園濕度,注意排水。③花前噴30%先鋒300~500 倍液或5°Be 石硫合劑,花后10~15d 噴80%代森鋅,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噴70%的甲基硫菌靈進行防治。
7.2.4 干縮病。發(fā)芽前在果園噴5°Be 倍液石硫合劑液,花后噴5%高效氯氰菊酯4000 倍液。
7.2.5 桃樹爛根病。噴25%滅幼脲三號1500 倍液+70%多菌靈8000 倍液,或用1°Be 石硫合劑灌根。
7.2.6 桃樹流膠病。該病在桃樹的枝干、新梢、葉片、果實上都有發(fā)生,主要為害枝干,發(fā)病枝干樹皮粗糙、龜裂、裂口不易愈合,并且在裂口上流出黃褐色的透明液體,嚴重時樹體衰弱。防治方法;加強樹體綜合管理,增強樹勢,在秋冬對枝干裂口進行刮治,傷口用5°~6°Be 石硫合劑或100 倍液硫酸銅液進行消毒,在4 月上旬噴多菌靈、百菌清[5]。
7.2.7 蚜蟲、卷葉蟲、紅蜘蛛。發(fā)芽前噴3°~5°Be 石硫合劑或1︰1︰120 倍波爾多液,5-6 月份噴5%高效氯氰菊酯4000 倍液,也可用47.2%的毒死蜱乳油1000~2000 倍液噴霧。
7.2.8 桃紅頸天牛。桃紅頸天牛是桃樹的主要蛀干害蟲,6 月上旬用白涂劑對樹干進行涂白,涂白劑主要由生石灰和石硫合劑以及動物油組成,防止成蟲產(chǎn)卵;在6 月中旬,根據(jù)蟲害的部位和痕跡進行刺殺。
7.2.9 桃白介殼蟲。主要為害枝干、新梢和果實,冬季及時剪除病蟲枝進行燒毀,多施磷鉀肥,用手工方法擼除蟲卵,用殺蟲磷、噻蟲嗪、有機硅高滲透劑各1g 兌水1500g 進行噴霧防治。
桃樹栽培管理技術是因地域差異、品種不同而不同,管理人員進一步完善桃樹栽培技術和果園管理。隨著果樹種植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傳統(tǒng)的栽培模式已不能適用,應加強果樹栽培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對病蟲害的研究,提高果實品質,推動我國林果產(chǎn)業(yè)的良性發(fā)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