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處于成長期,但對體育運動的理念還很陌生,因此高效率的體育課,對于提升小學生的身心素質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教師需要研究學生的體育興趣以及學習方法,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不斷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往往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課堂教學不能順利開展。例如,體育教學的設施不完善,導致部分體育活動的教學無法開展或形式單一。
此外,由于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活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體現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主體性,而這種教學理念的固化就會阻礙小學體育教學的順利展開。有關研究表明,小學體育課堂如果運用單一的體育活動,會影響到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時間一長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參與這類體育活動的興趣。因此,教師如果沒有針對性地組織體育活動,就無法達到運用體育活動教學的目的[1]。
制定一種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過程評價機制,不僅可以使體育活動的教學過程更加規(guī)范化,還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及好勝心。但目前來看,一些教師只把體育活動作為一種用來調節(jié)課堂學習氣氛的熱身活動,因而沒有對學生的活動過程及結果進行科學的評價。這就導致很多學生雖然能夠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樂趣,但由于缺乏教師及時的評價指點,在游戲過程中沒有學到更多有用的體育知識,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
從本質上講,開展體育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快樂運動,提高身體素質,但教師在開展體育游戲活動時,教學目標早已不僅僅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而是將教育目標轉化為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學習樂趣,進而提升體育課堂的學習效率。
這種教學觀念的轉變導致很多的體育教師不會關注各種體育運動總體負荷的大小,最終導致部分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無法得到相應的體育鍛煉。而對于體育教師來說,這種情況就無法滿足當前體育教學標準的要求[2]。
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就現在來說還是比較陳舊,多以視頻觀看、體育實踐活動為主。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體育學科教學模式,在大數據的背景下,要積極引入一些新的教學模式,才能促使體育教學多維發(fā)展,從而彌補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的不足,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
如引入慕課教學模式,彌補現階段教學模式的不足。即大規(guī)模線上開放教育平臺,在內容上可以更加新穎化、靈活化,學生通過賬號登錄就可以學習,觀看體育課程。體育課程的內容可以更加靈活多樣,如體育訓練視頻、體育技巧指導視頻、體育競賽視頻等。
小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按照自己的喜好搜索體育內容。如果喜歡球類運動,就可以搜索球類體育課程;如果喜歡田徑運動,就可以搜索田徑類體育課程。課程視頻可以反復觀看,通過多次觀看后可以鞏固學生的體育技能,提升體育課程的時效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后臺收集學生的觀看數據,根據數據信息,分析學生的體育興趣,從而落實針對性體育教學策略。
體育教學可能會受到天氣、場地等因素的影響,只能進行室內授課。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運用慕課,指導學生登錄網站,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觀看體育視頻。
相比單一的媒體,視頻內容更加豐富,且具有開放性,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地應用先進的技術,讓教學有更多的可能性,改變教學模式,為師生的課堂互動提供更多契機,進而提升體育教學效率。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融入體育教學活動,體育教師需要在開展體育教學前,先引導學生進行一些身體的放松活動以及器具準備活動。但是由于大部分的體育活動比較枯燥,往往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在準備階段,為學生設計一些相關的體育游戲。例如,在體育課開始前,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身體伸展活動,如肩部伸展、手臂伸展、擴胸、搖臂、弓步壓腿、側腿壓腿以及腕踝活動等,讓學生領會到體育老師教學的意圖。
除了這些身體拉伸熱身的準備活動外,體育教師還應當在課前積極組織一些有趣的體育游戲,如扔手帕、人傳人、躲避球等具有對抗性的游戲,這樣就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學習體育技能的情緒,同時也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
教師通過組織以上這些課前的體育游戲活動,除了能夠讓自己融入學生的體育課堂,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外,還可以改善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狀態(tài),從而更高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而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然而,在以往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忽視了這些真正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單一、活動強度高、理論知識多。學生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真正感受到開展體育鍛煉的意義,甚至還會讓有的學生討厭上體育課[3]。如此,不僅會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還會大大降低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針對這種情況,體育教師需要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通過轉變教學模式增加更多的體育游戲,以提高學生對體育技能訓練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能避免高強度的體育訓練對學生心理上的不利影響。例如,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分組進行的游戲比賽,如轉身跑的接力賽、籃球以及足球的運球接力賽,增加趣味性和競爭性。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不斷總結各種游戲內容的規(guī)律,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最終讓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學習體育知識技能。
小學體育教學要改變現狀,提升質量,就要滲透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思想、注重學生的興趣、注重學生的身體狀況,并明確教學目標,逐步建立完善的體育教學體系,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第一,教師可以依據學生興趣,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進一步優(yōu)化體育活動。
第二,教師要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明白教育的內涵是什么,將人本教育貫徹到體育教學中,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設計教學活動,優(yōu)化和提高教學質量。
第三,體育教學是一個過程,教學質量的把控在于對教學的全程化監(jiān)督。因此,在落實以興趣為主導的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反饋,依托各種教學活動,定期總結,掌握動態(tài)的教學反饋,從而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容。
以興趣為主導的體育教學必定先改變教學理念,才能為后期的教學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也才能以學生為主,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球類》一課時,為了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教師可以依據學生興趣設計活動,將不同的球放置在學生面前,指導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喜歡的球類,并在活動中加入趣味元素,指導學生自主發(fā)明出不同球類的新玩法。如在教師的指導下,幾個拿到籃球的女生圍成一圈,開始了傳球技巧的訓練,未能接到球的人要用籃球表演以作懲罰。在趣味的團體運動中,每個學生都得到了提升。
結合以上研究可以發(fā)現,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問題,才能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合理利用體育器材,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