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富
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要求語文教師要合理、科學地通過圖片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教材內容,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缺少對學生正確的引導,則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對圖片有依賴性,思維邏輯得不到鍛煉和提升。由此來看,讀圖是具有兩面性的,有促進教學的作用也有阻礙學生發(fā)展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對其教學方式進行合理運用,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有效權衡利弊,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有效地把握住教學的機會,又要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的策略。本文以“讀圖時代”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入手,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展開闡述,針對讀圖教學的利用進行探討。
“讀圖時代”已經來臨,為教學工作帶來了極大程度的便捷,轉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傳統(tǒng)單純的文字來說,讀圖為學生的閱讀方式帶來了創(chuàng)新,實現(xiàn)了從文字模式轉變?yōu)閳D像、圖畫模式?!白x圖”能夠以更加生動直觀、形象的方式,將枯燥乏味的文字借助圖像圖畫的方式展現(xiàn)清楚。在讀圖模式之下,能夠促使學生對文字表達的事物有更加清晰化的理解,縮短了學生與讀物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調動起閱讀積極性。此外,圖像還可以為人們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感覺,確保學生獲取更加豐富的感官閱讀體驗。
圖像當中涵蓋的信息量巨大,并且其中具備一定的概括性,能夠有效將閱讀內容進行整合,這也是“讀圖”能夠成為主流教學模式的主要原因之一。圖像、圖畫的高度概括能力是一般文字不能比擬的,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引入讀圖內容,可以切實增加信息傳播量,并且圖片不會受到語言類別的阻礙,即使跨語言也可以幫助學生們對圖片當中所傳遞的信息進行理解。
人們的視覺神經在讀圖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眼睛接收到的信號需要借助大腦進行處理,此種方式對物體、視覺神經具有強大的刺激性。心理學證實,人類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便是聽覺和視覺。圖形符號等被視覺接收到之后,將符號圖片的信息傳遞到學生的大腦并且進行保存,相比文字信息來說,學生記憶圖片信息時更加扎實,不容易遺忘。此外,圖片信息具備直觀性、強烈沖擊性,更加能夠呼喚起學生的視覺感知,為此“讀圖”比“讀文”能夠更加激發(fā)起廣大學生的興趣,符合學生的閱讀和認知規(guī)律。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敏感,心理特征也比較明顯,對于圖片來說,是比單純的文字學習更有吸引力的,而且大多數(shù)教師也主觀地認為圖文的形式更加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學,在設計教學或者制作教學方案時也普遍引入這樣的內容。但是,這種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的注意力有所偏移,過度的被圖文吸引注意力,會讓學生忽視文字的知識內容,逐漸對文字學習產生懈怠感[1]。
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來說,教師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學好語言才能更好地表達。但是,較多的圖文方式教學會大大弱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會縮減學生的語言表達次數(shù),阻礙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另外,在語文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圖文的方式,有些內容用圖文方式教學反而教學效果會下降,導致教學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小學語文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對讀圖教學的優(yōu)勢有明確的認識,通過圖片的方式讓學生對閱讀文本理解得更加透徹。因此,教師要合理地制定教學策略,充分運用語文教材中的圖片優(yōu)勢,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觀看插圖的同時產生自己的思考與想法,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自己探尋閱讀中的問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2]。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圖片為學生創(chuàng)設符合閱讀材料的教學情景,從而使他們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還能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讓學生思維更加靈活,培養(yǎng)學生學會根據(jù)圖片信息解決實際閱讀問題。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學生讀課文之前,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圖片,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圖片中的景色,促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對小興安嶺大致的印象,之后再讓學生帶著對圖片的理解閱讀課文,以此讓學生理解作者所描繪的景象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在課堂上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情感體驗,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讓學生在觀察圖片后更好地學習課文內容[3]。語文教材中仍然有些相對困難,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以及內涵,因此,直觀化的圖片形式是幫助學生快速理解的方式,讓學生對抽象化的內容有充分的思維想象,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對較少,小學語文閱讀中,很多事物學生們都沒有看過、沒有經歷過,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加生動形象地對閱讀文章當中的內容進行理解認知,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運用讀圖豐富學生們的想象力。
例如,在對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觀潮》教學時,由于很多學生都沒有親身感受過錢塘江大潮,所以在進行文章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往往也很難深入感知文章所傳遞的精髓。那么,教師便可以借助“讀圖”來進行教學,引入多媒體視頻圖片,將錢塘江大潮的視頻音影圖片向學生進行播放,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參照影像圖片,充分提升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知錢塘江大潮的波瀾壯闊。
在小學語文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語文的教材內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結合課文中的圖片內容,選取貼合學生實際情況或者現(xiàn)實生活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讓學生可以結合自己身邊的事情把教學相關的知識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其次,教師要對學生的漢字掌握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針對語文的邏輯表達,教師要適當?shù)貛椭鷮W生糾正錯誤的運用,讓學生積極地改正,促使學生有更多正確的語言積累,良好的運用和表達。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圖文有所思考和想象,將圖片與文章內容做到有效結合,進而讓學生的語言轉化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和知識積累奠定良好的基礎[4]。
例如,在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找春天》這一節(jié)課當中,教師便可以在教學之后,引導學生借助“讀圖”來提升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當學生在學習完課文之后,教師可以在課文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深化對知識的情感。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集關于春天的圖片,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圖片,按照自己的邏輯來進行語言表達,講述自己在圖片當中所搜集到的信息,有條理地說出看到的內容、內心的情感。切實借助讀圖,激發(fā)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讀圖教學方式本身具有其獨特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既有優(yōu)勢又有不足,教師要學會分辨,有意識、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對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特點,優(yōu)化教學結構,挖掘圖文的價值,以此來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在語言方面的綜合能力,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