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春梅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痹谛W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征,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的生活化數學學習資源。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探究數學知識的欲求,讓他們能夠在數學活動中來獲得知識與能力提升,感受快樂體驗,從而也讓數學課堂更顯效益。
把緊貼學生生活的資源引進數學課堂,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也更能讓學生從中獲得更多的數學學習感知能力。為此,在具體的數學課堂中,教師要能夠引領學生有效地感知生活化數學學習資源,能夠激起他們探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例如,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一節(jié)數學課時,教師就可以將班級看作教學素材背景設置情境,先在教室里預先掛一個時鐘,為教學本節(jié)課做好準備,繼而開展教學活動。
師:“我們幾時開始上課的?”生1:“8 時開始上課的?!?/p>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2:“我是看后面的時鐘的?!?/p>
師:“今天我們就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分針。”師:“你們知道時針、分針是如何來表示時間的?現在鐘面上是幾時幾分呢?”生3:“現在是8時10 分?!睅煟骸澳阌质窃趺粗赖模俊?/p>
……
師:“我們知道了時針、分針是怎樣表示時間的,(指時鐘)現在鐘面上是幾時幾分?”
生:8 時25 分。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
不知不覺中一節(jié)課過去了,教師問:“這一節(jié)課經歷了多少時間?”生:“40 分鐘?!?/p>
……
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中,教師利用好緊貼學生身邊生活的環(huán)境來進行數學現場情境的創(chuàng)設,孩子們不僅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輕松、自然、愉快,也引發(fā)了學習的更高興趣。在數學課堂的互動對話中、觀察思考中,學生與數學素材之間也實現了更好的思維碰撞[1]。
教育教學實踐表明:一旦學習素材能夠引發(fā)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知識聯系,才能促進學生生發(fā)對素材感知與思考的興趣,此時的數學活動才是具有生命活力、思維動力的。因而,在教學設計之時,教師要能夠深研數學教材、整合利用好生活中的素材,利用好具有生活感性的情境來勾起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而達到建構數學知識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數學“平均分”這一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分蘋果、分月餅等生活情境來教學,如“在今年小方的生日中,媽媽買了一個漂亮的大蛋糕,可是一家四口人都喜歡吃蛋糕,爸爸建議小方要能夠把這個生日蛋糕分得很均勻,每人分得的蛋糕一樣多。你會分嗎?怎么分?”題目一出,學生便交流起來了。
但是,此時教師并沒有直接讓學生來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先讓學生自己利用課前假設性的蛋糕實物來切一切、分一分。在操作后才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的分法。有的孩子說:“可以從中間切一刀,左右一分為二,再橫著切一刀前后又是一分為二,數一數,便是4 份。”也有的孩子說:“可以把蛋糕上下橫著切,上下一分為二,在從上面切一刀,這樣也就平均分成了4 份?!?/p>
讓學生經歷自我動手、自我思考與小組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他們便能感受到多種切法,也便很快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形象地建構了數學知識,數學思維能力也便得到了提升。因而,在數學學習之中,教師要能夠利用好生活化素材,積極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來探究數學,這樣才能引領學生直觀地學習知識、獲得直接性學習經驗。
小學生正處于直觀形象思維階段,對抽象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需要漸進性的提升。因而,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操作中直觀地發(fā)現數學知識。經過觀察、分析、理解與歸納,最終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性化認識。
為此,在數學探究活動中,教師要能夠引領學生積極利用好已有的生活素材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可以進行動手操作的探究活動,不斷提升其操作能力。
例如,在學習“認識長方體”一節(jié)課中,教師就可以布置學生在家里尋找長方體與正方體的事物。學生便能夠帶來很多牙膏盒、酒紙盒、魔方等生活中已有的實物素材。在課堂上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分組進行交流,并及時在導學單上寫好實驗記錄。學生很快便了解了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上的特征。最后,教師再讓學生拿出已經準備好的馬鈴薯、蘿卜之類的東西,讓他們自行制造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建構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空間認知。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利用好已有的生活素材來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實驗,同時進行數學知識的總結。不但利用現有的生活資源來為學生建立數學知識表象,也能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很好地建構了物體空間認知。
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上產生枯燥無味之感。如果將數學知識的探究與具體的生活化場景融于一體,學生便能從生動而形象的場景中發(fā)現數學知識,進而獲得數學思維的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加法交換律”這一數學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生活化的場景:在講桌的左面先放3 個蘋果,再放5 個蘋果,讓學生說出計算共有蘋果數量的算式;利用同樣的5 個蘋果,而后再在講桌的右邊先放5 個蘋果,再放3 個蘋果,讓學生說出計算共有蘋果數量的算式。根據學生的口頭列式,教師板書:3+5、5+3。而后問學生:“你有什么發(fā)現嗎?”孩子們便紛紛舉起手來。
有的孩子說:“原來8 個蘋果,現在還是那8 個蘋果,沒有變化呀!”有的孩子說:“3+5 與5+3列式時只不過是交換了位置而已。”有的孩子說:“它們的計算結果相同?!边@時,教師沒有讓學生總結出數學結論。而是引發(fā)學生大膽地猜想,進一步驗證。教師問:“你還能列舉出這樣的例子嗎?”于是,孩子們便一一列舉出“4+6=6+4”“2+8=8+2”等算式來。教師將其豎行板書出來,而后讓學生進行觀察、思考,最終總結出“加法交換律”這一知識。
這樣的課堂,就是教師利用好生活化數學場景的創(chuàng)設來引領學生步步走向數學知識的發(fā)現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直觀性數學感知,也能從觀察思考中獲得理性認知。與此同時,學生也便獲得了列舉、觀察、分析與歸納等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積累了數學學習經驗[2]。
由于不同環(huán)境的孩子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也就導致了他們的生活經驗與生活積累不同。而小學數學課本教材的編寫也是具有一定的生活局限性的,不可能完全適合所有學生的生活經驗。為此,在具體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有所取舍地選擇素材、整合緊貼班級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而后進行數學教學的設計,這樣便能讓學生更好地利用好生活化資源來延伸知識、拓寬視野,漸進地培養(yǎng)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認識元、角、分”這一數學知識時,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夠看到所有面值的人民幣,也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親自去購買過商品。此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整合利用好生活性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模擬超市購物的活動,讓學生在具有情境性的購物活動中獲得對人民幣的認識,同時也能讓其獲得一定的學習體驗。這樣也便能夠激起學生去真實地經歷購買商品的欲求。再比如,在教學“長度單位時”,教師更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能夠進行實際測量的實驗,讓學生能夠利用好已有的生活化資源進行探究活動,甚至是走進現實生活去進行測量土地。
將生活引入數學課堂、將知識延伸至課外,促進知識與生活的有機聯系,這樣的學習才更有生活的味道。在生活化的數學學習之中,學生才能更好地提升起學習的興趣,他們的數學思維才能得到更好綻放。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币蚨?,數學教師要能夠善于思考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與生活積累,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生活化學習資源進行更加高效課堂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