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蘭(長沙市雅禮中學語文教師)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泵鎸粝肱c現實,有人選擇說走就走,有人權衡再三。審視別人的追夢故事時,我們亦可從中窺見夢想與現實的千頭萬緒,厘清自己的追夢方向。
本期,讓我們與長沙市雅禮中學的李蘭老師一起,調好自己的“夢想頻道”。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15 年4 月,一封老師的辭職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被傳到網上,當事人顧少強無形中成了“網紅”。她似乎是帶著很多只能止步于現實的人的夢想,瀟灑地向著遠方的世界出發(fā)了。六年多過去,人們驚訝地發(fā)現,從大眾視野里消失已久的顧少強早已在2015 年7 月結婚,有了可愛的女兒,在成都開了自己的“民宿”,取名“遠歸客?!?。那封“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現在依舊保存在學校的校史館。而她的現狀,則讓當年很多為之激動的人失落,似乎自己的夢想也隨之一同破滅。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慨和思考?請你在下面三個問題中選擇一個,寫作成文,字數不少于800 字。
1.你如何看待顧少強的人生選擇?
2.如何看待那些因顧少強的故事或喜或悲的旁觀者?
3.對人生的夢想和現實,你有怎樣的認識和規(guī)劃?
這是一道典型的任務驅動型作文題。
第一段是材料語段,用顧少強的故事把我們帶入話題情景。第二段及以下部分是任務語段,給出三個問題作為內容任務。
三個問題分別從三個角度提出,有助于我們順利找到分析材料的角度——“對事件主人公顧少強的評價”“對事件里的旁觀網友們的評價”“對自我的反思”。三個角度由外而內、由人及己,符合認知規(guī)律。
從評價他人到反躬自省,一個真正完整的“認知閉環(huán)”應該最終回到我們自身。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引導提問”,本身就暗含著一種導向性——探究問題的更深處。行文時,應力求深入挖掘而非泛泛而談;力求論述目標明確、論證方向集中,而非夾纏不清,把握不住詳略。
在材料語段中,按照詞語的“出鏡率”高低來篩選,會發(fā)現材料語段的關鍵詞是“夢想”和“現實”。對材料語段進行簡要的內容概括,又會發(fā)現該語段的話題核心是:顧少強的生活現狀讓很多曾經為之(她的出走)激動的人心情失落、夢想破滅。
提示語段提出的三個問題構成了這道作文題的內容任務。關于內容任務,題目還明確要求“在下面三個問題中選擇一個”,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選擇其中一個問題來正面回答,行文過程中要注意不能虛焦。
將材料語段和任務語段的信息進行交疊,我們還會發(fā)現,內容任務第三個問題中“夢想”對應的是“顧少強的出走”,“現實”對應的是“顧少強的生活現狀”。
把所有的信息綜合整理一下,就可以得到如下立意方向:
1.我對顧少強為夢想的出走抱以贊許和欽佩;我對顧少強的回歸現實抱以理解和祝福。
2.對那些因為顧少強的故事或喜或悲的旁觀者,我表示理解,但并不贊同。
3.通過顧少強事件,我意識到夢想一定會超越現實,同時夢想也應該基于現實。
寫文章時,要謹防出現以下問題:
1.架空說理
觀點應該由材料“生長”出來。當你發(fā)現觀點跟材料沒有直接邏輯關系時,就要推敲是否已經離題。
所有的議論應該針對現實而具體的人和情境,脫離了具體的人和情境的議論,就是被架空的大道理,不會真正觸及人的心靈。
2.思維單向度
分析顧少強開民宿的原因,你可能會認為是她沒有錢了,或者認為顧少強沒有充分考慮現實因素才導致夢想夭折。如果以上是你的結論,可以確定這樣的分析不夠深入、視角不夠多元。而這些都是思維單向度的表現——可能辦民宿的生活恰巧就是顧少強想要的生活呢?
這就要求我們區(qū)分開判斷和事實,并且要有意識地窮盡思考,警惕自己把主觀判斷作為已知的客觀條件來運用。
3.概念標簽化
“夢想”一詞本身帶來的主觀化和刻板化,很容易導致我們對顧少強“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的分析也過于主觀化和刻板化。我們不是顧少強,到底她想“看看”的是什么,到底她辭職的原始動機是什么,誰也不能臆斷。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要保持對其個性化和豐富性的尊重。
4.立場變冷漠
身處世間,我們應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我們心系他人,并不等同于要干涉他人私事。哪怕是一番赤誠地勸諫,我們也要有“適可而止”的分寸感。對涉及私人生活領域的新聞事件,分析得來的觀點可以用來指導自己的人生,但不應用來指點他人的生活。對涉及公共生活領域的新聞事件,我們的觀點應該是基于推動社會的完善和進步,而不是替代法律的審判。
逐夢趁青春,守夢度年華
文/郭婧(長沙市雅禮中學2002班)
有人說:“人們之所以喜歡小說、電影與戲劇,是為了僅有一次的對命運的反抗?!鳖櫳購姟笆澜缒敲创?,我想去看看”的辭職旅行,說走就走,姿態(tài)瀟灑,成為了許多人反抗命運的理想榜樣。然而待塵埃落定,勇闖天下的她已放下行囊,最終還是活成了人間煙火氣中的平凡女子。
有人唏噓,有人頓足,我卻借由她的故事領悟了些許人生的智慧——青春年少,勇敢追夢,奮斗不息;繁華落盡,淡泊守夢,安常處順。
青春正好,自去大膽追夢。若遺憾自己沒有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生閱歷,同時心懷熱血,那便不要退縮,去闖蕩世界,為夢想添磚加瓦。正如海子所言:“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鳖櫳購娋吞こ鲞^這一步,自此不論結局何如,至少能少了很多遺憾。在蓬勃的歲月里,我們不應辜負理想與自我,當不待揚鞭自奮蹄。
那么,在追夢以后呢?“夢想之所以被稱為夢想,是因為它與現實之間的巨大溝壑?!辈⒎侨巳硕伎蓪粝胱?yōu)楝F實,反復嘗試發(fā)現“此路不通”時,難道我們要一直執(zhí)著于此嗎?
追過了夢,發(fā)現了“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亦是人生經驗的成熟與圓滿。顧少強的平淡生活,很可能并不是放棄與妥協(xié),而是一種明智變通之舉。想當年,若李時珍一頭扎進科舉洪流,便無法誕生《本草綱目》;魯迅若不棄醫(yī)從文,新文化運動便失去了一位吶喊者……“和光同塵,與時舒卷”。急流處學會轉彎,瀑布前及時靠岸,接納自己的“天命”,溫潤不魯莽,也是難得的人生智慧。
逐夢趁青春,守夢度年華。青春風疾,振翅一躍或許就上了九萬里;繁華落定,塵埃盡處也有鮮花滿地。讓我們做一個既能奮不顧身又能安常處順的人吧!
本文觀點鮮明,提出了既要大膽追夢,也要懂得變通,要有順應“天命”的智慧的論點。突破了僵化的三段論,整體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而整篇文章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文采飛揚,讀來讓人唇齒留香。
仔細琢磨文章文采飛揚的吸睛點,就會發(fā)現作者的閱讀積淀深厚。作者引用了很多優(yōu)美又富有哲理的語句給自己的文章增色,而這些引用又不浮于表面,與自己的觀點相互映照,給觀點以深層次的支撐。同時,作者更運用了許多事例,并且朝著觀點的方向進行定向表述,用排比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就使得舉例非常有效率,顯示了扎實的寫作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