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蓉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語文課堂上,閱讀是幫助學生了解文本、探究文本旨趣、提高語文鑒賞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階段學生的模仿能力強,但知識和經驗較少,此時教師在課堂上的范讀引領就至關重要。新理念下的范讀較傳統(tǒng)的范讀來說,形式更多樣了,可以是音頻范讀、師生范讀、專家范讀,也可以是對比范讀。教師對范讀時機的把握要切合學生的認知需要,要指導學生在范讀聆聽中感知和體悟文本內涵,突破語文學習難點。
在語文課堂上,范讀教學包括教師范讀、學生范讀、多媒體范讀等形式。對于范讀時機的把握,很多教師并未給予足夠重視。比如,一些教師將“范讀”看作“泛讀”,只是片面地參與范讀,忽視范讀在學生自主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中的啟發(fā)作用,導致范讀變得可有可無。部分教師不愿意給學生范讀,原因如下:覺得自己的普通話不標準,在范讀時怕被學生笑話;認為低年級學生需要教師范讀,中高年級學生不再需要教師范讀;習慣于用音視頻素材來代替教師范讀。部分教師雖然能意識到范讀的重要性,但也僅僅是簡單范讀,并未深入展開范讀指導和評價。其實,對于范讀教學,時機的把握很重要。教師只有精準把握范讀時機,正確、全面指導學生參與范讀,才能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增強學生語感和情感。
范讀時機的選擇,有三種不同策略。一種是課前范讀,即教師通過有感情的范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范讀中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一種是課中范讀,即在學生學習文本過程中,適時地融入范讀指導。對于文本范讀,教師應著重讓學生準確把握文本中的關鍵詞句,了解文本的情感基調。當學生遇到難點問題時,教師可以通過范讀指導,讓學生深刻感悟和理解文本意義。還有一種是課后范讀,即重溫并整理文本的主旨思想。在課后引入范讀,教師應著重進行師生范讀對比,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文本的不同意趣,陶冶情操,培養(yǎng)語感。范讀時機的把握不能隨意,而是要做好充分地教學準備。教師在開展范讀教學前,要準確把握文本的中心思想、情感旨趣。在范讀時,教師要讀出文本的基本情感,讓學生了解文本的寫作特點、人物關系。同時,教師還要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抓住文本重點句段,分析文本的真情實感,為學生提供范讀指導,使學生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1]。
范讀教學是一種示范、引領,教師要把握范讀時機,有目的地開展范讀活動,幫助學生找準文本重點句段,使學生深刻體會文本的情感、意義和內涵。范讀教學要將文本的音、形、義的理解作為重點,以啟迪、引導的方式激活學生的范讀思維,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養(yǎng)成[2]。
范讀教學,最基本的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范讀時機的選擇上,教育性是基本要求,以促進學生的心智成長。教師要聯(lián)系學情,把握學生的心智特點,讓范讀教學發(fā)揮教育性目標,讓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示范性就是以榜樣或典范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學習、效仿的參考標準。在范讀時,教師不僅要注重示范性,結合文本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還要強調重點句段,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語言情感的把握,教師要站在作者的立場,從范讀中讀出情感,讀出精神。對于什么地方的語氣要悲憤,什么地方的語氣要舒緩,什么地方的語氣要高昂,什么地方的語氣要停頓、要重讀等,教師要示范清楚。同時,教師要教授學生輕與重、停與頓、快與慢的朗讀技巧,讓學生能夠跟隨教師去感受文本的情感[3]。
互動性的關鍵是師生的有效互動。教學不是教師的“獨角戲”,在范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語言、非語言等方式,促進師生間的互動。范讀教學是動態(tài)的、連續(xù)的過程,教師在范讀時要時刻留意學生。特別是面對低學段學生時,教師要從語言、文字、行為、態(tài)度等方面,從范讀中傳遞真摯的情感,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引領學生參與文本范讀。
教師的范讀指導要正確。一是范讀的內容要正確。教師的范讀不能出現(xiàn)常識性錯誤,不能誤導學生。二是范讀的情感、態(tài)度、語氣、語調等要正確。范讀指導不僅僅是朗讀技巧的呈現(xiàn),還要通過范讀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觀的熏陶。在范讀時,教師要結合文本的情感,讀出自己的情感。準確無誤、抑揚頓挫、自然真摯、清晰簡練的范讀,更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營造良好的范讀氛圍。
范讀指導要有針對性,要避免盲目范讀、隨意范讀。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怎么讀,為學生提供范讀榜樣,還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范讀指導方法。比如,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增強學生的朗讀自信,讓學生體會到范讀的意義,獲得美的享受;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范讀,讓學生在范讀中加深對文章內涵的理解。
音頻范讀主要是利用多媒體播放誦讀音頻文件,可以有配樂,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音頻范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快速了解文本閱讀的感情基調,增強對文本的情感體悟。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慈母情深》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進行音頻范讀。范讀后,教師可以引出問題:“文中所描寫的這位母親有哪些品質?”以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后續(xù)的學習中,教師也可以通過音頻范讀讓學生自然地靜下心來,跟隨音頻,聆聽關于慈母的故事。音頻中,朗誦者真摯的情感和娓娓道來的表達方式,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在范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話題展開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的學生想到了“可憐天下父母心”;有的學生感嘆“母親”是最偉大的人。可見,音頻范讀的融入,為學生構建了特定的學習情境,抓住了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情感,為學生展開閱讀思考、深切體悟文本情感基調創(chuàng)造了條件。
范讀在形式上有多種方式。結合語文課堂教學內容,對經典文段的范讀可以是教師范讀,也可以是學生范讀。教師要利用范讀為學生提供深度感知文本的機會。在師生范讀中,情感的把握可以通過配樂誦讀來實現(xiàn)。結合對文本的理解,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參與配樂誦讀展示活動,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提升學生的文本閱讀水平。在師生范讀后,教師可以與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文本內容,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例如,《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其作者郭沫若將白鷺的美和高雅刻畫得惟妙惟肖。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幾組圖片,讓學生觀察白鷺的外形特征。在學生對白鷺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師可以進行范讀,然后讓學生范讀。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引入背景音樂,鼓勵學生大膽閱讀文本,激發(fā)學生對文本范讀的參與熱情。對白鷺的描寫,是學生范讀展示的重點。文本中將白鷺與白鶴、朱鷺、蒼鷺進行比照,將白鷺的美體現(xiàn)得“恰到好處”,“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寥寥數筆,就將白鷺的美描寫得無與倫比。在指導學生范讀時,教師可以展示白鷺的圖片,讓學生感受白鷺獨特的美。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范讀進行評價,將精彩的范讀片段錄制成視頻,讓學生從中學習范讀的技巧和方法,積累范讀經驗。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討論范讀的方法,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范讀技巧,從范讀中獲得情感共鳴。
在語文課堂上,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專家范讀活動來啟發(fā)學生深度思考,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教師還可以運用專家范讀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抓住“多讀”“多聽”“多想”的契機,促進語言知識的養(yǎng)成。
例如,《搭石》一文語言質樸,展現(xiàn)了濃郁的生活氣息、秀美的人文意境,將鄉(xiāng)親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傳統(tǒng)美德進行了生動描繪。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集中于通過文本的閱讀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平凡,從這些平凡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題目中的“搭石”,不僅僅是介紹故鄉(xiāng)小河上的石橋路,更重要的是通過“搭石”小路,讓學生從借物喻人中體會甘于奉獻的時代精神。“搭石”所連接的既是故鄉(xiāng)的一條任人走的小路,又是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學生通過閱讀《搭石》,能夠體會“搭石”的有情、有愛、有美。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并未真正理解其意蘊。此時,教師可以引入專家范讀,在課堂上讓學生對重點句段進行多次聆聽。專家范讀更能感染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然后,教師可以結合專家范讀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思考,搭石所鋪成的路,有何作用?這條過河的石路,僅僅是為了鄉(xiāng)人過河嗎?”反復的范讀,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文本的意義。同樣,在對重難點片段的范讀思考中,學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想與認知。有的學生想到,這個用石頭搭起的路是有溫度的橋梁,它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的情誼。有的學生想到,“搭石”不只是一條過河的路,更是見證感人故事的路,充滿了和諧與幸福。學生的理解,拓展了“搭石”的意義。最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搭石”中的“搭”字進行反思,將“聯(lián)結”作為主旨,實現(xiàn)鄉(xiāng)親、鄉(xiāng)情、親情的聯(lián)結。如此,教師通過范讀的運用,讓學生感知了文本的深意,提升了閱讀理解能力。
在語文閱讀中,對比范讀可以是師生之間的范讀展示,也可以是學生之間的范讀展示。教師要運用多種范讀方式,讓學生從自主范讀、他人范讀、對比范讀中,交流閱讀心得,激活閱讀思維,形成有個性的閱讀認知力。
例如,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同樣的表現(xiàn)卻得到截然相反的評價。雖為略讀課文,但故事貼近學生生活,語言淺顯易懂,特別是文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對學生極具啟發(fā)和教育價值。在范讀教學前,教師應根據文本內容,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孩子同樣的表現(xiàn),卻得到了不同評價?”為了增強學生對文本的思考,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與同桌為一組,展開對比性范讀展示。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父親或母親的角色,讀出人物的語氣、語調、情感和個性。在對比性范讀閱讀中,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很高,也能夠快速找到原因,并嘗試展示自己對人物的理解。接著,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范讀展示,引領學生反思——父母兩種不同的觀點蘊含著共同的意愿,那就是“愛”。教師要指引學生從對比范讀中深切體會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在對比范讀中提高學生對文本的鑒賞能力。由此,學生理解了“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前者所表達的是慈祥的愛、鼓勵的愛,后者所表達的則是嚴厲的愛。
綜上所述,范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握范讀的時機,靈活運用范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突破學習重難點,并運用多種形式的范讀幫助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閱讀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