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夫子廟小學 趙 凱
現(xiàn)如今,在一些倡導自主學習的小學體育課堂上,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很多教師錯誤地理解了自主學習,認為布置任務(wù)讓學生自由練習就是自主學習,這就導致大部分學生都是在操場上自由玩耍,更甚者有些學生在從事一些與體育課堂無關(guān)的活動,還有一些就是在旁觀或無所事事。顯然這樣的體育課堂是沒有絲毫教學效果可言的。這樣的課堂學生固然是活躍的、自主的,但是學生真的能學到體育技能并得到很好的鍛煉嗎?顯然不能。這是因為很多體育教師沒有認真研究課標要求和課標的規(guī)范,錯誤理解了“學生自主學習”這一概念,導致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越來越差。因此,如何讓體育教師理解課堂上的學生自主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自主學習就是教師在課堂上為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而設(shè)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自主學習中需要更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讓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為課堂的教學目標達成做好鋪墊。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教師要轉(zhuǎn)變角色,由傳授者變?yōu)閰⑴c者,并且與學生一起進行探究、研討,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所需,并針對學生的需要進行再次補充,擴充教學內(nèi)容。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要真正了解到自身所缺,并能得到“良方”。對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自主學習過程,教師也需進行及時評價和總結(jié),讓學生樂于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并體會自主學習帶來的快樂和收獲。
小學體育教學,有很多項目的運動技能學習,但在每個項目的學習中,學生總會有些非常感興趣,有些則絲毫不感興趣。針對此類現(xiàn)象,如何才能做到讓學生喜歡上自己不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呢?為此,筆者總結(jié)了一些經(jīng)驗,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興趣和愛好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合作教學。比如,將喜歡籃球和足球的學生分一組,同伴之間互相展示技能,互相激勵對方,讓原本不喜歡籃球的學生覺得打籃球也很有趣,讓原本不喜歡足球的學生覺得足球也很有魅力,學生之間相互交換技能,進行同伴間的自主學習嘗試。又如,在立定跳遠學習中,將愛好籃球的學生和不大愛運動的學生分成一組。喜愛籃球的學生彈跳力很好,在學習中輕易就掌握了立定跳遠的動作,而不愛運動的學生則學習得較慢,筆者讓每個小組10分鐘自主學習后進行比賽,合計跳得最遠的組獲勝。筆者話音一落,各小組就忙碌起來,跳得遠的教不愛運動的同學,儼然一個個嚴肅認真的小教師。最終在各組的積極自主學練后,每個學生都學會了立定跳遠,個個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在學校體育工作中,教師可以利用新開發(fā)的不同類別課程提升學生運動的參與度,讓學生自主選擇參與,比如,學校的啦啦操俱樂部、乒乓球俱樂部、羽毛球俱樂部、籃球俱樂部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俱樂部參與,在自己喜歡的俱樂部中能學到更多的運動技能,同時提高自己的身體素養(yǎng)。俱樂部的設(shè)立,給了學生更多選擇的空間,學生能在俱樂部中結(jié)識志趣相投的同學,這樣更大大增強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俱樂部會相互學習、相互競爭,逐步增強了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溝通能力,培養(yǎng)了團隊意識,更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另外,學校還可以聯(lián)合社區(qū)、街道等多開展一些如 “小小運動員” “親子運動會”等體育活動,讓學生向社會展現(xiàn)所學技能,從而增強運動自信,同時也會為學生在校能夠更好地參與體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教師要讓學生喜歡一個項目,就必須要做到對學生的喜好有所了解,需要先通過調(diào)查研究了解學生的喜好,再根據(jù)學生喜好的項目創(chuàng)編多種特色課程。因此,了解學生的喜好及項目的創(chuàng)設(shè)必須納入學校體育工作的整體規(guī)劃。如學校的體育校編課程“乒乓球”,全校學生參與度很高,為此我們規(guī)劃了乒乓球操表演、乒乓球特技表演、乒乓球聯(lián)賽等活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大膽創(chuàng)新、大膽嘗試,創(chuàng)新出乒乓球的多種玩法,這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自主學習的空間,也充分發(fā)揮了他們自主學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學校搭建的平臺落地生根。
如果讓一個人去運動,其可能只能堅持一段時間;如果讓一群固定的人和一群愛好相同的人一起運動,他們一定會快樂地并堅持參加。在學校的俱樂部課程中,筆者通過跑班了解,招募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學生,他們不分年級、不分班級、不分性別,只為一個共同的愛好聚在俱樂部學習。這就打破了傳統(tǒng)體育課堂的教學,在俱樂部中,不同水平段的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俱樂部的體育教師則是利用這樣一個場合,為這些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和時間,讓俱樂部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體會自主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及自信。
體育教師利用課堂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很多自主學習機會,同時在俱樂部活動中,學生也得到了很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加上課后的一些培訓學習,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得到了充分發(fā)展。此時則需要創(chuàng)設(shè)一些比賽項目,檢驗一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為此,學校開展了每月一次小型競賽、每學期一次大型運動會、冬季開展“冬鍛三項”等比賽,為學生提供了許許多多的展現(xiàn)平臺,再加上班級之間的友誼賽,可以說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無處不在。學生通過這些比賽,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的自主學習成果,對自主學習更加充滿信心。
檢查是督促學生自主鍛煉的基礎(chǔ)。如何讓自主學習的成果落到實處,這就需要對此進行全方位的客觀評價。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如何做到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更有力、更公平的評價,這就需要我們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學生自評,顧名思義就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此時學生就要學會自我評價。比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在課堂結(jié)束前可以通過跳的遠近來檢驗自己學習的成果。學生通過自評來了解自己在課堂中自主學習的效果,從而察覺自身需要改善的地方,最后自我設(shè)立目標,爭取更大的進步。
學生相互評價則是以小組為單位,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通過同學對自己的觀察和表現(xiàn)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模式可以讓自己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同學眼中的表現(xiàn),同時根據(jù)不同同學提出的評價與建議不斷完善自己。學生通過互評,不僅能及時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還能夠與同學之間更好地溝通,尋求更多的突破。
在不斷完善的評價體系下,教師的評價也由單純的成績論逐步轉(zhuǎn)變成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及學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交談和詢問,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評價,如自主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效果、測試成績。教師的評價相對來說更全面、更具體,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具體的指導意見,也可以為學生的下一步發(fā)展規(guī)劃好藍圖。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做到讓學生自主學習,就必須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這樣學生自主學習才會變得可能。同時,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技能形成規(guī)律,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有利的學習條件,營造積極的自主學習氛圍,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動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學會不斷探索和思考,從而真正把自主學習對促進學生體育知識的獲得和技能的形成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