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彬
小時候,父母給的一顆糖、一塊餅干,甚至一句表揚的話都能讓我快樂半天。隨著年齡增長,懂的事多了,想法也多了,就有了各種各樣的欲望。這時候,快樂往往就建立在欲望的滿足上。然而老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因此,快樂就常不可及了。
其實不然,還有另外一句老話是“知足常樂”。何謂知足?就是,居家有一個溫馨的小窩,就不必羨慕別人家的豪宅;飲食若吃得健康又合口味,就無須山珍海味;擇偶若能真心相愛、相濡以沫,錢財?shù)匚痪筒恢匾?。當年著名畫家黃永玉去看望攜妻回鄉(xiāng)養(yǎng)老的老朋友毛致用時,送去一幅畫,畫中一老頭悠閑地坐在躺椅上,身旁一老婆婆在喂腳下的幾只雞,兩人都笑得開心。畫上還配有一副對聯(lián):“小屋三間,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個,左看是她,右看是她?!被钤诋斚碌目鞓罚褪侨绱撕唵?。
快樂并非都是通過獲得才會擁有,很多時候,施予或者助人也能讓人快樂。記得有一年圣誕節(jié),我去中餐館拿外賣,排在最前面的一位女士未帶足現(xiàn)金,急得在那里翻包掏兜,還是湊不夠數(shù)。此時她身后的那位男士出面替她把錢補足付清,包括給柜臺的小費,然后對女士說:“圣誕快樂!”那位女士當然很開心,一再感謝,而那男士臉上明朗的笑容說明他也樂在其中。只需給人一點兒幫助,就能獲得心靈上的快慰,就如西方諺語說的:“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歡樂也并非只在平順中才有,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嗎?“苦中作樂”。當年我們一群十六七歲的城市孩子,在上山下鄉(xiāng)運動中去黑龍江務農(nóng),農(nóng)活勞累,條件艱苦,生活枯燥,然而我們?nèi)詴ふ铱鞓?。夏天日長,一天勞作之后我們不顧疲憊,在宿舍前的場地上踢球;冬日天寒夜長,又是農(nóng)閑時期,我們窩在宿舍里打牌下棋,胡吹海侃;休息日則三五好友在一起喝一點小酒,盡管下酒菜只有一塊咸肉或一個罐頭;雨后去荒草地采剛長出來的野蘑菇,拿回家煮湯喝。這些在一般人眼里,恐怕算不上樂事,但在那時卻能給我們帶來歡聲笑語,而且我發(fā)現(xiàn),人在吃苦的時候,更容易感受到快樂,哪怕只是一點點快樂都會被放大,盡管給我們帶來快樂的那些事本身并不起眼。
日本有一本書,名為《集古名公畫式》,全書共五卷,是江滬時代后期日本畫師草坪山人根據(jù)中國古代畫作的樣式編輯的(后人有增補),所收集的畫樣大都配有文字說明。卷二開頭以“蘇東坡賞心十六事”為題,一事一畫,收錄了十六幅畫樣。第一幅畫是一人枕藤仰臥席上,旁邊寫著“午倦一方藤枕”;第二幅畫是一人撫琴,另一人傾聽,稱為“撫琴聽者知音”。后面的十四幅畫樣也都有名謂,均為六言句子,如“乞得名花盛開”“柳陰堤畔閑行”“接客不著衣冠”“暑至臨流濯足”“客至汲泉烹茗”“雨后登樓看山”等。
日人書中所選的畫和文字應該都是取自于中華古籍,那些言辭是不是蘇東坡本人說的,無法證實,但我們從中可以窺見古人對“賞心之事”的理解和觀念。煮茶、彈琴、觀花、看山,乃風雅之事,“賞心”自不待言,然而午睡、閑走、浴足也都在樂事之列,倒有點意想不到。最讓人驚訝的是,無須整裝見客竟然也能讓古人為之歡喜。對那些習慣于無拘無束的人來說,少了一些繁文縟禮豈不快哉!古人其實沒錯,他們的感受合乎情理,反而是我們常常將人生樂事想得太復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