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四中 朱方朔
高中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是培養(yǎng)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是主流輿論傳播的主陣地,所以,教師必須思考如何通過時政教育使學生加深對國內國際政策的理解,從而培養(yǎng)其政治素養(yǎng)和政治認同。因此,本文從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開展時政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展開討論,希望能夠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首先,高中生的特點是身心發(fā)展較為成熟,但尚未形成正確的“三觀”,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尤其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他們總有機會從各種渠道獲得對時政消息的不同解讀。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重視時政教育,就容易使缺少社會經驗的學生產生各種錯誤或偏執(zhí)的想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高中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理論導向、價值導向和政治導向。
其次,雖然思想政治教材的編寫水平在不斷提升,但其依然不能避免內容滯后的問題。而在政治課堂上進行時政教育能夠有力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教師也可以通過時政教育,讓學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1.鼓勵自主探究,將時政與理論相結合。
在思想政治課堂開展時政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正確認識時事的基礎上獲得對思想政治學科更為深刻與全面的理解。
為此,教師要在時政教育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自主且充分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打造新的以學生探究為主的教育模式。如關于中美貿易戰(zhàn),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材料和符合他們能力水平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探究理解,如:為什么中美之間會發(fā)生貿易戰(zhàn)?中美貿易戰(zhàn)造成了什么影響?為了保證學生的自主探究更加有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結組進行討論。教師應巡視各個組的討論,隨時提點學生,鼓勵其發(fā)散思維,將時事和理論相結合,提高自主分析能力。
2.組織專題教學,掌握時政認識方法。
在時政教育中,專題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為了讓學生的自主探究取得較好的結果,教師可以將相關信息集結為一個專題。
例如,針對與南海有關的問題,教師就可以設置一個有關南海問題的專題教學,把教學過程分為南海問題的由來、多年來的變遷、我國的立場、各方態(tài)度的變化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根據興趣自主組成討論小組,課下搜集時政信息,課上進行展示和分析。在探討過程中,組員可進行補充,其他組可進行提問。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帶領學生梳理脈絡,并引導學生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3.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充分參與時政探討。
科技的創(chuàng)新、進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或多或少對教學工作造成影響。所以,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通過互聯網,師生共同完成有關時政的文字、圖片或音視頻的搜集等工作。
例如,針對RCEP(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這一時事,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承擔搜集、整理、剪輯等工作,按分組—分析—交流—總結—評比的流程,提高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要提醒學生從正規(guī)渠道獲取時政消息,要主動嘗試用學過的思想政治知識去理解和解讀,自覺屏蔽不實消息。
總之,將時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是貫徹思想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體現,是提升思想政治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對教育教學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實踐,通過鼓勵自主探究、組織專題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等方法,實現時政教育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實現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