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英,王家?guī)V,吳洲鵬,劉曉艷,馬玉奎,趙紀春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血管外科,四川 成都 610041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1]是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后緩慢發(fā)展形成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性疾病,通常發(fā)生于深靜脈血栓形成后兩年內,20%~50%的DVT進展為PTS[2],嚴重的臨床表現(xiàn)是慢性疼痛和頑固性水腫,5%~10%的嚴重下肢深靜脈PTS最終發(fā)展為下肢靜脈性潰瘍(venous leg ulcer,VLU)[3],是慢性靜脈疾病最難治療、最嚴重的并發(fā)癥,屬于臨床表現(xiàn)-病因學-解剖學-病理生理學(clinical etiology anatomy pathophysiology,CEAP)分級中的C5級或C6級,約60%的VLU發(fā)展為慢性傷口[4],治療周期長,通常需要6周以上才能愈合,僅有53%的VLU于1年內治愈[5],治愈后復發(fā)率較高,研究顯示,半年復發(fā)率為39%,1年內復發(fā)率為57%[6]。因治療周期長、反復發(fā)作,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7],除了積極的外科治療及血管腔內治療外,潰瘍的治療及管理仍然是醫(yī)務工作者面臨的治療難題。本文將探討下肢深靜脈PTS伴潰瘍的治療及傷口管理,以提高對該疾病的認識,為傷口管理提供更多依據(jù)。
PTS的發(fā)病率存在很大差異,與診斷工具、研究人群的屬性、急性DVT等因素有關;VLU在全球范圍內的患病率為0.06%~2.00%[8],女性多于男性。在澳大利亞,每1000個人中有2個人患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每1000例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有20例患者出現(xiàn)活動性潰瘍[9]。在美國,10%~35%的成年人患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VLU的總體發(fā)病率為1%~3%,≥65歲發(fā)病率達4%,>85歲發(fā)病率達2%以上[10-13];由美國靜脈論壇(American venous forum,AVF)發(fā)起的國家靜脈疾病篩查計劃對40個州的2234個人進行了靜脈疾病篩查,發(fā)現(xiàn)30%以上的人群出現(xiàn)靜脈曲張,10%以上的人群存在嚴重的晚期靜脈疾?。–4~C6級)[14]。
因疼痛、潰瘍反復治療等因素嚴重影響VLU患者的個人生產力,給患者及其家庭、社會帶來嚴重的經(jīng)濟影響,澳大利亞治療和管理VLU所需的醫(yī)療保健費每年約30億美元[15]。據(jù)英國2012—2013年國家衛(wèi)生服務系統(tǒng)對不同傷口類型造成的經(jīng)濟負擔調查顯示,每年治療VLU的費用為1.94億英鎊[16]。2017—2018年國家傷口負擔隊列研究顯示,傷口的年患病率增加了71%,相應的管理成本增加了48%[17]。在德國,VLU的治療費用中,每例患者的平均成本為9569歐元,其中92%與直接成本有關[18]。一項涉及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和美國VLU經(jīng)濟負擔的研究結果顯示,接受保守治療的VLU患者每年的直接醫(yī)療費約107.3億美元,每人每年約5527美元[19]。
VLU的發(fā)病機制復雜,遺傳和環(huán)境是易感因素,白細胞和內皮細胞的炎癥反應在VLU的形成中具有關鍵作用,慢性靜脈疾病的生理基礎是靜脈循環(huán)內的炎癥受到靜水壓升高的影響,導致動態(tài)靜脈壓升高,出現(xiàn)反流和梗阻[20];靜脈回流障礙、瓣膜功能不全、靜脈壁薄弱和腓腸肌泵功能不全導致的靜脈壓升高被認為是VLU形成的主要原因;慢性靜脈疾病主要包括靜脈倒流性疾病和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靜脈倒流性疾病包括原發(fā)性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單純性淺靜脈功能不全、穿通靜脈功能不全等;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包括下肢深靜脈PTS、髂靜脈受壓綜合征、布-加綜合征等;其他相關因素有年齡、性別、靜脈曲張家族史、肥胖、腿部外傷史、長期小腿靜脈高壓(如久坐久站)等。
因VLU的臨床表現(xiàn)與慢性靜脈疾病類似,臨床評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注意區(qū)分原發(fā)性、繼發(fā)性或先天性慢性靜脈疾病,確定是否存在靜脈反流和/或梗阻;(2)注意區(qū)分與慢性靜脈疾病相關的癥狀,包括水腫、毛細血管擴張、萎縮、脂質皮膚硬化等,常存在合并靜脈疾病的跡象,如靜脈曲張、水腫或靜脈皮炎,靜脈癥狀會隨著下肢負重的增加而加重,隨著休息或下肢壓力的升高而緩解;(3)注意評估發(fā)生VLU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55歲、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家族史、高體重指數(shù)、肺栓塞和下肢靜脈血栓病史、下肢骨折或關節(jié)疾病、多胎妊娠、下肢潰瘍病史、身體缺乏運動、嚴重下肢脂質硬化皮炎、深靜脈回流障礙、下肢DVT病程>3個月、潰瘍長度≥10 cm[21]。(4)注意與類似的疾病進行鑒別,包括動脈閉塞性疾病或動靜脈疾病、糖尿病足潰瘍、惡性腫瘤、壞疽性膿皮病和其他炎癥性潰瘍、并發(fā)癥感染、皮膚癌(如鱗狀細胞癌)。(5)注意實驗室檢查,評估血栓形成的風險因素:遺傳性高凝因子(抗凝血酶Ⅲ、蛋白C和蛋白S缺乏)、凝血因子V(導致活化蛋白C抵抗)、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抗磷脂抗體(抗心磷脂抗體和狼瘡抗凝抗體)、冷球蛋白和低溫凝集素。
首次確診VLU的檢查方法主要是下肢靜脈彩色多普勒超聲和踝肱指數(shù)(ankle brachial index,ABI)[22-23]。靜脈彩色多普勒超聲可評估深靜脈、淺靜脈的回流和梗阻情況;ABI檢測操作簡便、無創(chuàng)、準確率高,可用于外周動脈疾病的篩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預測,能反映下肢動脈的狹窄程度,對動脈閉塞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特異度。
VLU是PTS進展的嚴重階段,結合PTS病史、影像學檢查、臨床表現(xiàn)、潰瘍評估有助于VLU的鑒別診斷。VLU是下肢最常見的潰瘍,占所有腿部潰瘍的70%,其中,90%的患者合并高血壓、肌肉骨骼疾病、心房顫動等[24],該潰瘍發(fā)生在受靜脈高壓影響的腿部或足踝部的開放性皮膚病變,好發(fā)于小腿下1/3(足靴區(qū))[25],以內側區(qū)域多見;典型的潰瘍表現(xiàn)為形狀不規(guī)則、邊緣清晰、大小不等,滲液量較多或伴有異味,顏色發(fā)白或暗紅,表面或附有黃色膿苔;患側肢體質硬、皮膚干燥、脫屑、瘙癢、色素沉著明顯,常伴有下肢沉重感、靜脈曲張、凹陷性腫脹,潰瘍愈合后易反復發(fā)作,長期不愈者甚至出現(xiàn)癌變。
VLU的治療方案包括創(chuàng)面處理、壓力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輔助治療。目前,最基礎的治療方法是壓力治療,也是促進傷口創(chuàng)面愈合和預防復發(fā)的金標準[26]。Heyer等[27]的研究發(fā)現(xiàn),僅有40.6%的VLU患者接受了規(guī)范的壓力治療。
4.1.1 傷口測量和記錄
VLU的創(chuàng)面呈不規(guī)則狀,大小不等,邊界清晰,通常位于骨突足內踝上方,多于同一部位復發(fā),傷口存在滲液,甚至伴有異味,淺層形成滲出性潰瘍,基底有顆粒和纖維蛋白。測量時,使用一次性尺子或傷口平面測量儀測量,將相機固定在相同角度和方向拍攝傷口照片,測量潰瘍的傷口溫度、面積、深度及潛行的方向和深度,是否有引流和感染[28]。在全科醫(yī)療的視角下,下肢靜脈潰瘍管理指南[29]推薦采用A2BC2D方法評估傷口;傷口評估中提出了“創(chuàng)面床準備”的TIME概念,即描述傷口創(chuàng)面壞死組織的程度(T)、炎癥或感染(I)、創(chuàng)面周圍滲液(M)、是否有表皮重建(E)。根據(jù)TIME評分結果判斷是否需要轉診專科醫(yī)師:總分≤6分,在全科診所處理,行傷口治療,6周后復查,若病情好轉,則繼續(xù)治療,直至潰瘍痊愈;若病情無好轉,檢查彈力襪壓力是否足夠,6周后再次復查。總分>6分或傷口治療12周后無好轉,轉診至專科醫(yī)師。該指南是臨床醫(yī)師、護士實用性較強的操作手冊。
4.1.2 傷口清創(chuàng)
初次接診應徹底清創(chuàng)[30],清除明顯的壞死組織、過多的細菌及衰老、死亡的細胞,為創(chuàng)面愈合做準備,每次換藥前常規(guī)使用中性、無刺激、無毒的溶液沖洗。目前,臨床常用的溶液是0.9%氯化鈉溶液。清創(chuàng)方法包括機械清創(chuàng)、酶學清創(chuàng)、機械清創(chuàng)、生物清創(chuàng)和自溶清創(chuàng),根據(jù)患者的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清創(chuàng)術[26]。
4.1.3 傷口敷料的選擇
傷口敷料的種類繁多。應用傷口敷料的目的是吸收潰瘍產生的滲出物,保護潰瘍周圍的皮膚,保持創(chuàng)面濕潤、溫暖,促進肉芽生長。傷口敷料的使用原則包括保證水分平衡、控制或消除菌膜、去除創(chuàng)面床上的衣物、控制疼痛、因壓力性損傷造成的潰瘍要及時減壓[31]。
4.1.4 傷口培養(yǎng)
若創(chuàng)面滲液量增多、伴有異位,出現(xiàn)變色脆性肉芽組織,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白細胞升高、膿毒血癥等感染征象,需進行傷口微生物培養(yǎng)。
4.1.5 傷口活檢
壓力治療4~6周后潰瘍無好轉、非典型特征的潰瘍行傷口活檢,從多個部位取樣,包括傷口邊緣和中央臨時基質。
壓力治療是指通過加壓包扎或捆綁的方法對肢體施加壓力,減少下肢體積,降低靜脈壓,改善肌肉泵功能,促進血液回流,減少靜脈容量,從而達到減少血液淤滯和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方法[32-33]。壓力治療方法包括使用壓力繃帶、壓力襪、充氣加壓裝置。
4.2.1 壓力繃帶
壓力繃帶對潰瘍的愈合具有顯著效果[34],因踝部是下肢承受壓力最高的部位,因此,使用壓力繃帶應從踝部開始,向上給予漸進性壓力治療。壓力繃帶產生的壓力效果分為三級,1級:無壓力,用于支持和固定敷料的繃帶;2級:無壓力,用于肢體拉傷或扭傷后的固定;3a級:輕度壓力,踝部壓力為14~17 mmHg (1 mmHg=0.133 kPa);3b級:中度壓力,踝部壓力為18~24 mmHg;3c級:高度壓力,踝部壓力為25~35 mmHg;3d級:超高壓力,踝部壓力為36~60 mmHg。壓力治療可選擇單層繃帶、雙層繃帶、四層繃帶等,不同強度的壓力繃帶混合使用產生的壓力效果是不同的。國際專家組根據(jù)壓力繃帶的層數(shù)和繃帶系統(tǒng)組成成分進行分類,包括單組分繃帶和多組分繃帶[35]。單組分繃帶依據(jù)繃帶有無彈性分為低張力繃帶和高張力繃帶。多組分繃帶包含5種組合:(1)SSB系統(tǒng):整形外科用棉紙和3卷低張力繃帶;(2)非彈性繃帶系統(tǒng):由膏狀繃帶和外固定繃帶組成;(3)烏納糊靴(Unna's boot):非標準的膏狀繃帶;(4)3層壓力繃帶系統(tǒng):整形外科用棉紙和3c級別繃帶;(5)4層壓力繃帶系統(tǒng):由內到外依次為整形外科用棉紙、固定的繃帶、3a級別繃帶和自黏繃帶。其中,SSB系統(tǒng)在大部分歐洲國家、澳大利亞和中國更受青睞[36]。
4.2.2 梯度壓力彈力襪(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GCS)
GCS簡稱壓力襪或彈力襪,對靜脈潰瘍的治療和預防復發(fā)具有雙重作用,根據(jù)VLU的嚴重程度使用不同壓力級別的壓力襪。1級:壓力<20 mmHg,預防水腫;2級:壓力為20~30 mmHg,預防靜脈功能不全和靜脈曲張;3級:壓力為30~40 mmHg,治療慢性靜脈功能不全;4級:壓力>40 mmHg,治療嚴重靜脈高壓、淋巴水腫和靜脈性潰瘍。
4.2.3 充氣加壓裝置
充氣加壓裝置運用氣泵控制充氣、放氣,自動監(jiān)測皮膚表面壓力,準確達到壓力目標值,促進潰瘍愈合,包括持續(xù)性充氣加壓和間歇性充氣加壓。研究發(fā)現(xiàn),與壓力繃帶相比,充氣加壓裝置在傷口面積、傷口愈合率、愈合速度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方面可達到相同的治療效果[37-38]。充氣加壓裝置具有目標壓力值穩(wěn)定、容易達標、操作簡便的特點,缺點是裝置設備笨重、價格相對偏高。禁忌證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DVT、血栓性靜脈炎、肺栓塞等。
2018年下肢慢性靜脈疾病治療指南推薦使用微?;S酮、己酮可可堿、舒洛地特藥物,以壓力治療為輔作為VLU的基本治療。下肢疼痛、水腫及沉重感等癥狀可使用腸溶阿司匹林、己酮可可堿、黃酮類、七葉皂苷類藥物,七葉皂苷鈉、地奧司明、葛根素等能降低血管脆性,改善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細胞的附壁和滲出,減少血管內炎性反應。有以下情況者聯(lián)合使用全身抗菌藥物[39]:(1)潰瘍周圍存在蜂窩組織炎,常見于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2)菌落數(shù)>1×106CFU/g;(3)伴有膿毒性或難治性細菌感染,如溶血性鏈球菌、假單胞菌和耐藥葡萄球菌的較低水平的葡萄球菌;(4)傷口細菌培養(yǎng)結果陽性,首選口服抗生素,使用周期≤2周。
下肢靜脈疾病從解剖學結構上分為淺靜脈疾病、穿支靜脈疾病、腹股溝下靜脈疾病和髂靜脈疾病,通過開放手術或血管腔內技術可以促進潰瘍愈合和預防潰瘍復發(fā)。糾正倒流性疾病手術:(1)靜脈腔內熱閉合術:激光、射頻;(2)靜脈腔內硬化劑注射,常用的泡沫硬化劑為聚多卡醇;(3)深靜脈瓣膜重建;(4)穿通靜脈不全的處理。糾正回流障礙性疾病手術:血管腔內技術可開通血栓閉塞的髂股靜脈,適用于髂股靜脈閉塞或全肢型DVT再通后殘留股靜脈閉塞。
血管腔內技術治療VLU的有效率達95%以上[40],術后2~6年支架一期通暢率為30%~71%,一期輔助通暢率為56%~90%,二期通暢率為66%~95%[41]。但在術后早期,因靜脈血流速度慢,支架植入后6個月左右因血栓所致靜脈閉塞的風險較高,因此,術后常規(guī)采用低分子肝素鈉治療1周,再橋接華法林,抗凝治療時間為6~12個月,建議長期穿戴彈力襪;術后1、2、3、6、12、18、24個月進行隨訪,2年后每年隨訪1次,并堅持定期隨訪。
營養(yǎng)支持療法、物理療法、淋巴引流、水療等輔助措施可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潰瘍愈合。足夠的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可以促進肉芽組織生長。體育鍛煉是一種低成本的物理輔助干預方法,對VLU患者的生活質量、疼痛、經(jīng)濟等方面均具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劉鑫等[42]的研究結果顯示,下肢肌肉訓練可加速VLU創(chuàng)面愈合,提高小腿肌肉泵的功能,減輕水腫,有效預防VLU復發(fā)。
針對PTS的易感因素,倡導清淡飲食,戒煙限酒,適當運動,避免久坐、久站、便秘;長期站立者穿戴彈力襪,避免血液淤滯或流速減慢;長期臥床者使下肢高于心臟水平,促進腿部血液回流;積極治療靜脈曲張、糖尿病等原發(fā)性疾??;制定個人康復計劃,促進傷口管理。Bobbink等[43]的研究使用建構主義基礎理論為靜脈潰瘍患者提供個性化教育。Galanaud等[44]的研究采用RIETE登記預測急性下肢DVT后發(fā)生VLU的風險因素。PTS的治療重在預防,健康教育的目的旨在提高人們對靜脈血栓的認識,遠離DVT“沉默的殺手”。
下肢深靜脈PTS伴潰瘍是下肢DVT發(fā)生后最嚴重的并發(fā)癥,雖然國際上已有多個慢性VLU管理指南和腿部潰瘍管理指南,但在臨床實踐中,VLU經(jīng)治療后仍反復發(fā)作,造成嚴重的醫(yī)療負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VLU演變?yōu)槁詡?,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臨床醫(yī)務人員應高度重視,正確診斷下肢DVT,合理治療,及時評估靜脈潰瘍,制定個體化潰瘍管理方案,能夠縮短VLU的治療周期,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降低潰瘍復發(f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