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瑩
“唱太公”儀式屬于梅山儺戲,在梅山老百姓家里,每年至少有一次儺戲表演,就是殺年豬的時候,他們一定會請儺藝人舉行一次祭祖儀式,這種儀式在梅山叫“唱太公”。2010年,梅山儺戲被評為“國家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保護項目”,這意味著梅山儺戲體系內(nèi)的所有東西都具有國寶級的價值。如何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作為音樂表演工作者,應多做田野調查,記錄并挖掘更多的音樂素材,整理并創(chuàng)新,用當代人喜歡的藝術形式傳承下去。這首古詩詞歌曲《臨江仙·送王緘》的音樂創(chuàng)作素材來源于此。筆者希望梅山儺戲中的一些好聽的旋律能像江蘇民歌“茉莉花”一樣,能讓全世界人知曉,達到傳承湖湘音樂文化的目的。近些年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傳播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青睞。就在前不久,武漢音樂學院余惠承教授演唱的古詩詞藝術歌曲《鳳求凰》還搬上了韓國研究生的課堂。可見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魅力之大,這也為世界人民了解中國聲樂打開了一扇窗戶?;谶@種有利的傳播趨勢,故創(chuàng)作了古詩詞藝術歌曲《臨江仙·送王緘》。歌曲中的詞作者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此詞講述的是妻弟王緘到錢塘看望作者,勾起了作者對亡妻和故鄉(xiāng)的深切思念,想到自己宦游漂泊的羈旅生涯,不禁悲從中來。送別時的愁苦心情,作者借酒消愁意在排遣內(nèi)心的離情別恨,滲透著濃重的無奈和感傷。將詞填入曲中,更能表達出融離情別恨、悼念亡妻、仕途失意、鄉(xiāng)愁故思為一體發(fā)自肺腑的情感。
歌曲《臨江仙·送王緘》的結構是一個對比無再現(xiàn)的兩段體,4/4拍,柔板的速度,總體力度為p,開始三小節(jié)采用柱式琶音和弦引出四小節(jié)的高音震音,再通過琶音下行上行慢慢推入到第一句的開始,采用的節(jié)奏是自由的柔板,給人一種縹緲的感覺引入主題。第一段采用倚音進行裝飾,采用柱式和弦以及分解琶音織體伴奏,束腰采用鋸齒型,冠音型旋律,旋律起伏不大主要在中音區(qū),力度較弱,與歌詞相照應,體現(xiàn)出詞人送別的惆悵之痛的情緒,第一段最后一句采用變化重復的手法,再次強調悲涼的情緒。在和聲上采用民族和聲體系,更加映襯歌詞也更能突出情緒。第二段通過八小節(jié)的連接引出對比性材料,與第一段相比,織體更加密集,力度增強,情緒更加強烈,采用了一些七度八度的跳進,和聲變化不大。在33小節(jié)推向全曲的高潮,與歌詞照應,突出離愁的情緒。在最后力度減弱,采用變化重復的手法,織體變寬不再是密集分布,漸漸推入尾聲。最后三小節(jié)的尾聲照映開頭三小節(jié)的引子,通過琶音柱式和弦結束。
整首曲子結構合理,采用大量倚音,柱式琶音織體伴奏貫穿全曲,柔版以及力度與歌詞的情緒相照應,音區(qū)的起伏不大,也照應了全曲情緒的基調起伏不大,主要是一種悲涼的情感貫穿此曲,不僅在歌詞上,在旋律以及結構上也做到了首尾呼應。
這首歌曲旋律雖然是民族風格,筆者認為演唱此曲,民族、美聲、通俗唱法都可以,最關鍵的是要唱出古曲韻味。古詩詞歌曲作品,如同山水畫一般,大部分表達的是含蓄、柔美、深沉、內(nèi)在的情感,并有一定的留白,也就是意境之美。清朝徐大椿撰寫的《樂府傳聲》,著中論述了歌唱中“聲”和“氣”的關系,提出了“正字音、審口法、別宮調、重曲情、放松喉嚨”的歌唱原則。①這也是當今中國藝術歌曲應遵從的歌唱原則。
這首作品速度非常的緩慢,需要有好的呼吸支持。只有第二段的一處地方“殷勤且更盡離殤”盡字后偷換一口氣,其他換氣口在詩詞的逗號和句號處。引子部分的兩個“嗚”字,顫音由慢漸快,高音音量不可強,氣息需保持。在第二個嗚字后做一個下滑音,渲染一種悲涼的氣氛。這首作品中要用到兩個呼吸技巧:快吸慢呼,如“因君未免思量”后快吸唱這小節(jié)第四拍的“憑”字。慢吸慢呼,如引子部分的兩個“嗚”。建議采用鼻口同時吸氣的完全式呼吸。全曲采用半聲,更像是吟誦的感覺,演唱這首作品喉嚨不需要開的很大,高位置并且音色要明亮而柔和。很多大連線的句子連中帶斷,如同古琴揉弦彈奏,呈現(xiàn)出古詩詞古樸的意境,用這樣的聲音增強韻律感。歌唱中沒有突出的重音。每句旋律的走向是從高到低,在演唱時要注意聲音的漸弱處理。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最后一句重復的詩句,我們可以用最弱的聲音演唱,表現(xiàn)出作者自言自語的嘆息和內(nèi)心的悲涼之情。■
注釋:
① 王大燕.藝術歌曲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