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宇 吳雪萍
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xué),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10
包頭是蒙語“包克圖”的諧音,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所以包頭也叫鹿城,地處華北地區(qū),內(nèi)蒙古中部。包頭原名九原,是秦朝36郡之一,還是呂布的故鄉(xiāng)。早些時候,包頭指舊城東河區(qū),晉語包頭話(當(dāng)?shù)厝肆?xí)稱“此地話”)指的也正是東河區(qū)的方言。白云、固陽、土右、達茂,還有石拐和九原,這幾個地區(qū)的方言和包頭話沒什么區(qū)別。后來包頭又有了兩個新建的城區(qū):昆都侖區(qū)和青山區(qū)。新中國成立后包鋼集團在昆都侖區(qū)成立了,因而包頭得名草原鋼城。當(dāng)初職工大都來自東北地區(qū),所以在昆區(qū)除普通話以外流行東北話。青山區(qū)居民起初主要是來自京、津、冀的移民,主要講普通話[1]。
晉語包頭話的形成有著悠久的歷史。明末清初時期,包頭還是蒙古人的游牧地,只有少數(shù)漢人。后來山西人“走西口”,大量漢人涌入,人逐漸多起來就慢慢形成了城鎮(zhèn)和村落,鄰近的住家相互交流溝通,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必要交際,各自使用的語言互相影響不斷磨合,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晉語包頭方言。所以說“走西口”的山西人對今日包頭方言的形成起到巨大作用。包頭是溝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農(nóng)耕文化的要塞樞紐,曾經(jīng)是中國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電影《喬家大院》中,晉商喬致庸就曾到包頭繁華的皮毛集市給自己和親戚選購皮衣[2]。
由顧長衛(wèi)導(dǎo)演,蔣雯麗主演的電影《立春》,就是2008年在包頭拍攝的,主要取景地就在包頭市東河區(qū)西腦包梁上的一個廢棄小學(xué)。影片講述了一個小縣城里王彩鈴、胡金泉和黃四寶等藝術(shù)青年,在歌唱、舞蹈和繪畫領(lǐng)域懷揣夢想又難以擺脫殘酷現(xiàn)實的故事。片中演員講的方言就是晉語,特別是“周瑜”和“黃四寶他媽”這兩個角色講臺詞,包頭此地話的味道最足,“王彩鈴”的口音帶點陜西味兒。下面就以電影中人物的對白為基點,歸納總結(jié)包頭方言的特點,把包頭此地話和普通話做個對比:
1.前后鼻音不分。普通話中in與ing,en與eng,un與ong,在包頭此地話中全部用后鼻音。例如劇中臺詞:
(1)我的事兒,只跟(geng)你一個人說過?!醪殊徟従?/p>
(2)粉(feng)罐罐——王彩鈴
(3)表演者,市群(qong)眾藝術(shù)館胡金(jing)泉?!獔竽粏T
(4)我一看見你就覺得可親(qing)近(jing)了?!荑?/p>
(5)能認(reng)識你,我都有勇氣在這個城市里待下去了?!醪殊?/p>
(6)春(cong)天來的時候,總覺得會發(fā)生點什么。——王彩鈴
(7)年輕的時候一根(geng)筋(jing),就迷芭蕾,啥也不顧?!鹑?/p>
(8)我一直像根魚刺一樣扎在很(heng)多人的嗓子里?!鹑?/p>
2.沒有卷舌音。zh,ch,sh,全部用z,c,s代替。例如劇中臺詞:
(1)我這么不正常(cang)的人,還死皮賴臉地活著?!鹑?/p>
(2)革命不分先后,學(xué)習(xí)不分長(zang)幼。——周瑜
(3)表演者(ze),市(si)群眾藝術(shù)館胡金泉?!獔竽粏T
(4)他就是個豬,還雄獅(si)!——黃四寶他媽
(5)毛蟲發(fā)育成熟后,就變成(ceng)蛹?!醪殊?/p>
(6)心,活在神(sheng)圣的豎琴中?!醪殊?/p>
(7)你咋不把門插(ca)?。▃u)了?——周瑜
劇中有臺詞同時具有不卷舌和不區(qū)分前后鼻音的特點,例如:
蠢(cong)蠢(cong)欲動——王彩鈴;等你不獨身(seng)了再來找我哇——王彩鈴;一個女人對男人最深(seng)的感情只能是愛情——王彩鈴。
3.疊的使用。這一點在諸多關(guān)于包頭方言的文章中都有提及?!读⒋骸冯娪凹磳⒔Y(jié)束時,王彩鈴和閨女在天安門廣場的一段對話,使用了很多疊詞,疊詞的使用更好地表達了王彩鈴對收養(yǎng)的閨女的愛憐,也表現(xiàn)出王彩鈴跳出過去一直放不下的夢想,已經(jīng)接納現(xiàn)實,開始腳踏實地迎接新生活:
眼眼,梅花點點,鼻鼻,油瓶匣匣,臉蛋蛋,粉罐罐,嘴唇唇,腿肚肚,海紅紅,頭發(fā)發(fā),觀音菩薩薩,腳板板,火柱柱,油麻花花,握散散。
包頭此地話中疊詞的使用很常見。動賓結(jié)構(gòu)的如:睡覺覺,吃飯飯,裹肚肚,親嘴嘴;形容詞+名詞結(jié)構(gòu)的如:毛眼眼,光溜溜,白令令,黃楞楞,倒衩衩;名詞+名詞結(jié)構(gòu)的如:米糊糊,煙頭頭,柴火棍棍,等等,ABB的格式居多,大都含有表細小、喜愛的色彩,聽起來很親切,有回環(huán)往復(fù)的美感。
此外,包頭話有一個用得很廣的字,就是“圪”,晉方言中“圪頭詞”是一個強大的存在,在此不能不提及。在《漢語方言大詞典》所收錄的1026個“圪頭詞”中,晉語占90%?!佰佟北徽J為是一個發(fā)語詞,無實際意義。筆者看來,根據(jù)字的偏旁,“圪”的用法之一是表述和土有關(guān)的事物:小土堆叫“圪堆堆”,橫的凸起叫“圪棱棱”,低的臺階叫“圪臺臺”,延綿的土嶺叫“圪梁梁”,圓形土坑叫“圪吧吧”,長形土坑叫“圪豪豪”,不勝枚舉?!佰兕^詞”當(dāng)然不僅限于此。
4.聲母r,在某些韻母前,發(fā)的音等同于英語國際音標z的音。例如下面這些字:如(zu),日(zi),肉(zou),人(zeng),熱(ze),繞(zao),然(zan),潤(zun),讓(zang),榮(zong),等等。劇中臺詞舉例:
(1)八寶粥,美容(zong)的,能去疙瘩和黑斑?!従?/p>
(2)古人(zeng)說,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是說弦樂不如管樂好聽?!醪殊?/p>
(3)風(fēng)好像在一夜之間就變得溫潤(zun)潮濕起來了?!醪殊?/p>
再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
(1)沒吃過豬肉(zou),還沒見過豬跑?
(2)真的?你說得也太日(zi)玄了哇?
(3)你別催我了,讓(zang)我再想想哇。
5.普通話韻母ian,包頭人讀ie;uan讀ue;an讀e。劇中臺詞舉例:
(1)要是我能弄到一個北京戶口,你愿(yue)意要不?——王彩鈴
(2)這布鞋跟舞鞋差不多,還能立腳尖(jie)了!——胡金泉
(3)風(fēng)好像一夜間(jie)就變(bie)得溫潤潮濕起來了?!醪殊?/p>
(4)有我這種在你身邊墊(die)底,你會安慰的,是哇?——王彩鈴
(5)我一看有人提著包離開這個城市,別管他去哪,我都很羨(xie)慕?!S四寶
(6)胡老師,那回頭見(jie)啊。——小宋
(7)你這樣讓我很為難,我自己都快淹(ye)死了?!醪殊?/p>
(8)我覺得我這輩子也挺圓(yue)滿的?!哓愗?/p>
(9)演(ye)唱者,師范學(xué)院教師王彩鈴。——報幕員
(10)沒有你們的鼓勵,我堅持不到現(xiàn)(xie)在。——高貝貝
6.普通話的ang和uang兩個韻母,包頭人發(fā)音時沒有區(qū)別。舉幾個例子:狂——扛,光——剛,床——長,闖——敞,等等,包頭話中這些詞讀音都一樣。例如:
(1)你這人可真夠狂(kang)的??!
(2)兩口子打架,床(cang)頭打完床(cang)尾合。
(3)你這是做甚了?咋光(gang)不溜就跑出來了?
(4)大,我也想要一雙(sang)新涼鞋。
小品《司馬光砸缸》精準再現(xiàn)只有包頭方言才能制造出的笑點,包頭人就會像趙麗蓉老師那樣,就會說成司馬“剛”砸缸。電影《立春》中的例子:
(1)一看到別人看我跳舞的那個眼神,就想一頭撞(zang)死。——胡金泉
(2)我正在畫自己的人體,她就闖(cang)進來了?!S四寶
7.聲母后加單韻母時,尾音常落位輕聲e,很像英文國際音標的發(fā)音。例如下列這些詞的發(fā)音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這,吃,一,出,不,撲,國,沒,活,哭,等等。劇中臺詞舉例:
(1)實際上城市里還沒什么春天的跡象?!醪殊?/p>
(2)小宋,你出來一下?!鹑?/p>
(3)這樣的風(fēng)一吹過來,我就可想哭了。——王彩鈴
(4)可等春天整個都過去了,根本什么也沒發(fā)生,我就很失望。——王彩鈴
(5)我這根魚刺終于從那些人嗓子眼拔出來了,我踏實了,大家也踏實了?!鹑?/p>
(6)我要是比你幸福,你還會跟我說了?——王彩鈴
(7)我是寧吃仙桃一口,也不要爛杏一筐?!醪殊?/p>
(8)白養(yǎng)活他二十七八歲了,從來沒給家里拿過一分錢?!S四寶他媽
(9)昨天晚上我夢了個夢,夢見你又沒考上美院?!荑?/p>
8.聲母后加鼻韻母an時,舌根和上齒齦觸碰發(fā)音,很像聲母后加英文國際音標?的發(fā)音。例如:看,發(fā)音很像英文單詞cat(貓)去掉t的發(fā)音。用此類發(fā)音法的還有很多字,如感、干、甘、砍、刊、趕,等等。劇中臺詞舉例:
(1)我就是不甘平庸,有一天我實在堅持不了了,一咬牙隨便找個人嫁了?!醪殊?/p>
(2)只要我能辦到。——王彩鈴
(3)觀眾朋友們,請大家文明觀看演出,尊重藝術(shù)工作者?!獔竽粏T
(4)那是因為你比一般人勇敢?!醪殊?/p>
(5)我是很多人心里的一個懸案?!鹑?/p>
9.“甚”這個詞,和在普通話中不同,不用作疑問詞。在包頭方言中,更多的是用作定語和賓語?!读⒋骸分械呐_詞舉例:
(1)你找她作甚了?——女鄰居
(2)你這畫的甚風(fēng)格了,野獸派?——周瑜
(3)我甚時候才能達到梵高的境界?!S四寶
(4)怕甚了?現(xiàn)在證據(jù)在我手上了。——周瑜
(5)現(xiàn)在的電視播音員算個甚東西!——周瑜
(6)找我甚事兒?——王彩鈴
邢向東老師在他的文章《內(nèi)蒙古晉語的“甚”,“咋”及其他》中舉過一個例子:你們甚?你們甚?意思是追問對方說的是什么。例中“甚”做謂語,我覺得這個用法很少見,所以印象比較深刻。邢老師還總結(jié)出“甚”在晉語中的另一種用法,就是“甚不甚”的固定格式。首先可以表達“慶幸”的意味,例如:甚不甚咱倆路上還能搭個伴,不會覺得孤單;唉,甚不甚周乙臨死前還見了女兒最后一面,看得讓人心酸。其次可以表達“無可奈何”意味,邢老師舉例為:甚不甚再碰一碰哇。
10.聲母g和k,后接韻母ou時,ou發(fā)iu的音。影片中臺詞的例子:
(1)老是借畫畫名義勾(giu)引女青年?!荑?/p>
(2)我可是一口(kiu)酒也沒喝?!荑?/p>
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狗”,也是ou發(fā)iu的音。例:“把狗(giu)的斷出個”!意思是“把他轟出去”;睜大你那狗(giu)眼,好好看看大爺是誰;等你狗(giu)的下了臺的??圩直蛔x為kiu,例句:快點寫哇,扣(kiu)掐甚了。
到此為止,本文共羅列出10條包頭方言的特點。電影中使用方言的確能增色不少,我們印象深刻的還有張藝謀導(dǎo)演的《秋菊打官司》和《一個都不能少》;寧浩導(dǎo)演的《瘋狂的石頭》;馮小剛導(dǎo)演的《1942》,饒曉志導(dǎo)演的《無名之輩》等等。表現(xiàn)淳樸的民風(fēng),創(chuàng)造自然親切的感覺,實踐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方言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更能深入人心。方言作為幽默的催化劑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電影、電視劇中,其豐富的詞匯,多變的聲調(diào),能理所應(yīng)當(dāng)就營造出詼諧的氛圍,從而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春天寓意著希望,寓意著蓬勃向上?!傲⒋阂贿^,實際上城市還沒啥春天的跡象,但風(fēng)真的就不一樣了,風(fēng)好像在一夜之間就變得溫潤潮濕起來了,這樣的風(fēng)一吹過來,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這是自己被自己給感動了?!边@是電影《立春》的開篇獨白,道出了“立春”的現(xiàn)實意義,給人以希望,賦予人新的動能。作為土生土長的包頭人,祝福包頭在黨中央開放搞活政策的引領(lǐng)下,西部大開發(fā)的號角早已吹響,充分發(fā)揮自己豐富礦藏資源的優(yōu)勢,不負“稀土之都”的美譽,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包頭人的“此地話”,親切美好接地氣,歷練過數(shù)千年時光的磨合積淀,是漢語這個大家庭孕育出的一顆塞外明珠,是我們寶貴的語言文化財富,我們一定要保留它的原汁原味。本文的口語化例句,每一句均咨詢過土生土長的當(dāng)?shù)?0歲以上的老者,均得到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