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六大小兒推拿流派治療小兒便秘概述*

2022-11-25 04:24李佳欣黃夢于娟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 2022年23期
關鍵詞:大腸流派手法

李佳欣,黃夢,于娟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小兒推拿中心,山東 濟南 250014)

小兒便秘是兒科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臨床上以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次數減少或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或大便艱澀、排出不暢為主要癥狀的病證。小兒便秘病在腸胃,小兒臟腑嬌嫩,脾胃運化功能本就不足,加之小兒飲食不知自節(jié),常恣意進食且嗜食肥甘厚味,以致腸胃積熱,氣滯不行,故容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調,因此小兒容易罹患消化系統(tǒng)疾病。推拿法治療小兒便秘,順氣行滯通便,不但可以消除患兒懼針怕藥之弊,而且簡便有效。小兒推拿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由于各自地域流行特色和民間要求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拿流派。目前影響較大的小兒推拿流派,主要有山東的孫重三小兒推拿流派、三字經小兒推拿流派和張漢臣小兒推拿流派,上海的海派兒科推拿流派、湖南的劉開運兒科推拿流派和北京的小兒捏積流派[1]。但是目前已發(fā)表的文獻中,小兒推拿治療便秘的經驗總結類文獻、個案病例報道較多,多中心、大樣本的RCT較少;對作用機制研究涉及較少;各流派學術思想、辨證方法、推拿方法各不相同,難以建立統(tǒng)一的標準指南,不利于臨床推廣。因此,在繼承各流派學術特色基礎上,應進一步推進建立適應于現代臨床的小兒推拿體系、明確其作用機制。本文將小兒推拿各主要流派的傳統(tǒng)治療、手法特點及治療小兒便秘的方法梳理綜述如下。

1 中醫(yī)對便秘的認識

早期中醫(yī)并沒有便秘這一病名,歷代醫(yī)家的著書中均是對便秘癥狀的介紹,便秘一癥首先見于《黃帝內經·素問》,被稱為“后不利”、“大便難”,唐代的《備急千金要方》提出了“大便難”和“大便不通”的稱謂;便秘在《類證活人書》中被描述為“大便秘”;到明代的《廣嗣紀要》第一次提出了“便秘”的病名,一直沿用至今[2]?!秲冉洝氛J為腎與二便的病變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秱s病論》則提出便秘當從陰陽劃分,如《傷寒論·脈法》提出:“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也?!睂⒋瞬》譃殛柦Y與陰結兩種?!督鹨晕迮K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認為,由于胃熱過盛,脾陰不足,耗傷津液,導致大便干燥[3]。宋代,嚴用和認為便秘的發(fā)生是內外因相合,內因為腸胃功能不足,外因是風寒熱等外邪乘之[4]。金元時期,張潔古首次提出實秘與虛秘的區(qū)別。中醫(yī)學認為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是引起便秘的主要病機,同時肺、脾胃、肝、腎等臟腑的功能失調亦是導致便秘的重要因素。結合小兒“三有余,四不足”的生理特點,便秘患兒多有素體稟賦不足、后天失養(yǎng),在大腸傳導失常的基礎上,兼有感受外邪、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勞累過度等,內外相和,發(fā)為本病。

相比其他治療便秘的方法來說,中醫(yī)治療便秘具有自身優(yōu)越性,推拿、針灸、刮痧、拔罐、穴位貼敷等均為常用的治療方法,其中小兒推拿由于其無痛、無創(chuàng)、實用性高,日益受到廣大家長及患兒的喜愛,小兒推拿作為中醫(yī)推拿學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具有操作簡便、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等特點,在新時代煥發(fā)出了蓬勃生命力。小兒推拿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基礎。《幼科發(fā)揮》中記載:“里熱者。喜露頂面而臥……兒小不能言。吮乳不休者是也。小便赤。大便秘。”指出內有里熱耗傷津液,導致腸道燥熱,出現大便秘結?!缎和颇脧V義》載:“氣滯食積而痛者卒痛便秘心胸高起手不可按是也,治法推三關……”指出氣滯食積是引起患兒便秘的常見原因。《幼科鐵鏡》記載:“大腸側推虎口,何殊訶子、炮姜;反之,則為大黃、枳實?!敝赋龃竽c的清補之法效如大黃枳實和訶子炮姜?!队卓仆颇妹貢吩疲骸傲ㄔ诎蛑?,上對三關。退者,從肘穴向外推至大橫紋頭,屬涼,專治臟腑熱,大便秘結,遍身潮熱。”指出退六腑對于小兒熱性便秘有效。

2 六大小兒推拿流派特色

2.1 孫重三小兒推拿流派

流派創(chuàng)始人孫重三(1902~1978)20歲時拜山東名醫(yī)林椒圃為師,學習小兒推拿;1957年進入山東中醫(yī)進修學校深造,1958年學習結束,被聘為山東中醫(yī)進修學校教員,并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本科生、大專生及進修生等;1959年調入山東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推拿科。孫老采眾家小兒推拿之長,結合其臨床體會,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該流派第2代代表性傳承人畢永升總結了該流派的臨床經驗,包括四大手法治感冒,推天柱骨治嘔吐,側推大腸、推脾經、推上七節(jié)骨加減治療腹瀉,推箕門利尿,推胸八道配推揉膻中治咳嗽[5]。同為流派第2代代表性傳承人張素芳教授是第5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她秉承孫重三先生的“天人合一”觀,強調醫(yī)者在診斷過程中四診必須合參,不能偏廢,并以望診居其首位,自創(chuàng)特色操作,如解表三穴“揉外勞、推三關、天門入虎口”,并對摩法、按弦走搓摩法、開璇璣、拿肚角等有獨到理解[6]。流派第3代傳承人立足于新時代,將孫重三流派更加發(fā)揚光大?,F流派相關著作,除創(chuàng)始人孫老的《兒科推拿療法簡編》《通俗推拿療法》,還有張素芳教授所著《中國小兒推拿學》《孫重三小兒推拿》《孫重三流派小兒推拿精華》《張素芳小兒推拿醫(yī)案選》,以及流派第3代傳承人所著《張素芳小兒推拿學術經驗集》等[7]。

孫老注重“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從陰陽五行入手,遵循辨證論治,并運用各種手法,利用經絡“運行氣血,平衡陰陽”的功能,來調整臟腑營衛(wèi),進而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孫老常用的穴位約有70多個;施術時以推、按、掐、揉、運、摩、搓、搖8種單式手法作為基本手法,前6種最為常用,后2種常為輔助。另外,孫老先生還繼承了林氏的十三大手法[8]:搖抖肘、打馬過天河、黃蜂入洞、水底撈月、飛經走氣、按弦搓摩、二龍戲珠、蒼龍擺尾、猿猴摘果、揉臍及龜尾并擦七節(jié)骨、赤鳳點頭、鳳凰展翅、按肩井等。十三大手法具有取穴全面、手法運用較多、動作連貫舒適的特點,其精髓就是通過運用肢體骨節(jié)屈伸搖動,以實現百節(jié)通利,邪氣外泄,臟氣內固,進而增強效果,在操作過程中,也緩解了患兒的緊張情緒,縮短了醫(yī)患間的距離,動作優(yōu)美觀賞性高,提高了小兒推拿的社會認可度。該流派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總結了一些實用效穴,如天門、坎宮治外感,太陽治療頭目諸疾,耳背高骨定驚,天柱骨止嘔吐,肚臍補虛,龜尾調大便,胸八道寬胸理氣等[9]。

該流派將小兒便秘分為實秘與虛秘兩類。治療實秘方選分手陰陽、清胃經、清脾經、清大腸、掐揉四橫紋、掐揉膊陽池、退六腑、推五經、四步摩腹、拿天樞、推下七節(jié)骨;治療虛秘方選分手陰陽、補脾經、補腎經、推三關、清補大腸、揉膊陽池、揉天樞、順摩腹、按揉足三里、推下七節(jié)骨[10]。張璇[11]用孫重三小兒推拿流派特色操作技法,即四步摩腹及拿肚角法配合常規(guī)推拿治療氣機郁滯型小兒便秘,療效滿意。許甜[12]用孫重三流派推拿法治療脾胃虛寒型嘔吐,并于常規(guī)推拿組對比,孫重三流派小兒推拿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guī)推拿組。

2.2 三字經小兒推拿流派

三字經小兒推拿流派創(chuàng)始人為徐謙光,1877年著成《推拿三字經》一書,標志著三字經推拿流派的創(chuàng)立,為三字經流派奠定了理論基礎[13]。流派代表人物李德修繼承了徐氏的學術思想,結合自身臨床經驗,細化手法操作,豐富了診法、穴位應用等方面的內容,使流派理論體系更加完善。趙鑒秋跟隨李德修學習三年之久,著有《幼科推拿三字經派求真》,成為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流派理論專著[14]。

該流派以五行生克學說為指導,根據臟腑的虛實選擇清補之法,實則清之,虛則補之。該流派主張氣血不和乃病之根本,氣血受血脈的調節(jié),以小兒兩掌調其血脈,即“百脈皆匯于兩掌”。在學說上重脾胃、調中土、長養(yǎng)萬物,重視純陽,以清著名[15],特點是長于運用清法、取穴少而精專,每穴推拿的時間比較長,辨證取穴。該流派一般用穴1~3個不等,不多于5個,有時急性病癥也可用一個獨穴,多推、久推,推數十分鐘,但總的推拿時間較其他流派并不長,以得效為度。該流派常用的手法包括推、拿、搗、運、揉、分,手法簡練且易操作,便于掌握和推廣應用,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經驗。

該流派將小兒便秘分為實熱秘與虛寒秘兩類。治療實熱秘方取平肝、清胃、退六腑、清大腸;治療虛寒秘方取揉外勞宮、清補脾、運水入土、清補大腸[16]。褚付英[17]應用三字經流派推拿治療小兒便秘79例,治愈72例,好轉7例;其中實熱便秘60例,虛寒便秘19例,經1~6次治療均獲效。陳海燕等[18]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運用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結合中醫(yī)辨證分型,實證便秘清大腸,清六腑,清胃,推下七節(jié)骨;虛證便秘清補脾,清補大腸,揉二馬穴,每天1次,每穴推拿150次,嬰幼兒每穴推拿100次,7d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為73.3%,觀察組患兒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

2.3 張漢臣小兒推拿流派

張漢臣為張漢臣小兒推拿流派的代表性人物,1925年拜本縣小兒推拿名醫(yī)艾老太為師,由此致力于小兒推拿事業(yè)。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推拿風格和流派[19]。張老曾撰《小兒推拿學概要》一書,在小兒推拿方面有其獨到的見解。張漢臣流派的主要學術特點是:第一,推崇稚陰稚陽,注重“扶正”“補瀉兼治”。該流派的最大特點是:“治病求本”,強調“扶正”,以助祛邪,嚴守“補虛扶弱”和“補瀉兼治”的原則治法[14],創(chuàng)立小兒推拿“扶正”派。第二,注重望診,擅長望神、色、形、發(fā)和苗竅,尤其擅長望鼻及“滯色”。根據“望神”了解疾病的預后和轉歸;“望形”辨虛實及父母身體狀況;“望發(fā)”預知先、后天生長發(fā)育營養(yǎng)情況;“望面色及光澤”判斷病變所在,五色鮮、陳表示疾病的深淺;“望苗竅”包括望目、耳、口、鼻、前后陰,通過五官的形態(tài)及色澤,辨臟腑的健康狀況。第三,該流派開創(chuàng)小兒推拿實驗先河,并利用現代實驗方法探討了小兒推拿機制,為小兒推拿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捏擠法為該派獨創(chuàng),且應用范圍廣泛,主要用于大椎穴、板門、天樞、神闕、天突穴等,起到開瘀散結、舒筋活血、透達化積的作用。該流派獨創(chuàng)四穴即腎紋、腎頂、新建、新設穴,在臨證處方時善于將功效相近或互補的兩個或三個穴位進行配伍,形成“術對”或“術組”,以提高臨床效果。

該流派將小兒便秘分為熱秘與冷秘兩種證型。治療熱秘主穴用推四橫紋、推清肺金、退下六腑、揉陽池,配推清板門、推補腎水、推清天河水、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馬;治療冷秘主穴用推補腎水、推補脾土、揉一窩風、揉外勞宮、捏擠神闕穴,配揉小天心、推四橫紋、推清肺金穴[20]。

2.4 海派兒科推拿

海派兒科推拿流派的代表性人物當數金義成,他主要研究推拿發(fā)展史、推拿歷代文獻,學習歷代小兒推拿醫(yī)家之所長,并結合自身多年臨床經驗,創(chuàng)立了“道法術”完備的小兒推拿學術流派,著有《小兒推拿》《中國推拿》等書籍。海派兒科推拿學術特色在于兼收并蓄,著重創(chuàng)新。該流派的學術思想是:第一,強調八法之外,通法為要,除了傳承“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外,還強調“通”法的應用,提示推拿能使“寒熱咸和”起到“開達抑遏、疏通氣血、開關利氣”的作用。第二,穴部推拿,點面并重,提出了穴部“穴部”的觀點。第三,界定了小兒推拿主要針對6周歲以下兒童,3周歲以內療效更佳。第四,根據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的理論原理,以痛為腧,通過在痛點處進行治療,以達到祛除病痛的目的[21]。手法上,除繼承傳統(tǒng)的八法外,還融入了上海地方的一指禪推拿、滾法推拿、內功推拿等三大流派的手法,并稱為“推拿十六法”[22]。

該流派將小兒便秘分為虛秘與實秘兩類。治療便秘基本方取揉中脘、摩腹、揉龜尾、推下七節(jié)骨,實秘者加清脾胃、清大腸、退六腑、按弦走搓摩、揉天樞;虛秘者在基礎方上加補脾胃、清大腸、推三關、揉天樞、捏脊、按揉足三里[23]。韓雅欣[24]運用海派推拿治療小兒氣機郁滯型功能性便秘,選穴為揉中脘、摩腹、揉龜尾、推下七節(jié)骨、清補脾胃、清大腸,每天治療1次,6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總有效率為88.24%,證明海派推拿治療小兒氣機郁滯型功能性便秘療效滿意。施明杰[25]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運用海派推拿結合中醫(yī)辨證分型治療兒童脾虛瀉,對于脾臟虛所致的腹瀉,采取以下方式:沾取少量蔥姜水或者冬青膏在指腹表面的脾經處做旋推約300次,之后是食指橈側的大腸經部位由指尖推向指根的方向約100次;外勞宮穴,位于中指所對應的外側手背,按揉約50次;三關穴,位于前臂橈側,自陽池到曲池成一條線,用劍指自陽池推向曲池300次;足三里部位揉捏50次左右,之后是脊柱部位捏3~5次??傆行蔬_96%,表現出一定的治療效果。

2.5 劉開運小兒推拿流派

湘西劉氏小兒推拿可追溯起源至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創(chuàng)建于19世紀70年代,具體沿革如下:據《劉氏族譜》記載,劉氏小兒推拿始源于清朝御醫(yī)劉杰勛(具體生卒年月不詳),其因精通兒科,擅長運用推拿治療小兒疾病喜負盛名,使民間流傳的小兒推拿登上宮庭大雅之堂,后因躲避戰(zhàn)亂(太平天國運動)而落戶湘西永綏(現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其子劉寶三(大約1830~1891年),承繼父業(yè),研習小兒推拿術,并將小兒推拿術與湘西當地的苗醫(yī)推掐術充分融合,于19世紀70年代創(chuàng)建了獨具苗醫(yī)特色的“湘西劉氏小兒推拿”,應診臨床,屢獲奇效。但憾于沒有留下任何著作。劉寶三的侄子劉家成(1874~1943年)自幼跟隨叔父學習中醫(yī),得其真?zhèn)?繼承了劉氏小兒推拿術,成為當地擅長用推拿治療小兒疾病的名醫(yī),但其仍未將劉氏小兒推拿理論及手法系統(tǒng)整理,著書立論。真正將劉氏小兒推拿流派發(fā)揚光大的是劉家成之子——劉氏小兒推拿流派第四代繼承人、湖南吉首大學醫(yī)學院針灸推拿系(原湘西自治州衛(wèi)生學校中醫(yī)聯組)副教授劉開運先生[26]。

劉老博覽群書,勇于創(chuàng)新探索,將漢、苗醫(yī)藥融于一爐,著有《小兒推拿療法》一書,為湘西小兒推拿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該流派的主要學術思想[27]以辨證取穴,歸經施治為核心,注重體質,補瀉制宜;五經為主,配穴精當;開闔相配,通調陰陽。手法上,注重整體套路,細微差別,該流派創(chuàng)立基本操作流程:開門-上肢部-胸腹部-腰背部-下肢部-關門。針對不同患兒的體質、疾病的虛實和寒熱等具體情況辨證施治,整體套路高度統(tǒng)一,具體細節(jié)精妙而奇巧。推拿手法異于其他各家,醫(yī)者在小兒手指螺紋面上順時針旋轉推動為補法,由指端直推向指根為清法[28]。具體操作上以推、揉、按、拿為主,摩、運、搓、搖、掐、捏6法為輔,構成經典“小兒推拿十法”[29]。推拿時以開門穴即開天門、推坎宮、推太陽、掐總筋、分手陰陽為起始穴,五經每人每方必做,脾經以補為主,腎經只補不清,肝經只清不補,心經以清為主,肺經可清可補,并且總結了“補三抑一法”、“清四補一法”等簡便易行的法則。關門穴即拿按肩井或按肩井為結束穴,有屏閉經穴,防止真氣外泄之意。劉氏善于思考與總結,創(chuàng)立了獨特的復式手法,有推背法、推腹法、推胸法和三大退熱手法即水底撈明月、大推天河水、打馬過天河。

該流派將小兒便秘分為實秘與虛秘兩種類型。治療實秘主穴用推推五經:先清脾經,后補脾經,再清肝經,后清肺經,清心經,最后補腎經。配穴選清大腸,推六腑,推三關,推中脘(用消導法)、揉臍、摩腹,按揉足三里,揉龜尾,推下七節(jié),推揉肺俞至發(fā)紅,按肩井。治療虛秘主穴選用推五經:補脾經,清肝經,先補心經再清心經,補肺經,補腎經。配穴取摩腹,揉中脘(用補中法),揉臍、丹田,揉龜尾,按揉足三里,捏脊,按肩井[30]。劉亮晶等[31]運用劉開運教授的“五經配伍”為主的清瀉手法輔以其它特色穴位的推拿療法治療各個證型小兒便秘型IBS,結果總有效率達97.06%。證明湘西劉氏小兒推拿治療便秘型IBS療效確切,且具簡、便、效、驗、廉的特點,值得臨床廣泛運用。雷建波[32]采用湘西劉氏五經推治中的“補三抑一”法治療小兒脾虛型泄瀉,總有效率為90%,證明湘西劉氏小兒推拿效果更顯著。

2.6 小兒捏積流派

北京地區(qū)的小兒捏積流派,其創(chuàng)始人是馮泉福,北京人。其父馮沛成及祖父皆業(yè)醫(yī),精通小兒捏積術。馮泉福是馮氏捏積術的第4代傳人,其醫(yī)德醫(yī)術聞名遐邇。無論于醫(yī)務界或患者中,他的名字早已被“捏積馮”取而代之。馮泉福幼時即受其父醫(yī)學思想的熏陶,20歲時隨父親開始學習捏積,1928年獨立行醫(yī),1959年調入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兒科工作,并始終負責兒科的捏積工作[33]。該流派的學術思想主要有:第一,脾胃為后天之本,脾虛成疳,脾健體健,脾安則臟安。第二,內治外治作為治療疾病的兩種方法各有千秋,二者結合更能使臨床療效得到提升。第三,重視人的陽氣,注重溫補。手法上,該流派有獨具特色的馮氏捏脊術。該手法以捏拿小兒脊背,激發(fā)陽氣,推動全身氣血運行,來達到治療小兒疾病的目的[34]。該流派的基本手法包括推、拿、捏、捻、放、提、按、揉八法。馮老運用捏脊療法治療的疾病范圍廣泛,心肝病證,則主要刺激心俞、肝俞、厥陰俞、氣海俞、腎俞、肺俞;脾胃病癥,重點刺激大腸俞、胃俞、脾俞、三焦俞、肝俞、膈俞等;腎系病癥,重點刺激腎俞、肺俞、膀胱俞等。在捏脊期間,馮氏注重將內外療法相結合,內治有馮氏消積散,外治有馮氏化(消)痞膏[35],二者結合效果更佳。

該流派將小兒便秘分為積滯化熱證、病后腸道津液不足證、氣郁血虛證三類。治療便秘的基本手法為馮氏捏脊法,根據不同證型分別予以不同的穴位推拿。積滯化熱證在捏脊基礎上加清大腸、退六腑、推四橫紋、揉龜尾;病后腸道津液不足證加補脾經、運內八卦、推四橫紋、退六腑、摩腹、揉天樞、揉中脘、清大腸、揉足三里、揉龜尾;氣郁血虛證加補脾經、推四橫紋、摩腹、揉天樞、揉中脘、揉足三里、揉龜尾[36]。鄭軍等[37-38]用馮氏捏積療法治療小兒積滯、小兒厭食癥,療效滿意。廖品東等[39]用馮氏捏積療法治療小兒腹瀉,并與西藥思密達作對比,二者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捏積組對6~12月齡小兒及傷食泄的療效優(yōu)于思密達。

3 小結

通過對六大小兒推拿流派治療便秘的文獻梳理,可見除了小兒捏積流派,其他五大流派均把小兒便秘分為實秘、虛秘兩種類型,而小兒捏積流派將小兒便秘分為積滯化熱證、病后腸道津液不足證、氣郁血虛證三類。對比六大流派治療便秘的選穴可知,六大流派治療小兒便秘首選的特定穴為大腸經,實證時選取清大腸頻率最高,其次是退六腑、摩腹,虛證時選取補脾經、按揉足三里的頻率最高,其次是揉中脘、揉天樞、揉龜尾。通過對穴位分布的分析比較,可以看出六大流派治療小兒便秘主要以上肢部和腹部為主;其次是背部腧穴,而下肢部和頭項部取穴相對較少。小兒推拿治療便秘主要是運用手法刺激穴位,增強和改善臟腑功能,疏通臟腑經氣,使氣血陰陽平衡,從而治療便秘。便秘通常分為虛秘、實秘兩類,虛證多因氣血虛弱,津液不足;實證多因燥結氣滯。清大腸能清利腸腑,蕩滌腸腑邪熱積滯;退六腑清熱通便;摩腹能健脾和胃,理氣消食;補脾經、按揉足三里、揉中脘能健脾調中,益氣養(yǎng)血;揉天樞可疏調大腸,理氣消滯;揉龜尾能通調督脈之經氣,調理大腸。

六大小兒推拿流派均有自身獨特的診療思想和手法特點,各流派在保留各自診療特色的基礎上,也可融合各家之長,在學術思想及診病思路等方面進行溝通探討,互相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共同為推拿治療小兒便秘以及在培養(yǎng)小兒推拿人才方面作出貢獻。目前推拿治療小兒便秘的研究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如相關的臨床報道和基礎研究還很少,研究機制也不多,有關的動作手法規(guī)范不統(tǒng)一,科研設計欠規(guī)范等。推拿治療小兒便秘還有很多待挖掘、整理的寶貴經驗,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需要后人不斷規(guī)范手法。小兒推拿作為一種獨特的中醫(yī)外治療法,可發(fā)揮“以指代針”、“以手代術”的作用,治療便秘安全、無痛、無副作用,符合小兒的生理特點,患兒及家屬接受度高,可在臨床中大力推廣應用,以期造福更多的患兒。

猜你喜歡
大腸流派手法
大腸憩室是什么病
層遞手法
畫與理
大腸變懶了
大腸變懶 了
七步洗手法
趙建忠《紅學流派批評史論》序
百川何以爭流
——關于戲曲流派傳承的再討論
莫以【流派】論得失
專題·21世紀中國現代詩群流派大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