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升云 楊帆 王攀 駱海波 周利琳 望勇
腎毒蛾(CifunalocuplesWalker)又名豆毒蛾、大豆毒蛾、腎紋毒蛾等,屬鱗翅目毒蛾科,國內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等地區(qū),國外分布于朝鮮、日本、越南、印度、俄羅斯等國家,寄主達200余種,為害多種蔬菜、果樹、經濟作物、觀賞植物以及林木,主要包括豇豆、菜豆、蠶豆、豌豆、大豆、小豆、綠豆、棉花、苜蓿、蘆葦、荻、茶、櫻桃、梨、蘋果、棗、山楂、柿、月季、櫻花、海棠、薔薇、桂花、溲疏、榆、柳、櫸及紫藤等植物[1,2]。江堯樺[3]在江蘇連云港發(fā)現豆毒蛾嚴重為害茭白,歐克芳等[4]首次在湖北武漢發(fā)現為害千屈菜,劉媛媛等[5]在湖北洪湖、仙桃發(fā)現為害蓮藕。2019-2022年,筆者在湖北武漢發(fā)現腎毒蛾為害蓮藕及茭白,其是蓮藕上為害嚴重的鱗翅目害蟲之一,也為害蠶豆、菜用大豆、梨、蘋果等蔬菜與果樹。
以幼蟲取食蓮藕葉片,初孵幼蟲啃食葉片僅留表皮,稍大分散為害,并將蓮藕葉咬成孔洞、缺刻乃至僅剩主脈,影響蓮藕的產量以及觀賞價值。
體長15~20 mm,黃褐至暗褐色。雌成蟲觸角櫛齒狀,復眼球狀,棕黑色,頭部與前胸背面密布黃褐色鱗毛;前翅灰褐色,內橫線、中橫線、外橫線和緣線深褐色,線內側、外側或兩側附白色點狀鱗片,基線與中橫線間前緣端暗褐色,后緣端黃褐色,中橫線與外橫線間灰褐色,近前緣有一黃褐色腎形斑,腎形斑向翅外緣直至亞緣線黃褐色,在外橫線與亞緣線之間形成3個黃褐色長多邊形斑,外橫線與亞緣線后半部暗褐色,亞緣線到翅外緣灰褐色;后翅淡黃褐色;足灰褐色,前足前伸,布滿長鱗毛。雄成蟲較雌成蟲略小,體色較為鮮艷,觸角羽毛狀,前翅黃褐色,翅紋線棕褐色,斑紋棕黃色。
圓球形,頂部中央下凹,直徑0.83 mm,初產淡青綠色,后變至乳白色,塊產。
5齡。1齡頭部棕褐色,胸部乳白色,前胸背板前緣側角各具1個黃褐色瘤狀突起,其上散生前伸長毛,前緣中央具2個棕褐色彎月斑,內各有1個黃褐色瘤狀突起,其上有前伸的毛束;中、后胸各具1排8個毛瘤,胸足黑色;腹部前4節(jié)黑褐色,第5節(jié)乳白色,其余各節(jié)黃褐色。各節(jié)毛束體毛長短不一,較稀疏。
2齡頭殼黑褐至黑色;前胸背板前側角黑色長毛束斜向前伸,其末端膨大;中、后胸及腹部第5節(jié)乳白色,背部白色體毛發(fā)散狀聳立,兩側體毛平伸、黑白相雜,以白色為主;腹部前4節(jié)黑褐色,背部體毛較長且密,兩側體毛黑白混雜、以黑色為主。各節(jié)毛束體毛較為濃密,兩側平伸毛束沒有明顯長短區(qū)別。
3齡前胸背板前側角瘤狀突起明顯,各具10~15條黑褐色長毛;腹部前4節(jié)背板體毛棕色、棕褐色,前2節(jié)側板棕褐色水平毛束長而密,第3節(jié)水平體毛褐白混雜,從背部看,棕色、棕褐色毛束區(qū)域呈三角狀;第6、7節(jié)背板各具1個黃褐色外凸圓形翻縮腺。
4齡前胸及第9腹節(jié)各有1對斜伸的黑色毛束,前者最長;中、后胸背面4個毛片淡黃色,其上著生粗而硬的銀白色短體毛,側面4個著生黑白雜色長體毛;腹部前4節(jié)背板密布棕色、棕褐色體毛,前2節(jié)側板著生棕褐色、黑褐色體毛,長度最長,第3節(jié)側板以后著生水平體毛,黑白混雜,以白色為主;第8節(jié)背面黑色毛束斜向后上方延伸。
5齡體長約40 mm;頭部黑褐色,有光澤,上生較長的黃褐色次生剛毛;唇基乳白色,上唇棕黃色;觸角基部乳白色,末端棕黃色;前胸背板前側角各有一黑色大瘤,上具斜向前伸的長毛束,其余各瘤褐色,上生白褐色毛。體黑褐色,亞背線和氣門下線為橘黃、黃白色、黃褐色間斷的線;第1~4腹節(jié)背面各有1個暗黃褐色短毛束,中間長而黑、四周短而棕黃,第1腹節(jié)、第2腹節(jié)側面有1對向兩側平伸的黑毛束,第3腹節(jié)為褐白相雜,腹部第6、7節(jié)背板各具1個黃褐色外凸的圓形翻縮腺;第8腹節(jié)背面有黑褐色毛束;胸足黑褐色。
長橢圓形,長約20 mm,金黃至棕褐色,背面疏生淺黃或白色長毛,腹部前4節(jié)背板上具灰色膿狀瘤突;觸角區(qū)寬大外凸,腹部末端具臀棘;氣門黑褐色,長橢圓形。雌蛹比雄蛹略粗大。外被體毛織成的疏松黃褐色橢圓形繭。
湖北武漢1年發(fā)生3代,安徽來安3代,上海2~3代,浙江5代,孫興全等[6]報道以老熟幼蟲越冬,王宗典[7]、胡淼等[8]報道以低齡幼蟲越冬。歐克芳等[4]研究表明,湖北武漢以低齡幼蟲在雜草或枯葉中越冬,翌年3~4月開始為害,5月初越冬代成蟲出現,5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卵孵化盛期,7月下旬第2代卵孵化,8月為幼蟲為害盛期,9月上旬第3代卵孵化,10月下旬開始越冬。
成蟲晝伏夜出,白天靜止不動,靜止時,前足平行前伸,與體軀在一條直線上。有趨光性。多在夜晚羽化、取食、交配和產卵。雄成蟲羽化時間略早,雌成蟲羽化1天后即可交尾產卵,每次產卵40~200粒,卵塊產于蓮藕葉正面。初孵幼蟲有取食卵殼習性,吐絲群集為害,僅留網狀表皮,成開天窗狀;2齡后開始分散取食,將葉片吃成缺刻和孔洞,4齡后進入暴食期,嚴重時只留下葉脈。老熟幼蟲在葉背部吐絲粘連葉片,并將脫落的體毛編織成粗疏的繭,繭內化蛹。
在田間壟埂設置殺蟲燈誘殺成蟲,每1 hm2設置1盞。低齡幼蟲群集為害,可人工摘除。
低齡幼蟲期,選擇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2 000倍液、10%溴氰蟲酰胺可分散油懸浮劑2 000倍液、10%蟲螨腈懸浮劑2 000倍液或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進行必要試驗后噴霧施用。注意葉片正面需著藥均勻,根據發(fā)生情況可進行挑治,10天后視蟲情進行第2次用藥??商砑佑袡C硅等助劑以增加農藥展著性,提高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