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麗釋子山《夾注名賢十抄詩》為中心"/>
郭殿忱 金成林
1. 北華大學文學院 吉林吉林 132013;2. 北華大學外國語學院 吉林吉林 132013
元代西域?qū)W者辛氏,因仰慕中原詩人劉長卿,便以其表字“文房”為名,撰寫了一部享譽中外的名著《唐才子傳》。其中《雍陶傳》稱:“陶字國鈞,成都人。工于詞賦。少貧,遭蜀中亂后,播越寄旅?!桶四觋悓挵襁M士及第,一時名輩咸偉其作。……大中六年,授國子毛詩博士?!笾心龃毯喼?,時名益重,自比謝宣城、柳吳興,國初諸人詩奴耳?!盵1]1624
古籍未載雍陶生卒年,聞一多先生撰《唐詩大系》時按斷為(公元805—?)[2]398。依《資治通鑒·唐紀》載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 年)“十一月丙申,西川節(jié)度使杜元穎奏南詔入寇?!录何?,南詔寇東川,入梓州西郭?!U留成都西郭十日……乃大掠子女、百工數(shù)萬人及珍貨而去。蜀人恐懼,往往赴江,流尸塞江而下”[3]2508。如按聞先生之說推斷,雍陶時年二十四歲,遭此戰(zhàn)亂并非《唐才子傳》所言“少時”。對此戰(zhàn)亂雍陶作有《初出成都聞哭聲》《過大渡河蠻使許之泣望鄉(xiāng)國》《出青谿關(guān)有遲留之意》《別嶲州一時慟哭云日為之變色》《入蠻界不許有悲泣之聲》,總題為《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
又,雍陶及第,應在文宗大和八年(834),而非《唐才子傳》所言“太和八年”,見清儒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四十二[4]782。據(jù)當代蜀籍學者周嘯天、譚優(yōu)學等人梳理雍陶詩得出的結(jié)論:其及第后曾游歷兗州、蔚州,渡桑干河至塞上。本文首論之《塞路初晴》即為當時所作。
《唐才子傳》所言雍陶大中末出任簡州刺史,亦有誤。宣宗大中十三年(859)薨。而《新唐書·藝文志》載:“(雍陶)大中八年,自國子毛詩博士出為簡州刺史。”[5]1612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從之?!锻跚G公唐百家詩選》所載“大中中終簡州刺史”,也與《唐才子傳》(1958 年點校本)《唐才子傳校箋》《唐才子傳箋證》諸本相抵牾。北京大學已故教授周紹良云:“雍陶任雅州,乃任簡州后事,集中有《盧岳閑居十韻》……《才子傳》據(jù)此謂陶‘閑居廬岳,養(yǎng)疴傲世,與塵事日冥?!笳`。按陶生平似未曾涉足贛州,焉能至匡廬養(yǎng)疴。此‘廬山’乃雅州郡名,詩題‘盧岳’乃指雅州盧山,非‘匡盧’……《太平寰宇記》卷七七《雅州》:‘盧山縣,屬雅州,以界內(nèi)盧奴山為邑之名?!盵1]1633
雍陶詩不僅被時人推崇,還被高麗國學者選入《十抄詩》一書中,惜域外漢字與中土略有區(qū)別,今在轉(zhuǎn)換的規(guī)范漢字下加橫線標出,可供讀者參照比對。
《十抄詩》問世后,又有名僧子山作夾注編成《夾注名賢十抄詩》,勾稽經(jīng)史子集諸書尤多。惜其寄居寺中,又系祝圣余暇寫作,故魯魚亥豕類訛誤在所難免。復旦大學查屏球先生據(jù)韓國奎章閣抄本加以整理(以下稱整理本),然校改之處無多。今以芳村弘道所編日本陽明文庫藏刊本(以下稱刊本)加以比對,進而據(jù)所引原書予以校補,從而給世人一個新的版本,更好還原、理解雍陶詩,更有益于中外學術(shù)交流。
《十抄詩》選錄雍陶十首七律前,簡介云:雍端公詩《唐·藝文志》載“《雍陶詩集》十卷。字國狀,大中八年,自國子毛詩博士出為簡州刺史”[6]59。校補:端公,為侍御史之別稱,雍陶任此職,未見史書記載。但劉得仁有《送雍陶侍御赴兗州裴尚書命》詩,為確證[7]1391。從《新唐書·百官志》得知,侍御史官班為從六品下階,故此應為升任正五品下階國子博士之前的任職。另,今本《新唐書·藝文志》作“字國鈞”,是[5]1662。古人名、字在釋義方面連屬?!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載:“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8]2477《索隱》張晏云:“陶,冶;鈞,范也。作器,下所轉(zhuǎn)者名鈞?!贝藓圃疲骸耙遭x制器萬殊,故如造化也。”
《夾注名賢十抄詩》(以下省稱《夾注》)又引北宋初楊侃所撰《職林》(已佚):“御史之職有四。云云。監(jiān)察以下職事及進名改轉(zhuǎn)臺內(nèi)之事悉主之,號為臺端,他人稱之端公。知其雜事者,謂之雜端?!毙Qa:《新唐書·百官志(三)》載“御史臺,其屬有三院:一曰臺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jiān)察御史隸焉?!逃妨耍瑥牧废拢A)。掌糾舉百寮及入閣承詔,知推、彈、雜事?!_內(nèi)事顓決,亦號臺端”[5]1235。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帶雨痕。
新水亂侵青草路,殘云猶傍綠楊村。
胡人羊馬休南牧,漢將旌旗在北門。
行子喜聞無戰(zhàn)伐,閑看遊騎獵秋原。[9]56
此詩錄自當代日本學者芳村弘道編,汲古書院本《十抄詩》。內(nèi)中多俗體、異體、碑別字,特在字下劃橫線加以標識,供讀者對照。
詩題,《唐詩品彚》(以下省稱《品彚》)作《晴詩》[10]755?!度圃姟窂闹甗7]1311。閱全詩得知:題中有“塞路”為佳。
“天昏”,《品彚》作《天昬》?!盎琛e”今為正異體字。見1955 年國家公布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下文所言正異體字,除加說明者外,均據(jù)此表。
“殘云”,《品彚》《全唐詩》均作“殘煙”,是。因為有村落,向晚時分當然有炊煙飄散?!短圃妱e裁集》(以下省稱《別裁》)作“殘煙”[11]520。“煙、煙”今亦為正異體字。
“猶傍”,古漢語中“傍”常與“旁”通用,讀平聲。有時亦讀仄聲,作接近之意。此詩為平起(虹)首句入韻(昏)格式,第四句應為: 平平 仄仄仄平平?!鞍睉x仄聲,類今“依傍”也。
明清之際的文壇怪杰金圣嘆評點此四句曰:“此雖寫晴,然言外實是寓意邊事。言晚虹在東,斜日在西,獨有塞天其色未快,因特出大判云一半未放人意也。‘新水’句亦寓新恩已沛,‘殘煙’句又寓余憂未靖,此皆‘一半山川’四字中之深憂遠慮也。”[12]369
“胡人”句下,《夾注》引沈休文《昭王碑》:“駝馬不敢南牧?!弊ⅲ骸啊哆^秦論》:‘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校補:沈約碑文全稱作《齊故安陸昭王碑文》[13]816,注文為李善所撰。
“漢將”句下,《夾注》引《選·霍將軍詩》:“擁旄為漢將?!薄氨遍T”見《選·出自薊北門行》。校補:按是書體例,《選》即指梁昭明太子所編我國首部詩文總集《文選》。又,《霍將軍詩》,實虞子陽(羲)《詠霍將軍北伐》詩?;魧④姡礉h武帝時名將霍去病。另,《出自薊北門行》為鮑明遠(照)《樂府詩八首》之二。李善注:“《漢書》曰:薊,故燕國也?!盵13]402
“遊騎”,《別裁》作“游騎”?!坝?、遊”今為正異體字。但需說明:舉凡涉水事物,如游泳,江河之上下游,無論古今皆不可寫作“遊”字。又,“騎”有平仄二聲,此處按格律應讀去聲,為一人一馬之意。另,“秋原”之原字,與“昏、痕、村、門”同在中古“十三元”韻,與今日音韻不同。
金圣嘆評點后兩聯(lián)曰:“此詩題是《詠晴》,乃前解因帶有‘塞天昏’之三字,人亦遂窺其是安邊新喜,然實則筆筆皆細寫晴色也。至此后解竟忍俊不住,一口直吐出來??此敖猹q寫憂,此解純寫喜,固已更忍不住也?!笔穼嵤牵盒诔c奚、黨項、回紇、吐蕃有過一段雖短暫卻十分珍貴的休戰(zhàn)。百姓的和平生活在詩人筆下得以反映。
夜沐晨梳小鏡清,白簪烏帽喜頭輕。
郗髯新洗塵千點,潘鬢初驚雪一莖。
下位枉逢天子圣,閉門虛值太行平。
壯心未展顏先變,羞執(zhí)儒書訓學生。[9]57
詩題,《夾注》作《自左輔書佐授學官始有二毛之嘆因示大學諸生》。此題內(nèi)容更為豐滿。
題下,《夾注》引《漢書》:“右扶風、左馮翊、京兆尹是為三輔。”校補:左馮翊一職系漢武帝太初元年由左內(nèi)史改稱(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14]294。張晏注云:“馮,輔;翊,佐?!庇?,書佐,為主辦文書的佐吏。此條,可補雍陶任博士前的仕歷。另,二毛指白發(fā)摻入黑發(fā)間。詳下“潘鬢”釋文。
“郗髯”句下,《夾注》引《世說》:“郗超有奇才,為司馬桓溫所眷,為記室參軍。為人多髯,荊州人謂之髯參軍?!毙Qa:《世說新語箋疏》(以下省稱《箋疏》)作“王珣,郗超竝(并)有奇才,為大司馬所眷拔。珣為主簿,超為記室參軍。超為人多須,珣狀短小。于時荊州為之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15]723?!豆{疏》引程炎震云:“《晉書·郗超傳》作‘府中語曰’。此荊州字誤。珣弱冠從溫,已移鎮(zhèn)姑蘇,不在荊州矣?!?/p>
“潘鬢”,典出《文選·潘安仁〈秋興賦序〉》:“晉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崩钌谱ⅲ骸笆哪辏瑫x武帝太(泰)始十四年也(即公元278 年)。”[13]192唐代詩人元稹亦云:“寧牛終夜永,潘鬢去年衰?!弊宰ⅲ骸坝嘟衲晔既q,去已生白發(fā)。”
“閉門”句下,《夾注》引《十道志》:“洛州有太行山?!毙Qa:《新唐書·地理志》載“河南府河南郡,本洛州,開元元年為府”[5]982。前秦初置,治所在宜陽縣(今河南宜陽西),唐初改河南郡置,治所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秺A注》又引《尸子》:“太行,牛之難;龍門,魚之難;以德報怨,人之難?!毙Qa:《尸子》一書,為戰(zhàn)國時代尸佼所撰。南宋尤袤《遂初堂書目》尚有著錄,明清已散佚?!秺A注》能引用,說明已傳至高麗國,值得珍視。《夾注》又引《選·廣絕交論》:“世路險巇一至於此,太行、孟門豈云嶄絕?!毙Qa:今本《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嗚呼! 世路險巇,一至於此,太行、孟門,豈云嶄絕”?李善注:“盧諶詩云:‘山居是所樂,世路非我欲。’《楚詞》曰:‘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蕪穢而險巇?!跻菰唬弘U巇,猶顛危也!孟門、太行二山名也。《史記》曰:‘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也?!盵13]760按:孟門山,在今山西吉縣西,綿亙黃河兩岸,位于龍門之北,又稱“龍門上口”,即壺口山,實為山西之隘道。
靜愛南猿依北客,野情閑思兩同幽。
一離連臂巴江遠,幾度斷腸秦樹秋。
頸鏁向風吟似咽,貌禪當月坐如愁。
歸山須待成功后,撼果搖花恣爾游。[9]57
“一離”句下,《夾注》引梁高祖《孝思賦》:“猿連臂而下飲?!毙Qa:梁高祖,是梁武帝蕭衍的廟號。撿覈《全梁文》所錄《孝思賦》并未見此句。蕭衍三十九歲登基,八十六歲餓斃,執(zhí)政近半個世紀,所作詩、賦、制、詔、敕、令、書、序、箴、銘甚多。作為皇太子,蕭統(tǒng)竟一篇未選,足證其文品的純真,同時也彰顯其人品之特質(zhì)。《夾注》又引《十道志》:“山南道有巴縣。”注:“水如巴字故也?!毙Qa:巴縣隸屬渝州,在劍南道而非山南道。見《新唐書·地理志(六)》[5]1091?!妒乐尽芬嘣疲骸坝逯莅涂h?!盵16]《三巴記》載:“閬水東南流,三折如巴字,故曰三巴?!?/p>
“幾度”句下,《夾注》引《世說》:“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佐中有得猿子,其母緣岸哀號,行數(shù)百余里,遂上船,便氣絕。視其腹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比龒{長百里,兩岸連山,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常有孤猿長嘯引清,漁者歌云云。校補:《世說新語》稱桓公者有玄、沖、溫三人,此為桓溫,應加注以區(qū)別之?!叭龒{長百里”至文末,乃引自《荊州記》,系“有得猿子”下之注文[15]864。又,李白詩云:“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笨少Y參閱。
“頸鏁”,今作“頸鎖”?!版i、鏁”為正異體字?!邦i、鎖”為簡化漢字?!懊捕U”,陽明文庫刊本作“皃禪”[9]274?!稘h書·王莽傳下》顏師古注:“皃,古貌字。”
“歸山”句下,《夾注》引《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毙Qa:語出《老子·道經(jīng)·第九章》,魏源《老子本義》為第八章。其注:“碑本作‘名成,功遂,身退。’王弼作‘功遂身退’。李約本‘名’作‘事’。此從《淮南子》所引?!盵17]31
桃李花開似綺羅,美人春意惜我多。
王孫未買千金笑,弟子空傳一曲歌。
數(shù)點淚痕當素臆,兩條愁色上青蛾。
佳期寂寞風光晚,卻羨雕樑燕有窠。[9]58
“王孫”句下,《夾注》引鮑明遠詞(整理本作“詩”,是。):“齊謳秦吹盧女弦,千金雇夫買芳年。”校補:《樂府詩集》卷五十五《鮑參軍詩注》卷二《代白纻曲》之二作“齊謳秦吹盧女弦,千金顧笑買芳年”[18]801為佳?!秺A注》又引崔骃《七依》:“回顧百萬,一笑千金?!毙Qa:崔骃,字亭伯,涿郡平安人。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齊名。“回顧”上句為“調(diào)歡欣以解容”,“千金”下句為“振飛縠以舞女袖,裊細腰以務抑揚”[19]422,均與美女有關(guān)。
“弟子”句下,《夾注》引《詩史》:“南內(nèi)開元曲,當時弟子傳?!毙Qa:《詩史》乃《黃氏補千家集注杜工部詩史》的簡稱。詩句出自《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南內(nèi),即興慶宮。因在花萼樓東內(nèi)之南,故名。白居易《長恨歌》亦云:“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毕到裎糁畤@也。
又“淚”(形聲字),今為“淚”(會意字)之異體字。
“卻羨”,《夾注》整理本作“卻羨”,是。校補:《說文·?部》收“羨、盜”二字。釋“羨”曰:“貪欲也。從?(按:即今涎字)從羑省?!睂嵸|(zhì)上是個從羊,從?,?亦聲的會意兼形聲字,即見到美食羊肉就饞得流口水。待到口水流滿杯盞,就要去偷,去搶,是為“盜”。而今簡化字成了“次羊、次皿”只減少一筆,漢字神韻一掃而光!實為文字簡化工作中的一處敗筆[20]。
“樑”,《夾注》刊本作“梁”,是?!皹拧?,乃畫蛇添足也?!把唷?,《全唐詩》作“鷰”?!把?、鷰”今為正異體字。
帝子春歸入鳳城,錦車千兩照花明。
幾年馬上烏孫思,一日琴中蔡琰情。
湯沐別開加舊號,笙歌重奏變新聲。
圣朝永絕和親事,萬國如今賀虜平。[9]58
詩題下,《夾注》引《唐書·諸公主列傳》:“安定公主,憲宗女,始封大和。下嫁回鶻崇德可汗。會昌三年來歸?!毙Qa:《新唐書·列傳第八·諸帝公主》載憲宗十八女“定安公主,始封太和。下嫁回鶻崇德可汗。會昌三年來歸。詔……告景陵。(公)主次太原,詔使勞問係途,……至京師,詔百官迎謁再拜?!撼假R天子。又詣興慶宮。明日(公)主謁太皇太后。進封長公主,遂廢太和府”[5]3668,禮遇崇隆。
“帝子”句下,《夾注》引《楚詞》:“帝子降兮北渚?!蓖跻葑ⅲ骸暗?,謂堯也?!毙Qa:句出今本《楚辭·湘君》王逸章句“帝子,謂堯女也。降,謂下也。言堯二女娥皇女英隨舜不返,沒于湘水之渚,因為湘夫人。(洪興祖)補曰:此言帝子之神降於北渚,來享其祀也。帝子以喻賢臣”[21]111。《夾注》又引李嶠單題詩注:“秦穆公女吹簫下鳳,因號丹鳳城?!毙Qa:翻檢《全唐詩》李嶠卷單題詩《簫》《鳳》《城》均不見此注文。域外存之,實屬吉光片羽也!
“錦車”句下,《夾注》引漢馮夫人《出塞以錦車詩》:“之子于歸,百兩御之?!毙Qa:詩句原出《詩經(jīng)·召南·鵲巢》。句意為:姑娘今天要出嫁,百輛彩車來迎娶。
“幾年”句下,《夾注》引《漢書》:“烏孫國王獻馬于漢,愿尚公主。乃遺江都王,立女細君以[與]焉。后,公主上書曰:‘年老思上,愿得歸骸骨葬漢地。’天子憫而迎。公主與烏孫男女三人俱來,至京師?!毙Qa:原文出自《漢書·西域傳·烏孫國》“烏孫以馬千匹聘,漢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以妻焉”[14]1113。陽明文庫刊本,正作“以妻焉”[9]275,較抄本的“與焉”[6]62,大佳?!秺A注》又引石季倫《王昭君詞序》:“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道路之思?!毙Qa:《文選》作《王昭君詞并序》“公主”前有一“昔”字,表示細君嫁烏孫要早于王昭君嫁匈奴。另,篇名,《藝文類聚》作《〈明君辭〉序》,《全晉文》作《〈琵琶引〉序》[19]346。
“一日”句下,《夾注》引《后漢·列女傳》:“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弊ⅲ簞⒄选队淄瘋鳌吩弧扮咭构那傧医^,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⒉徊钪?。適河東衛(wèi)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一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后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其詞云云”。校補:《后漢書·列女傳》載其“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22]811為是。又,《悲憤詩》二章,其一為長篇五言古詩,其二為騷體詩。另有《胡笳十八拍》傳世。
“湯沐”句下,《夾注》引《職林》:“鄧皇后臨朝,爵其母新野君,邑湯沐萬戶?!毙Qa:《職林》為宋代學者型官員楊侃所撰,是記述職官制度沿革的專書,惜已散佚。另,“鄧皇后”應為“鄧太后”?!逗鬂h書·和熹鄧皇紀》載:“及殤帝崩,太后定策立安帝,猶臨朝政。……永初元年,爵號太夫人為新野君,萬戶供沐邑?!盵22]76
“笙歌”句下,《夾注》引《琴賦》“新聲代起”。李善注,“漢書”:“李延年善歌,為新變之聲?!毙Qa:李善之前古人,作《琴賦》者甚多矣!如東漢馬融、蔡邕,魏嵇康,吳閔鴻,晉傅玄、成公綏等等。故引《琴賦》前應加“嵇叔夜”三字。叔夜為康之表字。
“圣朝”句下,《夾注》引《前漢·婁敬傳》:“是時冒頓單于兵強,數(shù)苦北邊。上患之,問敬。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罷于兵革,未可以武服也。冒頓殺父代立,妻群母,未可以仁義說也。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單于,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哉?可無戰(zhàn)而漸臣也?!喜荒芮查L公主,而取家人子為公主,以妻單于,使敬往結(jié)和親?!毙Qa:漢唐在處理民族關(guān)系時采取的和親政策,是在春秋時代晉國執(zhí)行“魏絳和戎”政策基礎上的發(fā)展。詳見拙文《魏絳和戎及其歷史影響芻議》。
春游曾上大羅天,游罷榮歸濯錦川。
雙淚有恩辭座主,一杯無恨別同年。
曉離孤舘星垂棧,晚渡空江雨滿船。
卻到相如題柱處,知君心不愧前賢。[9]59
詩題下,《夾注》引《摭言》:“王起門下,會昌三年及第,字居云?!笔裼袞|川、西川。校補:此句為摘引?!耙],字居云?!痹凇逗椭苘姟分骩23]23。
“春游”句下,《夾注》引《大霄隱書》:“無上大道君,治在五十五重天無極大羅天中,玉京之上。”校補:大羅天,為道家諸天之名。晉人葛洪《枕中書》云:“玄都玉京七寶山,週迴九萬里,在大羅之上。”篤信佛教的王維卻有詩云“大羅山上神仙客,濯錦江頭花柳春”,有助理解此詩。
“游罷”句下,《夾注》引譙周《益州志》:“成都織錦既成,濯于江水,其文分明,勝于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故曰‘錦水’?!毙Qa:為管理蜀錦事特設錦官,署地即稱錦官城。杜甫詩云:“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p>
“雙淚”句下,《夾注》引《摭言》:“有司謂之座主?!毙Qa:《唐摭言》卷二《述進士下篇》載此言。實指“知貢舉”的主考官,會昌三年即為吏部尚書王起。
“一杯”,《夾注》作“一盃”。“盃”為“杯”的異體字,一般情況下不再使用。
“曉離”句下,《夾注》引《漢書》:“高祖王漢中,張良辭歸韓,漢王送至褒中,良因說漢王燒絕棧道以備諸侯?!毙Qa:《史記·留侯世家》載“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瓭h王之國,良送至褒中,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耸沽歼€。行,燒絕棧道”[8]2038,與《漢書》稍異,但所注“棧道”,一也。
“滿船”,《夾注》刊本、抄本皆作“滿舡”。 舡,音xiāng,雖釋義為船,但已出離“天、川、年、賢”所押的下平聲“一先”韻,遠不如在此韻中的“船”字。
尾聯(lián)下,《夾注》引《華陽國志》:“蜀城十里有升山[仙]橋,相如題其柱曰:‘不乘高車駟馬,不復過此’。”校補:《華陽國志》為晉人常璩撰,記述梁、益、寧三州之歷史。此事,《史記》《漢書》司馬相如傳皆未載,疑小說家之言。另,整理本“升”下“橋”上,去“山”補“仙”, 刊本正作“仙”字[9]277。
誰占京華爛熳春?盧郎年少美名新。
無雙日下黃金榜,第一花前白玉人。
別馬數(shù)聲嘶紫陌,歸橈千轉(zhuǎn)入青蘋。
到門定見萍鄉(xiāng)守,來賀高堂斷織親。[9]60
詩題下,《夾注》引《摭言》:“盧肇,字子發(fā),袁州宜春人也。王起門下狀立?!毙Qa:《登科記考》載,會昌“三年癸亥(843)……進士二十二人:盧肇,狀元”[24]883?!秺A注》刊本,“狀”下字,亦近似“元”?!盃盍ⅰ?,意不可解。
“無雙”句下,《夾注》引《說苑》:“黃香博覽傳記,京師號曰:‘日下無雙,江夏黃童?!毙Qa:“京師號曰”見《后漢書·文苑傳》黃香名下[22]753。而《說苑》二十卷為西漢劉向所撰,他豈能預見后世之事?誤甚!《夾注》又引《廣記》:“貞觀初,放榜日,太宗私幸端門,見進士于榜下綴行而出,喜謂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毙Qa:《太平廣記》為宋代李昉等受詔編撰的古今小說集成。上文錄自五代王定保所撰《唐摭言》卷一《述進士上篇》:“進士榜頭豎粘黃紙四張,以氈筆淡墨袞轉(zhuǎn)書曰:‘禮部員院’四字。或曰:‘須以飛帛書之。’又云:‘象陰注陽受之狀?!毙Qa:此段文字見諸《唐摭言》卷十五《雜記》?!岸Y部員院”作“禮部貢院”為是?!盎蛟弧毕伦鳌拔幕薯曇燥w帛書之”,是。文皇為太宗之謚號。又,“飛帛”又稱“飛白”,為漢字書體之一種,特點為筆畫露白,似枯筆所書。另“榜”字,陽明文庫刊本皆作異體字“牓”。
“第一”句下,《夾注》引《晉書》:“郤詵曰:‘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毙Qa:此語為回答晉武帝之問“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云云’”[25]1443,“臣”字不可少。又,崑字為今昆之異體字?!秺A注》又引《晉書》:“裴叔則風神高邁,容儀俊美,博涉群書,特精義理,時謂玉人?!毙Qa:叔則,裴楷之表字。末句原文作:“時人謂之‘玉人’,又稱:‘見裴叔則如近玉山,映照人也?!盵25]1048
“別馬”句下,《夾注》引韓公(愈)詩“塵埃紫陌春”。校補:紫陌指帝都郊野的道路。李白早于韓公,有詩云:“高樓對紫陌,甲第連青山?!?/p>
“歸橈”句下,《夾注》引宋玉《風賦》:“風起青萍之末。”校補:《文選》李善注“《莊子》曰:‘大塊噫氣,其名為風。’《爾雅》曰:‘萍,其大者曰蘋?!痹唬骸家病!盵13]191。又,“郭璞”下應有“注”字。
“到門”句下,《夾注》引《通典》:“江南西道袁州領(lǐng)縣有萍鄉(xiāng)。”校補:《新唐書·地理志(五)》載“江南道:袁州宜春郡??h三:宜春,蘋鄉(xiāng),新喻”[5]1070?!疤O、萍”有時通用。
“來賀”句下,《夾注》引《論衡》:“親之生也,坐于高堂之上。”此處“高堂”指代母親。《論衡·別通篇》從另一角度闡釋本義“開戶內(nèi)(納)光,坐高堂之上;眇升樓臺,窺四鄰之廷,人之所愿也”[26]173?!秺A注》又引《列女傳》:“孟軻母者,因孟子游而歸,母方織,問學所至。孟子曰:‘未能傳習?!敢缘稊嗥錂C織,曰:‘子之廢學,若我斷織。’后學不息,遂成天下大名。”校補:今本《列女傳·鄒孟軻母》載“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夏敢缘稊嗥淇棥C献討侄鴨柶涔?。孟母曰:‘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盵27]38。后人編蒙學讀本《三字經(jīng)》云:“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p>
幽居悄悄何人到?落日涼風滿樹梢。
新句有時愁里得,古方無效病中拋。
荒園晚蝶縈蛛網(wǎng),空屋秋螢入燕巢。
誰念壯年名未立,臥看紅葉掩衡茅。[9]60
“幽居”句下,《夾注》引《詩》“憂心悄悄”。校補:語出《詩經(jīng)·邶風·柏舟》“憂心悄悄,慍于群小”。箋云:“群小,眾小在君側(cè)者?!?/p>
“涼風”,《全唐詩》作“清涼”[7]1311。還是“涼風滿樹梢”為好。
“病中”,《全唐詩》作“病來”?!爸?、來”雖均平聲,互換于格律無礙。然依句意是說:古代流傳的方劑于病無補時,那就應該棄而不用。據(jù)此,“病中”不生歧義。
“荒園晚蝶縈”,《全唐詩》作“荒簷數(shù)蝶懸”。蛛網(wǎng)織于簷(檐之異體字)下,說明久無人居,且捕捉數(shù)蝶,更顯荒涼。此句下,《夾注》引《論衡》:“蜘蛛結(jié)絲,以網(wǎng)飛蟲。”而今蝶亦自投羅網(wǎng)矣。
“秋螢”,《全唐詩》作“孤螢”,說解見下句。
末聯(lián)出句,《全唐詩》作“獨臥南窗秋色晚”。因律詩在一般情況下要回避文字的重復,此句中有“秋”,故上句“秋螢”改成“孤螢”。
“臥看”句下,《夾注》引陶潛詩“養(yǎng)真衡茅下,廉以善自名”。注:“衡茅,茅屋?!毙Qa:《陶淵明集·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末句作“庶以善自名”[28]117。句意為:或可(庶幾)憑借好善而成就名聲?!秺A注》刊本正作“庶”,“庶、廉”二字形近致誤。另,《全唐詩》上句已有“獨臥南窗”,故此句為“一庭紅葉掩衡茅”?!芭P”,《說文》釋義:“休也。從人、臣,取其伏也?!盵29]169《說文》無今日規(guī)范字“臥”。
采鞭曾上蜀山遙,?斷云根下石橋。
節(jié)畔乍疑珠作顆,手中猶訝鐵為條。
執(zhí)持每愿依尼父,贈別那同自繞朝。
只得鳴鞘向駑馬,不須驚動紫騮驕。[9]61
詩題下,《夾注》引《十道志》:“河南道有鄆州?!毙Qa:《新唐書·地理志(二)》載“河南道,蓋古豫、兗、青、徐之域?!i州東平郡,緊。(即列輔、雄、望之后,上、中、下之前第四等州郡)”[5]992。
首聯(lián)下,《夾注》引杜牧詩“贈以蜀馬箠”。校補:句出《洛中送冀處士東游》一詩,“箠”為馬鞭。《夾注》引《東坡后集》注:“趙囗云:‘囗岳之云觸石而出,故石可言云根。’”校補:《文選·張景陽雜詩之十》“云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李善注:“《淮南子》曰:‘八纮之外有八極,八極之云,是雨天下。’”[13]423又,溫庭筠《東峰歌》“陽厓一夢伴云根”,顧予咸補注:“云根,石也。云觸石而生,故曰云根。”
“執(zhí)持”句下,《夾注》引《論語》:“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校補:語出《述而》篇。鄭玄注云:“富貴不可求而得之,當修德以得之。若于道可求者,雖執(zhí)鞭之賤職,我亦為之?!盵30]2482
“贈別”句下,《夾注》引《左傳》:“秦伯使士會行,繞朝贈之以策,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杜預注:“策,馬撾?!迸R別教之以馬撾,并亦所策以展情。繞朝,秦大夫。校補:語出《文公十三年》。注文尚有:“馬檛,檛,杖也?!盵30]1852“檛”是,而“撾”非?!秺A注》刊本不誤[9]279。
“只得”句下,《夾注》云:“鞘,所交切。鞭鞘?!毙Qa:取“所”字聲母,“交”字韻母及調(diào)值相拼的方法,為反切注音法。唐以前稱“某某反”,唐人忌諱“反”字,改稱“某某切”。
“不須”句下,《夾注》引《古樂府·[梁]元帝紫騮馬》:“長安美少年,(梁)金絡錦連錢。宛轉(zhuǎn)青絲鞍,照曜珊瑚鞭?!毙Qa:《樂府詩集·橫吹曲辭(四)》載此詩“鞍”作“鞚”。 鞚,馬勒,用青絲做成,較“鞍”為佳。又“照曜”作“照耀”,二詞一義。注云:“照耀句下,《英華》卷二〇九、《詩紀》《百三名家集》有‘依槐復依柳,躞蝶復隨前。方逐幽并去,西北共連翩?!纱嗣撊ァ!盵18]353
青蘋白石匝蓮塘,水上蓮開帶瑞光。
露濕紅房雙朶重,風搖綠蔕一莖長。
同心梔子徒夸艷,合颕千苗豈解香?
不獨豐祥先有應,更堪宜縣對潘郎。[9]61
詩題下,《夾注》引《十道志·河東道》“蒲州有永樂縣”。校補:《新唐書·地理志(三)》載“河東道,蓋古冀州之域,……河中府河東郡,赤。本蒲州,上輔(即超等州郡)?!h十三:河東、河西……永樂(次畿,即二等縣)”[5]999?!秺A注》又引《鄭氏談綺》:“縣令云明府、宰君?!毙Qa:唐人稱縣令為明府,是繼承漢人稱“明廷而來”。誠如《后漢書·張湛傳》注“明府”所言:“郡所居曰府。明府,尊高之稱?!奔刺壑?。
殷堯蕃,秀州人。為性簡靜,眉目如畫。工詩文,耽丘壑之趣?!短撇抛觽鳌贩Q雍陶與其“友善,以琴樽詩翰為娛”?!锻跚G公唐百家詩選》還收錄雍陶《寄永樂殷堯蕃明府》一詩。
“露濕”句下,《夾注》引《宋起居注》:“泰始二年,嘉蓮一雙,駢花并實,合樹同莖?!毙Qa:泰始為宋寧宗年號。除起居注外,范鐘等人還撰有《宋寧宗實錄》。
“朶”,《夾注》作“朵”?!岸?、朶”今為正異體字。
“風搖”句下,《夾注》引《宋紀》:“文帝元嘉年,蓮生建康頌擔湖,一莖兩華。”校補:此處《宋紀》為南朝齊王智深所撰,記述南朝宋一代史事的編年體史書,久已散佚,值得珍視。又,“蔕”為“蒂”之異體字。
“同心”句下,《夾注》引《詩史·江頭五詠》“梔子”注:“《漢書》‘梔茜園’注:‘梔,支子也。’”《本草》:“支子,一名木丹?!毙Qa:《本草綱目》作“卮子,別名木丹、越桃、鮮支”[31]344。張祜《信州水亭》詩云:“盡日不歸處,一庭梔子香?!?/p>
“合颕”,《夾注》作“合穎”,是。“颕”為“穎”之俗字,見《正字通》。句下,《夾注》引《書》:“康叔得禾,異畝同穎?!毙Qa:《尚書·周書·微子之命》載“唐叔得禾,異畝同穎”[30]200。注云:“唐叔,成王母弟。食邑內(nèi)得異禾也。畝,垅;穎,禾穗也。禾各生一垅,而合為一穗?!贝四遂`異現(xiàn)象。
“更堪”句下,《夾注》引《九域圖》:“高州有信宜縣?!弊ⅲ骸拔粲蟹绞颗嗣诖藷挼??!庇衷疲骸暗朗颗嗣诖松?。”校補:《新唐書·地理志(七)》載“高州高涼郡,下。武德六年分廣州之電白、連江置”[5]1100。信宜縣,宋太平興國初改信義縣置。故址在今廣東省茂名市所轄信宜市。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說的是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智商與情商是相互促進的。這在雍陶身上也有充分體現(xiàn)?!短圃娂o事》載:“陶,蜀川人也。上第后,稍薄親黨。其舅云安劉敬之,罷舉歸三峽,素事篇章,責陶不寄書曰:山近衡陽雖少雁,水連巴蜀豈無魚?(按:古人以雁足系書信,以魚腹藏書信。)陶得詩愧赧,乃有狐首之思?!盵32]855按:《楚辭·九章·哀郢》云“鳥飛返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傳說狐貍將死,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故鄉(xiāng)的親人。雍陶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五代人何光遠所撰《鑒戒錄》載:“雍使君陶,典陽安日,送客至橋,離情未已,揖讓既久,欲更前車。客曰:‘此處呼為情盡橋,向來送迎,至此禮畢?!障埋R命筆,題其橋楹,改為折柳。自茲送別,咸吟是詩,簡郡風情,不革義路矣。詩曰:‘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盵1]1633
此種離情別緒還涉及到新羅學者。五代韋莊所編《又玄集》收雍陶《送友人罷舉歸東海》一詩:“滄滄天壍外,何島是新羅?舶主辭蕃遠,碁(棋)僧入漢多。海風吹白鶻,沙日曬紅螺。此去知提筆,須求利劍磨。”[33]414由于《全唐詩》只收此詩在許渾名下,所以孫望先生編《全唐詩補逸》時將其編入卷七[34]152。其中“壍、蕃、鶻、提”,許渾詩作“塹、番、鶴、投”。有唐一代,高句麗、百濟、新羅不斷有人來學習漢文化?!妒姟吩谑珍浂惶拼娙俗髌返耐瑫r,還收入崔致遠、樸仁范、崔承祐、崔匡裕四位新羅詩人的作品,使之成為中外合璧的文學佳作,更是兩國文化交流之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