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雅琳,汪芳,呂品,李勤,尹軍峰,許勇泉*
1.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浙江省茶葉加工工程重點試驗室,浙江 杭州 310008;2.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3.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58;4.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茶學教育部重點試驗室,湖南 長沙 410128
抹茶是由覆蓋栽培后采摘的茶樹鮮葉,經(jīng)蒸青、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的碾茶研磨而成的超微粉體。其中,研磨粉碎是抹茶加工的關鍵工藝之一。高品質的抹茶一般是用天然石磨將充分干燥的蒸青茶在低溫環(huán)境下研磨成細微的粉末。現(xiàn)階段我國茶葉主要的粉碎方式有球磨粉碎、氣流粉碎以及振動磨粉碎等[1]。日本學者Kenji[2]的報告稱,目前日本抹茶生產(chǎn)中使用的電動石磨每小時可獲得40 g的抹茶(平均粒徑5 μm),這種石磨方式制得的抹茶品質高,但效率較低。Shin-ichi等[3]通過對比石磨、球磨和氣流粉碎加工的抹茶物理特性之間的差異,發(fā)現(xiàn)靜電石磨機粉碎的抹茶流動性較差,氣流粉碎的抹茶粒徑一般在5 μm以下,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延展性和發(fā)泡性,較石磨和球磨抹茶有較小的粒徑和較高的圓度,他認為氣流粉碎有更高的實用性[4]。楊麗紅[5]比較了球磨和研磨工藝,發(fā)現(xiàn)球磨工藝茶粉顆粒較細,色澤較翠綠,海苔味較足,滋味較醇和,茶粉粒徑較小,認為球磨機較研磨機更適合超微茶粉的加工。張承祥等[6]采用氣流粉碎機制備超微茶粉,粉碎技術成本低,粉碎溫度低,生產(chǎn)過程中粉末溫度不超過45℃,其加工的超微綠茶粉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茶葉原有的色香味品質。金壽珍等[7]還研究了不同超微粉碎技術對抹茶中主要元素含量的影響,發(fā)現(xiàn)氣流粉碎技術加工的抹茶鋁含量顯著增加,應用于食品將可能導致食品中的鋁超標,產(chǎn)生質量安全問題,而球磨和電動石磨較適合作為食品原料的抹茶加工。此外,新興的茶葉粉碎方式也有報道,杜冰等[8]提出低溫液氮粉碎法,出粉率更高,且所得茶粉沖泡的茶湯感官品質、溶出物和香氣成分有明顯優(yōu)勢。Islam等[9]研發(fā)的新微濕磨系統(tǒng)加工的抹茶糊,在冷水中有較好的溶解性,顆粒更小,綠色的視覺效果更好,含有較高的抗壞血酸(Vc),總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優(yōu)于普通的干法石磨抹茶。Kouki等[10]用陶瓷研磨機加工綠茶粉,發(fā)現(xiàn)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在熱水中的平均提取濃度比葉茶提高3倍以上,且與等量的茶葉相比,綠茶粉在體外對活性氧(ROS)的產(chǎn)生有更高的抑制作用。
粉碎時間、粉碎方式等條件的不同,導致茶粉的溫度、濕度等物理性質有所差異,可能使茶粉的粒徑、色澤氣味和內(nèi)質生化成分、功能品質成分等產(chǎn)生較大的變化[11-13]。此外,哪種粉碎方式加工的抹茶感官品質、理化成分以及生產(chǎn)效率等最優(yōu),最適宜抹茶的加工,目前尚未有科學的定論。本研究針對國內(nèi)實際應用最多的石磨、球磨和氣流粉碎技術,全面分析了球磨時間和氣流粉碎分級對抹茶品質的影響,包括感官品質、粒徑、色差,以及茶多酚、氨基酸、抗壞血酸、葉綠素、微生物含量等,并對比這3種粉碎方式加工的抹茶特征品質、生產(chǎn)效率之間的差異,以期為抹茶加工提供參考。
碾茶(浙江頂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鳩坑種春茶,二級,色澤墨綠,稍帶嫩莖,含水量為4.44%;2,6-二氯靛酚、草酸、抗壞血酸、福林酚、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鉀、茚三酮、乙醇、丙酮等為國產(chǎn)分析純級(市售);葉綠素試劑盒粉劑購自江蘇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茶氨酸標準溶液購自北京伊諾凱科技公司;冰乙酸、乙腈,國產(chǎn)色譜級;純水購自浙江杭州娃哈哈集團(市售)。
石磨機,日本池田制茶機械株式會社,型號M;球磨機,臨海市杰峰機械有限公司,型號Hq-20,投料量1~20 kg;氣流粉碎機,青島海華粉體設備廠,型號JFF-750;testo 108型測溫計,德圖儀表(深圳)有限公司;DK-S26型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精宏試驗設備公司;CM-600d型手持式分光測色儀、CM-5型分光測色計,日本柯尼卡美能達有限公司;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譜(HPLC)儀,美國Waters公司;UV-2000紫外分光光度計,尤尼柯儀器有限公司。
1.3.1 樣品處理
碾茶分別采用石磨、球磨和氣流粉碎3種方式加工成抹茶。石磨機粉碎碾茶為邊加料邊出粉的方式,石磨粉碎約4 h取抹茶樣品150 g封裝;球磨機粉碎碾茶投料約8 kg,粉碎時長共24 h,其中,分別于4 h、8 h、12 h、16 h、20 h、24 h各取樣150 g封裝;設定氣流粉碎分級機頻率分別為10 Hz、20 Hz、30 Hz、40 Hz加工成抹茶,其投料出粉方式為邊進邊出,抹茶在設備中停留時間在2 min以內(nèi),出粉量為100 kg/h,分別在A塔分級機頻率為10 Hz、20 Hz、30 Hz、40Hz出粉口和B塔出粉口取樣150 g封裝。石磨、球磨及氣流粉碎抹茶的環(huán)境條件基本保持一致,室溫約25℃,濕度約50%。
1.3.2 感官總體評價
由5位有經(jīng)驗的審評員參照《抹茶》(GB/T 34778—2017)進行感官評定。茶樣感官總分為40%外形(色澤、顆粒)和60%內(nèi)質(香氣、湯色、滋味)感官的評分之和[14]。
1.3.3 理化品質指標測定
茶多酚含量測定參照《茶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類含量的檢測方法》(GB/T 8313—2018),游離氨基酸總量的測定參照《茶 游離氨基酸總量的測定》(GB/T 8314—2013)中推薦的茚三酮比色法,茶氨酸測定參照《茶葉中茶氨酸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GB/T 23193—2017),Vc含量測定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抗壞血酸的測定》(GB 5009.86—2016)中的滴定法,葉綠素使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植物葉綠素試劑盒(A147 50T/48樣)測定,菌落總數(shù)測定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shù)測定》(GB 4789.2—2016),大腸菌群計數(shù)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計數(shù)》(GB 4789.3—2016)MPN計數(shù)法,霉菌及酵母菌計數(shù)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霉菌和酵母計數(shù)》(GB 4789.15—2016),抹茶微生物數(shù)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飲料》(GB 7101—2015)判定。
1.3.4 粒徑分布
采用激光粒度分布儀(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BT-2001型)對茶樣進行粒徑分析,介質:空氣,介質折射率為1.000,樣品折射率為1.530±0.010。稱取樣品1~2 g,放置在料斗中,空氣壓力達到0.18~0.20 MPa,激光發(fā)射的中心點位在檢測器的中心,啟動設備,樣品料斗以一定頻率震動下料,然后被吹至檢測倉內(nèi),當粉粒經(jīng)過激光位置時,對激光造成反射和折射,檢測器通過分析接收到的激光情況,計算出粉粒的直徑,并根據(jù)所有粉粒直徑生成其正態(tài)分布圖。測得粉體粒徑D60(60%的粉粒低于此值的直徑)、D90(90%的粉粒低于此值的直徑)。根據(jù)《抹茶》(GB 34778—2017)要求,一級和二級抹茶粒徑D60應≤18 μm。
1.3.5 色差值測定
干茶與茶湯色澤分析分別使用手持式分光測色儀和色差計測定其L*、a*、b*值,其中,茶湯為感官審評方法沖泡所得茶湯,茶湯色差測量采用反射模式(光源D65,觀察者10°)。L*值表示明亮度,值越高,明亮度越好;a*值從綠色(-a*)到紅色(+a*);b*值從藍色(-b*)到黃色(+b*);a*值及b*值絕對值越大,其彩度越大;|b*/a*|決定了顏色的色相,值越大,綠色調占比越小[15]。
采用Excel 2019和SPSS 20.0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Origin 2018繪制圖形;采用Duncan's新復極差(SSR)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P<0.05為差異顯著。
觀察發(fā)現(xiàn),隨著粉碎時間的延長,球磨機機身溫度和抹茶溫度都不斷升高,至20 h,抹茶溫度已達到74.6℃(圖1),高溫可能會導致抹茶的氧化變質,不利于高品質抹茶的形成[16]。
圖1 球磨粉碎時間對溫度的影響
對不同粉碎時間加工的抹茶進行感官審評,結果發(fā)現(xiàn)隨著粉碎時間的延長,抹茶感官品質總分先升后降(表1)。從粉碎時長12 h到24 h,抹茶顏色逐漸泛白,由深綠色變淺綠色,而抹茶以深綠色為更佳,顏色是抹茶感官審評中最主要的特質,綜合來看,球磨粉碎16 h抹茶的外形品質最佳,且?guī)Ц采w香。
表1 球磨粉碎時間對抹茶感官品質的影響 分
球磨粉碎24 h的過程中,茶多酚含量呈總體上升趨勢,游離氨基酸總量、茶氨酸和Vc含量波動下降,酚氨比呈波動上升趨勢,總兒茶素含量及酯型兒茶素與非酶型兒茶素的比值均略有增加(表2)。
表2 球磨粉碎時間對抹茶主要理化成分的影響
隨著粉碎時間的延長,抹茶葉綠素a、葉綠素b和總葉綠素含量均呈逐漸下降的趨勢(表3)。
表3 球磨粉碎時間對抹茶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mg/g
|b*/a*|值比單一色差值a*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反映不同抹茶之間的色澤差異[17],通過對不同球磨粉碎時間的抹茶茶粉及其茶湯的色相值分析發(fā)現(xiàn)(表4),抹茶茶粉|b*/a*|值隨粉碎時間的延長而減小,其L*值在16 h后整體略有增大,說明抹茶呈現(xiàn)的綠色色度增加、明亮度增加;抹茶茶湯的色相值隨粉碎時間的延長總體呈下降趨勢,茶湯顏色變綠。由圖2可知,球磨機加工抹茶過程中,粒徑D60在4 h及之后均低于18 μm,粉碎16 h和24 h抹茶的粒徑D90無明顯差異。
表4 球磨粉碎時間對抹茶色差值的影響
圖2 球磨粉碎時間對抹茶粒徑的影響
不同球磨粉碎時間的抹茶微生物含量均較低,菌落總數(shù)均≤10 CFU/g,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m≤1 000 CFU/g);大腸菌群均低于0.3 MPN/g;根據(j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抹茶的霉菌和酵母菌數(shù)應分別低于50 CFU/g和20 CFU/g,球磨粉碎抹茶符合標準。
綜合以上分析結果可知,球磨粉碎16 h時抹茶的茶氨酸、葉綠素含量較高,粒徑小,整體品質較優(yōu)。
氣流粉碎機加工抹茶主要由A塔(主塔)和B塔(副塔)出粉。由表5可知,A塔分級機頻率為40 Hz時粉碎的抹茶感官品質最好。此外,感官審評發(fā)現(xiàn),氣流粉碎加工的抹茶均無明顯覆蓋香。酚氨比可以反映茶湯的鮮醇滋味[18],如表6所示,A塔不同分級機頻率粉碎的抹茶其酚氨比之間無顯著差異,而B塔出粉的抹茶酚氨比最高,說明B塔出粉的抹茶滋味較苦澀,鮮醇度較差;茶氨酸和Vc含量以分級機頻率為20 Hz的A塔出粉抹茶最高。A塔以分級機頻率為40 Hz粉碎的抹茶茶多酚和總兒茶素含量最低,酯型兒茶素/非酯型兒茶素的值最小。
表5 氣流粉碎對抹茶感官品質的影響 分
表6 氣流粉碎對抹茶主要理化成分的影響
由表7可知,當分級機頻率為10 Hz、30 Hz、40 Hz時,A塔出粉的抹茶總葉綠素含量之間無顯著差異,且含量較高。從色差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表8),隨著氣流粉碎機分級機頻率的增大,A塔出粉的抹茶茶湯的亮度L*值增大,當分級機頻率為40 Hz時,茶粉和茶湯色相值|b*/a*|均為最小,說明此茶粉和茶湯的顏色最綠。氣流粉碎不同分級機加工的抹茶粉體粒徑有所差異(圖3),B塔出粉的抹茶粒徑最??;A塔分級機頻率為10 Hz時,出粉的抹茶粒徑最大,D60(31.34 μm)>18 μm;當分級機頻率為30 Hz和40 Hz時,抹茶粒徑D60均較小,無顯著差異。
圖3 氣流粉碎對抹茶粒徑的影響
表7 氣流粉碎對抹茶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mg/g
表8 氣流粉碎對抹茶色差值的影響
氣流粉碎機A塔出粉的抹茶菌落總數(shù)和大腸菌群含量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菌落總數(shù)以分級機頻率為40 Hz抹茶最低(330 CFU/g),而霉菌及酵母菌含量超出限量要求;B塔出粉的抹茶菌落總數(shù)和霉菌及酵母菌含量最高(表9)。以上分析結果表明,A塔分級機頻率為40 Hz時粉碎的抹茶整體品質較好。
表9 氣流粉碎對抹茶菌落數(shù)量的影響
石磨粉碎、球磨粉碎和氣流粉碎3種方式加工的抹茶品質有所差異。球磨和氣流粉碎均以上述試驗中綜合品質最優(yōu)的抹茶為參照,即比較石磨、球磨16 h及氣流粉碎機A塔分級機頻率40 Hz加工的抹茶各項品質指標之間的差異。感官審評總分以石磨抹茶最高,氣流粉碎的抹茶最低。石磨抹茶滋味醇和、香氣帶覆蓋香,而氣流粉碎的抹茶無明顯覆蓋香,但氣流粉碎的抹茶顏色綠潤,外形得分高于石磨和球磨抹茶。球磨抹茶經(jīng)茶筅攪打后泡沫較多且細膩,久置而不散,茶湯得分最高。
如表10所示,碾茶經(jīng)過不同粉碎方式加工制成的抹茶,其品質成分含量差異較大。其中,石磨和氣流粉碎的抹茶茶多酚含量減少,酚氨比降低,且以石磨粉碎抹茶酚氨比最低,而球磨粉碎抹茶酚氨比升高;3種粉碎方式對游離氨基酸總量無顯著影響,而茶氨酸含量降低,且以球磨粉碎抹茶的茶氯酸含量最低;碾茶粉碎后Vc含量顯著減少,且球磨粉碎的抹茶Vc含量減少最多;球磨粉碎抹茶兒茶素含量較高,氣流粉碎抹茶的酯型兒茶素/非酯型兒茶素的值較低。
表10 3種粉碎方式的抹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比較
氣流粉碎抹茶葉綠素a、葉綠素b和葉綠素總量均最高(P<0.05)(表11)。色差分析結果表明(表12),球磨抹茶茶粉的色相值|b*/a*|最小,石磨粉碎茶粉的最大(P<0.05),但石磨粉碎茶粉的明亮度L*值較大。氣流粉碎抹茶茶湯的|b*/a*|值最低,石磨和球磨抹茶茶湯的色相值之間無顯著差異。
表11 3種粉碎方式的抹茶葉綠素含量 mg/g
表12 3種粉碎方式的抹茶色差值
石磨、球磨和氣流粉碎3種方式加工的抹茶粒徑 D60 分別為 15.26 μm、5.76 μm、7.68 μm,D90分別為54.37 μm、13.19 μm、14.33 μm,均以球磨抹茶最小,說明球磨粉碎加工的抹茶顆粒最細膩。
由表13可見,球磨抹茶的菌落總數(shù)、大腸菌群、霉菌及酵母菌數(shù)量最低,而氣流粉碎的抹茶最高,其霉菌及酵母菌含量遠超出國家標準要求。
表13 3種粉碎方式的抹茶菌落數(shù)量
3種粉碎方式的生產(chǎn)效率差異明顯,氣流粉碎機每小時可生產(chǎn)抹茶100 kg左右,約為石磨機粉碎(0.04 kg/h)的2 500倍,球磨機(0.33 kg/h)的300倍。氣流粉碎的平均成本較低,但其設備體積龐大,對使用環(huán)境的要求較嚴格,且造價比較昂貴。
抹茶的出現(xiàn)讓茶葉消費由飲茶變?yōu)槭巢?,品味茶葉色、香、味的同時,還能利用難溶的葉綠素、蛋白質和粗纖維等物質,實現(xiàn)了茶葉成分的全價攝入,極大地拓展了茶葉的應用領域[19-20]。
研磨粉碎是抹茶品質形成的關鍵工藝之一。抹茶粉碎過程中,隨著粉體粒度的減小,其表面積增大,但抹茶顆粒小到一定程度后,茶多酚等品質成分含量逐漸降低,可能是因為在高溫和氧氣的作用下產(chǎn)生分解、氧化等反應,導致其含量下降[21-22]。因此,抹茶粉碎過程中,相對恒定的低溫能最大限度保留抹茶中的活性物質,對抹茶品質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23]。球磨粉碎過程中,粉體粒徑減小,抹茶的溫度不斷升高,促進了品質成分的氧化分解,導致氨基酸、Vc、葉綠素隨粉碎時間的延長呈下降趨勢。抹茶粉體粒徑減小,比表面積增大,顆粒表面激活點增多,表面自由能增大,體系處于極不穩(wěn)定狀態(tài),微細顆粒間則彼此團聚形成“假顆粒”,以降低比表面積[24]。這可能是球磨粉碎抹茶8 h后粒徑減小趨勢平緩、研磨效率變低的主要原因。同時,隨著粉體的分布集中,其光線吸收系數(shù)k降低,從而使茶粉亮度L*增大,但當粒徑超過其散射點后,色料對光線的吸收增加,又使得明度降低[25]。隨著球磨粉碎時間的延長,所加工的抹茶產(chǎn)品葉綠素含量下降,而色相|b*/a*|值減小,這可能與茶粉粒徑減小、比表面積增大導致吸收的光線變化有關。此外,氣流粉碎分級機頻率30 Hz、40 Hz加工的抹茶葉綠素含量較低,而色相值較小,可能是因為茶粉的亮度高,導致呈現(xiàn)的視覺顏色偏綠。
分析3種粉碎方式加工的抹茶品質之間的差異可以看出,石磨抹茶滋味醇和、香氣帶覆蓋香,總體感官品質較佳,其茶氨酸含量較高,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較低,但粒徑相對較大。石磨材質不易導熱的特性,能確保研磨過程中的溫度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較好地保留抹茶的活性物質,因此,高品質的抹茶一般要求采用石磨粉碎。但實際生產(chǎn)中要求石磨轉速緩慢,每臺石磨機的產(chǎn)能約為40 g/h,單臺設備產(chǎn)量低、加工成本高,很難滿足現(xiàn)代抹茶的供應需求[26-27]。本研究中,球磨抹茶的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較高,茶氨酸、Vc和葉綠素含量低,不利于高檔抹茶品質的形成。但球磨抹茶呈現(xiàn)的顏色較綠,粒徑最小,微生物數(shù)量最低,其作為食品屬性的安全性高。Wang等[28]發(fā)現(xiàn),超微綠茶粉的微生物數(shù)量隨著球磨時間的延長相應減少,認為球磨是控制綠茶超微粉加工過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有效方法。此外,有研究表明球磨粉碎比氣流粉碎的抹茶重金屬污染小[29]。球磨抹茶具有顏色綠、粒度細、污染小等優(yōu)點,適合規(guī)模化生產(chǎn),球磨粉碎目前也是我國大多數(shù)抹茶加工企業(yè)采用的粉碎方式,但其也有耗能大、加工時間長等缺點[30-31]。試驗結果表明,氣流粉碎抹茶的香氣、湯色、滋味的感官得分最低,失去了抹茶特有的覆蓋香(海苔香)。這是因為設備在粉碎的時候存在較高的氣流速度,造成茶葉所含部分揮發(fā)性成分的損失[32]。由于氣流粉碎時間短(2 min內(nèi)),且氣流在噴嘴處膨脹時可以降溫,因此粉碎過程中沒有伴生熱量,對抹茶的活性成分影響較小,其茶多酚、茶氨酸含量僅次于石磨抹茶,Vc和葉綠素保留量較高。氣流粉碎抹茶溫度低、產(chǎn)能高、粉碎技術成本低,但是對抹茶的感官品質影響較大,適合低檔抹茶的生產(chǎn)。同時,氣流粉碎具有設備體積龐大、使用環(huán)境要求嚴格、造價昂貴,以及加工過程中機械噪音大、耗電量大等缺陷[33]。
本試驗中,石磨、球磨和氣流粉碎加工的抹茶品質及生產(chǎn)效率差異明顯。石磨抹茶感官品質較好,茶氨酸含量高、酚氨比低,但粒徑遠大于球磨和氣流粉碎的抹茶。球磨抹茶顏色綠,微生物含量低。氣流粉碎機每小時可生產(chǎn)抹茶100 kg左右,約為石磨粉碎效率的2 500倍,球磨機的300倍,但其設備體積龐大,對使用環(huán)境的要求較嚴格,且造價昂貴。
綜合考慮粉碎效率和抹茶品質,高端抹茶采用石磨粉碎,工業(yè)生產(chǎn)抹茶采用球磨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