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舒特
“我覺得你不該要一顆心,有心使人難過?!比R曼·弗蘭克·鮑姆在《綠野仙蹤》中說。
如今,絕大多數認定心臟催生情緒、精神的人,都找不到現代科學的依據,但近年來針對某種冠狀動脈疾病的研究發(fā)現,心臟和精神終歸還是有聯系的,只不過不是古代醫(yī)學或者替代醫(yī)學認為的那種聯系罷了。
1990 年,日本的心臟病專家研究了一批患者,共30 名,每一名在入院時都主訴胸痛、氣短。一開始接受檢查后,所有患者都表現出了心力衰竭的特征:左心室功能異常、心電圖異常。然而,醫(yī)生經過仔細檢查后并未發(fā)現心肌梗死患者典型的冠狀動脈狹窄現象,大多數患者甚至根本沒有罹患任何心臟病的跡象。
醫(yī)生又做了另一項評估左心室情況的測試,結果更奇怪:在介入心臟導管并推入造影劑后,醫(yī)生借助X 射線觀察了患者心臟舒張、收縮的過程,結果在觀察心室圖時發(fā)現,左心室收縮完畢后形狀變得非常奇怪,頂部變窄,底部卻像氣球一樣膨大了起來,這令醫(yī)生們困惑不已。
患者左心室的奇怪形狀,讓日本專家們想起了漁民捕捉章魚時用的魚簍。另外,還有一點與典型的心肌梗死不同的是,這批患者中的大部分在隨后的3~6 個月里心臟都自愈了。由此可見,不管這些人得的是什么病,這種病都是一過性的,而這種特質在心肌病中非常罕見。
初步研究過后,學者們給這種病起名章魚簍綜合征,并對這種怪病的易感人群和誘發(fā)因素進行了大量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章魚簍綜合征的患者有90% 都是絕經后的女性,而且其中的大多數在患病前不久,經歷過生理或心理上的巨大壓力刺激,甚至包括自殺未遂這么嚴重的壓力;很多人都經歷了愛人剛剛辭世的悲痛。喪親之痛和章魚簍綜合征的明顯關聯,讓學者給它起了另一個俗名:心碎綜合征。
章魚簍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其實很合理。在經歷情緒劇烈波動和壓力很大的事情時,人體的神經系統(tǒng)(具體來說,是控制無意識活動的自主神經系統(tǒng)中的交感神經)會讓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充滿壓力激素,激發(fā)格斗—逃跑反應。
這種反應能調整許多生理功能,包括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等,讓人做好準備,應對真實的或想象中的威脅。通常情況下,在威脅消失或情緒穩(wěn)定之后,格斗—逃跑反應就會消失,但對于章魚簍綜合征的患者來說,研究人員認為他們處理情緒的腦區(qū)和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聯系減弱了,導致交感神經過度反應,壓力激素持續(xù)分泌,引發(fā)心血管系統(tǒng)的嚴重問題,包括冠狀動脈及其分支的痙攣—章魚簍綜合征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異常和胸痛癥狀,就是這么來的。
然而,關于這種病,我們未知的地方也還有很多。舉個例子,左心室為什么會變成如此奇怪的章魚簍形狀,我們無法解答。還有,大腦指揮壓力激素過度分泌是由患者的情緒創(chuàng)傷引起的,還是說患者的大腦功能異常早就存在,這才導致在情緒創(chuàng)傷發(fā)生時交感神經過度反應,讓他們更易得章魚簍綜合征呢?這個問題我們也無法解答。
拋開未解之謎先不談,這種病是證明心臟和大腦之間存在緊密聯系的一個絕佳例證,是悲傷等情緒能夠導致心臟出現生理性病變的證明。就這種病來說,心臟的病變是一過性的。同時,我們還發(fā)現心臟與大腦的關聯是雙向的,心臟受到損傷也可以誘發(fā)情緒障礙。
我和威斯康星大學榮休教授、心臟病學家帕特里克·麥克布賴德聊過一次。他是研究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方面的頂級專家,我問他壓力和抑郁情緒為什么能給心臟帶來負面影響,以及如何改善這種影響。
麥克布賴德強調,情緒和心臟健康之間的干擾因素太多,很難得出兩者之間的真正聯系。比如說,一個人在伴侶過世后突發(fā)心臟病住進醫(yī)院的情況并不鮮見,雖然在現象上兩者明顯聯系緊密,但背后的原因就沒這么明顯了。
麥克布賴德帶著我復習了一遍人體的格斗—逃跑反應,也就是誘發(fā)章魚簍綜合征的反應。雖然腎上腺素、皮質醇等與壓力相關的激素一起分泌可以讓身體有效應對真實世界的威脅,但它們會在應對情緒壓力時起反作用。當一個人長時間處于壓力之下(比如愛人久病,最終過世)時,這些激素有可能不斷地在體內循環(huán),反復刺激心臟和血管,讓血管內皮發(fā)生損傷。
過去我們一直以為這層細胞沒什么活性,但最近發(fā)現它們也有內分泌功能。通過過去20 年的研究,科學家已經證明血管內皮細胞也能向血液釋放自己獨有的激素?!懊繒r每刻,血管內皮細胞都在回應著人體內環(huán)境的需求。”麥克布賴德為我講解道,“如果一個部位的肌肉需要氧氣,血管內皮細胞就能釋放物質,讓為那個部位供氧的血管舒張,同時讓其他部位的血管收縮?!?/p>
對壓力和心臟的關系有所了解后,我改變了話題,詢問麥克布賴德如何扭轉壓力給心臟帶來的不利影響。結果,他出乎我意料地提到了宗教信仰?!拔矣X得有宗教信仰的人心臟恢復的狀況明顯更好,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彼忉尩?,當人們不再懼怕自己的死亡時,健康狀況就會好轉。
然而,這種說法是有爭議的。每次有論文稱宗教活動對健康有益時,都會有人批評,指出即便是最權威的研究也有缺陷,因為他們對其他無關變量—例如年齡、性別、種族、受教育程度、行為(如是否抽煙、喝酒)、社會經濟條件、健康狀況等缺乏控制,或者壓根兒沒想過控制,就草率地得出了結論。
但不可否認的是,能受到社會性支持或處在穩(wěn)定關系中的患者,預后狀態(tài)更好的可能性確實更大。“獨身或喪偶的患者,往往恢復狀況更差?!丙溈瞬假嚨驴偨Y道。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