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辛棄疾詞意象的創(chuàng)新性和交融性

2022-12-03 10:13:17陶文鵬
關(guān)鍵詞:稼軒辛棄疾詞人

陶文鵬

筆者曾撰寫過幾篇論文,如《論稼軒詞的歷史英杰形象塑造》《妙畫活水,盡水之變——論辛棄疾寫水詞》《論稼軒詞的動物意象創(chuàng)造》,對辛棄疾詞中各種人物、動物、山水景物意象與詞人的表現(xiàn)藝術(shù)作了一些探討。本文是對上述文章的一個小結(jié),旨在深入一層揭示辛詞中自然意象和社會意象的創(chuàng)新性和交融性,從而彰顯辛棄疾的創(chuàng)新實踐給予南宋及其后詞創(chuàng)作的可貴啟示。以下分四個小節(jié)展開論述。

一、自然意象的創(chuàng)新性

自然意象,就是以自然界的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為描寫對象,并融入詩詞作者主觀情思的意象。創(chuàng)新性意象,就是作者奇思妙想匠心獨運營造出的意象。稼軒詞《沁園春·靈山齊庵賦,時筑偃湖未成》,在一篇之中,就有四個堪稱創(chuàng)新的自然意象。詞的上闋云:

疊嶺西馳,萬馬回旋,眾山欲東。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老合投

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fēng)雨聲中。①本文所引辛詞,均出于吳企明《辛棄疾詞校箋》一書,后面不再一一注出。[1](P206)

前七句寫群山、瀑布、小橋,后三句寫齊庵周圍松樹林的形態(tài)、聲影。詞人運用化靜為動、比喻、比擬等表現(xiàn)手法,寫得氣勢磅礴,意象雄奇,可謂驪珠璀璨,光彩照人。但寫靈山,化用了蘇軾《雪浪石》和《游徑山》的名句;“跳珠”與“缺月初弓”的比喻也并非獨創(chuàng);寫松林影似龍蛇聲如風(fēng)雨,亦出自北宋詩人石延年《古松》的“影搖千尺龍蛇動,聲撼半天風(fēng)雨寒”。只有“老合投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三句,說他已衰老,應(yīng)該過閑散生活,老天爺卻不讓他閑著,要他管事,天天來檢閱這一排排像戰(zhàn)士挺立的高大松樹。稼軒把松樹林想象成十萬雄兵的隊列,自己是將帥,來檢閱他們。如此新鮮奇特的想象,只能出自這位曾率50騎兵,從五萬之眾的金兵營帳中生擒叛將的傳奇英雄的頭腦。辛棄疾還有一個彰顯軍人意識的意象,就是:“對花何似,似吳宮初教,翠圍紅陣?!保ā赌钆珛伞べx白牡丹和范廓之韻》)把白牡丹花比喻為孫武當(dāng)年在吳宮初次訓(xùn)練的女兵方陣。想象也頗為新奇獨創(chuàng)。但與“檢校長身十萬松”相比,就顯得遜色,因為這只是一個缺少情意的比喻。王兆鵬先生還指出:“詠白牡丹,卻說‘紅陣’,顯然考慮欠周?!保?](P271)而“檢校長身十萬松”既表現(xiàn)了辛棄疾渴望統(tǒng)率大軍驅(qū)逐金兵的壯志豪情,也抒發(fā)出他請纓無路投老空山的憤郁??梢?,創(chuàng)新性的意象不僅“象”要新奇鮮活,其情與“意”也要飽滿深厚。此詞下片云:

爭先見面重重??此瑲?、朝來三數(shù)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水濛濛?

詞人將比喻、比擬、用典熔于一爐,以東晉謝家子弟的衣冠磊落和西漢司馬相如的車騎雍容來描狀群峰的倜儻風(fēng)采和嫻雅意態(tài)。比喻之新,已前無古人;其后更出人意料,用司馬遷文章的雄深雅健風(fēng)格來形容靈山宏偉深邃氣度,真是靈思妙想,遺貌取神,匠心獨運,誘人聯(lián)想品味不盡!顧隨《稼軒詞說》評贊:“寫出‘磊落’、‘雍容’、‘雄深雅健’,有見解,有修養(yǎng),有學(xué)問,真乃擲地有聲?!保?](P208)贊得好!

以上四個獨創(chuàng)性的意象,都是辛棄疾用社會意象比喻、形容自然意象。袁行霈師指出:社會意象包括“社會生活的,如戰(zhàn)爭、游宦、漁獵、婚喪等;人類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臟腑、心理等;人的創(chuàng)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飾、城市等;人的虛構(gòu)物如神仙、鬼怪、靈異、冥界等”[3](P57)。朱自清在《新詩的進步》一文中精辟地指出,好的、新鮮奇妙的比喻是“遠取譬”而不是“近取譬”[4](P8)。辛棄疾善于運用社會意象來表現(xiàn)自然意象,就好像比喻用“遠取譬”一樣,能在一般人以為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它們的相似之處,從而營造出新奇獨創(chuàng)的意象來。辛詞《粉蝶兒·和趙晉臣敷文賦落花》云: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xué)繡。一枝枝、不教花瘦。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fēng)僽。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記前時、送春歸后。把春波,都釀作,一江醇酎。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

詞人把去年春天比擬為天真伶俐的女孩學(xué)繡花,她繡得那么認真,繡出的花朵繁茂豐腴,絕不讓一枝花瘦。這個意象發(fā)人所未發(fā),生動顯現(xiàn)了春天姹紫嫣紅的盎然生機,又使春光增添了一種少女青春靈秀之氣。下片寫今春之愁,更奇想驚人,把闌珊春色比擬為“輕薄浪子”,任誰對其一片深情也難以挽留。于是癡情女子回想前些日子送春歸后,要將滿載落花的江水全釀成醇酒,在楊柳岸邊痛飲消愁。這幾個擬人或擬物的社會意象一個帶出一個,用來表現(xiàn)盛春殘春風(fēng)光,抒發(fā)惜春傷春情意,可謂遺貌取神,匪夷所思,生新出奇,纏綿悱惻,令人擊節(jié)贊嘆!

上文引述袁先生之論,談到社會意象包括人的想象虛構(gòu)物,如神仙、鬼怪、靈異、冥界等。在稼軒詞中,就有不少獨創(chuàng)性的自然意象是他通過飛騰幻想的翅膀,虛構(gòu)出神奇怪誕的社會意象來表現(xiàn)的。例如《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先之韻》開篇:“笑拍洪崖,問千丈,翠巖誰削?”上饒附近南巖的一塊石頭,竟被稼軒寫成傳說中享壽三千歲的仙人洪崖,而他自己已飛上九天,笑拍著洪崖的肩膀問道:“你這千丈翠巖是誰削成的?”又如《滿江紅·和范先之雪》云:“天上飛瓊,畢竟向人間情薄。還又跨、玉龍歸去,萬花搖落?!痹~人寫雪,竟幻想是仙女許飛瓊在天上飛舞,偶爾來到人間,但她對人間的情意淡薄。當(dāng)她乘著玉龍歸去時,一路搖落萬片瓊花。詞人化用了《漢武帝內(nèi)傳》關(guān)于仙女許飛瓊的典故和北宋張元“戰(zhàn)死玉龍三百萬,敗鱗風(fēng)卷滿天飛”(《雪》)的詩句,作了新的組合和改造,融入了自我的感情,使意象神奇瑰麗,靈秀動人。

辛棄疾還善于通過幻覺和移情來營造新奇美妙的自然意象。例如《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詞人登上建康(今江蘇南京)城上的賞心亭,極目眺望,仿佛天空在流動,大江隨著天空奔騰而去?!八S天去”的錯覺與幻覺意象新穎奇妙。正如顧隨《稼軒詞說》所評:“‘千里清秋’,‘水隨天去’,浩浩蕩蕩,蒼蒼茫茫,一時小我,混合自然?!保?](P483)“玉簪螺髻”從韓愈“山如碧玉簪”(《送桂州嚴大夫》)和皮日休“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縹緲峰》)化出,僅用四字,精煉濃縮,于點化中有創(chuàng)新。“獻愁供恨”用移情手法,說美如玉簪螺髻的青山,而今卻成了向人“獻愁供恨”之物,含蓄蘊藉地表達出詞人報國無門的愁恨之情,又有創(chuàng)新性。

辛棄疾更擅長以擬人手法營造創(chuàng)新性的自然意象。例如:“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保ā耳p鴣天·代人賦》)詞人代一位女子抒寫離愁別恨。在她的心目中,晚日寒鴉被一片如霧的愁情籠罩著,暗淡、凄涼;只有那嫩黃柳枝輕拂著新綠的池塘春水,尚能夠“溫柔”對待她,從而反襯出離家情人的不溫柔、不體貼。這兩個情景交融的擬人意象,也是稼軒的新創(chuàng)。又如:“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更何處、一雙鸂鶒,故來爭浴?!酗w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保ā稘M江紅·山居即事》)此詞是稼軒實錄其山居景象。開篇描繪池水澄清碧綠,忽然幾只輕鷗飛來,掠過池面,激起小小水花?!包c破”二字,既畫出池水平靜如鏡,更活現(xiàn)白鷗輕點水面的姿態(tài)神情。那山中飛泉,也有情有義,每天都獻上三千斛明珠,供稼軒居士欣賞。這幾個自然意象都寫得有靈性、有情趣、有創(chuàng)新。再看更精彩的一例:

宿鷺窺沙孤影動,應(yīng)有魚蝦入夢。(《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

詞人夜行于上饒的博山道中,忽見河灘上有影子晃動,仔細看去,只見一只夜宿的白鷺不時瞇著眼窺沙,身子也在輕輕晃動。詞人猜想它準(zhǔn)是在夢中抓住了魚蝦,聽到人聲而被驚醒了吧?朱自清說得好:“大自然和人生的悲劇是詩的豐富的泉源,……發(fā)現(xiàn)這些未發(fā)現(xiàn)的詩,第一步得靠敏銳的感覺,詩人的觸角得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經(jīng)人到的底里去。那兒有的是新鮮的東西?!保?](P15-16)可見,辛棄疾多么擅長以細致的觀察和敏銳的感覺,發(fā)現(xiàn)大自然與人生中的新鮮詩意,并用獨創(chuàng)性意象表現(xiàn)出來。

二、社會意象的創(chuàng)新性

辛棄疾揮動一支神來之筆,營造了不少創(chuàng)新性的社會意象,堪與上述自然意象媲美。

先說人物形象。在辛棄疾之前,宋代詞壇只有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刻畫了風(fēng)流儒雅、談笑破敵的東吳統(tǒng)帥周瑜的形象;又在《浣溪沙》(“旋抹紅妝看使君”)中描繪了擁擁擠擠看使君的農(nóng)村婦女群像。而辛棄疾在詞中生動地塑造了大禹、陶淵明、李廣、孫權(quán)、劉裕等風(fēng)采各異的歷史英杰,也塑造了韓元吉、趙彥端、張仲固、湯朝美、徐斯遠、王佐等憂國憂民的南宋豪士形象,為宋詞的人物畫廊增添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英豪,這是辛詞塑造社會意象的一大創(chuàng)新。至于辛詞筆下描繪的歌妓、舞女、侍女,尤其是眾多的農(nóng)村勞動婦女,更是美麗動人。請看:“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三三兩兩誰家女,聽取鳴禽枝上語”(《玉樓春》),“誰家寒食歸寧女,笑語柔桑陌上來”(《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這些村姑村婦活潑爽朗,神采飛揚,形象活靈活現(xiàn),令人讀之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在中國古代詞史上,只有辛稼軒出色地描繪了那么多英姿颯爽的農(nóng)村勞動婦女,這是辛詞一項很了不起的藝術(shù)創(chuàng)新碩果。此外,辛棄疾還在《一枝花·醉中戲作》《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以及《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等詞篇中,表現(xiàn)他本人征戰(zhàn)沙場的情景,刻畫出一位大勇大智宛若虎嘯風(fēng)生的英雄形象。英雄人真實寫照英雄自我,在千年詞史上也是獨一無二。

辛棄疾能夠只以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說話、一瞬間的神態(tài),就捕捉住人物的性格、風(fēng)采乃至靈魂。筆者曾撰文評賞他在一首僅46個字的小令詞《清平樂》(“茅檐低小”)中,描繪出一個農(nóng)家的五個人物及其家周圍的景物環(huán)境。其中“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兩句,活畫出一個頑皮、可愛的農(nóng)村小孩形象①“溪頭臥剝蓮蓬”句,吳企明校箋本作“看剝”。此處用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增訂本)[5](P193)。。其實,詞中“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兩句,除了描寫白發(fā)老兩口在茅屋前親昵地用吳儂軟語話家常之外,還寫了喝醉了酒的詞人正高興地看著和聽著這老兩口相互逗樂呢!可見辛稼軒描繪人物生動傳神,筆墨極精煉有力。稼軒還善于巧妙地用自然或社會的景物意象烘托人物形象。例如:“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前韻》)寫他和摯友陳亮相聚情景:兩人肝膽相照,氣味相投,痛飲高歌,竟使樓頭積雪為之驚散。這被歌聲“驚散”的“樓頭積雪”意象,古代詞史上獨一無二,它極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了這兩個報國壯志難酬的志士痛飲的狂態(tài),歌聲的高亢洪亮,以及烈火般的激憤之情,使古今讀者為之心弦震撼!又如:“夜半狂歌悲風(fēng)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保ā顿R新郎·用前韻贈金華杜仲高》)詞人寫他與友人杜仲高夜半狂歌,這回不是“驚散樓頭積雪”,而是掀起悲風(fēng),風(fēng)吹檐間俗稱“鐵馬兒”的風(fēng)鈴,使之錚錚作響,好像是戰(zhàn)馬嘶鳴,正激勵著他們立刻跨上征鞍,奔赴沙場殺敵立功?!翱窀琛薄氨L(fēng)”與“錚錚”響的“鐵馬”三個意象巧妙自然地組合,展現(xiàn)出一幅英雄策馬揮戈奮戰(zhàn)的幻想場景,把二人的豪情壯志表達得淋漓酣暢!

一般來說,營造社會意象,作者使事用典比營造自然意象多。稼軒詞集中有不少社會意象,創(chuàng)造性地正用、反用或合用、改變前人的事典或語典,同樣使人耳目一新。請看以下幾例:

白發(fā)寧有種,一一醒時栽。(《水調(diào)歌頭·湯朝美司諫見和,用韻為謝》)

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云山千疊。(《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木末翠樓出,詩眼巧安排。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水調(diào)歌頭·題張晉英提舉玉峰樓》)

第一例寫白發(fā)。李白有“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十五),杜甫有“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黃庭堅有“白發(fā)齊生如有種,青山好去坐無錢”(《次韻裴仲謀同年》)。稼軒正用李杜詩反用黃山谷詩句,說白發(fā)難道真的有種子?故意待人酒醒后一根根栽到他的頭上。真是奇趣橫生!王兆鵬評得好:“本是人愁而白發(fā)生,而辛棄疾卻說是白發(fā)故意栽在頭上,將一種自然的靜態(tài)轉(zhuǎn)化成一種主觀的動態(tài)過程,讀來妙趣無窮?!保?](P58)第二例寫戀情。稼軒年輕時有過一段艷遇,后故地重游,佳人無蹤,前緣難續(xù),不禁悲從中來。這兩句點化了秦觀“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江城子》)與蘇軾“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云煙”(《書王定國所藏?zé)熃B嶂圖》),將二者融合,并作了壓縮、翻新,使舊恨、新恨一齊涌上心頭并傾瀉于紙上。兩個意象的疊加,產(chǎn)生了張力與和弦,使它們所比喻的悲恨之情極其強烈、深長。先師吳世昌《羅音室詞札》評曰:“非至情人不能作此也。”[1](P127)誠哉此言!第三例,稼軒化用了杜甫“我行已水濱,我仆猶木末”(《北征》)和蘇軾“天工爭向背,詩眼巧爭損”(《僧清順新作垂云亭》),竟然用詩人安排在最關(guān)鍵位置上的“詩眼”,來比喻并贊美高出樹杪的玉峰樓構(gòu)建與布局之巧妙。真是匪夷所思!筆者猜想,在中國古代詞史上,恐怕也只有辛棄疾這個虎膽英雄詞人,才會用“詩眼巧安排”來形容“木末翠樓出”了。

在上一節(jié),筆者論述辛棄疾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社會意象來比喻、比擬、形容自然意象,就好比“遠取譬”勝于“近取譬”,更利于寫出創(chuàng)新性意象,取得“陌生化”的藝術(shù)效果。反過來,辛棄疾也擅長選取恰當(dāng)?shù)淖匀灰庀髞肀扔?、比擬、描繪社會意象,以“遠取譬”使其具有創(chuàng)新性。例如:“老鶴高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保ā肚邎@春·期思卜筑》)稼軒說自己到期思擇地建房,就像高飛的老鶴,有一樹枝即可棲宿,沒有必要像蝸牛那樣,戴著屋行走。詞人用老鶴與蝸牛作對比,新奇又貼切地表達自己隨遇而安不為物累的曠達情懷,創(chuàng)造了兩個饒有諧趣的新鮮意象:一為藉以比喻人的生活的社會意象,一仍為自然意象。又如:“人言頭上發(fā),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保ā镀兴_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寫這首詞時,稼軒35歲,他的恩公葉衡61歲,已滿頭白發(fā),但仍頑強樂觀地堅持抗金。詞人站在賞心亭上,看見沙鷗自由自在地在江上飛翔,于是即景生情,以沙鷗作比,幽默地反問道:人們常說白發(fā)是因為愁苦而生,那么沙鷗滿身都是白羽,難道它一身都是憂愁了嗎?詞人以“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的妙句,幽默風(fēng)趣地表達自己的頑強樂觀并且勸慰葉衡。于是,這只“一身都是愁”的沙鷗,便由自然意象化作社會意象,明人李濂《批點稼軒長短句》贊為“妙絕”[1](P1206)。再看一例:

細把君詩說。恍馀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發(fā)。(《賀新郎·用前韻贈金華杜仲高》)

詞一開篇就寫他細讀了杜仲高的詩集,好像聆聽到天上仙樂,余音裊裊,美妙無比;又像是見到黃帝張咸池之樂于洞庭之野,樂聲空曠深遠,壯麗神奇。他深深感受到杜仲高的詩境高潔,宛如高峻的山崖纖塵不染,只有那層冰積雪,銀光閃射,使人乍見即毛發(fā)生寒。作者先用兩個社會意象,再用一個自然意象來比喻、形容、贊美友人純凈高潔的詩境,給讀者以一種“詩意地棲居”的美感享受。

三、自然意象和社會意象的交融性

在辛棄疾的不少詞篇中,創(chuàng)新性的自然意象和社會意象緊密配合,互相烘托、映照,甚至親密地來往、交談,結(jié)為知己,乃至融為一體。這是辛詞意象與意境創(chuàng)造的一個鮮明藝術(shù)特征。請看: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fēng)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fā)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詞人在秋風(fēng)秋雨中獨宿博山王氏庵。上片寫?zhàn)囀罄@床亂竄,丑陋的蝙蝠在燈前飛舞。這是在宋詞中罕見的兩個寫實生動的自然意象。其后寫糊窗的破紙被風(fēng)雨吹打得沙沙作響,好像在自言自語。這個擬人化的社會意象未經(jīng)人道過,是稼軒的妙想獨創(chuàng)。它與前兩個自然意象緊密配合,戛戛獨造出雨夜山居荒涼凄寂的環(huán)境氛圍,使人毛骨悚然。下片前二句,詞人敘寫他歸宋前后的經(jīng)歷和閑居中衰老的情景。結(jié)尾二句,突然展現(xiàn)夢覺后眼前萬里江山的宏大境界。鄧紅梅評:“奇峰突起,體現(xiàn)著詞人胸懷天下、不計眼前困頓、不忘統(tǒng)一大業(yè)的偉男子的生命境界?!保?](P27)評得中肯。

在辛稼軒奇妙的詞筆下,作為社會意象的詞人自我與各種自然意象合作演出了一幕幕兼具詩情畫意理趣的小戲劇。請看《西江月·遣興》: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詞人醉倒松邊,在醉眼迷離中幻覺松動,懷疑松樹要來攙扶,于是以手推松,喝之使去。這一幕小喜劇,借醉中神情、動作、言語的描寫,把詞人自我的倔強性格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但詞中的自然意象松樹畢竟沒有動作也沒有說話。然而我們無須遺憾,因為辛詞中還有諸多作品,生動真切地描繪了詞人和大自然的山水、花鳥、明月互相交談來往,彼此關(guān)懷,甚至結(jié)為盟友,肝膽相照、心靈相通的動人情景。這是辛詞又一個鮮明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先看《生查子·獨游西巖》:

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夜夜入清溪,聽讀《離騷》去。

詞人獨自游覽西巖,對它說:你想招青山前來作伴,青山不來。你這樣清高孤傲,有誰相憐呢?此刻歲晚天寒,孤單的你,呼喚我到溪邊同住。山頭明月,本來在高高的天上,它瞧見了我倆,于是投影入清溪中,一定是想夜夜聽我們朗讀《離騷》吧。在詞人的筆下,他自己和西巖、清溪、明月于歲晚寒冬結(jié)成了相依相伴的知己,他們都具有厭惡世俗官場的清高孤傲性格,都敬仰憂國憂民、情操高潔的詩人屈原,喜歡聽讀屈原抒寫憂愁幽思、哀婉纏綿的長詩《離騷》。

辛棄疾曾在《賀新郎·邑中園亭》詞中宣稱:“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情與貌,略相似。”在他的眼中心上,高峻蒼翠的山嫵媚可意,他料想青山見他也應(yīng)當(dāng)是嫵媚稱心的。因為他和青山的性情與外貌大致相似。明代李濂《批點稼軒長短句》贊賞稼軒這兩句詞:“全無蹈襲。風(fēng)流跌宕,誰能道此語耶!”[1](P104)李白《獨坐敬亭山》詩云:“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奔谲幭矏矍嗌街椋c李白一脈相承,真有過之而無不及。他這兩句詞,的確是“全無蹈襲”。稼軒還在《沁園春·期思卜筑》下闋,用非常熱烈、興奮、歡快的語調(diào),來感謝和贊美青山對他歸來的喜悅:

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解頻教花鳥,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詩豪,可能無勢,我乃而今駕馭卿。清溪上,被山靈卻笑,白發(fā)歸耕。

稼軒朗聲吟誦:意氣豪邁的青山啊,你好似因為我的歸來,又生發(fā)出嫵媚的神情。你還知道頻繁地呼喚花鳥,前歌后舞;更催促云水,為我暮送朝迎。我這個酒圣詩豪,怎么能夠沒有“權(quán)勢”呢?而今我要駕馭你啦。但清溪上的山靈卻嘲笑我,滿頭白發(fā)竟一事無成,只好回歸山鄉(xiāng)躬耕。此詞大半篇情調(diào)喜悅明快,結(jié)尾陡然變化,反跌有力,抒發(fā)出他在政治上失意的心情。全篇風(fēng)格雄奇嫵媚,豪放悲壯。

我們看辛棄疾與水的交情。辛詞《祝英臺近·與客飲瓢泉》上闋寫道:

水縱橫,山遠近。拄杖占千頃。老眼羞明,水底看山影。試教水動山搖,吾生堪笑,似此個、青山無定。

詞人居住的瓢泉周圍,有縱橫流水和遠近青山,他拄杖游遍了這千頃山水風(fēng)光。但此時老眼昏花怕光,不敢眺望陽光直照的山峰,只好轉(zhuǎn)而觀水,欣賞水底陰柔的山影。于是,他從水中搖晃的山影感悟到,盡管自己性格剛強,但一生的命運,也像這水里的山影飄游無定。蘇軾詩云:“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保ā逗妥佑蓾瞥貞雅f》)用生動新穎的比喻,表達人生的短暫、偶然與無定,稼軒可能受到蘇軾詩的啟迪,但他用水中山影來表現(xiàn),更自然天成,空靈微妙。

辛棄疾還在許多詞篇中表達他對大自然中各種景物的熱愛。例如:“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鷓鴣天·博山寺作》)“突兀趁人山石狠,朦朧避路野花羞?!保ā朵较场S沙嶺》)“輕鷗自趁虛船去,荒犬還迎野婦回。”(《鷓鴣天·黃沙道中》)“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保ā耳p鴣天·代人賦》)“飛鳥翻空,游魚吹浪,慣趁笙歌席?!保ā赌钆珛伞の骱腿隧崱罚┰诩谲帩M蘸感情汁液的詞筆下,大自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那么活潑可愛、有情有義,更具靈性。其中,寫他和鷗鷺結(jié)盟的幾首詞,有事件、情景、對話、動作,把它們連起來閱讀,就宛如欣賞了一出饒有趣味的“連續(xù)劇”。我們先看《水調(diào)歌頭·盟鷗》,詞云: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fēng)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淳熙八年(1181)冬,辛棄疾任兩浙提刑才一個多月,就被主和派的朝臣彈劾落職,到江西上饒帶湖定居。此詞是次年(1182)春天閑居帶湖新居不久所作,詞題作《盟鷗》,就是抒寫他與沒有機心的白鷗結(jié)盟。他對白鷗說:從今天起咱倆是盟友了,以后經(jīng)常見面、交往,就不要互相猜忌了。其后,又向白鷗打聽白鶴住處,請鷗試著引帶幾只鶴來住。詞的下片寫他觀看白鷗破開青萍,推開綠藻,站在蒼苔上盯著水面,窺探湖里的小魚。這幾筆描寫白鷗的動作神態(tài),格外細致生動。接著,他嘲笑鷗:你只知一味地窺探小魚兒的動靜,卻不懂得舉起我的酒杯,同我分享飲酒的樂趣。詞中“凡我”三句寫與鷗訂立盟約,有意采用《左傳》所載諸侯結(jié)盟的詞語和句式,用得機智巧妙,又有諧趣。宋人陳鵠《耆舊續(xù)聞》卷五贊為“新奇”[1](P252)。這是稼軒與白鷗共同演出的“連續(xù)劇”第一幕《盟鷗》。

作于淳熙九年(1182)之后到紹熙二年(1191)之間的《丑奴兒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可以說是“連續(xù)劇”的第二幕《怪鷗》。詞云:

千峰云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fēng)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者一夏。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閑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欲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作者學(xué)習(xí)同鄉(xiāng)前輩女詞人李清照用口語白描,又添加了自己擅長的擬人化手法,描繪博山道中夏日驟雨復(fù)晴的清新幽美景色,抒寫他在山水光中賞景飲酒的閑適之情。詞的下片,表現(xiàn)窗外門口,松竹搖曳,姿態(tài)同“我”的心情一樣瀟灑;野鳥飛來,又給“我”帶來閑暇幽雅。結(jié)尾由“野鳥”寫到與他結(jié)盟共約擺脫人間機心的白鷗。但這白鷗卻偷眼覷人,盤旋不下,使他好生奇怪,猜測白鷗擔(dān)心他背盟重返官場。于是癡癡地問它是否“別有說話”。全篇寫景清新自然,抒情幽默風(fēng)趣。結(jié)尾波瀾頓起,馀韻悠長。

在寫了第二幕《怪鷗》后的紹熙三年(1192),辛棄疾應(yīng)南宋朝廷之詔,赴福建提點刑獄任。次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紹熙五年(1194)秋七月,又被主和派的朝臣誣告,落職罷歸江西上饒,途中作《柳梢青·三山歸途代白鷗見嘲》詞,可謂“連續(xù)劇”的第三幕《鷗嘲》:

白鳥相迎,相憐相笑,滿面塵埃。華發(fā)蒼顏,去時曾勸,聞早歸來。而今豈是高懷。為千里、莼羹計哉。好把移文,從今日日,讀取千回。

稼軒離開帶湖出山赴福建任職,事實上是對白鷗失信,所以罷官回上饒途中,他想起昔日盟約,感到有愧于鷗,于是自嘲:我白鷗迎接你回家,見你蒼顏白發(fā),覺得你可憐又好笑。當(dāng)日出山時曾勸你早早歸來,你卻不回。而今被罷官不得不回,難道還有人說你是高風(fēng)亮節(jié)嗎?也不像是張季鷹那樣奔走千里只為享受家鄉(xiāng)的莼羹鱸魚膾啊。從今罰您,天天誦讀千回《北山移文》,吸取教訓(xùn)。白鷗的說辭,用了兩個典故,貼切巧妙;又用白描,生動形象。詞人以自我調(diào)侃化解政治挫折的憤郁,并且表達了對盟友白鷗的歉意與謝意,顯示出詞人心智的成熟和老到?!睹塌t》的最后一幕是《鵲橋仙·贈鷺鷥》詞,可名為《贊鷺》:

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里魚兒堪數(shù)。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白沙遠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任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fēng)吹一縷。

這首詞作于慶元三年(1197)到嘉泰二年(1202),稼軒58歲到63歲家居鉛山期間。從上一幕的白鷗嘲笑轉(zhuǎn)換為詞人說話。詞的上片,他對溪邊白鷺說:來,我告訴你啊,溪里魚兒已寥寥可數(shù)。我疼愛你,你也應(yīng)該疼愛魚兒呵。少捉些魚吧,你把魚兒捉光了,從此沒得魚吃,你也無法生存了。魚跟你,你和我,都要欣然相處呵。下片,詞人又跟白鷺出點子說,遠處的白沙浦、青泥渚,小蝦泥鰍多的是,它們在爛泥污水中亂舞。任你飛去,吃飽了再回來,那時讓我看看你頭上風(fēng)吹一縷白羽飄飄的神采。詞雖短小,卻蘊含深刻的哲理,是全劇的“點睛之筆”。顧隨《稼軒詞說》評此詞:“情真意摯,此正是靜安(王國維)先生所謂之與花鳥共憂樂,亦即稼軒詞中所謂之山鳥山花好弟兄也?!保?](P1135)筆者大體贊同。但我認為,詞中“要物我欣然一處”更精辟地概括出辛棄疾具有人與自然和諧、欣然相處的大智慧、大哲思。因為物我欣然相處的世界,才是人類理想的生存境界。作者在詞的下片,勸告并贊賞白鷺飛去遠處,消滅那些在污泥濁水中亂舞的蝦鰍,這表明他雖然宣揚物與我欣然相處的主張,卻并沒有泯滅美丑與善惡之別,可見辛棄疾樸素辯證思想的高明和深刻之處。因此,筆者并不贊同顧隨把詞的下片說成為體現(xiàn)了張載的“民胞物與”[1](P1135)即泛愛一切人與一切物之說。此詞中的魚兒和蝦鰍,分別象征了善美類和丑惡類。而飽食了蝦鰍飛翔歸來的白鷺,在辛棄疾筆下,儼然是一位冠纓飄飄的英雄斗士的形象。

四、意象創(chuàng)新與交融的重要啟示

以上論述足以說明,在華夏千年詞史上,辛棄疾詞的意象創(chuàng)新成就超卓,是一流的;而辛詞意象的巧妙交融也充分表明,在中國古代詞人中,辛棄疾是懷著最真摯、熱烈、深厚的情意擁抱大自然的。他與青山、綠水、花鳥結(jié)成了精神伙伴,與鷗鷺結(jié)盟,這是他筆下的自然意象與社會意象無不形神兼?zhèn)?、生氣勃勃的根本原因。我們試著品味下面這兩句詞: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詞人在夏夜里行走在黃沙嶺下,聞到漫溢在田野上的稻花香氣,想到豐年的臨近,內(nèi)心無比甜蜜。于是,移情于物,說群蛙在熱烈歡鳴,爭說豐收。稼軒筆下這一片爭說豐年的蛙聲,乃是古今描寫蛙聲的詩詞中最美妙動人的佳句。顧隨先生評:“古今詞人惟有稼軒能道。”[1](P1151)筆者舉雙手贊成。

具體來說,辛詞在意象的創(chuàng)新性與交融性的創(chuàng)作實踐,給予南宋及其后的詞創(chuàng)作三點可貴的啟示:

第一,辛棄疾志向宏大,膽略超人,他在詞創(chuàng)作上也顯示出銳意創(chuàng)新的英雄氣魄。他最敬佩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偉大的田園詩人陶淵明。他贊頌屈賦:“千年《離騷》文字,芳至今猶未歇?!保ā断策w鶯·謝晉臣敷文賦芙蓉詞》)贊頌陶詩:“千載后,百篇存,更無一字不清真。”(《鷓鴣天·讀淵明詩不能去手》)他立定大志,一定要把屈賦的愛國憂民精神和陶詩任真自得的人生境界移植于詞,在“短歌行”的詞中唱出“楚狂聲”(《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唱出時代最強音。他還孜孜不倦地學(xué)習(xí)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和杜甫,學(xué)習(xí)宋代偉大的文學(xué)家蘇軾,學(xué)習(xí)王維、白居易、韓愈、李商隱、李清照等杰出詩人詞家,在學(xué)習(xí)中大力創(chuàng)新。所以他寫出了《蝶戀花》(“九畹芳菲蘭佩好”)、《山鬼謠》(“問何年”)、《千年調(diào)》(“左手把青霓”)、《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永遇樂》(“千古江山”)、《丑奴兒近》(“千峰云起”)等意象雄奇瑰麗或清新自然的名篇杰作。

第二,辛棄疾才氣縱橫,腹笥豐厚,見解超脫,情感濃摯。他在蘇軾“以詩為詞”的基礎(chǔ)上又“以文為詞”,在詞中融入散文、駢文、辭賦、小說、戲曲等各種文體的藝術(shù)因素,使其詞具有以豪放雄杰為主,兼具慷慨悲壯、沉郁頓挫、婉約秀麗、秾纖綿密等豐富多樣的風(fēng)格,更真實、生動、深刻地表現(xiàn)廣闊復(fù)雜的現(xiàn)實人生。辛棄疾為了創(chuàng)造出更多新奇鮮活的意象,以“詩在慘淡經(jīng)營中”(《鷓鴣天》)的刻苦創(chuàng)作實踐,對詞的語言千錘百煉。他既從經(jīng)史子集中吸收美妙的書面語言,又注意提煉清淺活潑的民間口語俗語,靈巧地用典使事,藉以創(chuàng)造出鮮活的意象。例如:“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保ā队烙鰳贰ぞ┛诒惫掏压拧罚┍憩F(xiàn)劉裕北伐的聲威氣勢,又飽含詞人無限仰慕之情,筆力雄豪,就綜合運用了前人的史書、詩語和時人的詞句?!赌相l(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為了成功刻畫孫權(quán)的少年英雄形象,借用了杜甫《登高》中“不盡長江滾滾來”的詩句,襯托孫權(quán)雄踞江東;又妙用曹操與劉備的對話和贊美孫權(quán)之語,表現(xiàn)孫權(quán)敢與前輩爭雄的凜凜威風(fēng),含蓄諷刺南宋主和派權(quán)臣怯懦無能,同劉表兒子一樣類若豬犬。又如《丑奴兒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詞中的“驟雨”句,用了李清照《行香子》:“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fēng)。”“更遠樹”二句,詞意全從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化出?!扒嗥臁倍洌Z出唐人陸龜蒙《懷宛陵舊游》:“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風(fēng)影落春流?!边€見于稼軒本人的《鷓鴣天》詞:“青旗沽酒有人家?!薄盁o事”句,語出《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僧嘆曰:‘只恁么空過一夏,不聞佛法?!薄坝U著人”句,典出《列子·黃帝》載“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一則故事??梢?,辛棄疾最擅長把詩詞散文辭賦小說戲曲中,經(jīng)史子集中同類或近似或看似毫不相干的意象與典故、辭語,予以增減改造,提煉加工,賦予其新的形態(tài)或新的內(nèi)涵。

第三,清代詞話家周濟說:“北宋詞多就景敘情,故珠圓玉潤,四照玲瓏。至稼軒、白石,一變而為即事敘景,使深者反淺,曲者反直。吾十年來服膺白石,而以稼軒為外道,由今思之,可謂瞽人捫龠也。稼軒郁勃故情深,白石放曠故情淺,稼軒縱橫故才大,白石局促固才小?!保?](P1634)周濟在這段話中檢討了他曾誤判稼軒詞“外道”“情淺”,不及白石(姜夔)詞,后來才正確認識到稼軒詞“郁勃情深”,“其才情富艷,思力果銳,南北兩朝,實無其匹”[7](P1633),給予了最高評價。周濟這段話,又如慧眼識珠,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稼軒把北宋詞“多就景敘情”“一變而為即事敘景”的創(chuàng)新貢獻?!凹词聰⒕啊保谠~中增加了敘事,就有利于詞人把寫景寫人、敘事抒情以及議論結(jié)合起來,熔于一爐。以稼軒為首的南宋詞人,在小令詞和中長調(diào)詞中,描繪出唐五代北宋詞里罕見的人物,尤其是古今英雄豪杰的形象。即事敘景,使稼軒竟然能在《清平樂·村居》這首僅有46個字的小令詞中刻畫了六個人物。上文所舉另一首《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的上闋,刻畫了夜行的詞人在河灘上見到的白鷺瞇眼窺沙身影輕晃的形象,并想象白鷺一定是夢見了魚蝦。這只白鷺形象多么生動有趣!此詞下片云:

一川明月疏星,浣紗人影娉婷。笑背行人歸去,門前稚子啼聲。

這四句描寫一片溪山沐浴在明月疏星的清光之中。一個年輕女子在溪邊浣紗,身影美麗輕盈。她家門前,響起了嬰兒的哭聲。詞人僅用了24個字,就使這位山村年輕母親勤勞淳樸、美麗溫良、愛護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而詞人對山村的自然美人情美的喜愛和贊賞之情也流溢詞中。如果僅是就景敘情,就不可能在一首詞中描繪出人物、景物、事件、場景,使詞不僅具有畫面感,而且有戲劇性或故事性。這就是辛棄疾用“即事敘景”手法營造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交融性的意象,給予南宋及其后詞創(chuàng)作的可貴啟示。

猜你喜歡
稼軒辛棄疾詞人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稼軒詞里擬人多
中華詩詞(2021年10期)2021-12-31 08:56:30
論詞人擇調(diào)與審美聯(lián)想
稼軒詞錘煉字句與對仗的藝術(shù)
北方論叢(2021年2期)2021-05-22 01:33:42
辛棄疾:男兒到死心如鐵(上)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12
試談辛棄疾的田園詞
中華詩詞(2020年6期)2020-12-14 07:46:10
詞人的職業(yè)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8
辛棄疾的元宵節(jié)惹人妒
林逋梅妻鶴子
“命題作文”看圖說話
中國收藏(2013年5期)2013-04-29 08:44:55
三门县| 惠东县| 彭泽县| 永清县| 囊谦县| 赣榆县| 松阳县| 通州区| 水城县| 师宗县| 新密市| 军事| 香港 | 德庆县| 台前县| 中卫市| 常熟市| 永吉县| 滕州市| 吉木萨尔县| 遂平县| 南江县| 兴仁县| 桐城市| 新疆| 福鼎市| 凤冈县| 柘城县| 赤城县| 阿勒泰市| 琼结县| 禹城市| 古交市| 佛冈县| 乌鲁木齐县| 营山县| 磐石市| 班戈县| 介休市| 池州市|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