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如何演義》 李慶西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 年版
漢末三國,三國魏晉,歷史折疊之處窩藏許多讓人感興趣的故事。我不是歷史學者,只是因為研究《三國演義》這類“講史小說”,不能不考索其中的歷史情景。從文學敘事進入歷史敘事,不是尋索所謂史實或真相,而是據以敘事角度比較歷史文本與文學文本,對二者異同之處加以辨析和領會,進而理解各自表述的旨趣。
三國是一個短促的歷史過程,但環(huán)視其前后,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周期率廓然而現。從漢末諸鎮(zhèn)紛爭亂局演化為三國鼎峙,再到三國歸晉,旋而八王之亂,然后是晉與十六國的長期割據。兵戎相見不僅為爭奪土地與人口,亦是政治倫理的沖突。分合之際,天翻地覆,總是以血流漂杵方式宣示帷幄中的意志與謀略。這一切故事構成了一種巨大的文化存在,而歷史的漶漫之處或是更容易打開想象的空間;傾聆史官和文人的興廢之嘆,不同的聲音里傳遞著不同的思維或理念。
將歷史文本與文學文本參稽互證,不是什么新方法,從前就有考據本事的家數。從虛構文本中尋繹真人真事,即所謂“知人論世”。八卦鉤沉,摻入幾分揣想,又成索隱一派。尤其做《儒林外史》《紅樓夢》研究,很多是這種套路。有人將考證本事視如西方文論所謂“原型批評”,其實不然,“原型”一般涉及神話隱喻,乃借以論證某些文學母題的本義及衍變,而不是將大觀園內斗說成明珠、索額圖的故事。不消說,這種尋繹本事的人肉手法也常用到《三國演義》研究,過去做曹操翻案文章,就是拿史著材料顛覆文學敘事,總以史家敘事為第一義??稍谖铱磥?,每一種文本自有其話語支撐,不妨研究各自表達的意義。
既然作為“講史”,小說有它自己的講法,哪怕是擰著講,自有它擰著講的道理。其實,歷史在國人心靈之中從來就是帶有情感的敘事與想象,而史家記述未必沒有想象或情感因素。但可以設想,如果沒有小說戲曲和宋元說話的三國,那個前后不過一百年的歷史過程,不見得讓人們產生那么大的興趣。
三國研究對我個人來說,幾乎是一個懷舊的話題。四十年前,做大學畢業(yè)論文時,選擇的題目就是討論《三國演義》的曹操形象。當時那篇論文有幸被《文學評論》(1982年第4期)以頭條刊發(fā),對于一個剛從本科畢業(yè)的年輕人自是很大的激勵,之后又做了一篇闡釋《水滸傳》主題思維的文章,也發(fā)表在那家刊物。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學術風氣以回歸本體為要旨,我自然迷于成長性的文學創(chuàng)作,很快被當時風起云涌的新時期文學吸引,并沒有將三國、水滸作為自己的功課繼續(xù)專研。直到二十一世紀之初,才又回頭探究《三國演義》和幾部古典小說,這時思路已向歷史文化和政治倫理幾方面拓開。近年出版的《老讀三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三國如何演義》(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水滸十講》(文匯出版社2020年)三種拙著,就是這一階段研究成果??墒?,寫完三國那兩本書,尚有若干討論未盡的話題一直縈繞于心,亦逐漸形成一些新的思路,這便是收入本書的十一篇文章的寫作緣起。
這些篇什都是最近兩三年所作。與前面兩書不同,這里主要探討三國建政的政治倫理和歷史機緣,尤其從蜀漢的角度去解析那種歷史活動的合法性敘事。同樣是梳理史家與小說家各自的敘事策略,更有意識地去解讀這些故事作為一種文化存在的歷史含義。
我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作為“講史小說”的《三國演義》為什么會是一種反歷史敘事—三國之中最羸弱也最早出局的蜀漢,何以成為敘事主體,又怎樣被注入擔當正義的精神內涵?其實,從小說敘述的各個節(jié)點來看,故事并沒有背離《三國志》給定的歷史框架,人謂“七實三虛”,可謂不虛;可是陳壽的敘史法則明明以曹魏為正統(tǒng),到了小說戲曲里偏生變成蜀漢的光榮敘事,這不能不讓人掩卷深思。此中的反轉不僅在于文學手段,亦可體會到,沉淀于民俗風習之中的歷史感受更是重要因素。一種文化存在固然有其事實依據,但潛藏的情感和倫理意圖不啻引導敘事方向的舵盤。
文學存在的理由不在于是否合乎歷史真相,只是歷史以史著記載而存在,而文學的要旨在于如何演義。史家敘事跟小說家敘事自然各有其旨,對照各自的敘事話語方式,找尋各自表述中所傳遞的歷史消息,可以體會由敘述建構的某種想象和情感。就三國而言,從敘事角度比較歷史文本與文學文本,是一樁有趣的事情。如果不是專門做歷史研究,這里不需要你考證什么歷史真相。其實,真相是一種講述歷史的話語方式。三國乃或魏晉的故事告訴你,文學的敘史方式實是國人的一種心靈史。
本書關于某些制度、名物考證,以及對三國戲曲和民間傳述性語詞的探討,對我自己來說是拓展研究視野的若干路徑,其實亦是尋繹印證心靈的某種話語方式。書中有一篇說的是魏晉亂局中的衣冠風流,以《世說新語》為例闡明書寫方式的重要性?!妒勒f新語》雖被魯迅視作“名士教科書”,畢竟是最早擺脫觀念寫作而著眼于人格形態(tài)的敘事作品,率先確立性格多樣性和復雜性的審美意識,故魯迅亦稱“雖不過叢殘小語,而俱為人間言動”。但實際上,這部筆記小說亦被視為一種雜史,因為書中大量記述漢末三國兩晉士族上層人物,往往為史家引為故實。聚焦于個性與人格,大抵不以治亂之道為旨要,這跟歷史敘事有著本質區(qū)別。雖說不是有意識地做小說,卻是有意識地寫人,這是我特別注意的地方。史家常以“魏晉”作為三國兩晉之簡稱,不過這語詞本身往往傳遞著士族人物的風采與情態(tài),不像“三國”一詞更多囿于史家建構的國家話語。當然,歷史書寫的旨趣與風格亦因時而變,南朝史家顯然更注重人物本身。本書正文最后一篇是寫東晉著名人物桓溫,所用材料除《世說新語》一書,皆取自正史,可見其性格豐富性遠超《三國志》里邊的人物。
書末作為附錄的一篇,是閱讀《三國志》筆記,其中包括關于三國史的一些知識性概述和我自己讀史的心得體會,以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建安二十六年》,李慶西著,文津出版社即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