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萬剛,褚宏祥,付 萌
研究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縱向上不僅要追溯近代向西方學習以來先后建立的若干所各種類型的大學,還要追溯到宋明書院、兩漢太學,乃至戰(zhàn)國時期由齊國建立的中國最早的高等教育學府——稷下學宮;橫向上要比較同時期世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比如中國的書院與中世紀大學,特別是要將并稱“世界教育史上的雙子星座”的稷下學宮與柏拉圖學園進行比較,因為這兩所高等教育機構幾乎同時出現(xiàn)在中西方高等教育的“軸心時代”,并對當時與后世的政治、教育和文化均產生了重大影響。
“稷下”是指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的稷門(城西南門)。 齊國國君田午當政時期在此設立學宮,故名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歷經桓公、威王、宣王、湣王、襄王、田建六代。 公元前221 年,秦軍攻克臨淄,田建投降,齊國亡而稷下終,先后歷時約150 余年。 柏拉圖學園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設立的高等教育機構,大約于公元前387 年由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創(chuàng)辦,又稱希臘學園或阿加德米(Academy)學園,后因戰(zhàn)亂而關,歷時約900 年。
關于稷下學宮與柏拉圖學園的研究視角很多,我們主要從兩者的創(chuàng)建背景、社會功能、管理方式、辦學特色、歷史影響等方面進行兩種不同文化下兩大高等教育機構的對比,尋找它們的共性與差異,一為承繼精華,二為中國現(xiàn)代大學建設提供借鑒。
春秋戰(zhàn)國,戰(zhàn)亂不止,然而這也是個大變革時期。 技術的變革與提升,帶來了經濟狀況的變化,而經濟狀況的變化,導致社會組織發(fā)生重組和改變。 如鐵制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牛耕技術的推廣,私田開采增多,壯大了地主這一私地擁有者階層的力量;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造就了手工業(yè)者和商人這兩個新的社會階層。 新階層經濟實力的膨脹,帶來向社會上層浮動的訴求。 與此同時,王室貴族操戈、分化,落敗者下降為“士”。 隨著貴族的解體,士這個貴族階級中等級最低的階層,逐漸擁有了獨立自由的身份。 他們類似西方中世紀的自由民,有知識,有尊嚴,去國不懷鄉(xiāng),喜歡參與政治,建功立業(yè)觀念強烈。 叢林時代,周王室權威地位式微,貴族進入最后的黃昏。 亂世英雄起四方,諸侯爭霸,雄主博弈,“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急于售賣治國方略的士子們與渴求功成的列國買方恰好相互需要,于是養(yǎng)士之風盛行。 因此,作為當時最大的養(yǎng)士機構,稷下學宮的出現(xiàn)是歷史的必然。
稷是古代一種糧食作物,指粟或黍屬。 古代以稷為百谷之長,稷門,史載乃繁華之地。 齊桓公錢多而豪橫,以國家之力,選址稷門建設學宮,足見其重視程度。 學宮交通便利,附近有直通各國的康莊大道,便于各家流派前來講學;學宮依水傍山,風景優(yōu)美,適合士子們靜心思考、著書立說。由于齊國國君采取寬松、開放的文化政策,又能提供豐厚的待遇,尊有名望者為稷下先生,學宮吸引了當時眾家學派的著名人物的到來,如孟子、荀子、顏斶、田駢、鄒衍、兒說、公孫龍、魯仲連等,并逐漸成為當時的學術中心和教育中心。
柏拉圖生逢雅典從霸主地位因戰(zhàn)爭轉向衰敗、民主政體日漸衰弱、僭主政治時時抬頭的社會。 蘇格拉底被誣告處死后,柏拉圖本人也被通緝。 流亡麥加拉、非洲、埃及、塔林頓等地期間,柏拉圖受名師指點,深入研究了數(shù)學、科學、教育、宗教等。 廣泛的閱歷和學習后,柏拉圖帶著一身光環(huán)回到雅典。 與稷下先生相同的是,柏拉圖也希望以平生所學干預政治,但他認為,“為社會和個人找到正義的唯一希望是在真正的哲學中,否則人類的煩惱不能得到緩解”[1]16。 設想一下,以柏拉圖之博學多識,若生逢稷下學宮興盛之時,極有可能被禮聘為稷下先生,但幾乎同時期的雅典政權,卻并不中意柏拉圖,柏拉圖只能走私人辦學之路。 另外,從柏拉圖的角度看,作為民主政體的受益者和支持者,柏拉圖對“三十僭主”的政體深惡痛絕,他不可能與當政者合作。 幸運的是,雅典沒有對教育進行高壓控制,私立學校生存空間大,自由度高,雅典青年也有依從智者游學接受知識的傳統(tǒng)。 因此,不進入體制的柏拉圖,其實更傾向于將自己培養(yǎng)“哲學王”以實現(xiàn)他所設計的理想國的政治主張,付諸創(chuàng)辦私人學園。
公元前387 年,時年40 歲的柏拉圖,在敘拉古國王狄奧尼修二世及其他朋友的資助下,將學園選址在雅典西北郊外約兩公里處以希臘英雄阿卡德姆斯(Academus)命名的花園里,學園也以此得名為阿加德米(Academy)學院,或稱柏拉圖學園,也有稱希臘學園。 學園初始面積不大,根據(jù)雅典學者研究,“學園是一個長方形的綜合體,大約30 米×60 米,還有兩個毗鄰的小長方形建筑物。第一個是有屋頂?shù)牧兄?,其內部測量約為22.4米×44.4 米,其南端延伸至邊墻之外,其中心可能是進入學園內部的唯一入口。 中庭的中央是一個水池,空地北邊有一個基座,上面可能安放繆斯的雕像”[2]。 學園先是有個輪廓,慢慢設有了固定的教學場所、圖書館、宿舍和規(guī)章制度,開設了哲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其中數(shù)學、幾何學、天文學、音樂理論是四門基礎學科。 從巡回游學的居無定所到求學場所的固定,有志向學的青年學子得以在柏拉圖學園安心就學。
綜上所述,稷下學宮與柏拉圖學園都是生于社會動蕩,都是試圖以學術干預政治,但兩者的社會背景有所不同。 稷下學宮處于技術革新和各諸侯國競爭時期,各國均有通過養(yǎng)士用士,助力宏圖霸業(yè)的需求。 總體來說,知識分子受到國家的禮遇,也受到有志向學者的追隨。 柏拉圖學園處于結束雅典民主政體的“三十僭主”的高壓統(tǒng)治下,雖說后來又由民主派掌握了雅典的政權,但在私人辦學方面,政府并不高看柏拉圖。 這就導致柏拉圖選擇了通過傳承、發(fā)展自己的學術理念培養(yǎng)“哲學王”,間接實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的方式。
毋庸置疑,亂世之時,諸侯養(yǎng)士并非為了“教化”與“明明德”,他們試圖在戰(zhàn)亂中保存自己的同時向外擴張。 因此,齊國作為最先富起來的“四塞之國”,賦予稷下學宮的首要功能是咨政議政。 落腳學宮的稷下先生無生活困頓之憂,可以自由講學、授徒、著書立說,然而無論其學術活動還是學術觀點,都是服務于政治的需要,都是以干預政治,成功推銷出政治理想為歷史使命。 ?孟子·公孫丑下?記載,孟子曾言:“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 舍我其誰也!”
除此之外,稷下學宮又是學術交流中心,兼具人才培養(yǎng)的功能。 出于“爭天下者必先爭人”[3]的治國理念, 稷下學宮確立了來者不拒、百家爭鳴的管理制度,各家學派即便有不同的政治主張甚至相反的學說,也都可以在稷下設壇講學。 各派學者大師在交流中吸收完善自己學派的學說,并著書立說,授之于弟子,為社會造就了一大批人才,為后世留下了?孟子??荀子??宋子??鄒子??慎子??尹文子??公孫固??蜎子??田子?等重要典籍。
柏拉圖學園無疑是人才培養(yǎng)的高等學府,也是學術交流中心和研究機構。 除了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立體幾何的創(chuàng)始人泰阿泰德、圓錐曲線的發(fā)現(xiàn)者美涅克漠等科學家也都出自柏拉圖學園。 學園重視對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學園的學者對動植物學、天文學、地理學進行過初步研究,對于婦女解放、財產問題等社會問題也有所關注,并有專著論及。
學園的建立雖然出于柏拉圖的個人情懷,但絕非消遣之作,也并非完全出于學術興趣,其主要目標還是政治的,而不是哲學的[4]。 家庭出身以及遭遇,在柏拉圖的心中植下了與稷下先生類似的“帝王師”夢想。 他以學園為根據(jù)地,講述治國術,傳播治國思想,培養(yǎng)“哲學王”般的政治人才,希望實現(xiàn)“理想國”。 “作為統(tǒng)治者的一個訓練基地,不僅僅是維護一種特殊的政治理論,而且還對那些已經獲得政權的成員們,提供實際的指導”[1]23。 學園除了傳授知識,還積極介入實際政治活動,承擔政治咨詢和法律的修改、制定等工作。 柏拉圖本人也曾做過多國政治顧問,三次親赴西西里以實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雖以失敗告終,卻也表明柏拉圖不尚空談,勇于實踐和擔當?shù)臍v史責任感與使命感。
綜上所述,稷下學宮作為戰(zhàn)國時期一個龐大的養(yǎng)士機構,相當于政府的智囊團,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咨政議政。 但稷下學宮的開放和包容又為諸子百家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場所,各學派在向國君宣揚治國方略的同時,講學授業(yè),使得稷下學宮不僅為齊國招攬了賢士,同時也成為一所極具特色的學術研究、人才培養(yǎng)的高等教育機構。 與稷下學宮的定位不同,柏拉圖學園一開始就被定義為進行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教學與研究的哲學學校,它因此被認為是中世紀和近代大學的直接先驅。柏拉圖學園的主要教育功能是通過綜合性知識傳授,將貴族子弟培養(yǎng)成為上層統(tǒng)治者,以此實現(xiàn)其干預政治的社會功能。 盡管定位不同,實現(xiàn)社會功能的途徑不同,但稷下學宮和柏拉圖學園都有服務政治的原始使命,在政治理想的實現(xiàn)過程中,都承擔起了人才培養(yǎng)、學術研究、著書立說等教育功能和文化使命。
稷下學宮屬于官方舉辦、私人主持的高等教育機構,一切經費由國家無償提供。 學宮的學者稱為稷下先生;學宮的領袖人物稱為“祭酒”,由齊國國君聘請德高望重的學者擔任,荀卿就曾“三為祭酒”。 學宮待遇優(yōu)厚,“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5];學者們又按能力和名望大小,享受著不同待遇。 如淳于髡為上卿時,齊王“賜之千金,革車百乘,與平諸侯之事”。 曾長居齊國的孟子是稷下先生的代表人物,受過上大夫之祿。 ?孟子·公孫丑下?記載,孟子二次入齊時,齊國國君甚至允諾,“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yǎng)弟子以萬鐘”。 國家出資辦學和提供豐厚的待遇,卻并未對稷下先生的思想和行動加以控制。稷下學宮管理松散,齊國內外的學者和四方游士都可以來學宮講學,且來去自由,不受任何限制。稷下學宮基本處于學者的自治狀況,他們自由講學、自由辯論,開館納徒、討論國事、著書立說等。在教學中,學生雖屬一定的門派,但并不囿于門戶之見,他們可以自主地選擇聽任何一位老師的課。
稷下學宮定期召開“期會”。 期會由“祭酒”主持,包括演講和自由辯論。 從史料來看,稷下先生為后世留下了十個著名辯題:世界本原之辯、天人之辯、人性之辯、義利之辨、名實之辯、王霸之辯、禮法之辯、古今之辯、寢兵之辯、本末之辯[6]。 “百家殊業(yè),皆務于治”。 雖然這些辯論的最后落腳點是國家治理,但這并不表明稷下先生對政治有人格上的依附,他們擇良木而棲,合則留,不合則去。
柏拉圖學園屬于私人自治、政府監(jiān)控的管理方式。 沒有雅典政府的投入,柏拉圖學園也就有理由私人自治,從而減少了外界干擾,舉辦者能夠遵循內心的教育理念開展教育教學實踐。 學園的課程設置、教學進度、教學方法等以柏拉圖為主。學園中的學術環(huán)境自由而活躍,師生之間自由討論。 討論不是為了說服,而是讓學生在抽絲剝繭中,尋找自己的答案。 學生有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研究方向的自由。
但是,柏拉圖學園由私人自治并不表明比公辦民助的稷下學宮的自由度更高。 老師蘇格拉底被雅典當局以不信神和腐蝕青年思想之罪名處死后,柏拉圖離開雅典,四處流亡。 柏拉圖歸來創(chuàng)辦學園,不僅要與公辦的艾弗比、伊索克拉底的修辭學校競爭,他還要面對自己所厭惡的雅典的政治環(huán)境。 柏拉圖有些理念和行為甚至是激烈和殘酷的,比如,他認為除了他的哲學統(tǒng)治外,沒有國家和政府是完美的,任何“哲學王”的第一件事情必須是徹頭徹尾地“清洗畫布”[7]。 柏拉圖不僅本人積極參與政治實踐,還鼓勵弟子們將他的哲學理念和政治模型應用到實際。 比如,學生希翁和利昂與僭主克利阿科斯的相互殘殺,查瑞昂對家鄉(xiāng)貴族和富人的清洗,學園對阿塔內斯政局的掌控,直接或間接引起西西里某些事件的動蕩等。雅典的政治環(huán)境不可能允許這種帶有顛覆性質的機構存在,雅典當局當然會對柏拉圖這樣的政治活躍人士開辦的學園進行必要的監(jiān)控。 鑒于此,有研究者認為,學園所刻“不懂幾何者莫入”,只是為了掩飾其真實政治目的的牌子[8]。 因此,柏拉圖學園的私人自治也是有限的。
綜上所述,私人自治,政府監(jiān)控的管理方式,關鍵在于自治和監(jiān)控的程度,以及如何達成某種平衡。 如果柏拉圖學園的行為危及到社會安全,政府必然會出手;如果政府的干預過多,又會妨礙學園的正常學術活動。 反觀稷下學宮官方舉辦、私人主持的管理方式,其優(yōu)勢在于辦學的物質條件充足,號召力強,加之齊國政治開明,不以行政力量直接干預學宮的學術活動,確實為稷下學宮創(chuàng)造了一個寬松穩(wěn)定的環(huán)境,為百家爭鳴提供了強大的保障;但也更易受時局和國君好惡的影響,舉辦方的理念、政策、國力和稷下學宮的興衰息息相關。 學派如果與政治無關,或者與當時的價值觀相沖突,即便不會被拒之門外,也不可能受到學宮的長期歡迎。 從學術派別來看,稷下學宮確實吸引了儒、道、法、名、陰陽、縱橫、黃老等眾多學派的到來,卻沒有肯定的墨家代表性人物記錄在案,只存在過一些墨家思想,以及接近墨家的宋钘、尹文及其門下弟子[9]。 究其原因,在于墨家學派兼愛、非攻,提倡平等、節(jié)儉的主張與國君王霸天下的政治抱負反差太大。
稷下學宮和柏拉圖學園教師的相似度很高,都是特殊時期的知識分子。 稷下學宮是由于社會巨大變革導致階層變化,形成了“士”這個特殊的知識分子階層。 他們四處游走,受聘到齊國成了稷下學宮的教師。 幾乎同時期的古希臘產生了“智者”這個特殊的知識分子群體,他們多是以教師為職業(yè),但在進入柏拉圖學園時卻和稷下學宮有不同的遴選標準,也有不一樣的身份。
稷下學宮是百家爭鳴之地,除了沒有明顯的墨家人物記錄在案,幾乎當時有一定影響力的學派,都曾駐足于此。 孟子就曾兩次到過齊國,并長居于此。 齊國的人才政策,搭建起稷下學宮獨特而多元的教師隊伍。 多元化的教師隊伍,不僅為各派學者提供了學術交流、創(chuàng)新的條件,也為學生打開了多扇學術之窗。 另外,稷下先生不同于官學體系的官師一體,也不同于私學純粹的教師身份。 徐干?中論·亡國?所言:“昔齊桓公立稷下之官,設大夫之號,招致賢人而尊寵之?!别⑾孪壬写蠓虻姆Q號,卻無須主持國政,此舉使得他們有別于正式官員,能夠專心在學術方面發(fā)揮“不治而議論”的職能。 這種戴行政頭銜行學術權力的雙重人事安排,既與政治保持了密切的關系,又避免了官僚體制下的種種弊端,使學術工作有地位、有專屬,遵循了學術繁榮發(fā)展的規(guī)律。
柏拉圖學園是柏拉圖為個人理想而設立的高等教育機構,因而,從哲學思想的傳授看,其主要是一家之學,即柏拉圖學說的發(fā)展與傳承[10]。 學園的后繼者,雖有發(fā)揮,但主要還是在柏拉圖學說基礎上的推進。 柏拉圖延請學識淵博者前來參與教學與管理,如數(shù)學大師泰阿泰德、歐多克索斯等,他們“在所有基本問題上”與柏拉圖的哲學思想與教育理念相一致。 因此,柏拉圖學園搭建的是共尊一家之說的教師隊伍。 另外,柏拉圖學園的教師沒有雅典政府所賦予的頭銜,身份比較單一。
稷下學宮和柏拉圖學園的學生管理都采用嚴寬結合的方式,只是在具體操作上有所不同。
稷下學宮有統(tǒng)一的守則?弟子職?,對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待人接物、學習態(tài)度、學習紀律、飲食起居、衣著儀容和禮儀規(guī)范等各方面都有明確的規(guī)范。 學生在學習方面沒有固定的老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由擇師、自由參加學術辯論、自由游學、自由切磋等。
柏拉圖學園對學生實行免費入學,但有入學規(guī)定。 比起稷下學宮的“愿者即來”,柏拉圖學園中所立的告示牌不論是“不懂幾何者,禁止入內”,還是“不能學習幾何者莫入”,都可以算是較嚴格的入學要求。 另外,柏拉圖認為,學習不能靠強制,尤其是對于“最重要的學習,最高的學習”,必須是自愿付出[11]。 關于學生管理制度,沒有資料記載,但從柏拉圖對教育的論述可以看出對學生管理非常嚴格。 比如,柏拉圖認為,一個人要想獲得知識,實現(xiàn)心靈的轉向,要經過漫長而艱巨的訓練和“嚴格科學的方式忍苦地學習”[12]。
稷下學宮和柏拉圖學園開設的課程雖然科目不同,但較之同時代的其他教育機構,在人文科學方面有更加豐富和完備的課程體系。
稷下先生長于哲學思辨和經世治國之術的理論架構,課程體系以人文科學為主,另外還有介紹各學派思想理論的課程。 總的來看,稷下學宮的課程體系里自然科學領域的理論建樹不多,多是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性知識,如兵器制造、制革、造車、建筑、采礦、冶金、制陶等。
柏拉圖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學園教授的知識也是多學科的,課程門類較稷下學宮更為多樣和豐富。 哲學是柏拉圖教學的基礎,高出于其他一切學科之上。 柏拉圖特別重視數(shù)學,他認為,通過數(shù)學的訓練能使學生感知現(xiàn)象世界,進而認識永恒不變的理念世界,以便接近善的理念。 數(shù)學和幾何學、天文學、音樂理論是學好哲學的四門關鍵學科。 同時,學園開設動物學、植物學等自然科學以及與哲學同等重要的辯證法等課程;此外,學園還開設了體育甚至軍事體操等課程。
稷下學宮和柏拉圖學園都有豐富的教學方法,都有將多種教學方法糅合在一起的教學特點。
學術傳承需要教師的引導與解釋,因此講授法是稷下學宮最主要的教學方法;學術的探討主要靠期會。 期會上的辯論是各學派最直接、最方便的交流方式。 學者之間辯論,學生觀摩,有時也有同門或者不同學派之間師生的辯論,如?太平御覽?中記載了徐劫的學生魯仲連與擅長詭辯術的田巴的一場辯論,這不失為一種更高層次教學方法的展示。 稷下學宮的學者和學生來去自由,學生有擇師的自由,游學成為一種極具特色的教育與學習方式。 這種方式有極大的靈活性,也促進了多元文化的繁榮發(fā)展。
與稷下學宮類似,講授法主要用于專業(yè)知識和深奧道理的講解,這也是柏拉圖學園最常用的教學方法;辯證法不僅是一門與哲學同等重要的課程,也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柏拉圖繼承了蘇格拉底的產婆術,通過問答與辯論的方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另外,動物學、植物學、生物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的教學還用到了觀察法和科學探究法。 而這些方法是稷下學宮所不具備的。
高等教育發(fā)軔時期的稷下學宮與柏拉圖學園,雖然不同于近現(xiàn)代意義上的大學,但在它們的時代,都如磁石般吸引著各方學者和學子前來聚集。 它們或以人文科學為主,或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為多元文化的融合、知識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它們?yōu)檎峁┳稍?,教學與研究相結合,自主管理學術事務,開學術自治、學術自由之先河。 同為中西方高等教育之源,稷下學宮與柏拉圖學園對中西方高等教育的發(fā)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傳統(tǒng)、教育理念、人才觀、歷史進程等的不同,二者對當時以及后續(xù)高等教育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稷下學宮設立后,各家學派在交流與碰撞中都得到長足發(fā)展。 沒有稷下學宮,就不會有百家爭鳴的局面。 稷下學宮培育出了一大批集大成式的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和學術大師。 遺憾的是,稷下學宮的設立并沒有引起其他國家大規(guī)模的跟進。 原因在于:其一,天下征戰(zhàn)爭的是政治和軍事力量,是所有力量擰成一股繩,而“坐而論道”者并沒有提出符合戰(zhàn)爭年代的治國方略,“處士橫議”導致君王無所適從,反而是軍事力量強大、思想單一的秦國成就了霸業(yè)。 其二,教育是個緩慢的事業(yè),齊國國君雖熱衷于招攬人才,卻無心辦教育。 因此,當實體的稷下學宮隨著齊國的滅亡而消亡后,稷下學宮的影響也就消失了。
雖然稷下學宮對當時的教育沒有產生強大的影響,但是后來卻影響了秦漢大一統(tǒng)之后博士制度的設置。 此后的古代書院所體現(xiàn)出的自由精神、開放性、融合性以及注重講演和自由討論的教學方法,與遙遠的稷下學宮一脈相承。
柏拉圖學園的創(chuàng)設對當時就產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響。 它不僅培養(yǎng)了一大批數(shù)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家,成就了古希臘“三哲”,還促進了眾多學派的創(chuàng)生,如亞里士多德派、斯多葛派、伊壁鳩魯派等不同思想哲學流派,后期還發(fā)展出了以卡爾涅阿得為代表的中期柏拉圖主義、以阿摩尼阿斯·薩卡斯為創(chuàng)辦者的新柏拉圖主義。 雅典雖然有私人辦學的傳統(tǒng),但柏拉圖學園以它的影響力促進了私人學園的興盛,最為有名的是亞里士多德效仿老師創(chuàng)辦的呂克昂學園,還有伊壁鳩魯創(chuàng)辦的花園學園和芝諾創(chuàng)辦的廊柱學園。
柏拉圖學園崇尚學術自由,鼓勵科學探究,創(chuàng)建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并重的百科全書式的課程體系,還為社會提供政治咨詢并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等。 這些舉措不僅將學園打造成了歐洲歷史上第一所綜合性學校,也直接奠定了后世西方高等教育制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