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振 沈曉萍 洪友青 施 翔 張 瑩 沈夢思
(昆山市花橋國際商務城現代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江蘇 昆山 215332)
薄皮香瓜又叫東方甜瓜、香瓜、梨瓜,原產于中國、日本、朝鮮等國,我國是世界上栽培薄皮甜瓜最早、面積最大的國家。薄皮香瓜果實較小,一般單瓜質量300~500 g,少數可達800~1 000 g,果肉厚2 cm 以下,肉質脆嫩,香味濃郁,甜而不膩,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江蘇昆山地區(qū)薄皮香瓜本土品種莖蔓較細,植株長勢弱,產量低,近年來病蟲害發(fā)生嚴重,且成熟期遇雨水導致裂瓜率高,商品瓜率低,種植難度較大,昆山地區(qū)的瓜農多引種易栽培、產量高、果形美的甜瓜品種,而棄種適應本地氣候和土質的本土品種。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市場對香瓜品種多樣化的需求,江南地區(qū)本土薄皮香瓜成為瓜果市場的“新寵”。為提高本土自留種薄皮香瓜的產量和品質,我們開展了栽培模式對比試驗。試驗設露地栽培、設施爬地栽培、設施立架栽培3 種栽培模式。試驗結果表明,露地栽培的薄皮香瓜病蟲害發(fā)生較嚴重,產量和品質受天氣影響較大,成熟期雨水多導致裂瓜大增,且糖度低、商品瓜率低;設施爬地栽培的薄皮香瓜相對病蟲害發(fā)生減少或減輕、裂瓜減少,但空間利用率不高、管理難度較高,且產量低、瓜大小不一(單瓜質量0.1~0.9 kg),每667 m2產量約1 250 kg;設施立架栽培的薄皮香瓜病蟲害發(fā)生較少,立架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空間,植株分布合理,商品瓜整齊度高(單瓜質量0.3~0.6 kg),每667 m2產量約2 000 kg?,F將昆山地區(qū)本土自留種薄皮香瓜大棚立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種子采自野生甜瓜,經嚴格篩選,選育出白色薄皮香瓜品種。本土自留種薄皮香瓜大棚春季栽培于上年12月~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4月中旬~7月上旬采收;大棚秋季栽培于7月播種育苗,9月下旬10月底采收。
春季栽培的,需準備塑料大棚、小拱棚、電熱溫床等設施保溫設施;秋季栽培的,應配置塑料大棚、防蟲網和遮陽網等設施。用東北草炭土、蛭石、珍珠巖按4∶1∶2配制營養(yǎng)土,每200 kg營養(yǎng)土加高效復合肥1 kg,翻拌均勻后裝入32孔穴盤待用。
播前穴盤基質澆足底水,將種子平放在穴中心,每穴播1 粒,播深0.8 cm 左右,然后覆蓋1 cm 厚細營養(yǎng)土。春季育苗的,播種后苗床覆蓋1 層地膜,搭小拱棚蓋薄膜保溫;秋季育苗的,播種后苗床覆蓋遮陽網,50%以上幼苗頂土時撤除覆蓋物。
1.3.1 溫度管理
春季育苗的,出苗后逐漸降低棚內溫度,子葉完全展開前保持白天28 ℃左右、夜間16~18 ℃,溫度過低時采用電熱絲加溫;齊苗后保持白天25 ℃以上、夜溫13 ℃左右(不可低于10 ℃),加大晝夜溫差防止秧苗徒長;移栽前3 d,適當加大通風量,床溫降至5~8 ℃進行低溫煉苗,以提高定植成活率??刹捎梅棚L、開啟水簾或風機等措施調節(jié)棚內溫度。
1.3.2 水肥管理
齊苗后小水噴淋,根據苗情及溫度、天氣情況確定噴水時間及噴水量。第1片真葉完全展開時嚴格控制水分供應,一般基質發(fā)白、用手摁壓基質不見水分時澆透水,以防幼苗發(fā)生猝倒病;第2 片真葉展開后,視苗床的干濕程度選晴朗天氣的中午(早春)或早晚(秋季)適量澆水,水中可加少量沖施肥或生物菌肥,濃度不宜超過0.3%。噴水一定要噴透,噴施肥液后最好再噴1次水,以降低葉面肥的濃度,避免在葉片上形成肥害點。噴水后若棚內濕度過高,應盡快通風排濕,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1.3.3 光照管理
光照既是育苗溫室部分熱量的來源,也是幼苗進行光合作用的能源,是培育壯苗不可或缺的因素。光照條件(包括光照強度和光照時數)影響幼苗的生長發(fā)育和秧苗質量,弱光條件下幼苗易徒長。春季育苗的,應盡量延長光照時間,覆蓋物應早掀晚蓋;秋季育苗的,應適當遮陽,以免強光灼傷葉片。
壯苗標準為幼苗莖短粗、節(jié)間短、葉大而厚、葉色正、須根多、無病蟲害。春季育苗的,苗齡25 d左右,株高10 cm左右,具三葉一心;秋季育苗的,苗齡9 d左右,株高10 cm左右,具兩葉一心。
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2 500 kg、三元復合肥(15-15-15)30 kg、過磷酸鈣30 kg 作基肥(肥料使用應符合NY/T 394—2013《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規(guī)定)。定植前15~30 d,翻耕地塊,耕深20~25 cm,一般8 m 寬大棚筑五畦,畦寬(連溝)約120 cm,畦高31~35 cm,畦面呈梯形,上寬30~35 cm,下寬70~80 cm。定植前7 d,畦面覆蓋銀黑雙色地膜,以提高地溫和棚內氣溫。
春季栽培的,一般于3 月中旬~4 月中旬棚內地溫穩(wěn)定在12 ℃以上時選晴天上午定植。定植時,左手扶苗立于定植穴,右手添加細土于苗周圍,同時輕輕壓實,但勿擠壓根部以防傷根。定植后及時澆定根水。秋季栽培的,一般于7 月上旬~8 月中旬選晴天傍晚定植,中午定植易造成高溫傷苗。每畦栽1 行。春季定植,株距35 cm,每667 m2栽1 100~1 200株;秋季定植,株距40 cm,每667 m2栽950~1 100株。
春季氣溫偏低,定植后拱棚內套中棚和小棚并覆膜,以提高地溫和棚溫。定植后3 d內,封閉大棚,中小拱棚膜不要掀開,加強保溫保濕促活棵;定植后3~4 d 植株活棵后,白天棚溫保持28 ℃左右,掀開中小棚膜,確保光照充足;隨著溫度逐步升高,應逐漸加大通風量,棚內保持白天30 ℃、夜間15 ℃左右,晝夜溫差控制在15 ℃左右,以利果實膨大和品質提高。秋季定植后,應保證水分供應充足,早晚各澆水1次,一般3~4 d后即可活棵;生育后期溫度逐漸下降,溫度低于15 ℃時,早上開棚通風排濕,夜間關棚保溫。
定植后至坐瓜前一般不追肥;幼瓜葡萄大小時,每667 m2追施45%挪威復合肥6 kg、60%高效沖施肥4 kg作膨瓜肥;坐瓜20 d后,每667 m2追施52%硫酸鉀復合肥6 kg以保證香瓜糖度。視土壤墑情、天氣情況和香瓜生育期確定水分管理,澆水一般與施肥相結合。香瓜明顯轉色發(fā)白后嚴禁澆大水,以免植株早衰及果實開裂。
春季栽培的,單蔓整枝,去主蔓留1 個健壯側蔓,側蔓長到有35~40 片葉時摘心,選取15~22 節(jié)的孫蔓留瓜,每株留果6~8 個;秋季栽培的,雙蔓整枝,去除主蔓留2 個側枝,側蔓長有35~40 片葉時摘心,選取側蔓15~22節(jié)生長健壯的3個孫蔓(3個孫蔓需間隔1~2節(jié))留瓜,每蔓留果3~4個。
大棚內昆蟲較少,薄皮香瓜自然授粉率低,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也可釋放蜜蜂授粉。采用蜜蜂授粉的,噴藥前需將蜂箱移出大棚。
坐果后,選留果型規(guī)整、生長健壯的幼果。不宜選留連續(xù)的2 個果實,應給果實預留充足的生長空間。每株留6~8個果(每蔓2~3個果),及時摘除其余果實。
本土自留種薄皮香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病毒病、蔓枯病、白粉病、葉枯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瓜絹螟、潛葉蠅、煙粉虱、夜蛾等。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進行病蟲害防治,堅持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輔以高效合理的化學防治。
及時清潔田園,實行輪作倒茬,盡量避免與瓜類作物連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水旱輪作,可有效降低大棚內的病菌基數;合理灌溉,增施有機肥,少施氮素;畦面覆蓋地膜,采取膜下滴灌,降低棚內濕度;盡量選在晴天整枝,及時清除病殘體,并帶至棚外集中處理;注意大棚周邊病蟲害的傳染源,加強大棚出入管理,防止病蟲進入棚內。
用糖、醋、酒、水、90%敵百蟲晶體按3∶3∶10∶1∶1 配制藥液,可將藥液放在大棚兩頭誘殺害蟲成蟲;大棚通風口和棚門安裝防蟲網,可有效減少害蟲飛入棚;可采用夏季高溫灌水悶棚方法防治土傳病蟲害,整棚灌水,水面高于土面5~10 cm,閉棚10~15 d。
病毒病可用30%鹽酸嗎啉胍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寧南霉素水劑800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可用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1 200倍液或64%殺毒礬1 000倍液噴霧防治,蔓枯病可用250 g/L嘧菌酯懸浮劑1 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可用25%乙嘧酚懸浮劑1 000倍液或430 g/L戊唑醇懸浮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瓜絹螟、夜蛾可用5%甲氨基阿維菌素1 500倍液或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500倍液噴霧滅殺,煙粉虱、蚜蟲可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或40%啶蟲脒微乳劑3 000倍液噴霧滅殺。應在病蟲害發(fā)生初期用藥,7~10 d噴藥1次,連續(xù)噴2~3次,注意交替用藥,以免病蟲產生抗藥性。
授粉后30~35 d,瓜色白亮,朝陽面呈金黃,輕聞有瓜香味時即可采收。一般植株下部的瓜先熟,上部的瓜晚熟。用剪刀采摘,切勿用手扯拉,輕采輕放。
采用大棚立架栽培本地自留種薄皮香瓜,能有效減輕病蟲害,果實充分體現出該品種固有特性(平均單果質量500 g 左右,糖度15~16°,口感脆嫩,香味濃郁),商品瓜整齊度高、品質好,每667 m2產量可達2 000 kg,較大棚爬地栽培增產60%以上。薄皮香瓜上市后受到消費者歡迎,回購率高,市場售價達16元/kg,基本為訂單銷售,每667 m2凈效益達10 000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目前昆山地區(qū)每年種植薄皮香瓜1 hm2左右,再試種幾年如其性狀穩(wěn)定,可向周邊地區(qū)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