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戰(zhàn)
午夜時分,山南邊的蜀軍打開營門,沖下山去,向高舉繡有“司馬”二字旌旗的魏軍投降了。馬謖站在營寨墻頭,望著原本的兩萬五千精兵如今個個嚇破了膽的樣子,而身后山下的烈焰囂張地吐著火舌。馬謖清楚自己已無力回天,這支軍隊撐不到下一個黎明,但他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敗得如此慘,幾乎是將街亭“拱手相讓”……
一場戰(zhàn)役宛如一局博弈,行軍布陣亦似落子設局。古人云:“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瘪R謖自視甚高,求勝心切,扎營天險,居高臨下,不以兵家正道,非劍走偏鋒,終敗北奔逃,轅門問斬。
可見壞事之俗手常是因為不知本手,弄巧成拙;而欲有回春之妙手,必須常備本手,才可洞若觀火、出其不意。
可能有人會說:“在這世上不是存在偶然的勝利嗎?只要運氣好,無需本手運籌帷幄,也能決勝妙手。”
誠然,在變幻莫測的生活中,我們“守株待兔”也能偶遇一場未知的驚喜,此可謂天時。不過正如孟子所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币晃辉娙丝赡軙蛞粫r靈感,脫口而出一句妙語,但如沒有無數(shù)個夤夜下的挑燈夜讀、推敲苦吟,靈感豈會造訪他空洞的心房?賈島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并非虛言?!渡涞裼⑿蹅鳌防锏墓?,人人羨他運氣好,先后得當世絕頂高手指點,殊不知沒有他在草原跟隨江南八怪的穩(wěn)扎穩(wěn)打,循序漸進,錘煉“本手”,即便后來得遇高人,也難成妙手;而歐陽克、楊康縱有高手指導,可他們不練本手,何來妙手?可見,“妙手偶得”不過是苦練技藝者的厚積薄發(fā),正可謂“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
可能又有人會說:“在這世上有人天生伶俐,他們超乎常人,本手稀稀,卻妙手無窮;有人堅持不懈,他們竭力追趕,本手汲汲,卻妙手幾無。”
我們不妨假想一下,天才若真擯棄本手無限妙構,庸人若真守拙本手一事無成,那么這世上的一切偉大奇跡都將由天才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的卓越成就都將取決于天才的誕生,而非探索者的孜孜矻矻和艱苦卓絕。那蘇炳添何必磨劍十年,斬破世界的偏見;中國從事核研究的科學家們何必認真驗算,所用草稿紙可以鋪滿整個羅布泊;方仲永天賦異稟,又為何“泯然眾人矣”?可見“妙手生花”不一定是天才的專屬,我們只要自立與自強、堅毅與厚積,也能書寫橫空出世的偉大奇跡。同樣,天才的故步自封和不加積淀也會江郎才盡,取得卓越成就終成海市蜃樓。
世事如棋局,須常備本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不應滿足于曇花一現(xiàn)的偶然,要明白“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必然”;我們不應小覷步步為營的基礎,要知道“行一棋不足以見智,彈一弦不足以見悲”。本手固土處處實,妙手點撥花即開,我們應腳踏實地、踔厲奮發(fā),實現(xiàn)人生成長,圓夢中華復興!
【湖南常德市芷蘭實驗學校高(2004)班】
標題明確中心論點。
開篇以描寫情景入手,初看容易讓人誤會為記敘文,但讀完就知道這是考生“有意為之”的“妙手”,設置了懸念,引人思考,讓人耳目一新。
承接上文,分析故事,“不以兵家正道,非劍走偏鋒”指出馬謖失敗的根本原因,言簡意賅,以反例開篇,為下文觀點的提出張本。
緊承上文,緊扣材料,揭示問題實質(zhì),提出論點。
運用排除法,提出和論點完全相反的觀點,逆向推理,反其道而行之,吸引讀者,讓人耳目一新。
列舉詩人靈感來源和郭靖成長之路,證明“只要運氣好,無需本手運籌帷幄,也能決勝妙手”觀點的荒謬,從而從反面證明“本手”是“妙手”的基礎和前提,“妙手”是“本手”的升華和結果。
這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再次運用排除法,假設相反的論題,思維嚴謹。
這段論證的高妙之處在于除了正面舉例論證外,還從反面排除,論述了依靠運氣“偶然勝利”實質(zhì)是“俗手”,成不了氣候,邏輯性強,讓說理無懈可擊。
聚焦現(xiàn)實,觀照世界,把目光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總結升華觀點,體現(xiàn)了新時代中學生的格局和擔當。
點評
本文立意有深度,行文構思有新意,同時廣泛聯(lián)想,多方取材,從馬謖失街亭的情景入手,討論本手與妙手的關聯(lián),列舉反例,進行辯駁,既新穎又有力度,非常巧妙地突出了作文的中心。考生在開篇依據(jù)材料創(chuàng)設情境,以“兵道”喻“棋道”,自然引出論點,強調(diào)常備本手的重要性;繼而創(chuàng)設兩個與自己論點相反的論點,列舉豐富的事例,反證歸謬,運用逆向思維,間接證明自己論點的正確性;最后,結合新時代對青年的要求回扣中心論點,謀篇布局扣人心弦,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