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里米拉·艾尼瓦爾
中國出版“走出去”方興未艾。2021年1月18日,中韓雙方以交換文本的方式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署與大韓民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關于經典著作互譯出版的備忘錄》,約定在未來5年內,共同翻譯出版50種兩國經典著作。①圖書互譯作為一種文化的雙向傳播,是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域外文化走進中國有效和必要的手段?!笆濉睍r期,在“絲路書香出版工程”“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中華學術外譯”及“亞洲經典著作互譯計劃”等政策項目的推動實施下,優(yōu)秀的中國圖書源源不斷地流向全球各國,不僅實現(xiàn)了“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的重任,還滿足了各國讀者對渴求認識和了解中華文化的需求,進一步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是“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工作的遠景目標,這對通過跨國圖書出版交易來推動文化互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回望“十三五”時期跨國圖書互譯的成效和實施現(xiàn)狀的基礎上,分析“十四五”時期跨國圖書互譯計劃實施的動因,并歸納出跨國圖書互譯發(fā)展面臨的瓶頸,據(jù)此展望“十四五”時期我國圖書互譯推進的創(chuàng)新路徑。
我國自2003年起將中國出版“走出去”作為國家文化“走出去”總體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推動中國出版物走向國際圖書市場,政府相關部門先后提出并實施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出版“走出去”的政策。其中,圖書互譯出版項目是在中國出版“走出去”戰(zhàn)略相關政策中實施范圍最廣、時間最長、最受國內外關注的項目類型。②“十三五”時期,出版行業(yè)認真貫徹推進中國出版“走出去”戰(zhàn)略的實施,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導下,大力促進文化產品通過不同形式、不同渠道“走出去”。在各項互譯出版工程的充分實施中,中國出版“走出去”戰(zhàn)略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效,跨國圖書互譯的類別不斷豐富,圖書互譯的語種不斷增多,圖書互譯合作計劃所涉及的國家及區(qū)域不斷擴大,翻譯出版的圖書在國際圖書市場中的影響力也不斷提升。
“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作為“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的加強版、首個圖書互譯出版政策項目,自2009年提出實施以來,與“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相得益彰,互譯出版的內容以文學、科技、國情等門類為主,已與25個國家的61家出版機構簽訂100多個資助互譯項目,涉及1000多種圖書,近20個語種。③該項目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圖書互譯出版進入了從單一渠道轉向多渠道對外推廣的新發(fā)展階段。之后,在2008年啟動的“中外圖書互譯計劃”、2009年啟動的“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以及“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等項目的陸續(xù)推動下,截至2018年,已資助3000多種圖書在42個國家翻譯出版。④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我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不斷深化,并針對特定的國家和地區(qū)分別設立了專項圖書互譯計劃,如2012年與阿拉伯國家簽署的“中阿經典圖書互譯出版項目”、2013年與印度和俄羅斯分別簽署的“中印經典和當代作品互譯出版項目”備忘錄和“中俄經典與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互譯出版項目”、2014年與斯里蘭卡簽訂的新聞合作出版?zhèn)渫?,以?014年推出的“絲路書香出版工程”等。⑤在這些區(qū)域性圖書互譯項目的推動實施下,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版權輸出與出版物實物出口數(shù)量顯著提升,互譯圖書成效斐然,把中國圖書“走出國門”推向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其中,“絲路書香出版工程”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圖書出版項目,不斷拓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國際傳播的深度和廣度,該項目自2014年12月獲中宣部批準以來,有關中國精品圖書及中文教材的互譯出版項目達2000多個,涉及20多個國家、200多家出版企業(yè)、985種圖書、50多個語種,在跨國出版交流中發(fā)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⑥此外,基于亞洲國家共同繁榮富強的愿景,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進行了《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推出了“亞洲經典著作互譯計劃”,在此計劃的實施下,截至目前,我國已與阿聯(lián)酋、阿曼、印度、伊朗等18個亞洲國家簽署了圖書互譯出版合作協(xié)議,已互譯出版精品圖書70余種。⑦該區(qū)域性經典圖書互譯倡議開創(chuàng)了亞洲國家間跨語種出版物交流的新篇章,促使我國的圖書互譯出版項目日益成熟,跨國圖書出版交易發(fā)展越發(fā)穩(wěn)健,我國精品圖書在亞洲各國的譯介和傳播正向好發(fā)展。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綱要》中明確提出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2035年要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作為“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目標之一。⑧一個國家的文化影響力作為一種軟實力,直接影響到國家民族形象的塑造,國家國際地位的高低,以及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原動力。⑨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文化軟實力競爭成為全球各國博弈的新議題。隨著我國在世界經濟體中地位的提高,憑借自身實力塑造國際社會中的國家形象,傳播中華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的訴求愈加強烈。因此,我國要實現(xiàn)文化強國戰(zhàn)略目標,提升“文化軟實力”必將成為未來“十四五”時期的“硬任務”。
圖書作為跨文化交流的載體,中國出版“走出去”政策的實施,一方面,可以推進中華文化對外傳播;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減少國際交流的誤解和障礙,有效塑造我國的國際形象,進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⑩其中,圖書互譯是文化對外輸出的重要路徑,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通過推動本國圖書的對外翻譯出版來擴大自身的文化影響力?!笆濉睍r期,各項圖書互譯項目的實施使優(yōu)秀的中國圖書源源不斷地流向全球各國,不僅于潤物無聲中傳播了中國聲音,還滿足了各國讀者認識和了解中華文化的需求,進一步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概而言之,在未來的文化軟實力競爭中,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發(fā)展水平,促進中華文化產品走向世界,推動并實現(xiàn)中華文化走出去,才能占得先機。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出版“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在國際文化交往語境中,中外互譯圖書的出版呈現(xiàn)出中外文明的雙向互動交流的特征。跨語種翻譯圖書的流通不僅可以促進世界各國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也可以促使世界各國平等的溝通與交流,達到和諧共處、共享繁榮的目標。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中指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同時,提出亞洲各國之間實施亞洲經典著作互譯的倡議,賦予圖書互譯出版助力亞洲各國人民共享繁榮的時代使命。
首先,從中譯圖書的引進行為來說,其對世界文明交流互鑒、認識和吸收外來文化精髓提供了動力,并搭建了中國與世界相互了解的平臺,營造出文化共贏的良好氛圍。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鑒而豐富。今天文化全球化的多元格局,既是各國在發(fā)展中不斷主動學習吸收相鄰國家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取長補短、擇善而從的表現(xiàn),也是不同發(fā)展時期、不同國家、各種文化相互滲透,相互積淀的結果。文化的影響和接受過程必然依賴一定的傳播途徑,圖書的多語種翻譯正是跨文化和跨語言交流的橋梁和重要載體。
其次,從外譯圖書的輸出行為來說,其對于弘揚中華文化、消除國際社會“誤解”、為中國開展區(qū)域性合作奠定民意和社會基礎,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人文基礎。隨著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各國對了解和認識中華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在“絲路書香出版工程”項目的實施中,切實推進了我國圖書跨越“文化鴻溝”走向世界各國的步伐,同時向國際社會輸出中國“合作共贏”的倡議,消除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對外政策的疑慮。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圖書互譯計劃倡議擔負著時代使命,在相互理解和尊重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上,探求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進步,實現(xiàn)全球社會的整體繁榮。
在我國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背景下,圖書互譯出版產業(yè)將迎來全新的機遇。在“十四五”時期,提升我國出版“走出去”視野下圖書互譯出版的深度和廣度,可以從圖書互譯出版的內容建設、團隊建設、渠道優(yōu)化、法律保障等維度著手,實現(xiàn)中國出版“走進去”。
一是重視“受眾因素”,細分海外市場?;プg圖書的主題和內容應在接受和尊重文化差異的基礎上,結合圖書目標市場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特征,以目標市場受眾個性化的需求和語言習慣為基礎,深耕互譯圖書的內容建設,生產和輸出滿足需求各異的海外讀者的文化產品,從而提升互譯出版圖書在輸出國市場的口碑與知名度。一方面,要對輸出國圖書市場進行調研,了解目標市場對我國文化產品的認知程度,在此基礎上細分海外市場,根據(jù)不同的市場環(huán)境實施有針對性的出版策略。另一方面,要對目標市場中互譯圖書所面向的讀者的心理、閱讀習慣及愛好等做進一步的研判,再根據(jù)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受眾的閱讀習慣和需求,有針對性地輸出不同主題的圖書。尤其是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圖書互譯計劃中,絲綢之路沿線64個國家處于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圈,應尊重其在文化、語言、審美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輸出適合當?shù)匚幕膱D書。
二是借力專業(yè)人才,實現(xiàn)“精準輸出”。專業(yè)的版權貿易人才熟悉輸出國讀者的閱讀喜好及市場需求,將熟悉國際版權貿易規(guī)則和談判技巧的人員納入圖書互譯工程項目組中,使他們與其他人員一同研習國外不同讀者的習慣與特點,了解圖書的選題策劃、對外翻譯、出版等流程。版權貿易人才的介入可以對圖書翻譯的內容選擇、語種選擇及海外市場需求等方面給予相應的指導,這樣才能及時追趕國際圖書市場的發(fā)展潮流,更好地契合國外讀者的閱讀期待,避免互譯圖書錯過最佳發(fā)行時間,從而保證互譯圖書在輸出國的傳播,實現(xiàn)“精準輸出”。
圖書互譯計劃開展的關鍵之一在于跨越與輸入國之間的語言鴻溝。互譯圖書翻譯的質量直接影響文化傳播的成效,互譯圖書的內容和語言須同于輸入國的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從而使輸入國的讀者接受和認可,并消除內容理解上的障礙。而提升互譯圖書翻譯質量,專業(yè)的翻譯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須著力解決翻譯的難題。此外,從互譯圖書題材的選擇、海外市場的推廣營銷,再到解讀輸入國相關的政策和法律、了解輸入國當?shù)氐奈幕褪袌鲂枨?,都離不開專業(yè)的版權貿易人才??梢哉f,專業(yè)的翻譯人才和版權貿易人才是真正提升譯介圖書質量和水平的關鍵。因此,中國圖書互譯計劃的有效實施,應該基于一支既精通各國語言的專業(yè)翻譯人員,又具有豐富國際出版交易合作經驗、國際視野、敏銳的市場策劃能力的貿易人員組成的職業(yè)化隊伍來打破地域界限,這對我國出版人才培養(yǎng)和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來培養(yǎng)和組建專業(yè)人才隊伍,一是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政府、高校要形成合力,以國際化的眼光注重小語種翻譯人才長期的、有計劃的培養(yǎng)和發(fā)掘,努力培養(yǎng)出大批有中華文化修養(yǎng)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優(yōu)秀譯者,從而為跨國圖書互譯出版的有序發(fā)展提供翻譯人才保障。二是在人才保障方面,提升版權貿易人才的行業(yè)地位,重視對版權貿易人才的職業(yè)化培訓與交流,提升業(yè)務水平,完善版權貿易人才的管理機制,制定版權貿易行業(yè)守則。三是未來人才的培養(yǎng)應與新技術發(fā)展同步。緊抓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機遇,未來實現(xiàn)以人工智能技術驅動圖書互譯出版。一方面,人機協(xié)同的翻譯機制有助于突破互譯圖書的翻譯質量瓶頸;另一方面,出版機構可以基于智能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來進行選題策劃。
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VR、AR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區(qū)塊鏈等技術在圖書出版行業(yè)領域的融合應用,必將成為“十四五”時期發(fā)展中國圖書對外翻譯出版、高效促進跨國圖書版權貿易的重要推動力量。因此,在這樣的全球出版數(shù)字化趨勢下,需要轉變創(chuàng)新思維,充分利用技術交融發(fā)展對互譯圖書傳播中的優(yōu)勢來推進圖書對外翻譯的輸出,擴大互譯圖書在海外市場傳播的覆蓋面,促進跨國圖書版權貿易,實現(xiàn)傳播增值。
一是優(yōu)化輸出渠道,創(chuàng)新數(shù)字技術融合出版形式。眾所周知,數(shù)字出版發(fā)展初期,數(shù)字化的圖書在逐漸代替紙質化的圖書。如今,在5G移動網(wǎng)絡通信技術支撐下,數(shù)字資源傳播的速度進一步提升,數(shù)字出版物“走出國門”的時間、距離進一步縮短,讀者獲取數(shù)字資源更加便捷。因此,在互聯(lián)網(wǎng)傳播新格局下,將跨語種翻譯圖書的輸出渠道由現(xiàn)有的“多國單一渠道”轉變?yōu)椤岸鄧嗲馈?,即根?jù)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發(fā)展水平、受眾閱讀偏好等市場因素來調整和優(yōu)化互譯圖書推介方式,不再局限于國際圖書展等線上模式,而是推出“線上+線下”結合的輸出渠道,包括網(wǎng)絡書店等。同時,在紙質版圖書輸出的基礎上,豐富跨語種圖書的數(shù)字化傳播手段,例如,不僅可以通過移動端的閱讀類APP推廣互譯圖書對外輸出的電子書、有聲書、多媒體圖書等類型,還可以通過“VR+出版”“AR+出版”技術的推廣,拓寬互譯圖書的傳播廣度,增強互譯圖書本身的價值感,以滿足受眾不同的需要。此外,借助于國內外各類社交媒體,通過音頻、短視頻、直播等多種方式推介互譯圖書,進一步增加眾多國際讀者對中華文化的興趣和喜愛。
二是搭建集約化、規(guī)?;臄?shù)字出版平臺。與新技術融合的新媒體平臺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文化傳播的價值。盡管目前我國已有部分出版社推出了匯集我國多個出版社出版外文電子書的數(shù)字出版平臺,如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上線的“中國電子書庫”、五洲傳播出版社推出的手機閱讀客戶端China Bookstore、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的“面向海上絲綢之路的漢字文化綜合傳播平臺”等。其中,五洲傳播出版社推出的數(shù)字資源平臺 “that’s book on china”在阿拉伯語言地區(qū)得到了進一步推廣,促進了中國主題圖書的廣泛傳播。盡管現(xiàn)有“走出去”平臺的用戶數(shù)量、普及度仍有待提升,但這些出版機構的積極嘗試為推進更大規(guī)模的數(shù)字出版平臺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因此,各大出版社順應時代發(fā)展,以“造船出?!钡哪J阶孕写罱s化、規(guī)模化的跨境數(shù)字出版平臺來推進其海外運營。尤其是在“絲路書香圖書互譯項目”的推進過程中搭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shù)字出版平臺,實現(xiàn)資源、技術、平臺一體化的圖書互譯機制。
互譯圖書不僅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扭轉部分互譯圖書在海外圖書市場中被侵權的現(xiàn)狀,需要出版企業(yè)創(chuàng)新互譯圖書著作權保護思路,制定著作權侵權防范機制,減少數(shù)字版權輸出的障礙,在國際市場立足發(fā)展,通過圖書互譯來進行文化的對外輸出。一方面,因考慮到我國與輸出國之間著作權制度及實施存在差異,要求我國出版企業(yè)輸出文化產品之前要充分了解輸出國的著作權法律制度,以便制定出相應的互譯圖書境外著作權保護策略。對輸出國著作權制度及政策的了解應包括輸出國的立法現(xiàn)狀、司法制度、行政法規(guī)及實務做法等幾個維度。此外,我國的出版企業(yè)針對互譯圖書尋求輸出國的法律保護時,須了解輸出國著作權的保護范圍、保護期限,著作權登記的具體程序等基本情況,在海外市場面臨著作權侵權時須了解輸出國的司法程序及訴訟技巧。另一方面,針對輸出的數(shù)字出版產品,要從事后被動應對侵權之訴轉變?yōu)槭虑爸鲃臃婪讹L險,采用最新的數(shù)字版權保護技術,避免數(shù)字化文化產品的內容輸出之后遭到非法使用。
在當前中國出版“走出去”戰(zhàn)略的推進下,我國圖書互譯計劃已進入國際圖書市場,向國際社會輸出了多樣化的文化產品,實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走出去”。但與此同時,我國圖書互譯計劃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需要突破的瓶頸,需要對其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國家和地區(qū)參與到圖書互譯計劃中,成為實現(xiàn)全球各國文化與經濟互利共贏的一個抓手,同時也成為全球各國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的紐帶。唯有不斷地思考與改善,才能堅實跨語種圖書傳播的基礎,為中華文化在世界各國的傳播開辟一條嶄新的文化互通之路。
注 釋:
①國家新聞出版署,《中韓簽署關于經典著作互譯出的備忘錄,開啟兩國人文交流互鑒新階段》[EB/OL],[2021-01-18].[2021-02-25].http://www.nppa.gov.cn/nppa/contents/719/75533.shtml.
②王珺:《加強頂層設計,推動出版走采取——新聞出版走出去政策、項目情況綜述》[J],《出版參考》2017年第8期,第5~8頁。
③④戚德祥:《中國出版“走出去”創(chuàng)新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第30頁。
⑤李詩言:《近十年來我國圖書版權貿易情況及發(fā)展對策》[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8年第1期,第83~87頁。
⑥戚德祥:《“十三五”時期中國出版“走出去”的成效與思考》[J],《中國編輯》2020年第12期,第23~28頁。
⑦習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M],湖南地圖出版社,2018年,第10~11頁。
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N],《人民日報》,2021年3月13日。
⑨許正鄰等:《當代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提升策略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第19頁。
⑩李婷,韓建民,杜恩龍:《“十四五”中國出版“走出去”的展望與思考》[J],《科技與出版》2021年第2期,第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