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黑龍江東寧市太平溝東山舊石器地點調(diào)查簡報

2022-12-19 11:59:56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方文物 2022年6期
關(guān)鍵詞:石制品流紋巖東寧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內(nèi)容提要〕 東寧太平溝東山地點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市老黑山鎮(zhèn)太平溝村,發(fā)現(xiàn)于2017年4月。共獲得石器92件,石器原料以流紋巖為主,其次為流紋斑巖和砂巖,其他原料比例很低。石器類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和斷塊。該地點工具數(shù)量較多,器形豐富多樣,包括一類二類和三類工具。一類工具為石錘,二類工具包括刮削器和砍砸器,三類工具也包括刮削器和砍砸器,且均采用錘擊法修理。該地點石器工業(yè)類型屬于石葉工業(yè),年代應(yīng)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根據(jù)石制品表面不同風化程度判斷,該遺址至少存在兩個使用階段。

2018年4月22—27日,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和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舊石器考古調(diào)查隊,對黑龍江省東寧市進行了為期6天的舊石器考古調(diào)查。共發(fā)現(xiàn)舊石器地點17處,石器近800件,太平溝東山即為其中1處。太平溝東山發(fā)現(xiàn)石器92件,均發(fā)現(xiàn)于該地Ⅲ級基座階地的耕土層中。本文即對發(fā)現(xiàn)的石器進行研究和討論。

一、地理位置、地貌與地層

(一)地理位置

東寧太平溝東山地點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老黑山鎮(zhèn)老黑山河Ⅲ級基座階地上,海拔410米。地理坐標為北緯43°40′31.47″,東經(jīng)130°51′21.79″。遺址西距太平溝村698米,西距321省道1000米,西北距老黑山河366米(圖一)。

圖一 東寧太平溝東山地點地理位置圖與等高線圖

(二)氣候與地貌

東寧地處于中緯度的寒溫帶,屬于東北亞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由于距離日本海較近,且西北部的太平嶺阻擋北上的暖濕氣流,使該地區(qū)氣候海洋性增強,大陸性減弱。東寧年平均氣溫為4.9℃,1月份平均氣溫為-14.6℃,7月份平均氣溫為21.7℃,年降水量約500~600毫米。

遺址地處東寧凹陷構(gòu)造單元的西南端,老黑山河發(fā)源于黑龍江與吉林省交界的老爺嶺,于老黑山鎮(zhèn)二道溝村注入大綏芬河,河谷平坦開闊,階地發(fā)育。太平溝東山地點位于老黑山河岸的Ⅲ級基座階地上,地勢較高,整個發(fā)現(xiàn)石制品區(qū)域呈馬鞍形,兩側(cè)和鞍部均有石制品發(fā)現(xiàn),但西側(cè)更為集中,遺址表面開闊平坦。老黑山河在地點的西北側(cè)由西南流向東北,河床寬112米,河道彎曲,有心灘發(fā)育。地點周圍群山環(huán)繞,階地上有大片耕地。

(三)地層

東寧太平溝東山地點部分區(qū)域有文化層,調(diào)查時未做試掘,有些地方已出露河流堆積物。石器分布在黃色耕土層中或河流堆積物上。

二、石器的分類與描述

本次調(diào)查獲得石器92件,類型多樣,包括石核、石片和工具。其中,石核27件,石片18件,工具42件,斷塊5件。下面對石器進行具體的分類描述。

(一)石核

27件。種類包括石葉石核、普通石核和盤狀石核。

1.石葉石核 4件。

標本18DTD∶40,單臺面石葉石核。長86.89、寬90.54、厚64毫米,重311.49克。原料為流紋斑巖,形狀不規(guī)則。臺面為修理臺面,臺面大小為80.39×55.26毫米。有1個剝片面,7個剝片疤,臺面角為60°。反泡淺平,片疤深入核體很淺,應(yīng)為軟錘錘擊(圖二,3)。

標本18DTD∶8,雙臺面石葉石核。長107.69、寬94.11、厚84毫米,重1118.09克。原料為流紋巖,形狀呈棱柱狀。A臺面為修理臺面,臺面大小為91.34×72.29毫米。有1個剝片面,6個剝片疤,臺面角為81°。B臺面為素臺面,臺面大小為81.11×81.51毫米。有1個剝片面,6個剝片疤,臺面角為85°。此棱柱狀石核90°轉(zhuǎn)向也呈棱柱狀(圖二,2)。

2.盤狀石核 1件。

標本18DTD∶38,長110.67、寬86.52、厚48.72毫米,重422.57克。原料為流紋巖,形狀近龜背狀(圖二,4)。

3.普通石核 22件。包括單臺面、雙臺面和多臺面。

(1)單臺面 6件。長31.19~177.06毫米,平均長97.89毫米;寬53.71~177.51毫米,平均寬78.73毫米;厚33.16~85.19毫米,平均57.53毫米;重114.13~2108.58克,平均634.61克。

標本18DTD∶2,長85.19、寬98.28、厚132.86毫米,重2108.58克。原料為硅質(zhì)灰?guī)r,形狀不規(guī)則。臺面為自然臺面,臺面大小為130.57×77.54毫米,臺面角69°,1個剝片面,9個剝片疤,最大疤延伸程度為中等,片疤深入核體很深,自然面約占70%(圖二,5)。

(2)雙臺面 10件。長54.24~182.4毫米,平均長99.14毫米;寬79.02~142.56毫米,平均寬102.75毫米;厚27.97~136.41毫米,平均60.28毫米,重918.37克。

標本18DTD∶1,雙臺面石核。長149.2、寬142.56、厚111.9毫米,重4235.89克。原料為流紋斑巖,形狀呈球形。有A、B兩個臺面且互為臺面,均有一個剝片面且剝片疤都超過10個,A臺面的剝片面片疤深入核體很淺,但B臺面的剝片面片疤深入核體很深,因此,推測該石核剝片時軟錘和硬錘均有使用(圖二,6)。

圖二 石核

(3)多臺面 6件。其中,三臺面石核2件、四臺面石核3件、六臺面石核1件。

標本18DTD∶5,多臺面石片石核,共3個臺面。長156.93、寬90.63、厚80.38毫米,重1745.68克。原料為流紋巖,形狀呈長方體。有A、B和C三個臺面。A、C臺面為修理臺面,A臺面角為87°,剝片面片疤超過10個;B臺面為自然臺面,臺面角為94°,剝片面片疤4個;C臺面為修理臺面,臺面角為86°,剝片面片疤3個(圖二,1)。

(二)石片

18件。種類包括石葉、石片及斷片和技術(shù)性削片。

(1)石片及斷片 16件。

①完整石片 11件。長13.57~105.03毫米,平均長56.43毫米;寬16.52~99.76毫米,平均寬56.31毫米;厚2.45~32.73毫米,平均厚15.76毫米;重0.47~339.12克,平均重94.26克。

標本18DTD∶27,長105.03、寬99.76、厚32.73毫米,重339.12克。原料為流紋巖,形狀近梯形。臺面長54.73、寬17.64毫米,石片角112°。打擊點集中,半錐體凸,有錐疤,同心波不顯著,放射線明顯,背面自然面占40%。遠端崩斷,表面幾乎未風化(圖三,3)。

圖三 石片

②斷片 5件。包括近端斷片3件、遠端1件和左邊斷片1件。

標本18DTD∶54,近端斷片,長57.63、寬83.25、厚18.32毫米,重63.55克。原料為流紋巖,形狀不規(guī)則。臺面長24.13、寬7.61毫米,石片角92°。表面未風化(圖三,1)。

標本18DTD∶85,遠端斷片,長27.29、寬31.23、厚7.39毫米,重5.47克。原料為硅質(zhì)灰?guī)r巖,形狀呈三角形。表面未風化(圖三,5)。

標本18DTD∶82,左邊斷片,長43.13、寬24.11、厚14.57毫米,重133.5克。原料為流紋巖,形狀呈半圓形。表面未風化(圖三,4)。

(2)技術(shù)性削片 1件。

標本18DTD∶90,為棱柱狀細石葉石核更新臺面的石片,長16.67、寬14.61、厚5.64毫米,重1.72克。原料為黑曜巖,形狀呈圓柱形,邊緣為多條平行排列的細石葉剝片疤。表面未風化(圖三,6)。

(3)石葉 1件。為完整石葉。

標本18DTD∶43,長113.69、寬58.15、厚23.94毫米,重166.39克。原料為玄武巖,形狀呈長方形,兩邊近平行。表面中等風化(圖三,2)。

(三)斷塊

5件。長60.24~111.11毫米,平均長85.81毫米;寬7.99~98.78毫米,平均寬54.03毫米;厚16.94~59.41毫米,平均厚39.51毫米;重43.94~454.01克,平均重243.4克。原料為流紋巖或流紋斑巖。

(四)工具

本文沿襲陳全家的分類方案,將工具分為三類:一類,制作石器的工具,石錘和石砧;二類,未經(jīng)加工直接使用的工具;三類,將片狀或塊狀毛坯經(jīng)過加工修理(修刃、修形和修理把手)的工具。

東寧太平溝東山發(fā)現(xiàn)工具共42件,包括一類工具1件,二類工具10件和三類工具31件。二類工具和三類工具均為刮削器和砍砸器。

1.一類工具

1件。為單端錘擊石錘。標本18DTD∶9,長106.79、寬80.24、厚52.51毫米,重798.31克。原料為流紋斑巖,形狀近長方體,毛坯為礫石(圖四,1)。

2.二類工具

共10件。包括9件刮削器和1件砍砸器。

(1)刮削器 9件。按刃緣數(shù)量分為單刃和雙刃。其中,單刃8件、雙刃1件。

①單刃 8件。包括3件凸刃、2件單刃、1件凹刃和2件尖刃。

凸刃 3件。標本18DTD∶87,長28.11、寬30.64、厚6.05毫米,重4.47克。原料為霏細巖,形狀近橢圓形,毛坯為石片。刃緣鋒利,刃長31.05毫米,刃角22°(圖四,6)。

直刃 2件。標本18DTD∶81,長36.41、寬44.49、厚6.35毫米,重12.14克。原料為流紋巖,形狀近梯形。刃長20.42毫米,刃角20°。刃上使用疤連續(xù)分布,疤大小形狀不一(圖四,7)。

圖四 一類、二類工具

凹刃 1件。標本18DTD∶62,長91.09、寬46.27、厚20.27毫米,重80.58克。原料為流紋斑巖,形狀近梯形。刃長31.48毫米,刃角46°。刃上使用疤連續(xù)分布,疤大小形狀不一(圖四,2)。

尖刃器 2件。標本18DTD∶75,長47.25、寬34.26、厚8.03毫米,重15.16克。原料為流紋巖,形狀呈三角形。尖刃刃角為73°(圖四,5)。

②雙刃 1件。為尖直刃刮削器。

標本18DTD∶55,長82.03、寬55.31、厚18.39毫米,重66.18克。原料為流紋巖,形狀呈水滴狀。直刃長44.57毫米,尖刃刃角為97°(圖四,3)。

(2)砍砸器

1件。為單直刃砍砸器。標本18DTD∶18,長98.68、寬71.21、厚30.74毫米,重244.96克。原料為流紋巖,形狀呈三角形。刃長72.32毫米,刃角為62°(圖四,4)。

3.三類工具

共31件。類型有刮削器和砍砸器。

(1)刮削器 28件。根據(jù)刃的數(shù)量可分為單刃和雙刃。

①單刃 23件。根據(jù)刃緣形態(tài)可分為直刃、凸刃、凹刃和尖刃。

凸刃 8件。長40.83~116.39毫米,平均長66.65毫米;寬30.86~109.66毫米,平均寬61.63毫米;厚3.82~30.95毫米,平均厚15.09毫米;重6.62~216.56克,平均重80.80克;刃角23~52°,平均32.94°;刃長47.88~137.88毫米,平均長77.86毫米。原料種類有流紋巖、砂巖和玄武巖。

標本18DTD∶64,長65.62、寬36.01、厚11.61毫米,重31.67克。形狀近長方形,原料為流紋巖,毛坯為石葉。刃長55.42毫米,刃角34°。刃部使用硬錘錘擊正向修理,修疤為雙層,呈普通狀,修疤斷續(xù),加工距離近。器身呈現(xiàn)出兩種不同程度的風化(圖五,5)。

直刃 7件。長40.08~100.22毫米,平均長72.40毫米;寬32.99~73.68毫米,平均寬56.47毫米;厚8.88~30.76毫米,平均厚17.50毫米;重13.71~138.68克,平均重75.07克;刃角33°~58°,平均43.71°;刃長20.25~53.47毫米,平均長40.48毫米。原料種類有流紋巖、砂巖和板巖。

標本18DTD∶48,長100.22、寬61.44、厚18.26毫米,重121.94克。形狀近梯形,原料為砂巖,毛坯為石葉。刃長53.47毫米,刃角46°。刃部使用硬錘錘擊正向修理,修疤為雙層,呈疊層狀,疤間關(guān)系為疊壓,加工距離中,表面嚴重風化(圖五,2)。

凹刃 4件。長37.09~82.55毫米;寬29.06~53.49毫米;厚13.06~27.48毫米;重37.56~131.01克;刃角27°~76°;刃長28.72~68.05毫米。原料包括凝灰?guī)r、石英巖、流紋巖和輝長巖。

標本18DTD∶65,長76.72、寬29.06、厚13.49毫米,重37.56克。形狀近長方形,原料為凝灰?guī)r,毛坯為石葉。刃長68.05毫米,刃角62°。刃部使用硬錘錘擊正向修理,修疤為單層,呈普通狀,修疤連續(xù),加工距離遠,表面嚴重風化(圖五,1)。

尖刃 4件。長63.69~104.01毫米;寬49.61~85.09毫米;厚17.44~25.19毫米;重64.49~207.13克;刃角95°~133°。原料均為流紋巖。

標本18DTD∶60,長68.27、寬49.61、厚17.44毫米,重64.49克。形狀不規(guī)則,原料為流紋巖,毛坯為石片。刃角115°。修理方向為復(fù)向,修疤為單層普通狀,修疤連續(xù),加工距離近(圖五,8)。

②雙刃 5件。根據(jù)刃緣形態(tài)的不同組合,可分為雙直刃、雙凹刃、尖直刃和尖凹刃。

雙直刃 1件。標本18DTD∶86,長37.38、寬28.09、厚6.19毫米,重7.55克。原料為流紋斑巖,以石葉斷片為毛坯,形狀近平行四邊形。兩個刃長均為25.51毫米,刃角均為29°。對毛坯的處理為截斷石葉上下兩端,以獲得規(guī)整、平直的中間部分,表面輕微風化(圖五,4)。

雙凹刃 1件。標本18DTD∶77,長38.67、寬32.27、厚6.92毫米,重8.51克。原料為流紋巖,毛坯為石葉,形狀近梯形。刃長分別為34.39毫米和22.59毫米,刃角均為36°。對毛坯的處理為截斷石葉上下兩端,以獲得規(guī)整、平直的中間部分,表面沒有風化(圖五,3)。

圖五 三類工具

尖直刃 2件。標本18DTD∶16,長104.73、寬69.78、厚29.85毫米,重186.19克。原料為凝灰?guī)r,毛坯為石片,形狀近四邊形。直刃長53.34毫米,刃角49°;尖刃刃角為96°。刃部使用硬錘錘擊技術(shù)反向修理,修疤為單層,呈普通狀,修疤斷續(xù),加工距離近,表面輕微風化(圖五,6)。

尖凹刃 1件。標本18DTD∶45,長89.13、寬67.05、厚21.37毫米,重116.01克。原料為凝灰?guī)r,毛坯為石片,形狀近五邊形。凹刃長44.45毫米,刃角40°,刃部使用硬錘錘擊技術(shù)反向修理,修疤為單層,呈普通狀;尖刃刃角為97°,兩側(cè)邊復(fù)向修理,表面輕微風化(圖五,7)。

(2)砍砸器 3件。根據(jù)刃緣形態(tài)的不同可分為單凸刃、單尖刃和凸凹刃。

①單凸刃 1件。標本18DTD∶12,長103.03、寬100.86、厚43.34毫米,重521.39克。原料為流紋巖,毛坯為大石片,形狀近橢圓形。刃長113.78毫米,刃角69°。使用硬錘正向修理,多層修疤,呈階狀,修疤疊壓,加工距離中,石器表面輕微風化(圖五,9)。

②單尖刃 1件。標本18DTD∶33,長98.54、寬67.51、厚49.69毫米,重283.21克。原料為流紋斑巖,毛坯為塊狀,形狀近梯形。刃角75°。使用硬錘修理,多層修疤,呈普通狀,疤間關(guān)系為疊壓,加工距離遠,石器表面中等風化。

③凸凹刃 1件。標本18DTD∶14,長105.78、寬118.98、厚48.65毫米,重443.77克。原料為硅質(zhì)灰?guī)r,毛坯為大石片。凸刃長56.48毫米,凹刃長47.06毫米,刃角均為75°。刃部采用硬錘反向修理,單層修疤,修疤呈普通狀,斷續(xù)分布,加工距離遠,表面中等風化。

三、結(jié)語與討論

(一)東寧太平溝東山石器工業(yè)特征

1.該遺址附近石料豐富,種類較多,火成巖占絕大多數(shù),如流紋巖和流紋斑巖,僅有少量其他原料(圖六)。絕大多數(shù)石制品表面都保留有一定的自然面,且磨圓度很好,巖性與老黑山河河漫灘上礫石巖性一致,所以,該地點原料應(yīng)采自遺址附近的老黑山河的河漫灘上。

圖六 石器類型與原料數(shù)量統(tǒng)計圖

2.該遺址石制品所反映的剝片技術(shù)主要為硬錘錘擊法,部分石核剝片疤淺平,推測遺址少量使用軟錘錘擊法。其中,一件修理棱柱狀細石葉石核臺面的圓形石片反映出該遺址存在成熟的間接剝片技術(shù)。

3.工具修理

三類工具的修理以硬錘錘擊法為主,方式包括正向、反向和復(fù)向,每種修理方式比例相近,其中精修類工具較少,多為簡單修理,修疤多為單層、雙層和多層較少。修理的部位有刃部,工具形狀和把手部位。對工具毛坯形狀的處理多體現(xiàn)在毛坯為石葉的工具上,一般方式是截取石葉中間更為平直的部分作為刮削器而舍棄近端和遠端,該流域五排南山地點①存在類似的現(xiàn)象。

4.遺址存在典型的石葉石核、石葉或以石葉為毛坯的工具,表明太平溝東山地點,石器工業(yè)類型為石葉工業(yè)類型。

(二)相關(guān)討論

1.石制品大小

根據(jù)手指和手掌的一般尺寸,石制品按最大的長或?qū)捒煞譃?個等級。微型,定性雙指捏,定量S<20毫米;小型,定性三指捏,定量20毫米≤S<50毫米;中型,定性手掌握,定量50毫米≤S<100毫米;大型,定性單手拎,定量100毫米≤S<200毫米;巨型,定性雙手拎,定量S≥200毫米五種類型②。太平溝東山地點的石器大小以中型為主,大型次之,小型較少,還有極少量的微型(表一)。太平溝東山地點石制品大小有別于綏芬河流域其他地點,如同樣存在石葉-細石葉技術(shù)的老黑山地點③、東村北山地點④、新立村北山地點⑤和太平溝Ⅱ地點⑥,石制品大小均以小型為主,極少量中型或大型,而太平溝東山除了以中型為主外,大型石制品占比很大,約28%,小型占比僅為約17%,與流域其他地點相比差異明顯。

表一 石制品大小分類統(tǒng)計

2.石制品的二次利用

太平溝東山遺址個別石器存在“二次利用”現(xiàn)象,即舊器新用。石核18DTD∶4、18DTD∶25的剝片面,明顯存在兩種不同風化程度的剝片疤(圖七)。所以,太平溝東山遺址的石制品至少存在早晚兩個階段。較早階段被廢棄的石核,因可剝片體積仍然可以滿足剝片需求,因此,被后來在此活動的人群再次利用,形成較為少見的二次利用現(xiàn)象。這也是東北地區(qū)特殊的地質(zhì)情況所造成的,即缺失文化層,不同時期的石制品均分布在風化殼表面或很同一層很薄的耕土層中,精確的時代難以測定。

圖七 石制品的二次利用現(xiàn)象

綏芬河流域各地點除太平溝東山外,老黑山地點⑦和西崴子南山地點⑧均存在二次利用現(xiàn)象;穆棱河流域的康樂二排山地點⑨也存在工具的再次維護和使用情況。綜合來看,二次利用的情況主要包括以下三種:(1)廢棄石核的二次剝片;(2)一類二類工具的再次使用;(3)三類工具的維護及再次使用。

3.遺址性質(zhì)

該遺址原料種類集中,以流紋巖為主,品質(zhì)較好,原料多采自遺址附近老黑山河的河漫灘上,反映出該地古人類在石制品原料選擇上很好的做到了因地制宜;石制品數(shù)量較多,其中工具比例很大,類型多樣,尤其是刮削器,石核數(shù)量也較多,反映出該地曾為工具生產(chǎn)和使用的場所;從周圍環(huán)境看,東寧太平溝東山地點位于老黑山河河曲的三級階地,外形呈現(xiàn)出馬鞍形,頂部和鞍部均有石制品分布,加之地勢較高,視野開闊,活動區(qū)域廣闊,取水方便,非常適合人類長期居住與生產(chǎn)生活。綜上,推斷此地可能為古人類較長時間的居住地和工具的使用地。

4.遺址年代

東寧太平溝東山地點發(fā)現(xiàn)的石器均采自地表耕土層或風化殼,無確切斷代依據(jù)。通過與周邊舊石器遺址對比發(fā)現(xiàn),石器剝片方式、打制技術(shù)、工具類型組合及石器風化程度均顯示出舊石器晚期的特征;同類原料的石制品中部分石制品表面磨蝕和風化程度為中等或者嚴重風化,應(yīng)屬于該遺址較早的階段,部分石制品表面仍顯得新鮮、邊緣比較鋒利,應(yīng)屬于該遺址較晚的階段,加之在石器采集區(qū)未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以后的磨制石器和陶片,由此推測,遺址的年代跨度較大,至少存在兩個使用階段。

[基金項目]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批準號:16JJD780008)研究成果。

附記:參加調(diào)查人員有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陳全家教授、魏天旭和劉祿碩士;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楊樞通;東寧市文物管理所宋吉富。調(diào)查期間得到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牡丹江市政府和文物管理站、東寧市政府和文物管理所等單位領(lǐng)導(dǎo)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執(zhí)筆:魏天旭 陳全家 宋吉富 楊樞通 李有騫 王春雪

注 釋:

① 陳全家、魏天旭、宋吉富:《黑龍江東寧市五排南山舊石器地點發(fā)現(xiàn)的石器研究》,《北方文物》2021年第2期。

② 衛(wèi)奇:《石制品觀察格式探討》,《第八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海洋出版社2001年,第209—218頁。

③⑦魏天旭、王春雪、陳全家、宋吉富、楊樞通、李有騫:《東寧老黑山舊石器地點發(fā)現(xiàn)的石制品》,《邊疆考古研究》(第29輯),科學出版社2021年,第1—13+378—380頁。

④⑤⑧魏天旭:《綏芬河流域的舊石器工業(yè)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⑥ 陳全家、魏天旭、宋吉富、楊樞通、李有騫:《東寧太平溝兩處舊石器地點的石器研究》,《科技考古與文物保護技術(shù)》(第三輯),科學出版社2020年,第1—9頁。

⑨ Cui, Z., Chen, Q., Li, Y.et al.Paleolithic Lithic Artifacts and Industries from Survey along the Muling River Basin, Heilongjiang, China.asianarchaeol3, 35-46(2020).

猜你喜歡
石制品流紋巖東寧
涇河中、下游2020 年舊石器考古調(diào)查簡報
人類學學報(2023年5期)2023-04-29 19:50:21
Hardware for multi-superconducting qubit control and readout*
伊寧地塊阿騰套山東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組流紋巖年代學、地球化學及巖石成因
安徽裕溪河流域發(fā)現(xiàn)的石制品研究
東方考古(2020年0期)2020-11-06 05:34:02
大興安嶺北段古利庫金銀礦區(qū)流紋巖年代學、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zhì)意義
黃金(2020年8期)2020-09-10 07:22:44
寧波市海曙東寧工具有限公司
An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Learning Methods of English Grammar in Senior High Schools
Tunable coupling between Xmon qubit and coplanar waveguide resonator?
東寧暖泉金礦床地質(zhì)特征與成礦關(guān)系探討
泥河灣盆地黑土溝遺址N111E85探方石制品
文物春秋(2017年2期)2017-05-31 22:26:56
马尔康县| 上虞市| 三都| 东阳市| 黄龙县| 淮滨县| 乐亭县| 钟山县| 宝坻区| 遂川县| 宽甸| 科技| 翁牛特旗| 黄梅县| 溆浦县| 茂名市| 江北区| 龙里县| 理塘县| 公安县| 平邑县| 镇江市| 黔东| 扶沟县| 辛集市| 新田县| 肇源县| 陆丰市| 邯郸市| 丰县| 仁化县| 定州市| 富裕县| 隆安县| 五家渠市| 茌平县| 竹山县| 临湘市| 巩义市| 商水县|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