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媛珍,仇 琳,羅小龍△
1.扶風縣人民醫(yī)院腎病糖尿病科,陜西寶雞 722299;2.寶雞市中心醫(yī)院腎病內(nèi)科糖尿病科,陜西寶雞 721008
糖尿病患者極易發(fā)生微血管病變等并發(fā)癥,其中糖尿病腎病較為常見,近年來,糖尿病腎病發(fā)病率隨著糖尿病發(fā)病率的升高而升高,嚴重威脅了患者身體健康[1]。糖尿病腎病患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引起持續(xù)性蛋白尿,且病情很難逆轉(zhuǎn),嚴重的情況下還將導致終末期腎衰竭[2-3]。本研究探討了尿毒清顆粒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效果及對毒素清除情況、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7(BMP-7)、核因子-κB(NF-κB)的影響,現(xiàn)將具體內(nèi)容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扶風縣人民醫(yī)院就診的糖尿病腎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治療方法將其分為尿毒清顆粒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組(聯(lián)合治療組)、單獨利拉魯肽治療組(單獨治療組),各50例。納入標準:符合2型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聯(lián)合治療組年齡33~75歲,平均(54.26±9.47)歲;男28例(56.00%)女,22例(44.00%);病程:1~<3年21例(42.00%),3~5年29例(58.00%)。單獨治療組年齡34~76歲,平均(55.08±9.25)歲;男27例(54.00%),女23例(46.00%);病程:1~<3年20例(40.00%),3~5年30例(60.00%)。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單獨治療組患者給予0.6 mg利拉魯肽皮下注射,每天1次,1周后將劑量增加到1.2 mg,每天1次,連續(xù)治療8周。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用溫水沖服5.0 g尿毒清顆粒,每天3次,大便頻率保持在每天2~3次,連續(xù)治療3個月。兩組均隨訪6個月。
1.3觀察指標 (1)血糖代謝指標。分別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餐后2 h靜脈血,離心分離上清液,保存于-80 ℃冰箱。采用離子交換高壓液相色譜法檢測人全血糖化血紅蛋白(HbA1c)。采用放射免疫測定試劑盒檢測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島素(FINS)、餐后2 h血糖(PBG)水平(放射免疫法)。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shù)(HOMA-β)=FINS/(FPG-3.5)×20,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FINS×FPG/22.5。(2)腎功能指標。留取患者過夜12 h尿,加入防腐劑(疊氮鈉),計算尿量,留取尿液于4 ℃的冰箱中保存。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邁瑞,BS-220)測定血肌酐(Scr)水平(堿性苦味酸重點比色法),計算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Ccr)并校正(血肌酐法)。采用提供的尿清蛋白測定試劑盒(中國原子能研究所,放射免疫法)測定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收集患者清晨新鮮尿液10 mL,運用同位素法測定尿素氮(BUN)水平。(3)毒素清除相關指標:包括Scr、血磷、血尿素、血尿酸等血清小分子毒素指標,以及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RBP,免疫透射比濁法)、β2-微球蛋白(β2-MG,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甲狀旁腺素(PTH,放射免疫法)、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C,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血清的中、大分子毒素指標。(4)BMP-7水平、NF-κB表達水平。BMP-7水平測定應用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公司生產(chǎn)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腎組織NF-κB表達水平測定采用免疫熒光法。(5)低血糖、腹瀉、咽部不適、過敏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兩組血糖代謝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FINS、FPG、PBG、HOMA-IR均低于治療前(P<0.05),HOMA-β高于治療前(P<0.05),但治療前后HbA1c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FINS、FPG、PBG、HOMA-IR均低于單獨治療組(P<0.05),HOMA-β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但兩組患者HbA1c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代謝指標比較
2.2兩組腎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UAER、BUN均低于治療前(P<0.05),Ccr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UAER、BUN均低于單獨治療組(P<0.05),Ccr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腎功能指標比較
2.3兩組毒素清除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Scr、血磷、血尿酸、血尿素、β2-MG、RBP、PTH、CysC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的Scr、血磷、血尿酸、血尿素、β2-MG、RBP、PTH、CysC水平均低于單獨治療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毒素清除情況比較
組別n時間β2-MG(mg/L)RBP(mg/mL)PTH(pg/mL)CysC(mg/L)聯(lián)合治療組50治療前19.20±2.22112.34±9.81674.20±9.315.70±0.85治療后10.36±1.28ab81.05±9.51ab416.91±9.62ab2.33±0.31ab單獨治療組50治療前19.04±2.13115.23±9.15679.24±9.465.66±0.88治療后14.81±1.75a98.70±9.02a523.58±9.25a3.60±0.66a
2.4兩組BMP-7、NF-κB表達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BMP-7水平均高于治療前(P<0.05),NF-κB表達水平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的BMP-7水平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NF-κB表達水平低于單獨治療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BMP-7水平、NF-κB表達水平比較
2.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單獨治療組(χ2=12.830,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并發(fā)癥[5]。近年來,隨著社會發(fā)展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及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6]。糖尿病腎病往往起病比較隱匿,初始表現(xiàn)為微量蛋白尿、進而表現(xiàn)為明顯蛋白尿,漸進性腎功能損傷、高血壓、水腫,出現(xiàn)嚴重腎功能衰竭,這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7]。對糖尿病病程較長(一般大于5年),血糖、血脂、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應該警惕糖尿病腎病[8]。目前人們對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認識不足,以致發(fā)現(xiàn)腎功能損傷時往往已處于病程的中晚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9]。因此建議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盡量到醫(yī)院??凭驮\,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24 h尿蛋白,尿蛋白/尿肌酐等有關項目,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早治療,避免較早進入終末期腎病[10]。
尿毒清顆粒是一種復方制劑,組成成分為白術、姜半夏、丹參、茯苓、制何首烏、川芎、甘草、黃芪、大黃等,主要功效為扶正益氣、清熱解毒等[11]。研究表明,尿毒清顆粒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不良反應較少、用藥安全系數(shù)較高[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的FINS、FPG、PBG、HOMA-IR、UAER、BUN均低于單獨治療組(P<0.05),HOMA-β、Ccr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的Scr、血磷、血尿酸、血尿素、β2-MG、RBP、PTH、CysC均低于單獨治療組(P<0.05);治療后,聯(lián)合治療組的BMP-7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NF-κB表達水平低于單獨治療組(P<0.05);聯(lián)合治療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單獨治療組(P<0.05)。本研究結果表明,尿毒清顆粒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能夠?qū)μ悄虿∧I病患者的糖脂代謝及腎功能進行有效改善,且不會引發(fā)嚴重不良反應,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和較高的用藥安全性。原因可能為:尿毒清顆粒能夠?qū)ρ“寰奂?、系膜細胞增生進行抑制,發(fā)揮抗纖維化作用[14];利拉魯肽能夠?qū)δI功能進行多重保護,提升抗氧化酶活性,發(fā)揮抗氧化、抗炎作用[15]。
綜上所述,尿毒清顆粒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效果較單獨應用利拉魯肽治療好,更能有效清除毒素,提升BMP-7水平,降低NF-κB表達水平,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