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笑
陂前清水邊,疏風(fēng)搖碧浪。著蓑戴笠喚夕陽,只是盼豐收。水鳥掠田過,牛哞伴短笛。穗頭花綻露微黃,朝耕繼暮耘。
——題記
檐上的瓦斑駁了青苔的碧意,吱呀作響的木門輕訴歲月的悠長。田間小溪靈動的身姿在碧葉掩映、花香縈繞間靜靜流淌。
河流兩岸的人們,在雞鳴犬吠中勞作,日復(fù)一日,恬靜淡然。在這小小的村莊,我走過了孩提牙牙學(xué)語的爛漫,走過了十五載幸福的時光。
稻秧綠·疏風(fēng)碧浪
夏日的陽光褪去和煦的溫柔,綠樹芳草染上明快亮麗的翠綠。盎然生機涌動噴薄,屋后的小溪水潺潺注入各家的田地。沉穩(wěn)緘默的土壤變成如鏡的水面,映出天空的明凈空靈。幼小的我坐在田埂上看爺爺彎腰插秧,在心底暗暗惋惜,水田純凈無瑕的美麗被秧苗破壞了。我曾在蒙蒙細雨中摘野花、捉小蟲,看水田泛起千點萬點的漣漪,看晶瑩剔透的水珠在稻葉上滾動;我曾在夕陽下的小溪里摸田螺、捕魚蝦,任憑父母一遍遍呼喚也舍不得回家;我曾脫了鞋襪在稻田中東鉆西跑,深一腳、淺一腳在水田的淤泥中留下串串歡笑,被爺爺拉出后嗔怒呵斥,卻是全然不懼,而后眼珠一轉(zhuǎn),又有了調(diào)皮玩鬧的主意。
蛙聲蟬鳴中,日子一天天過去,那滿畦的水稻漸漸長高,顏色從青澀轉(zhuǎn)向微黃。只比水稻高一點兒的我每每在田埂上漫游,總與那稻香撞個滿懷。
稻谷黃·歲稔年豐
夏秋之交的日光依舊熾烈,爺爺一身黝黑干練,筋骨虬結(jié),戴一頂陳舊的草帽,手中的鐮刀布滿歲月的痕跡,閃著鋒利的光芒。爺爺彎腰摟住稻子,手起鐮刀落,砍斷、捆扎、脫?!恍鑾滋?,滿畦稻子定被收割殆盡。風(fēng)谷車的轱轆軋軋轉(zhuǎn)動,輕飄飄的稻糠從它的尾部飛揚而出。漏斗沙沙作響,籮筐中,黃燦燦的稻粒潮水般涌落。接下來,便是晾曬。家家戶戶在村中的空地,鋪開篾席,四角用大石壓住,倒出谷粒,再用木耙鋪平。一時之間,黃燦燦的稻粒鋪滿地面。在陽光的烘烤下,濃郁的稻香四處沖撞,恣肆汪洋,直往人們鼻中灌去。孩子們東跑西竄,大聲叫喊,驅(qū)逐偷食的鳥雀。老人們聚在一處,言笑晏晏,一張張布滿滄桑的臉上,漫溢著歡欣與滿足。
過得數(shù)日,便可見到爺爺騎著三輪車,吱吱呀呀地從鎮(zhèn)上將脫好殼的新米拉回。我蹦蹦跳跳一直從村口跟到家中,在灶頭流連不去,定要看奶奶將新米炊熟。手中捧起一碗香噴噴的米飯,竟然不舍得吃一口——這一碗新米飯的滋味,勝過任何珍饈佳肴。
柳噙煙,花染夢,在鄉(xiāng)村度過的美好童年似一曲悠悠的歌謠?;仨帲淠伴g的姹紫嫣紅宛然如舊:一畦畦綠瑩瑩的水稻仍在夏日的陽光中搖曳,一筐筐黃燦燦的稻粒仍于晚風(fēng)中惹得鳥雀盤旋。
炊煙裊·國富民安
我將那任性嬌蠻、無憂無慮的童年盡數(shù)給了歲月。爺爺?shù)纳碜右琅f硬朗,頭發(fā)卻已染滿了白霜,他仍然日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暑氣蒸足,天光灼背。落日余暉中,他歸家的身影雖是疲憊泥濘,神情卻滿是歡欣滿足。
又是一載豐收時。一畦水稻,凝聚了一部民族史、千載民族魂。燁燁之禾,安樂吾民,袁隆平雜交水稻的成就舉世矚目;亭亭之禾,巍巍吾國,無數(shù)農(nóng)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創(chuàng)造了以全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yǎng)活了22%的人口的奇跡;“三農(nóng)”問題愈加被重視,堅守18億畝耕地的紅線絕不動搖;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nóng)民設(shè)立“中國農(nóng)民豐收節(jié)”……
只愿,縈系了我整個童年的濃濃稻香,能令中華大地永遠“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能讓民生安居,國業(yè)日新!
綠波春浪滿前陂,炊煙裊裊,蛙聲陣陣,隱隱稻香處處聞。
極目連云耙稏肥,穰穰滿家,歲稔年豐,人人喜樂滿農(nóng)家。
——后記
(指導(dǎo)教師:徐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