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物君
有句老話說得好:“吃肉不吃皮,思想有問題。”誠然,比起底下那層被人奉若精華的肉以外,皮的存在就略顯多余,有時甚至會被直接拋棄。這總讓各種“嬉皮士”痛心疾首——“明明這些皮烤著吃,炸著吃,燉著吃,焯著吃……哪種不是一等一的好味道!”
粗厚的皮下,白花花的脂肪顫顫巍巍,散發(fā)著罪惡的氣息,難免叫人望而卻步。但經過“燜煮”的魔法之后,時間與高溫的催化,使得豬皮中的膠原蛋白失活水解,裂解成明膠化入湯汁,成為自然的增稠劑;皮下的脂肪,也不忘與燉肉時添加的香料緊緊結合,放肆地吸取著各種脂溶性風味物質……最終,豬皮保留著一點點嚼勁,淌出的膠質勉強維系著皮與肉的連接。皮下脂肪則成了滋味滿溢的棉花糖,只待完成入口即化的幻變。
東北的豬皮凍,也給豬皮“罪惡的一生”帶來了溫柔的救贖。越冬殺豬剩下的豬皮收拾干凈,要耐心地將脂肪剔除,而后細火慢熬,直至膠質潺潺流出,最后再將熬出的汁水扔到數(shù)九寒冬的戶外冷凝,一盤“凍”人的豬皮凍才算大功告成。
爸爸們嘬口小酒,來幾筷子蒜醬拌豬皮凍,越喝越有;媽媽們愛它晶瑩剔透,滿滿膠原蛋白;小朋友好不容易夾起一塊皮凍,頓時被入口即化的口感迷住,繼續(xù)苦練筷子功;牙口不好的爺爺奶奶,也能樂呵呵地吞下那素雅清新的滋味……
為了成就脆皮,需要下點狠手:因為水分會阻礙溫度的升高,而脂肪則會始終留有綿軟的口感,是為脆皮的兩大天敵。唯有將它們從肉皮中逼出,才能得到令人心醉的酥脆口感。
要從茫茫中國菜里競選脆皮代表,北京脆皮烤鴨一定能排得上號。夾起一片鴨皮輕蘸砂糖,酥脆的鴨皮夾雜著顆粒感滑入口腔,發(fā)出“咔嚓”一聲的清澈響聲,激蕩起味蕾的陣陣愉悅……
酥脆過人的背后,用脆皮水掛糖色和熾熱爐火的熏烤鋪墊必不可少。脆皮水,一般由糖、酒、醋、水等調制而成。其中的糖在充分加熱后,會發(fā)生脫水反應。一只只鴨子在烈火中涅,燃盡了鴨皮下的脂肪,方才得到這段“咔嚓咔嚓”的愉悅旋律。
而在樂山美食界靜聽,同樣能聽見脆皮“咔滋咔滋”的召喚。傳說,“響皮”誕生自四川江畔某位纖夫的巧思。這纖夫平時囊中羞澀,充其量買些便宜肥豬肉熬油,可這皮也不舍得丟啊!某天他一拍腦袋,將豬皮的油脂刮得干干凈凈后焯水,等晾干水分之后,再用噼噼啪啪的熱油炸得金黃起泡。這“我炸我自己”的嘗試,不經意間造就了吃皮界的又一聲巨響。
爽皮不僅能通過咀嚼帶來雙頜的歡愉,還添了幾縷回彈的余地,可在齒間多作玩味——比如說海南東山羊,皮爽到宋朝皇帝都欽點它當貢品。
羊肉簡單切塊,只用清水和鹽煮開,就已經特別美味。瘦肉自帶婉轉的甜味,而纖薄剔透的羊皮韌中帶爽,上下頜稍一較勁便斷裂開來,給予唇齒一點逆反的彈力回饋,迷人至極。
還有一些“爽”皮,需要一些冰水的激發(fā),比如廣東人最愛的白切雞。處理好的雞,先要在將沸未沸的白鹵水里浸泡、起落數(shù)次,直到雞皮略帶姜黃,釋放出恰好熟透的信號。而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將雞移師至冰鎮(zhèn)的水里“過冷河”。一熱一冷間,雞皮快速收縮,變成彈韌的黃金戰(zhàn)衣。入口,先是感受到雞皮與唇齒的微微抵抗,而后是“嘎嘣”一聲的清脆斷裂,雞皮收縮時積累的勢能一下在口中肆意亂竄……即使再不愛吃皮的人,吃過白切雞之后也要嘆服。
無論是軟糯的溫柔鄉(xiāng),或是脆口的爆裂感、爽滑的清新范兒……皮,都為肉類的“滋味”提供了至少三種全新的可能性。除卻感情上的牽絆、口感上的愉悅,我覺得吃皮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好處——生活已經這么堵了,偶爾“皮”一點,不才更有趣嗎?
古月//摘自極物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小黑孩/圖